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猎齐 > 第一卷 初入局 第二十二章 策中策

猎齐 第一卷 初入局 第二十二章 策中策

作者:七年喂狗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0: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错。”龙少阳眼里闪着光芒,语调却十分平缓,“眼下春耕在即,将这些无主之田分给这帮流民,由户部调拨粮种,分而种之,几月之后,便可收获。一来流民免了奔波遣返之苦,绝了去而复返之患;二来朝廷不必出兵遣返或弹压,少了国库支出;三来流民分了田地,有了收成,便可安心种田,不再四处流散。如此一来,朝廷花极小的代价便可解当前流民之困。”

他的话说完了,暖阁中一片静寂。

半响后,萧鸣龙忍不住赞道:“真是妙策,一箭三雕!”

萧狄也不禁拊掌笑道:“不光如此,流民种了田地,还会缴纳田赋,国库也就有了进项。”

“殿下,萧大哥,这是我要和你们商量的第二件事。在说这件事之前,还有几个问题我想请教太子殿下。”龙少阳徐徐说道,语调平静无波。

“龙大哥但说无妨。”

“当今朝堂之上,为何百官都以祝丞相马首是瞻?”

“丞相是文官之首,主理一国政务,兼之他又是开国柱国大将军,天下兵马大元帅,都督诸路军马,是以群臣无人敢撄其锋芒。”

“相权、兵权孰重孰轻?”

“这?……平素各有侧重,若是认真论起来,自然是兵权更为重要。”

“既然祝丞相如此权势滔天,以至尾大不掉,殿下何不建议陛下剥了他的兵权,如此一来,猛虎无爪,雄鸷无翅,何惧之有?”

“大哥你有所不知。祝云雀蹑足行伍之间,崛起阡陌之中,随太祖高皇帝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早就趁机培植了一批心腹亲信,几十年来更是党同伐异,只怕如今只有秦老将军、忠信侯等一小部分人尚未倒向他了。就算一道圣谕,免了兵权,那些将领、兵士谁又指挥得了?结果多半自取其辱。这一点想来陛下也是心知肚明,万般无奈。”

“噢……。殿下,若是将无常兵,兵无常将呢?”

“你说什么?”萧鸣龙吃了一惊,沉吟半晌道,“你是说将各地将领定期轮换?”

龙少阳还未搭话,萧狄已开口道:“这只怕也是徒劳。一来将领还是他的将领,不过屁股挪个地方罢了。二来倘若要去之地被认作是鸠占鹊巢的话,这群丘八爷要么装病,要么告假,千方百计拒不领命。咸宁十二年,兵部曾拿出一个方略,各地戍军以三年为期进行轮换,可阻力太大,最后不了了之。”说罢长长叹了一口气。

“若是另起炉灶,组建新军呢?”龙少阳问道。

“此路只怕也是窒碍难行。”萧狄端起桌上茶杯呷了一口,徐徐道,“且不说我那老泰山势必纠集党羽对方略肆意指摘,横加阻挠,单是银两支出一项,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如今兵士军饷要用,百官俸禄要用,赈济灾民要用,国库早已是左支右绌,捉襟见肘啦……”

“若是这支新军自给自足,无需朝廷供养呢?”龙少阳盯着二人,缓缓说道。

此言一出,萧鸣龙、萧狄都惊讶不已,不由坐直了身子,对望一下,对这番话显然是半信半疑。

只听龙少阳那平静无波的语调继续道:“开这把锁的钥匙就在这些流民身上。将京兆府下的无主之田均分给这十余万流民,凡男丁组成府兵,府兵另立军籍,不入民户,十五服役,六十免役,更免其赋税徭役。这些人平时耕作劳动,与一般农户无异;农隙时由军队将领教习攻战械斗之术,可说是凡农皆兵,兵农一体。战事所需的兵器、粮草、衣装均由府兵自行配备。如此一来,国库没有额外开销,为朝廷节省了大笔银两。这是其一。”

二人听了,不住点头。

“遇有战事,由朝廷指派将领统帅府兵出征,兵事战罢,兵归于府,将还于朝。这样一来府兵就断不至于成为某些将领的私人之兵,某家之军,这是其二。”龙少阳说着,深深瞧向萧鸣龙,沉吟道,“殿下,可将这些府兵分成数个军府,分而治之,一体由东宫统领,这是其三。这些府兵还可轮流宿卫京师,或是定期镇戍边疆。”

二人至此不由眼前一亮,茅塞顿开。

萧鸣龙霍地站起身来,双手交握相搓,来回快速踱着步子,边走边道:“妙哉!妙哉!”萧狄沉吟片刻,低声问道:“少阳,我那老泰山老谋深算,这一妙策只怕难逃法眼,万一被他识破,却又该如何?”

“萧大哥,这一层我也想过。一要瞒天过海,暗度陈仓。殿下、萧大哥,咱们眼下要走的第一步,就是妥当安置这些流民,为日后府兵制钉下一个楔子。如今期限将至,想来并无其他更好安置之策,这篇《论治流民疏》看来要派上用场了。”说着从袖中摸出一份折子来,递了过去。

萧鸣龙接过展开,细细看了片刻,陷入沉思。

萧狄从旁取过折子,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钟王小楷,仔细看下去,折子备述了流民规模、周边无主之田数量、如何均分田地、如何调拨粮种。如此种种,所述详明,却对府兵一事只字未提。

合上折子,萧狄问道:“这接下来步子,该如何走?”

“这第二步要徐徐图之,见机行事。”龙少阳望向窗外一片粉妆玉砌的世界,悠悠道,“只怕到时还要借力发力,讨得两个人的一臂之力,方可成事——这就要仰仗太子殿下运筹帷幄了。”

萧鸣龙忙问:“谁?哪两个人?”

“平西大将军秦虎和忠信侯武骏。”萧狄眼睛倏地一亮,“对吗?”

见龙少阳点头,萧狄接着道:“不错!秦老将军国之柱石,忠诚耿介,朝野素有威望。武骏身兼禁军统领一职,更是有权节制京兆尹,独领京师宿卫力量。何况这人……呵呵,身后还有一个好表妹韦贵妃,她如今可是三千宠爱于一身,倘若她肯在陛下耳畔吹吹枕边风,胜算便又多了一成。”

萧鸣龙早已听到热血上涌,一下子涨红了脸,道:“妙计妙计!狄哥,今年开春西北慰军一事,我会在父皇面前力荐你任钦差一职,你们两家本就世交情深,这最佳之人非你莫属。到时你带上我的亲笔书信,老将军自会明白一切。”萧狄深沉地点头会意。

萧鸣龙续道:“至于忠信侯那边……”说着眉头微蹙,凝神思索。

龙少阳接口道:“殿下,忠信侯那边眼下不宜专程会面,更不能贸然深谈,否则不消半天,祝丞相便会知晓。如此一来打草惊蛇,反而坏了大事。倘若寻得机会,殿下倒是可以先拿流民安置一事,探探他的口风。后续之事,再等待时机,徐缓图之。”

“好,就这么办。”萧鸣龙一拍椅子扶手,朗声道。

正说话间,一个低低的声音自远处传来,三人便不再言语。只听那声音道:“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接着是一阵敲门声。

萧鸣龙心知出了急事,应了一声。只听“吱呀”声响,门开了,一名青衣太监脸色张皇,快步走了进来,行了礼,禀道:“太子殿下,不……不好了,出事啦。西城洛滨坊附近流民突起骚乱,说是……说是天气严寒,流民们饥肠辘辘,饭粥吃不饱,一小撮流民便趁机哄抢起来,现场乱作一团。听说忠信侯和京兆尹大人已经赶过去了。”

“好。给本宫备车!”萧鸣龙说罢摆了摆手。

待那太监退出殿门,萧鸣龙站起身来,回头看向二人,笑道:“龙大哥方才还说机会,这不,机会说来就来了。走,咱们三人一块瞧瞧去!”

三人系上披风,出了殿门,才发现不知何时雪已经停了。

其时已近午时,太阳探出头来,精光四射,照得天地间明晃晃一片,耀人眼目。只听马蹄嗒嗒,一辆华丽宽敞马车驶了过来,三人上了马车直奔洛滨坊而来。

洛城城内道路笔直,南北纵贯,东西交错,形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方格,被统称为坊,洛滨坊便是其中之一,位于西城平定门附近,因临近西门,流民滞留较其他地方略多一些。

一行人出了东宫,马车穿街过巷,径向西行。

龙少阳透过纱窗向外望去,街上成群结队满是除雪的兵士百姓,有的拿起扫帚,有的挥舞铁锹,兀自扫雪忙得热火朝天,街衢中间已被清扫出一条道来,马车便沿着这条路向前奔驰。

大约一盏茶功夫,马车来到一处街口,远远便听人声嘈杂,接着马车便停了下来。

三人对望一眼,裹了裹披风,跳下车来。只见街道两旁错三落五,扎起一座座帐篷,雪水混着泥土,搅在一起,满是泥泞。从秦州、代州一带逃来的流民,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有的抱着个冷饭团子在啃,有的围着火堆在烤火,有的蹲在墙角之下瑟瑟发抖,有的躺着草苫子上低声呻吟……京兆府的差役们手拿杀威棒,三三两两穿梭其间。

三人见这情形,均知骚乱已经平息,便沿着地上空地向人群走去。

龙少阳游目四周,目睹眼前的一片凄惨景象,耳听一阵哭声呻吟,不禁心下恻然,无言叹息一声,跟在萧鸣龙、萧狄二人身后在雪地上曲折而行。

一名差役见三人衣着不俗,气宇非凡,不知什么来头,犹豫之下想要上前盘问,早有东宫侍从上前告知,那差役立时瞪大了眼睛,哆嗦着行了礼,一转身报讯去了。

三人刚转过街角,只见远处十余人疾走行来。

当先那人浓眉大眼,身材魁梧,一身铠甲外罩猩红披风,映着周围皑皑积雪,更显英姿飒爽。只见他三步并作两步,身影一晃,急趋迎上,双手一拱,朗声道:“臣武骏参见太子殿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