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追星逐月 > 第五十二章 上清祖庭

追星逐月 第五十二章 上清祖庭

作者:金日昆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蓝月策马奔驰在去往江阴的官道之上,武林白道的忠义联盟虽然暂时被自己分化,但很快会重整旗鼓从后面追击上来,蒋玉麟的锦衣卫、朱柏的羽林军也会集中力量往江阴、无锡、苏州一带搜索,甚至武林黑道也有可能对自己趁火打劫,说到底,自己的人头还是很值钱的,杀了自己的人,有的可以升官,有的可以发财,有的可以出名,虽然这些人和自己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但依然像一堆驱散不掉的苍蝇一样追着自己,以杀死自己为最终目标。

来吧,只是到时候别怨我蓝月心狠手辣!蓝月的心中已经没有了恐惧,只有对朱元璋的仇恨和对敌人的鄙视,这些人以各种正义的名义追杀自己,其实还是为了自己心中那见不得人的小小的私利。金丹**给了蓝月新的生命,蓝月每天不停地在修炼**,像上瘾了似的,每过一两个时辰不去修炼就会浑身难受,坐立不安。每次练功完毕,则感觉浑身舒畅,耳聪目明,大脑的运转速度也提高了几倍,蓝月能感受到体内金丹的快速成长。闲暇时间,蓝月除了思考下一步的行动路线和方案外,想的最多的是将自己这些年战场上厮杀的招式如何融入到金丹**里,形成自己独有的武功套路,只有那时,蓝月才能暂时忘掉仇恨。

官道蜿蜒,曲折向前。前面不远处一座巍峨秀丽的青山矗立前方,蓝月本无游山玩水的心情,刚要策马路过,忽然金丹一动,蓝月知道体内金丹此时又到了要修炼的时间,便策马往那山中而去,希望能觅一安静之地修炼。

既至山下,见并无净地,却见不远处一羊肠小道通往山中,便将马匹系于林中,踏上小道,拾阶而上。路随山势转过几个弯后,蓝月发现树林之中隐约有一座小亭,亭前尚有一块空地,心中大喜,遂置身其间,练起功来,不一会儿,进入金丹**忘我之境。

蓦地,金丹示警,蓝月忙暂时收了功,睁开眼睛,只见面前已有四五个道士,持剑而立。其中一个二十多岁,方面大耳,其余四人都是十几岁模样的小道士。

那年长道士在此观也是个执事,有些权力,见自己一行人来到面前蓝月还在大剌剌地坐着,也不言语,不禁心中生气,只是今日不宜节外生枝,这才压住火气,上前一步道:“这位信士,此处后山乃是本门禁地,禁止外人逗留,你若要参拜三清或者需要斋醮科仪可择日从前面山门进入,今日弊道观有事,恕不接待外客,还请速速离去。”

这番言语在他来说已经是很客气了,哪知蓝月被打断练功,身心俱是不爽,听完道士言语,只是哼了一下,并无离开迹象。

那方面大耳的道士顿时再也压制不住火气,回头对四个小道说:“来人,把他叉下山去。”蓝月见小道士的手搭在自己肩膀之上,也不见他抬手动臂,只是金丹轻轻在体内一抖,一股真气由金丹发出从腰间绕至自己肩膀,再缠绕发出,顿时将左右那两个小道弹飞一边,余势不减,那二人又撞上另外二道,顿时四人都作了滚地葫芦。

那方面大耳道士顿时大怒道:“好你个魔头,原来是那妖人的同伴!”正要拔剑刺来,就在这时,前山传来“当、当”的钟声,道人知道这是有敌来犯、紧急集合的信号,并收起长剑,狠狠道:“有种别跑,一并去前山了结。”说罢带着四个小道士急急地去了。

蓝月还是首次被人骂做“魔头、妖人”,顿时有啼笑皆非的感觉,顿时好奇心又被勾起,想去看个究竟,于是便远远地吊着那几个道士往前山而去。

拐过几个弯,绕过一个极大的道观,蓝月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广场,只见广场上人分两边对峙,适才那几个道士来到靠近道观一侧站立,那方面大耳道士见蓝月真的过来便更加相信蓝月也是“妖人”了,只是奇怪蓝月为何不走到“妖人”的队伍中去,却只是站在一旁观望。

蓝玉先是观看道观,只见那道观背山面水,气势不凡,所有建筑皆符合风水堪舆之道,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象五行暗含其间,天罡北斗隐藏于中。道观前、广场后依次是三座牌楼,正合天、地、人三才之数,头一座楼牌上刻“茅山圣地”四字,中间楼牌刻有“上清祖庭”四字,最后楼牌是“尊道贵德”。

蓝月这时才知道这是什么所在了。原来,在镇江府和常州府的交界处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山,原来名叫句曲山,西汉年间茅盈三兄弟来此结庐修道,治病救人,最终得道成仙,飞升而去。后人感其恩德,遂将此山更名为茅山。道教有洞天福地之说,茅山在道教十大洞天中排名第八,七十二福地中排名第一。上清派祖师杨羲在此修炼并开创上清派。南齐年间陶弘景在此修炼,他上承上清派教义、方术,在上清派的基础上开创茅山宗。其镇山之宝乃是祖师杨羲手书《上清大洞真经》,据说其书上记载的方术、法术、符箓、咒语等有鬼神莫测之机,故每代只传与掌教一人。当时道教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以全真教为主,主修丹鼎之术,南方主要是正一教,擅长符箓之法,茅山宗就是正一教的一支,席应真所在的净明教也是正一教,如果蓝月也算道教中人的话,那他和茅山宗的道士同属南派道教的正一教,只不过蓝月的金丹**或许更加接近北派全真。

蓝月往两边看去,在北侧站立了大大小小的道士能有百十来人,为首一人与众不同,约莫四十多岁,五绺黑髯飘于胸前,头戴交泰冠,身穿紫色法衣,外罩鹤氅,脚蹬双脸鞋,手持拂尘,昂然而立。其他道士皆穿葛衣或青色大褂。

南面也有数十人等,所穿服饰庞杂。只是为首一人却也作道士打扮,头戴逍遥巾,身穿蓝色得罗,脚踏十方鞋,背负雌雄双剑。此人也就二三十岁左右,身材高大,相貌英俊,面如冠玉,嘴角带笑,两眼含春。此人身旁站立一年轻女子,年纪二十上下,身穿云贵一带苗、黎族人打扮,面色白皙,容颜姣好,身穿短袖,一双玉臂暴露在外,手腕上套一对硕大的金镯更衬托出白肤胜雪。从她对那年轻道士的眼神中,蓝月猜测这二人乃是一对情侣。

只见那北面道士踏前一步,喝道:“张元祥,你不守道规,结交邪魔外道,六年前早被师傅逐出山门,今天居然还敢再次上山,挑衅本观,难道你不怕本道不念旧日之情,取了你的性命?”

那张元祥踏前一步,哈哈一笑道:“对旁人来说,五年前的今日,是师傅云鼎真人羽化升仙的日子,是个好日子,可是以我对你张元吉的了解,师傅很有可能是被你害死的。只不过我暂时没有证据。今天我来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去师傅法体前拜上一拜,顺便带走《上清大洞真经》。”

张元吉怒喝一声:“混账!凭你这诬陷之辞,狂妄之语,我现在就应该杀了你。”回头又叹了声:“谁让你是我同父异母的兄弟呢!念你对师傅一片孝心的份上,你自己可以进去,其他邪魔外道不得入内。”

众道士一听掌教如此宽容对待本门叛徒都暗暗摇头,却也不敢说些什么。

谁知那张元祥却哈哈大笑:“邪魔外道当然不可进观,只不过这些都不是外人。”说着张元祥一指身边美女道:“这是我的夫人白雀儿,其他的是她的手下。”原来,南北道教的教规有着较大的差异,最明显的就是南方道士可以结婚成家。说着,带着众人就要往里闯。

张元吉再也顾不得兄弟之情,一声令下,一百多道士同时亮出宝剑,布起“太平剑阵”。霎时间,剑光游走,杀气腾腾。相传此“太平剑阵”由太平道天师张角所创,东汉末年黄巾军以之抗敌,常常能以少胜多,威力极大。

张元祥素知本门剑阵威力,此时也不敢硬闯,便冲白雀儿一使眼色。白雀儿心领神会,掏出一支竹笛,轻轻吹了起来。

一旁蓝月听在耳中,觉得曲调平平,反反复复只是几个怪异的调子,心里正在奇怪,在此大战一触即发的当儿,她如何吹起笛子来,其中必有古怪。

果不其然,金丹一动,蓝月先是闻到一阵阵腥臭之味,紧接着,四面八方传来密集的沙沙轻响,好像有无数的蚕儿同时在耳边吃着桑叶一般。

蓝月朝四周一瞧,顿时头皮发麻,只见一旁的草丛中竟然钻出一条长虫来,接着又来一条,再来一条,越来越多的蛇爬了出来。再往远处一瞧,数枝上,岩石间,水塘里,四面八方大大小小数也数不清的长蛇正吐着红红的长信,迅速朝这儿游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