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猎齐 > 第一卷 初入局 第一章 兄台,请移步

猎齐 第一卷 初入局 第一章 兄台,请移步

作者:七年喂狗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0: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戌时正牌,归云阁外,锦衣少年,青衫中年。”

龙少阳站在窗前,又看了看手中信笺的这十六个字,只见字体挺拔工整,用官体书就,横折弯钩间有些笔锋无力,劲道不足,似乎出自身体孱弱人之手。

自从傍晚时分,一个孩童来到客栈二楼将这封封面空无一字的书信交给他后,抽出信笺,龙少阳不知已经看了几次。这一次他将信笺又装回信封里,接着将目光投向了窗外。

初更的锣声已经响过,月上柳梢,华灯初上,街上人流渐渐多了起来,笑语声,喧闹声也渐渐高了起来。上元佳节,这个大齐国都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夜在慢慢拉开它的帷幕。

龙少阳的嘴角不经意的紧了一下,捏了捏这封书信,转身走到房间里的方桌前,将书信悬在了蜡烛上。

黄中带红的火苗一下子窜了上来,转眼间,火苗慢慢变小,直至燃尽。

“扑”的一声,桌上的蜡烛灭了,青年大步走了出去。

洛城,大齐帝京,王气蒸蔚,处九州腹地,八荒之中,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自太祖高皇帝定鼎以来,沿用历朝旧制,定都于此。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宽窄相配,布局犹如棋盘,街衢俱是青石铺就,更显平整气派。加之开国几十年来未染战火,市肆繁荣,黎庶富足,更胜以往,有道是“自古繁华,市列珠玑,户盈罗琦,参差十万人家。”

十年前,天子一道圣谕废了除夕上元端阳中秋四时八节的宵禁制度,洛城繁华的夜晚更是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其中尤以上元佳节为盛。

走出店门,只见早已依次相挨搭起席棚,沿街向两边连绵起市,吹糖人儿、赏花灯、卖元宵、猜灯谜、放烟火、耍把式的----流光溢彩,人潮如织,夹着高一声低一声的吆喝声、欢笑声、喝彩声:

“又香又甜的元宵,好吃不腻哟!”

“祖传绝技,口中喷火,快来看咯……”

“赏灯猜谜,猜对有赏!”

……

不时有烟火冲上天空,放出璀璨的火花,夹杂着鞭炮的响声,更是四面八方响个不停。

整条长街热闹的像开了锅的热粥。

龙少阳逶迤向西而行,心下不禁暗自感叹:“洛城繁华,实非吴城能与之相比。安家乐业,真是百姓之福。”他双臂前伸,轻轻拨开人群,宛如一只在朔流而上的游鱼,忽而左,忽而右,不徐不疾向前穿梭,不消两刻钟,便来到了天街。

这是一条东西主干道,也是洛城夜晚最为热闹繁华的一条街,这时人流也渐渐多了起来。

只见前方约莫一箭之地,一座酒楼当街矗立,二楼屋檐下挂着一溜儿“气死风”灯,灯上字迹却看不清楚。楼前高高低低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周围黑压压的围了一圈人。人人延颈张望欢笑声、喧闹声,不时传来,听不真切。

走了几步,果见“气死风”灯上一色写着“归云阁”三个字,龙少阳便径直走到近前。原来楼前离地三尺搭了一座平台,东西两侧各树了根两丈许的木柱子,两柱之间一高一低挂了两溜儿彩灯,红纱黄蕊,甚是漂亮,沿着灯沿贴着一张张竖条纸片,或密或疏写满了字。

台上站着一青衣小帽的伙计,左手拎着一面铜锣,右手拿着一根锣棰,只听“当当当”地三声锣响,嘈杂声低了下来。

“请诸位稍静。”那青衣伙计开口道,“承蒙诸位平日对归云阁的厚爱,今日上元佳节,我们东家特设此猜灯谜游戏,平日酒客也好,今晚路人也罢,都可参与。”

台前围着的人,立即七嘴八舌应道:“好,好。”

“台上有两排彩灯,共二十个,每一个彩灯都有一个谜面、谜目,第一个说出谜底者获胜,答对最多的那位,本店有大礼奉上。”那青衣伙计接着说道。

一听说还有“神秘大礼”,人群中又是一阵骚动。

“好,猜谜开始!”,接着“当”的一声锣响。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每一个人都在凝神细听。

那青衣伙计走到左首第一个彩灯旁,就着灯光看着灯沿下端的竖条,念道:“各位听好了, ‘下是在上边,上是在下边,十是在中间’。打一字。”

众人开始七嘴八舌起来,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喃喃自语,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张开嘴要叫喊,突然又没了声音。龙少阳嘴角微微一扬,立即扬了扬手,朗声答道:“当是一‘一’字!”

“恭喜这位公子。”那青衣伙计将竖条揭了下来,转手翻到了纸条背面,走到台前中央,只见背面赫然便写着一个“一”字。有人频频点头,露出一副原来如此的神情,有人刷地将目光向龙少阳投了过来。

“当”的又是一声锣响。

“‘重土去一层,日月留一半’。打一字。”青衣伙计高声念道。

人群又开始窸窸窣窣。

龙少阳略一思忖,举手说道:“当是一‘青’字!”

“不知公子此字何解?”

“重土,乃是一‘圭’字,‘圭’字去一横;日月留一半,乃是一‘月’字,合起来正是‘青’字。”众人见他解说条理清晰,才思如此敏捷,不禁轰然叫妙,有人已在鼓掌喝彩。

“公子真是才思敏捷!”那青衣伙计将竖条揭下,翻了过来,上书确是一个“青”字。

人群中有不服气的,纷纷嚷道,“这几个太简单啦”,“我也知道谜底,只不过没他嘴快罢了。”似乎不甘心这位青年人抢了风头,有意难倒他。

“好,接下来的灯谜可要更难咯。”那青衣伙计笑道,“这位公子可要再接再厉。”

“当”。锣声又响了。

“‘能幽能明,能小能大,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打一物。”

话音刚落,众人不禁一愣。

偌大的台前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仿佛无数只手瞬间卡住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脖子。

略一沉吟,龙少阳眼前一亮,脱口而出,却听另一个声音同时响起——

“是一龙字。”

龙少阳循声看去,只见人群外的街道另一侧,从灯火阑珊处一前一后徐步走过一高一矮两个人来,那稍矮的人的目光也正循声扫过来,走到近前,霍地在他脸上转了两转,一刹间,四目相交。

只见那稍矮的是个少年,约莫十六七岁,面如冠玉,眉若卧蚕,一双黑瞋瞋的瞳仁闪着精光,一身锦衣华服,富家公子打扮,举手投足间贵气袭人。

少年身侧是一青衫中年,身材高瘦,约莫三十七八岁的年纪,略略驼背,右手撑了一条拐杖,竟是个瘸子,剑眉下的两只眼睛似醒非醒,隐隐然若有病态。

龙少阳心中一动:“锦衣少年,青衫中年,终于来了。”

那少年径直上前,拱手为礼,微笑道:“这位兄台,我和兄长在此观看一阵了,兄台文思泉涌,才高八斗,小弟佩服!”

“兄台过奖。”龙少阳当下拱手还礼,不疾不徐道,“与虎谋皮,雕虫小技,兄台见笑了!”

“灯谜灯虎,与虎谋皮,兄台此言,妙哉妙哉!”少年微笑道,“若是兄台无事,我们继续一同‘与虎谋皮’如何?”

龙少阳微笑着点点头。

二人正交谈间,只听青衣伙计大声喊道:“两位公子,刚才那道灯谜二位最先答出,照规矩当是一同猜对,每人各记一次。”

接着“当”地又是一声锣响。

“诸位可要听仔细咯,‘胡虏平定日,良人罢远征’。打一药物。”青衣伙计扯着嗓子嚷道。

少年笑道:“谜底是何物?请兄台快快给出。”

龙少阳一眼瞥去,见他眼角眉梢似有狡黠之色。一旁青衫中年男子却嘴角微扬,不急不躁。心下寻思:“看来他有意试我,我若不顷刻之间给出谜底,只怕要被他小瞧了。”当即淡淡道:“当归。”

少年问道:“如何解答?”

龙少阳笑道:“兄台,你想啊,胡虏既定,边疆便无无事,刀枪入库,军士自当归来。正合着“当归”二字。”

“不错不错!”那少年击掌赞赏,连连笑道,“兄台,小弟这有一谜面,不知兄台可否有兴趣?”说着不等龙少阳反应,接口便道:“‘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打一物。”说罢,便笑吟吟地盯着龙少阳。

龙少阳微一沉吟,张口欲答。不料少年见势右手一扬,叫道:“且慢!以底对面,以兄台之文才,可谓小事一桩,这回不妨换个方法,以谜对谜,不知兄台以为如何?”

少年这一语罢,登时吸引了周围看客,三三两两围观过来,看他二人如何“斗谜”。

这道题不仅要猜中谜底,还要以谜面对出谜面,片刻之间如何对得出?一时间有人低头沉思,有人啧啧咂嘴,连那青衫中年男子也不禁剑眉紧蹙,若有所忧。

龙少阳面上微微笑道:“以谜对谜,倒也新奇。”略一沉吟,朗声道:“在下来自海州,地处大齐之东,东接大海,我便用东海一物产来对兄台这谜面。有了,‘东海有条鱼,无头也无尾。去掉脊梁骨,便是你的谜!’”

话音一落,四下没了声响。

过得片刻后,众人先后解得谜底,恍然大悟,登时轰的一声,赞声一片——原来这两个年轻人的谜底都是一个“日”字。

少年见他答得这般之快,也是一惊,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怔忡了一下,骨碌碌的眼珠转了转,随即哈哈一笑,道:“兄台好文才,真可谓陆海潘江,小弟佩服之极!”

少年说着走上前来,施了一礼,右手一摆,又道:“兄台,你我因缘相识,意气相投,这里人多嘈杂,可否移步一叙?请!”见龙少阳点头,那少年一笑,转头对那青衫中年男子道:“狄哥,为时不早,咱们与这位公子一同走吧。”

这一瞬间,昏黄灯光下,没人留意到龙少阳嘴角的线条向上微微挑了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