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江湖独孤 > 第一百三五章 满朝文武出奇策

江湖独孤 第一百三五章 满朝文武出奇策

作者:周墨恒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0: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边关告急!”一声叫喊响彻了整个大殿,赵祯亲自站了起来,快步的跑了下去接过地来的纸,快速的翻了开来,浏览一遍,随机直接将手中的纸撕了一个粉碎。

“众爱卿,你们可知道这是什么?”赵祯握着手里的一把碎纸片,转身问着满朝文武。

他的表情之中充满了平静,那双深沉似海的眸子扫视着在场的众人,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面对战争了,他再也没有之前的那一种慌张,相反,这一次却是极其的老练,甚至有一些人都无法从语气之中揣测出来他此刻内心的想法,但是无论怎么样也都能看出来,他带着一丝丝的愤怒。

范仲淹整理了一下服装,快步走上前来说道:“敌人总体的士兵数量大概是我军镇守边关的十倍之多,加上又是经过了整整一夜的谣言铺垫,怕是已经边关失守了。”

赵祯并没有回应范仲淹说的话,而是把目光平静的扫视向所有的人,他想知道他们此刻有没有什么别的看法,以及什么好的提议要向他阐述的。

大殿之中静的仿佛是空无一人一样,就连几只在大殿内嗡嗡叫的苍蝇声都听得一清二楚。

“陛下传认为边关现在已经被打下来了,那么不如马上撤退到达黄河南岸,借助黄河天险与敌军作战,否则我们怕是拦不住十倍多于我军的兵力。”一位将军起身说道。

“敌人此刻军心大振,直接与敌人对战一定对我们不利,所以应该让出来一部分的地方退到黄河南岸再与敌人纠缠。”又一位文臣起身说道。

赵祯始终没有再继续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他们每一位大臣所发的自己的立场。

只是这些人的想法都没有几个能够稳定住全局的,只是暂时能够拖上一时,其实在赵祯自己的心中也觉得应该退到黄河南岸,借助黄河天险与敌人作战。

范仲淹终于再一次起身说道:“禅认为,将剩余的部队全部调遣到黄河南岸,与敌人隔江对战,借助天险是最好的方法,不仅如此,前不久送过来的敌人的密探,我们要全部把他们完好无损的送回去!”话音刚落,就听到了一众大臣的集体辱骂。

“我看你脑子不清醒!那帮密探怎么可能把他们完完整整的放回去,必须要把他们杀了,也安抚着天下军心!”一位大臣站起来骂道。

赵祯倒是冲他摆了摆手说道:“爱卿你何必如此之激动,不如先听范爱卿把话讲完,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再加以批评指责,何必别人还未开口,你就要先彰显自己?”

那位大臣听到这话才恭敬地退到了一边继续听着范仲淹的夸夸其谈。

其实倒也并不是夸夸其谈,因为这些道理确实有用,至少比先前提出来的方案要好上不少。

“臣认为必须要把他们放回去,这让敌人感觉到我大宋根本不计较丢失的一两座城池,以博爱的精神面对他们,而且也让他们在极短的时间里找不出来,第二个理由向我们发动进攻,我们利用这一个短暂的时间,可以做很多充分的准备,所以不应该把他们杀掉,而是应该把他们完完整整的送回去借他们的口说我们的好,能拖延一阵就是一阵!”说完拱手又退了下去。

寇准在一旁听到这话,缓缓的点了点头,站起身来附和说道:“臣也认为此番建议是很有用的,最好不要让敌人以这个为把柄,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第二次进攻让我们缓出来,哪怕只有半天的时间也是好的。”

欧阳修在一旁默默的听着,始终没有发表自己的印记,在他的心中,这条计策已经可以拿上大雅之堂。

“现在的战局,已经到到什么地步了?”赵祯突然间开口问了这么一句,满朝文武无不突然间安静下来。

接着就有几个大臣长上来的最近的报表,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开始读诵,所有人都安静的听着,因为这一次关乎的不仅仅是国难,还有他们自己每一个人的权利。

正所谓什么情况下能够让人最勤奋最努力,只有在为自己工作为自己拼命的时候。

现在就到了这一帮当官的,能否保持住自己手中的权力和财富的生死攸关之时了。

每一个人几乎都是竭尽脑汁的,想让自己能够想的所有方法,在大殿上提出来整整一上午的时间,是各种的想法不断。

但人们普遍觉得还是前面的一条政策最好。

既然敌人已经攻击了,那我们倒不妨后发制人,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过围魏救赵的例子,倒不如直接派大军压向两国国都境内,迫使他们调兵回救,这一条政策是得到了普遍的赞同的。

但恰恰这一条政策却是最不应该实现的,因为就算是到了过渡,也没有什么根本上的作用。

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国君到现在为止都仅仅只是一个摆设罢了,真正调动两个国家军队的,还要说一宗之宗主。

赵祯始终没有开口,只是看着手里刚刚递上来的一个书信,这是仇圣千里迢迢寄过来的。

里面明确的讲述了有关于这一条的见解,大致的内容就是万万不可使用这一招,因为真正掌控军队的并非是国君。

赵祯沉默了半响,将这个书信折叠了起来,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大殿之上的争论还在不断着。

发表建言的声音也有嗤之以鼻嘲笑的声音也有颇像是早上赶大集人山人海的场景。

没有人觉得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在朝堂之上,因为朝堂之上的这些人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人生的丑陋百态,这些人会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

所以他们做出了什么样的事情,都应该习以为常。

仇圣此刻本人正站在山头之上,这个地方十分的危险,因为据这里百里之外,就是辽夏两**队的重地,如果一旦发现有外来人,除非他是能够和当年三大剑仙比肩的人,否则是逃不出去的。

他的表情中十分淡然的看着下方这一群人,已经基本从密他们口中了解了个大概,他们要暂时在这里休整,等待着上部的命令。

这也就意味着最近这几日恐怕不会再发动什么大规模的进攻,而是要稳定一下刚刚占领的几座城池。

所以也就草草的起了一封信送给了皇上,他默默的看着,静静的思考着,目光如炬,脑海中已经对这批人打了一个大大的否定。

现在他们虽然勇猛无比攻城拔寨,但是从根本长远来讲,他们不会有什么重大进展。

当初匈奴人之所以没有把大汉完完全全消灭,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把大汉当做自己的子民,而是一味的对他们烧杀抢掠。

所以他们注定会有一天被大汉民族消灭,现在的这两**队也就看到了当年匈奴人的缩影。

真的要到了汉族的生死危机之时,那么大批有能耐之人绝对会出现力挽狂澜。

这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他饱经千年都没有死亡,那么现在更不会死亡,哪怕有一些经济,这是泡沫经济,甚至可能一打仗就会原形毕露,但是也不可能毁在这几个野蛮之人的手上。

“我泱泱大宋岂能被几个虾米所消灭?”仇圣轻声说道,当年很多的事实也的确如此,他们真的到了最后会土崩瓦解,就像当年汉朝平定七王造反似的一样。

虽然开头的时候是凶猛无比,但是到了最后一定会失败。

仇圣从来都不会怀疑自己民族的底蕴,更从来不相信几个没有文化的外族也能入侵。

果然不出众人所料素质之后,敌人才终于要有发动第二次大规模进攻的趋势。

独孤血带领着皓月宗的人,迅速的安插在了各个边关部门之上,几乎每一个江湖人都已经出现的,就连南少林寺的方丈此刻已亲自站在城头之上。

老和尚的出现也就代表着整个江湖的态度,少林寺一直在中华民族传承到了现在,以至于少林寺几乎是每一代江湖的领袖人物。

当少林寺做出什么决断之时,几乎就是代表着半个江湖。

皓月宗突然间的兴起也离不开少林寺的帮助,确切的来说,就连少林寺的方丈也在皓月宗中有一席之地。

虽然这些功劳不完全是独孤血他们的,但是也有他们的努力在这里头。

这些江湖人真正看中的要给面子的其实是孤剑圣和江湖神全知,他们两个人在江湖上的威望和地位是普通人远远想不到的。

就是因为这两个人的存在,他们才决定投加入皓月宗,他们就是这第一批出现的人,独孤血此刻亲自带着人,跨越千里打算直接奔袭辽国腹地。

此刻的他们,正驾着高头大马一路狂奔,这数百人就如同一道旋风一样,快速的穿过了这一片浩瀚的沙漠,穿过绿洲,穿过草原。

好像没有任何的东西能够阻止他们的脚步,任何的阻碍他们都会跨过去,他们要用最短的时间走出最远的路程。

这一波人马就是凝聚了半个江湖的所有高手,独孤血虽然功力大涨,但是在这一批人里一定算不上第一。

孤剑圣已经多少年没有骑马了,但是这一次也亲自骑上了高头大马,走在最前列与独孤血肩并肩。

颇有一种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之感。

(本故事纵横中文网出品,支持纵横正版阅读)

(本回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