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猎齐 > 第一卷 初入局 第二十六章 蜗牛赴宴

猎齐 第一卷 初入局 第二十六章 蜗牛赴宴

作者:七年喂狗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0: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后来战事如何?”萧元婴问道。

“两个月后,先帝召我进宫,说是朝廷接到讯息,父亲已剿平吴国叛乱,一众余党一概肃清,东南边境情势恢复如初。上至先帝、吴国公,下至文武百官一片欢腾。我心中大喜,出了宫门,纵马飞奔,向娘报信,生怕娘晚了一刻知晓。谁知娘听了之后,眉头微蹙,只淡淡说了句‘知道了’便转身回房去了。哎,当时我一脸懵懂,许久之后,才明白娘,是多么有先见之明……

“数日后,先帝于乾阳殿设宴礼送吴国公。殿堂之上,觥筹交错,载歌载舞,一片欢声笑语,众乐乐而独我不乐,我心知自己不日就要离开洛城,奔赴边境了。第二日巳时,天街大道两侧旌旗招展,鼓乐齐鸣,当时的太子殿下,也就是当今的陛下带着一班文武百官礼送吴国公,一直送至靖定门,与吴国公执手话别,良久方回。这一次不比前次,光是陛下赏赐之物就装了十余车,吴国公坐在一辆华丽舒适的马车上,由我和众侍卫拱卫着,出了靖定门,上了官道,一行人浩浩荡荡蜿蜒东行。”

萧元婴哈哈一笑,道:“虽是同一条路,吴国公此时心情与两个月前可谓不可同日而语啊。”

萧狄点头道:“嗯。国位失而复得,吴国公自然是欢喜不得,不时将我拉进车中,并坐闲聊。这吴国公是一多才多艺之人,诗词典章,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一路下来,倒是少了长途奔波之苦。行了二十余日,这一日将近黄昏,先行探子报说父亲已出城迎接,众人均是欢喜不已。

“果然前行不久,但听蹄声如雨,远远一队人马,旌旗烈烈,奔驰而来。那队骑者奔至近处,勒住马头,一骑从中驰出。我们一行人中早有人高声叫道:‘狄将军!’轰地一声,众人翻身下马,伏地行礼。那人正是父亲,他一跃下马,抱拳还礼,说道:‘众位兄弟,此行辛苦啦!’便走上前来将众侍卫一一扶起,最后走向我,笑吟吟地伸出手在我肩头拍了两下,接着将吴国公自车中搀出,二人牵手并行,走向吴城。

“进城之后,吴国公大摆三日宴席,酬谢我大齐将士。兵士们见叛乱已平,大事已了,无不欢欣鼓舞,个个开怀畅饮,好不痛快!父亲和吴国公你来我往,对饮不止,一阵风卷残云,酒气上涌,胸臆直抒,均觉彼此意气相投,相见恨晚。

“那时旁边有人凑趣说两人何不结为异性兄弟。父亲和吴国公一听,均是大喜,当下叙了年岁,父亲三十有八,大了七岁,你一声大哥,我一声贤弟,两人相拥大笑,洗盏更酌,复又痛饮,终于都醉得不省人事。事过之后,吴国公执意让父亲多留一段时日,一来再叙兄弟之情,二来可震慑余党,稳固朝局。父亲犹豫之下,不忍相拒,便应了下来。”

龙少阳道:“狄老将军和吴国公惺惺相惜,酒意之下,义结金兰,实是人之常情。”

萧狄点了点头,只听萧元婴道:“如此说来,萧大哥,那吴国公,你该称他一声叔叔才是。怪不得姿姿郡主跟你分外亲近热情,中间竟有如此一段情由!”脸上一副恍然大悟之状。

萧狄接着道:“当日结拜之时,酒宴已散,只有寥寥几人在场。酒醒之后,父亲觉得此事虽出于诚心,可一个是藩国国公,一个是柱国大将军,容易授人以柄。两人计议一番,相约这兄弟之情只可私下相认,不可向外人提起,是以知道此事的人并不多。”

萧元婴道:“老将军所虑极是,所虑极是!”说着转了话头,眨着眼,笑问道:“萧大哥,那你和姿姿郡主岂不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萧狄苦笑一声,道:“殿下真会开玩笑,二十年前郡主还未出生呢。何况不久之后父亲便接到先帝敕令,命我即日动身,北赴幽州定北大将军营中参赞军务。”说着,叹息一声,神情瞬间变得异常深沉,半响后,缓缓道,“殿下,至于后来侯武老将军,还有我这条腿的事,想来不消我说,你也是早有耳闻的了。”

大齐建武二十四年初,定北大将军出兵北魏,急躁冒进,孤军深入敌方腹地,五万大军被困在一个名叫锁龟坝的狭长山谷之中,水源被截,粮草不继,援军未至,坚守二十余日之后,大军分散突围,除少数兵士侥幸逃脱外,五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定北大将军侯武更是一战殒命,讯息传来,举国震惊。纵使大齐、北魏两国最终议和息战,内里却成了死敌,双方一直明争暗斗,延续至今。

时任参军的萧狄战后却是不见所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如泥牛入海。直至一年多后,萧狄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地回到洛城,与他同行的不是劫后余生的兵士兄弟,而是一条拐杖,他的一条腿永远地残了……锁龟坝一役成了他心中一道难以愈合的疮疤,旁人心照不宣,是以无人再提这桩旧事。

听到此处,萧、龙二人不禁都悚然动容,沉默不语。

车内一下子安静下来,只听车声辚辚,不时发出一阵“咯吱咯吱”的声响,那是车轮在青石板的街道上重重碾过……

当晚回到竺舍,龙少阳见房内银烛高烧,暖意融融,桌上放着一个食盒,伸手打开,见是几色小菜,几个馒头,触之尚温,四下环顾,却不见老仆程伯身影,当下也不多想,取出小菜馒头,坐下来独自享用。

四下里一片静寂,陡然之间他想起白日里萧狄大哥所说的陈年往事,不由一股悲凉之意袭上心头,咀嚼之间,顿时有种食而不知其味之感,不消片刻,竟是饿意全无,龙少阳便放下碗筷,站起身来。

便在这时,从窗外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但听声音由远及近。龙少阳眉头一皱,走至窗前,只见远处廊下一盏挑灯正缓缓而来,黑夜之中,灯光如豆,看不真切。行至六七丈外,见一人青衣小鬟装扮,挑灯在前引路,灯上写着“萧府”二字,后面一人则是身披斗篷,头戴风帽,裹得甚是严实,面容瞧不清爽。

龙少阳怔怔地看着那挑灯越来越近,心下一动,约莫知道这人是谁了。

正寻思间,只听那青衣小鬟道:“夫人,这便到了。”一挑帘子,后面那人跟着已进入房中。那青衣小寰忙放下挑灯,接过那人解开的斗篷、风帽,挂到一旁的衣架之上。

那妇人看了一眼桌上饭菜,微一施礼,道:“雪夜前来,打扰公子用饭,真是过意不去。”

龙少阳向她微微一笑,躬身还礼,道:“萧夫人太客气了,杯盘狼藉,杂乱不堪,实在有失迎客之仪。承蒙萧大哥厚爱,龙某得以寄寓贵府,多有叨扰,至今已有一段时日,竟未亲至正堂拜见夫人,还望夫人恕龙某失仪之罪。”

那妇人听罢微露惊诧,早就从家仆口中得知客院住了一位神秘客人,这人身上又有太多光环,传言陛下寿宴之上他出尽风头,太子殿下与他私交甚深,滕王殿下也是他的座上宾,这林林总总聚在一人之身,瞧不清朗。对于这样一位人物,倘若换作一般人就算不兴趣盎然,也势必会生好奇之心。但这妇人却不是一般人,当侍女向她绘声绘色述说那些传言时,她只微微点头,报之一笑,不予评说。

在她眼中,这位年轻人不过是那些涌入洛城,汲汲富贵、沉酣求名者中的一个罢了。他们前仆后继,如过江之鲫,希冀在洛城这片权力池中搅一番风浪,只不过风浪再大,也翻不过萧府这丈余高墙,更进不了她的眼帘。任他们才高八斗也好,武功盖世也罢,终不敌文曲斋新进了一幅墨宝,白石桥来了一批画眉新种,因为那是夫君关心的,自然就是她关心的。不料那日归宁,父亲竟然主动提及此人,叫她多加留意,连那目下无尘的妹妹也来询问此人,令她惊讶更增,心道是时候见一见这位入府已久的客人了……这才带着丫鬟,走进久未踏入的客院。

见被认出,那妇人当下略一沉吟,淡淡道:“公子洞察秋毫,实非常人所及。公子既是太子殿下的朋友,住在敝府,自然是敝府荣光。”说着一摆手,又道:“公子请坐!”那青衣小寰忙上前去将桌上之物收拾干净。

等那妇人落座,龙少阳在她对面坐定,这才瞧清那妇人容貌:只见她约莫三十四五岁的年纪,服饰简雅,妆容浅淡,左手腕间戴了一串佛珠,除此之外并无珠围翠绕。容貌却很是端庄,轮廓清晰,肤白胜雪,如水中白莲,叶挂露珠。

龙少阳但觉她温柔典雅,眉眼之间却隐约带着三分苦楚,心下不及多想,却在盘算,正所谓蜗牛赴宴——不速之客,眼前这位萧夫人今晚此行,究竟有何来意?

龙少阳猜的不错——这妇人正是萧府女主,当朝丞相祝云雀的长女祝雪霁。

正自揣摩对方来意,只听萧夫人道:“珠儿,夜来风寒,给龙公子斟茶。”那小寰答应一声,给龙少阳、萧夫人各斟了一杯茶后,退至一旁。

萧夫人浅浅一笑,微微摆手,那小寰立即会意,躬身将房门关上,退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