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猎齐 > 第一卷 初入局 第二十八章 出门合辙

猎齐 第一卷 初入局 第二十八章 出门合辙

作者:七年喂狗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0: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清晨龙少阳醒来,只觉鼻间一股淡淡烟草味,抬眼看去,一个熟悉的背影正蹲在房门口 “巴滋巴滋”抽着旱烟,身前不时腾起一缕缕烟气,正是程伯。听到背后声响,他当下转过身来,面露喜色,随手磕了磕烟锅,走向床边。

二人相视一笑,谁也没有问起昨晚之事,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接下来几日,便如这一日一般,龙少阳清晨练武活血,午后吹笛散步,晚来灯下读书,小小竺舍自成一片天地,日子表面过得很是惬意闲适,心里却在盘算着日子,待到第五日上,他估摸着那人应该会来了——果然,刚过午时,只见一人大步流星进了院门,远远便大声喊道:“少阳,少阳。”语声中充满了喜悦之情。

此时的龙少阳左手持杯,右手执卷,正坐在窗前饮茶读书,闻声,放下茶杯,瞥了一眼蹲在房门前晒着太阳,睡眼惺忪的程伯,会心一笑。刚合上手中书卷,跟着便见一个华服公子疾步奔进房来。

面团似的脸盘,黑豆般的两只小眼睛,正是滕王萧元婴。

萧元婴径直进来,也不客套,一屁股坐了下来,顺势抽出袖中巾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滴,喘着粗气道:“瞧这一路把我赶的……程伯,快给本王倒杯茶,这嗓子渴得快要冒烟啦。”

“来咯。”程伯打了个哈欠,站起身来,“有什么事能让我们的滕王殿下赶成这样?老奴倒还真想知道。”说着呵呵一笑,走上前来给萧、龙二人倒了茶水,转身回到门前,燃了火折子,又抽起旱烟来。

龙少阳见萧元婴这神情,心中已猜到**分,却跟着笑道:“殿下,今日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萧元婴一仰脖子,一咕噜喝了几口茶,顺手擦了擦,道:“说起来呢,这两件事跟我似乎都有关系,又似乎都没关系,可到底有没有关系,我一时半会也理不清楚,只觉得身被牵着,心被系着。”

龙少阳一笑道:“既是如此,不如放下。有无关系,日后自知。”

萧元婴眼睛一转,缓缓道:“少阳这番话说得有道理。不过呢,这两件事中的第一件和少阳你有莫大关系。”

“和我?莫非是流民安置一事,朝廷有了定论?”

“不错,今日宣政殿早朝论政,商议流民安置之策,太子殿下提议用京兆府周县的无主之田来安置这些流民,朝廷只花极小的代价便解了当前流民之困。真是妙策!”说着萧元婴转向龙少阳,神秘一笑道,“少阳,太子殿下的这篇《论治流民疏》是不是出自你的手笔?”

见龙少阳点头,萧元婴情知自己猜中,哈哈一笑,道:“我就说嘛,除了少阳你,谁还能有如此大才?”说着便将早朝朝堂论政的情形备细说了。

龙少阳一直目光炯炯地听着,没有插言。

突听程伯猛地咳了几声,问道:“适才殿下是说,忠信侯第一个出班附议太子的奏疏?”

“不错。”萧元婴道,“今日早朝太子殿下呈上奏疏供陛下御览,一边简略将奏疏内容说了。一番言毕后,陛下听询群臣意见,只见朝堂之上群臣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却无一人出来品评奏疏优劣长短,一时场面有些尴尬……当时我呢,倒想出来说道几句,无奈腹中空空,搜肠刮肚,若无一物,又担心言不及义,反帮了太子倒忙。正踌躇间,只见一人走出班列,朗声道:‘臣附议。’循声看去,吃了一惊,说话之人正是忠信侯武骏武将军。”

龙少阳看了他一眼,脑里蓦地出现了一幅画面:几日之前西城察看流民后,太子与忠信侯同乘一车而去,临行前意味深长地瞟了自己和萧狄一眼。当下便问道:“殿下,为何你当时吃了一惊?”

萧元婴端坐了一下身子,低声道:“少阳你初来乍到,许多事有所不知。祝丞相和忠信侯,一个是开国元老,国之柱石,一个是后起之秀,禁军统领,二人早就是貌合神离,明争暗斗。朝堂议政常沦为两派党争,凡涉及之奏疏、条陈,往往是此方赞成,彼方反对。凡此种种,这些年朝堂之中早已是司空见惯。这一次老相国尚未表态,忠信侯就站出来附议太子奏疏,不免出乎意料。”

龙少阳点点头,沉吟道:“忠信侯这一手先发制人委实高明。若是等祝相国一派提出反对意见,再出来附议太子奏疏,到时候虽至公却也无公,反会落人口实,让人联想到党派之争。他先来附议,倒是将了祝相国一派一军,对方反而不便去反对太子奏疏了。”

“咦。这是为何呢?”萧元婴眨眨眼睛,看了看龙少阳问道。

龙少阳淡淡一笑,道:“殿下,你想啊,这时祝派若是有人再提反对意见,群臣会怎么看,陛下会如何想,他们多半会认为你反对这奏疏,并不是因为这奏疏不好,而是另一派支持它的缘故罢了。这无疑会被贴上囿于私心,不恤朝政的标签,以祝相国的老谋深算,他断然不会做此作茧自缚之举。”

“啊,是了。当时忠信侯滔滔不绝,我听得如坠五里雾中,只想着等他说完,便又如过往一般,两派唇枪舌战。不想他评论一番之后,殿中竟一片寂静无声。原来竟有如此堂奥!”

“嗯。后来之事如何?”

“祝丞相一派见老相国低头不语,若有所思,一时都拿不定主意,不然贸然走出班列,只得静观其变。片刻后,户部尚书、本王以及几个将军也出班附议,一时间朝堂之上附议之声响成一片。”

“国库钱粮本就是可着头做帽子,一点富余也没有。若是此策得以推行,户部势必要少支出一大笔银两,可谓帮了户部一个大忙。户部尚书自然乐见其成,表态赞成也在情理之中。那我们的祝老相爷呢,他最后如何评说?如此经国大政,岂可少了他的赞襄。”龙少阳问道。

“祝丞相见大势已定,出班附议奏疏,又以‘兹事体大,亘古未有,其效未知,且在京畿重地,当防不测之虞为由’,提议暂以孟、新、宜三县推行实施,其余诸县视推行效果再定。”

龙少阳“嗯”了一声,点头称是,心道:“姜还是老的辣,不过好在奏疏已被恩准,如今之计徐缓图之,得陇望蜀,方是上策。”心里如此想着,口中却道:“这确是行稳致远、老成谋国之言。有此人才辅国理政,难怪我大齐这些年海晏河清,国泰民安。老相国功不可没!”

萧元婴像是没听出他话中的揶揄之意,接着道:“祝相国说完之后,陛下点头称是,当场就恩允了,责令太子殿下会同户部、兵部、京兆府一众有司衙门,克日拿出方略,待仲春陛下行了籍田礼后便正式昭告天下,颁布实施。嘿嘿,如此一件棘手之事,就这样被迎刃而解,真是天佑大齐!”双手一拍,脸上满是欢喜之色,谁知下一秒却脸色忽变,满面愁容。

龙少龙见他忽然之间神色大变,赶忙问道:“殿下,怎么了,身子不舒服?”

“哎。那倒没有。”萧元婴幽幽叹息一声,“方才我跟你说有两件事要说。第一件事已经说了,这第……第二件事嘛,着实让我伤心不已。”跟着一阵顿足。

见他喜怒转换,毫无预兆,感情外露,自然放任,龙少阳又是惊讶不已,又是哭笑不得,又不觉升起一丝羡慕——悲喜由心,得失由性,不惧人言,不拘世俗,活的真实过的自我,也别有一番趣味,只是又有几人可以做到?一时之间百感交集,涌上心头,因当下问道:“噢?不知何事让殿下如此伤怀?”

“哎,细细说起,似乎倒也与我无关。”萧元婴端起茶杯,啜了一口,缓缓道,“今日辰时正牌,姿姿郡主一行离京回吴了。可惜早朝未散,我未能亲自前往为郡主送行,真是憾事一桩。如今驿馆仍在,佳人已去,可惜啊可惜啊……不知今日一别,何时再能相遇?”

龙少阳听了不语,心里默默想着他的话,蓦地升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过了半响,问道:“殿下,其他各国的使臣们也都回去了吗?”

萧元婴道:“暂时还都没有。昨日我还和礼部刘老尚书聊到此事,他说连日大雪,道路阻塞,吴国使臣提出待雪化路通再走,自在情理之中,毕竟南方之国,常年无雪,雪路驰行,实在强人所难。可西凉、北魏这些朔北之国呢,狂风暴雪,天寒地冻早已是司空见惯,却是赖着不走,归程之期一拖再拖……这事关乎礼仪,牵涉脸面,雪日逐客也非我中原大国待客之道,可又担心他们滞留日久,生出别样心思,左思右想,只得私下禀明太子殿下,暗中派了些人手跟踪盯梢。”

“这次两国使团中却有不少好手,天下脚下,皇城根上,诸事最是大意不得。”龙少阳点头道。

二人正在说话,突听远处一阵杂沓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有人在疾步跑来。那程伯向脚步响处瞟了一眼,转过头来,手中烟斗兀自抽个不停。

片刻之间,脚步越来越近,只见一个家仆模样的人跑到门前,快步走到龙少阳跟前,呈上一封信来,说道:“龙公子,方才相府来人,让小的将这封信务必交给公子本人。”说完也不待龙少阳回话,一转身去了。

“相府的信?”萧元婴眨巴眨巴眼睛,伸长脖子过来瞟了一眼,见信皮上写着“龙公子亲启”几个字,自言自语道,“怎么,少阳在相府也有朋友了?”

龙少阳无言一笑,当下拆开,抽出一张信笺来,展开看罢,只觉得心中又是欢喜,又是疑惑。起初他听到相府来信,心中便已猜出**,此刻见到这熟悉的笔迹,更加确认无疑,只是相约所为何事,信中并未提及,不免让人心生猜想。一时思绪纷乱,愣在当处。

萧元婴见他如此神情,“咦”了一声,伸出手来,拿过信笺看时,脱口道:“‘明日巳时,天街归云阁’?少阳,有口福啦,有人请你吃饭哎!咦,真奇怪,这信怎么没有落款?”说罢鼻子“哼”了两声,“哟,这信还有一股淡淡的幽香。哈哈,看来不光是口福,还有艳福。少阳,本王在这给你道喜啦。”说罢哈哈大笑。

龙少阳却勉强笑道:“殿下,何喜之有?焉知此行不是鸿门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