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魏晋风云 > 上部 第三十二章 庾桓之隙

魏晋风云 上部 第三十二章 庾桓之隙

作者:寒稽古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20: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六十三章 桓庾之谋

庾龢回到将军府,见过父亲庾亮。此时这位镇西大将军庾亮,正披了一件斗篷,一个人坐在华亭,对着棋盘上一副残局,默默沉思。庾龢走到身后还未曾发觉。庾龢轻声叫了一声“父亲”,庾亮才过转头,看到庾龢,问:“朝廷有消息了?”庾龢摇摇头。庾亮轻叹一口气,又转头去看棋盘,嘴里说:“有何事么?”

庾龢本想禀告父亲,说桓温栽赃并传令捉拿桓伊韩悦等人的事,但看到父亲如此心不在焉的神情,他忍住了,只是说:“孩儿今日去巡查荆豫城界了。”

“哦,好。记得每日勤加操练,不得怠慢。”庾亮依旧双眼盯着棋局说。

庾龢只得匆匆告辞离开了,他不想这些繁杂小事打扰父亲,也深知父亲现在心已飞走了,飞过建康,飞过长江,飞向北方。

庾亮一直想举兵北伐,收复北方失地。为此,多年来他一直在荆州

厉兵秣马,操练部队,希望有朝一日朝廷可以恩准他发兵征讨北方诸国。尤其是近年来,他接二连三不断上奏朝廷请战。然而所有关于北伐的奏章都如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回复,这都已经成了庾亮的一块心病。

另外庾龢还顾虑的就是,多年来父亲非常器重和信任桓温,不,是越来越。就连自己这个做儿子的话,也未必能听进去。“看来有些事只能靠自己做了。”庾龢心里暗叹道。

回到自己的书房,庾龢叫来心腹庾栌:“庾栌,桓温豢养死士一事,你可曾听说过?”

“属下确有耳闻,也去查过,但一直没有查到真凭实据。”庾栌答道。

“不是说派人盯着他吗?”

“确实是日夜盯守,也在桓府安插了内线。但据查,桓府内并无死士。我猜想,如果他真的豢养死士,应该安置在另在其他地方吧。”

“你今天也听到了,桓伊他们在竹林遭一伙绀衣人劫杀。这绀衣人,会不会就是桓温豢养的死士?“

“这个有可能。”庾栌说,“不过,为何他要追杀三位世家公子?不怕得罪几家世族吗?”

“怕呀,他当然怕,所以他先是派人暗杀。杀不成又捉拿,而且你没看告示上并未提及姓名。就算是被知道了,他也可以说是误抓。”

“看来他真是老谋深算。”

“和他比起来,我们的心智差得远,所以要提起一万分精神来对付他。你派人去查,是在哪里的竹林。不,你亲自去。”

“是,属下这就带人亲自去查。”

“另外,不许声张。我们派人到桓府,你以为桓温就不会安插人在将府吗?”

“属下明白。既然事情发生在荆州城,属下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找出蛛丝马迹。”庾栌办事沉稳,当年庾亮把他派给庾龢,也是要他好好辅佐和保护自己的宝贝儿子。这些年,二人的感情已如兄弟般坚实和默契。

庾龢看着庾栌走出去的身影,英气逼人的脸色,闪过一道肃杀之气。找到死士的证据,就抓住了桓温叛逆的小辫子,一定要在父亲面前揭露出他的嘴脸。

而与此同时,桓府也来了一个人,此人正是日间差点抓到桓伊韩悦等人的巡查小队长。他见到桓温,把白天如何发现他们的行踪,如何窥察马脚,如何在就要抓住之时,却被庾龢给放走了,都一一说给桓温,当然其间也添油加醋地渲染了自己如何机智过人,如何奋勇擒敌的种种英雄表现。

桓温对他那些细节描述根本不感兴趣,他只关心结果如何。既然结果是人跑了,那么过程就毫无意义。他伸手捋着硬茬的胡子,陷入了另外的沉思。嘴里喃喃地重复着:“庾龢,庾道季。”

“是呀,就是他。您要抓的人,他却偏要放。分明是跟将军作对,不把将军您放眼里。”那小队长连连挑拨着,他心里有气,本来是立功领赏的事,结果被庾龢给搅合不说,还让他白白挨了那群人的一顿打。

“庾龢不但放他们走了,还传令让荆襄九郡的各个关卡都不得阻拦。这不就等于给他们发了通行令了。”他继续说着。

“知道他们要去哪里吗?”桓温打断他的话,问。

“这个,这个,这个,属下没听清。是,是,是什么南。”

“什么南?淮南?”

“对对,好像是淮南。”

“你确定?”

“确定,属下确定他们说的是淮南。去淮南正好要穿过豫州。”

桓伊听了胡子动了动,似乎是笑了。他说:“来人,带他下去领赏。这次干得不错,以后好好盯紧,不会亏待你。”

那小队长连连作揖致谢,走了。

桓温问站在一旁的副将吉安:“最近庾亮在干什么?”

“回禀将军,他好像除了偶尔巡视兵营,其他时间就躲在府里。如果有什么事也大都去府里找他。别的也没看有何动静。”

“估计是等朝廷的回音等得心急如焚,在家转磨子吧。”桓温哈哈笑道,“那我们就帮他促成心愿。”

“将军不是一直反对庾将军北伐吗?怎么此时又要帮他促成?”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天时地利都已经到了,我怎能不顺势而为呢?”

“将军指的天时地利是?”

“听说不久前王导死了。此人历来主和不主战,拥立先帝,安隅江右,隔江而治,原本就是他的主意。这也就是为何庾亮几番上奏,都音信全无。有这个王丞相在,谁也休想北伐。现在王导死了,朝廷内肯定都在争夺丞相之位,急于建功立业,而北伐是最容易建功立业的。此为天时。”

“既然有天时,将军必已有地利和人和了。”吉安听得直点头。

“以前我在荆州,全靠庾亮提携,尚未安稳。如果北伐,他肯定要我一同前往,弄不好还要当先锋,那岂不是送死?现在一大半荆州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他北伐,镇守荆襄老巢的重任自然就会交给我。如果北伐胜,他必加官晋爵,不会再回到荆州。如果败了,就算朝廷不降罪,他也没脸面再回此地。所以,不管他北伐胜败如何,这荆襄九郡都是我囊中之物。这就是地利。”

“将军果然厉害。”

“厉害的人不是我,而是在淮南。”桓温说到此,脸上露出得意地笑,“我们就要依仗靠帮庾亮完成他的北伐大愿。”

“那个曹弑,还在荆州吗?马上给我请来。”桓温吩咐副将。

“遵命。另外,四公子还在后院禁足,是否。。。”

“关着吧。这小子居然背着我,吃里扒外。若不是他趁我在军营期间,私下放走他们,我早就拿到阴石了,还用得着到处捉拿。不过,没有他们,我桓温想要的东西,一样可以拿得到。你派人尽快把能如寺的地洞给我打开。”

“是。属下这就安排。将军也相信阴兵符的传闻?”吉安问。

“既然那么多路人马都在热衷于寻找阴兵符,就算它没有那么大的威力,肯定也是个好东西。都送到嘴边了,我们为何不要?就算现在对我们没什么用,将来也可以拿它当筹码交换些什么。”

“将军所言极是。我这就派人去如能寺。”

“先逼着那些和尚们想办法下洞打开。实在打不开了,就炸了。“

”炸了?那地洞岂不是就塌了?千年的能如寺恐怕估计也不保。”吉安惊讶地看着桓温。

“既然都打不开了,还留着做什么?我得不到的东西,他人也休想得到。对了,这两件事,都要避开庾龢的耳目,这小子,一向与我作对。”桓温叮嘱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