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冰雪令 > 第一七四章趋火避水穿心腿 踏云追月摘星手

冰雪令 第一七四章趋火避水穿心腿 踏云追月摘星手

作者:老茶童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0: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京师,帝都所在,天子脚下,首善之区。乃天下最为繁华之地,达官云集,贤达毕至。自古以来,京师都是江湖中的人物不愿意来的地方,因为京畿重地,掌天下之中枢,一向是戒备森严,朝堂对于江湖的态度一向是不冷不热,甚至有些反感和仇视,但是由于江湖的特殊性,却一直不能将之剿灭。所以才保持了各自相安无事的局面,千百年来,江湖一直有江湖的规矩,而朝堂也一直有朝堂的秩序,算是井水不犯河水。而大部分的江湖中人,也算比较识趣,也不会明着与朝堂作对,因为所有的江湖中人都有一个共识,任由你武功再高,但也抵不住千军万马。任你一个门派再大,也抵不过朝堂的势力。所以千百年来,哪怕江湖中再出类拔萃的高手,也只是在武林称雄,即使不把朝堂的法令放在眼里,但也绝对不会公开与朝堂为敌,而朝堂呢,也只是睁个眼,闭个眼,只要不公开对抗和反叛,朝堂也不会轻易插手江湖中的恩怨是非。话虽如此,但是朝堂却一直暗中密切的注视着江湖上的一举一动,江湖中也有朝堂上秘密的门派和组织,而安天门就是朝堂在江湖中的秘密组织和势力。

血河门迅速崛起,并且一直在横征暴敛,根本没将官府看在眼里,也没把朝堂放在心上,已经引起了朝堂上的重视。

从血河门崛起,肆虐江湖开始的那天起,皇宫大内,戒备森严,守卫比平时加了一倍,而且暗中布下了不少高手,京师各处是暗探,密探如星罗棋布,分布在京畿重地的各个角落,密切的注视着江湖中人在京师的一举一动。

夜已深,此时的皇宫,刚即位没到三年的皇帝正在养心殿批阅奏折,金黄色的龙案上,放着一堆厚厚的奏折,等待着皇帝陛下的批示,而皇帝本人却显得忧心忡忡,时而起笔,唰唰的批复几份,剩下的时间大多数都在怔怔的发呆。

“冯德海!”皇帝喊了一句。

一个年约近百岁的老太监模样的人,闻声走了过来,说道:“圣上,老奴在!不知圣上有何吩咐?”

“下午,五城都督府前来禀报,说是血河门最近有异动,好像他们的二号人物来了京师,我曾吩咐让五城都督府的大都督今夜前来细禀此事,下午你传旨了吗?”皇帝问道。

“启禀圣上,老奴下午传旨了,大都督说为了掩人耳目,所以今夜子时前进宫。现在时辰也差不多了,应该快到了。”

“冯公公,你怎么看?这次的血河门比几十年前父皇在世时来势更加凶猛,而且更加的肆无忌惮,已经隐隐的威胁到朝廷统治的根基了。现在更是放肆了,竟然敢这样明目张胆的来到京师,难道还敢行刺于朕不成?”皇帝有点微怒的说道。

“启禀圣上,以老奴来看,血河门的门主,彭去离一直都有称霸江湖之心,数十年前,他的阴谋差点得逞,如果不是先皇当机立断,下旨安天门,这才在逍遥使剑神梅长风的带领下,一举挫败了彭去离的阴谋。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彭去离和苏百地竟然再次重出江湖,成立了血河门,拉拢了一大批已经隐退的江湖高手,卷土重来,声势看上去比以前更大,但据老奴所知,实际上他们的实力也没有比几十年前大多少,大了的只是彭去离的野心,所以陛下无需太多的担心。至于苏百地前来京师,哪里还敢正大光明?是于前夜悄悄的潜入而已,刺杀陛下,怕他是有这个心,也没有这个胆吧。别看他也是江湖上盛传已久的传说中的人物,“三才四绝傲群雄,天地二老谁争锋,相思有情剑无情,血河一出天下惊。”但是其真正的实力比排名前三的血河老祖彭去离,还有剑神梅长风,以及上一代安天左使,天璇玉玑龙在天相比,还是差了不少,但是此人笑里藏刀,老奸巨猾,以智谋见长,也不可小视。圣上放心,就凭他苏百地,老奴确保圣上无虞!”老太监冯德海回道。

“对了,冯老公公是看着我父皇长大的老人儿了,掌管大内几十年,你不说我倒还忘了,冯公公据说是大内的第一高手,宫内宫外盛传,你的武功还在各个督指挥使之上,不在五城大都督和安天逍遥使之下,可是朕却从未见你出手,今天你这么一说,看来这宫内外所传不假啊,呵呵,几十年过去了,宫内的侍卫据说都是你一手调教出来的吧?而且朝廷笼络的不少大内高手也都得到了你的不少指点,武功都各自有所突破吧,你也算是劳苦功高了。这么大一把岁数了,还在伺候朕,朕心也不忍啊,等这次风波过去之后,朕即刻下旨,赐你千顷良田,万两白银,你就可以颐养天年了。”皇帝感慨的说道。

“圣上过誉了,老夫的武功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可不敢与五城大都督,和安天逍遥使梅长风两位大人相比,圣上过誉,过誉了。至于封赏,老奴更不敢当,老奴深受三代皇帝厚恩,无以为报,只能兢兢业业的侍奉圣上,直至老死宫中,万难报答皇恩之万一,以后还请圣上,不要再说了。”说完,冯德海恭敬的跪了下去。

“冯总管太谦虚了!”门开处闪进一个身影,对着皇帝也恭敬的跪了下去,“臣,五城大都督,陶潞安,参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陶大都督,平身吧,朕已等你多时了。”皇帝说道。

“为避人耳目,臣下是悄悄出府,然后悄悄的潜至皇宫,还请圣上原谅臣下未通报之罪!”陶潞安仍然跪在地上说道。

“好了,陶爱卿整日为国操劳,无论是边关还是江湖中的大小事宜,都是你在操劳,朕即位不久,感激尚且来不及,哪里会有怪罪之意,你和冯公公都是先皇的老臣,有大功于社稷。都起来吧。”冯德海和陶潞安两人这才缓缓的站了起来,恭立在旁。

“陶爱卿,血河门的事情有劳你和冯公公了,朕新即位,根基尚且不稳,龙威也不足,两位尽心辅佐之情,朕记下了。”皇帝说道。

“属下不敢,冯公公是三朝老臣尚且不敢居功,微臣蒙皇上拔擢,才能出任五城大都督一职,属下敢不以死效劳,以报圣上的大恩。至于冯公公嘛,功劳自不必说,武功更是远在微臣之上,也不是我能望其项背的,但微臣一颗报主之心,和冯公公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陶潞安说道。

“哎,对了,陶爱卿,这宫内宫外盛传,冯公公和你的武功盖世,你来说说,朕愿闻之。”皇帝说道。

“臣下不敢,臣下的武功不值得圣上一提。但是冯老公公是先太皇身边的老人,就是先皇也是冯公公守卫着的,武功嘛,肯定是冠绝天下,刚才冯公公谦虚了,别说苏百地了,就是血河门彭去离,和剑神梅长风恐怕在冯公公的手下,也讨不到什么便宜吧!”陶潞安恭敬的回道。

“嗯?原来冯老公公这么厉害?来来来,快说给朕听听!”皇帝来了兴致。

“启奏圣上,冯老公公原来也是边关的大将,和先太皇乃是生死之交,也是跟着先太皇打天下的那帮老臣中的一员,一直跟随先太皇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战功。机缘巧合之下,冯老公公无意中练的一身高深莫测的武功。后来天下初定,大局不稳,为了先太皇的安全,冯老公公这才甘愿净身,入宫当了太监,拱卫先太皇的安全,后来又辅佐先皇,直至现在。冯公公年轻时,统兵打仗,精于阵法。后来所学的武功更是天下无双,有个不为人知的外号:‘趋火避水穿心腿,踏云追月摘星手’,这是形容冯老公公的轻功腿法,还有掌法,都是一时之绝,都是以速度见长,在当时江湖中速度堪称第一,而且冯老公公不但是速度快,而且先天内力之雄厚,和天老相比,也不差多少的,就是彭去离的血影神功怕是也要逊色不少,摘星掌神出鬼没,防不胜防,普天之下能接住冯老公公几掌的人不多,而且身法之妙,之快,如同鬼魅,和二代江湖上的凤栖梧的万花千影身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实为朝堂中的第一高手啊!”陶潞安一边说,神色也变得恭敬起来。

“嗯,朕知道冯公公武功不弱,但是却真不知道会如此厉害,以后朝堂的安危就靠两位了!”皇帝闻言也是很高兴。

“陶大都督谬赞了,咱家如今年事已高,怕是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了,如今你才是朝堂和边关的中流砥柱,你的‘霹雳绝情枪’怕是已经到了五重之境界了吧,若论武功,你也不会比血河门的三才和四绝相差多少吧,若论指挥千军万马,和训练步卒,以及行兵布阵,在朝中,你也堪称第一人了吧!你尚在当打之年,还要好好尽忠圣上,忘身于外,好好报答圣上的知遇之恩啊!”冯德海谆谆的说道。

“冯公公说的极是,我必当肝脑涂地,和冯公公一样,鞠躬尽瘁,拱卫京畿重地,安排边关的事宜,不过江湖上的事情,还要逍遥使大人多费心才行,最近血河门异动不少,臣下也是来禀报此事的。”陶潞安恭敬的回道。

“嗯,大内的安全,就有劳冯公公去安排,京畿重地的秩序和边关的事宜,陶爱卿就多费心了,至于江湖中,还是以逍遥使为主,两位一起协助就好了。朕初登大位,根基不算牢固,朝中人心不稳,有想法的不在少数,听说边关的个别王爷,也打算蠢蠢欲动。你们三位就是朕的三驾马车,家国大师,三位还须尽力辅佐朕才是!”皇帝说道。

陶潞安和冯德海双双往地上一跪:“我等必当尽心尽力,好好辅佐圣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