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追星逐月 > 第四百九十七章 烈火焚江(大结局上)

追星逐月 第四百九十七章 烈火焚江(大结局上)

作者:金日昆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辉祖的撤兵让平安孤立无援起来。

不但如此,此时的粮草也成了最大的问题,士兵们已经连续好几天吃不饱了,在这之前,朱棣派人切断南军的粮草供应线。

无奈之下,平安便和另一位主事大将何福商量,移师灵璧,那里易守难攻,又容易搞到粮草。

于是南军决定第二天清早动身,以三声号炮为令,迅速撤离桥南这个狭小之地,前往灵璧坚守。

这一夜南军将士连夜做好了准备,打包了行李,单等那三声号炮一发,便全军撤离。

与此同时,朱棣见徐辉祖撤军,又担心盛庸的兵马追来,也定下了作战计划,便是明天一早冲过桥去袭击南军,同样的,也是以三声炮响为令!

第二天一早,南军将士尚未集结,形成队形时,天空中传来了咚咚咚三声炮响。

听到这三声炮响,南军将士以为这是撤退的信号,因为尚未组成队形,无法有序撤退,人挤人,马撞马,便大乱起来。

平安与何福正在莫名其妙时,燕军便出人意料、令人毫无防备的杀了过来。

谁能想到,这三声炮响,竟然也是燕军进攻的信号呢?

正如朱能所说,老天爷常常不按常理出牌。

南军被堵在自己的大营内,人员拥挤,马不得行,燕军骑兵一阵砍杀……

这一战,燕军斩首南军六万,平安、陈辉被俘,何福侥幸逃遁。

听说平安被俘,燕军士气大振,都觉得没有了平安的威胁,再往后安全得到了一些保障,暂时获得了一些“平安”。

五花大绑的平安被推到了朱棣的中军大帐,朱棣手指平安哈哈哈大笑:“肥河之战,公马不踬,何以遇我?”

平安昂然不惧:“刺殿下如拉朽耳!”

对于如此猛将,朱棣倒也没有立即杀害,而是将他押送回了北平。

灵璧之战彻底摧毁了南军的主力。

辽东。杨文的十万大军,刚准备拦下,鞑靼阿鲁台便派兵过来骚扰大明边境,杨文进退两难。

原来朱棣已经暗中勾结了阿鲁台。

接下来燕军一路高歌猛进,一直打到扬州城。

此时果然,如蓝月所预料,朝廷已是人心不稳。

扬州城的守护者乃是监察御使王彬,此人积极组织抵抗,哪知道却被部下将领,五花大绑的送给了朱棣。

墙头草闻风而动。

扬州城陷落。

此时的朱允炆已经惊慌失措,派来特使庆成郡主求和,却被朱棣拒绝。

就在朱棣准备渡江攻击京师时,盛庸的部队终于及时赶到,平安虽然失败,但他的追击终于给沈追星赢得了时间。

双方在浦子口展开会战,沈追星再一次大胜朱棣,就在沈追星准备一鼓作气彻底打败朱棣时,朱棣的援军到了,来者乃是二王子朱高煦。

朱棣非常高兴,他拍着朱高煦的后背说了一句非常暧昧的话:“好好努力!世子的身体可不太好哦……”这样一句意味无穷的话语,给了朱高喣无限的遐想……

双方于江北的浦子口对峙。

仗打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远远的出乎了沈追星的预料之外。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沮丧,而是积极应对,在双方对峙的同时,暗中派出一波人马,将江北沿岸的所有船只全部烧毁。

这一招“绝户计”使得高明之极,如果朱棣在短时间之内不能过江,一旦各地勤王的兵马赶到,将之合围,到时候就不是能不能过江的事情了,朱棣及其燕军,连北平都返回不了。

而做到这一切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他沈追星能否带兵时时顶住。

看着江北沿岸由于焚船而升起的浓烟,朱棣气的破口大骂,没有了船只,短时间内,即使打败了盛庸,也无法渡江,更何况盛庸是那么容易打败的吗?

沈追星选择了浦子口一个特殊的地形,三面环水,那是一个易守难攻之地,更何况沈追星在追击的百忙之中,还不忘记带来了大量的弩箭机和毒火炮。

此地唯一的缺陷,便是一旦被敌军攻入,便是死路一条,再无退路,然而沈追星的手下都愿意和燕军做殊死一战。

唯其一死报君恩!

再说朱棣,就地造船是不可能了,从别的地方搜罗船只,也要好几个月的时光,这几个月的时间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想想也令朱棣觉得可怕。

毕竟现在是孤军深入……再这么下去……败亡只是早晚之事……此时的朱棣甚至有点后悔起来,当初如果和大家伙想法一样,返回北平,或许,不会有眼前即将到来的灭亡。

“那是什么?”朱棣身边的将领惊呼起来,朱棣从懊恼之中收拾回情怀,顺着众人的手指往前看去,只见浓烟背后,大江之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舰船,足足有二百多艘,皆装备了火炮、投石机和弩箭机,可从江面之上远距离攻击江岸的燕军。

这些战舰皆挂着明军的旗帜,乃是朝廷的水师。为首之人名叫陈喧,继陈昂之后的水军提督,此刻奉建文帝朱允炆之令前来支持盛庸,攻打朱棣。

朱棣此刻仿佛自己陷入了一个无尽的梦魇之中,不能醒来,在手下的不断催促中,努力回到现实,气急败坏的下令道:“撤!快撤离江岸!……”

然而话未说完,江面上二百多艘战舰,火炮齐发,一颗颗火球拉出一根根火线,再织成一张密集的火网,笼罩岸北上空……

南军将士看见身后来了自己的援军,都大喜过望,他们纷纷摘下自己的头盔,站在高处,朝江上的战友挥手致意……

火网在天空中形成时,他们欢呼雀跃……在最艰苦最需要的时候,他们的身后迎来了自己的战友,苦难即将结束,燕军就将灭亡……

炮弹一颗颗落下,火焰顿起,血肉横飞,将士们哭爹喊娘,守在浦子口这样一个狭窄的地方,躲都没处躲……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包括朱棣及其手下!

陈喧及其手下的火炮并没有攻击燕军,他们攻击的对象是自己的战友,那些守候在浦子口上阻击朱棣的南军将士!

浦子口三面临水,易守难攻,那是死守江岸,阻击朱棣的最佳地势,但是如果由自己人从身后、从空中、用火炮攻来……

沈追星精心组织的阵型,瞬间就被瓦解,士兵们只得跳入已经被烈火烧的滚热的江水之中……

鲜血染红了滚烫的大江。

沈追星的三万大军全部战死沙场。

……

正如蓝月先前冷语预料的:这个世界不乏忠臣孝子,但更多的人是墙头之草。

陈喧及其手下在最关键的时候,背叛了信赖他的人,用三万战友的鲜血向朱棣邀功请赏,成为新朝的第一批功臣。

朱棣简直喜出望外,陈喧的出现不但打败了最难缠的沈追星,最关键的,还是奉上的他此刻最需要却没有的东西——二百艘战舰。

朱棣潇潇洒洒的带领大军就这样过了大江,直扑京师而来。

平安已俘,盛庸已败,此刻又跨过了长江天险,试问天下还有谁能够阻挡住朱棣的脚步?

朱棣过江的消息传到京师,朝廷大乱。

有大臣劝朱允炆逃往四川,也有人劝朱允炆逃往浙江。

但方孝孺建议朱允炆死守京师。

“京师内尚有十万大军,且城池异常坚固,朱棣手中不过十万兵马,不可能攻得下京城。”

“只要能够坚守一段时间,在外募兵的齐泰、黄子澄、练子令、黄观等人将带兵赶到,里应外合之下,定能解京师之围。”

“那如果真的守不住呢?”

“即使守不住城池,皇帝陛下为江山社稷而死,死得其所!”方孝儒语音铿锵,显示出铮铮铁骨。

滚滚江水,伏尸处处,火仍在烧,血却已经流尽。

沈追星从江面抬起头,看着眼前的场景,欲哭无泪。

一具具尸体从他眼前飘过,这些都是信任他,跟随他作战的人,而今被自己人所害,他们死不瞑目。

沈追星在努力搜索活着的人,但一个也没有。

这是从上游驶来两艘战舰,船上之人似乎在一路寻找什么。

沈追星浮在水面,仔细一看,便奋力游了过去。

沈追星登上了“岳阳号”战舰,和陈天定紧紧的拥抱了在一起。

原来陈天定听到沈追星带兵在浦子口阻击朱棣的消息后,便命令“岳阳号”和“洞庭号”两艘战舰载满粮食,前来支援沈追星,他相信粮食应该是沈追星其手下最短缺的的必需品。

等他们赶到这儿时,大战已经结束,朱棣的军队也过了大江,陈天定便站在船头甲板,四处观望,看能不能发现沈追星的踪迹。

沈追星将陈天定拉到船中密室,两个人关起门来密谈了半个时辰,最后沈追星将一包东西塞给陈天定,吩咐道:“我此次回京,生死未卜,能不能成功也是未知之数,所以你责任重大,把我送到江对岸之后,你要立即返回洞庭,千万不要和我再扯上任何关系,免得将洞庭帮兄弟牵扯到不必要的麻烦之中,切记切记,一切以大局为重,不可意气用事!”

陈天定脸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岳阳号”靠了江岸,沈追星拍了拍陈天定的肩头,说声:“拜托了!”双脚一点甲板,飞身上岸,大无相功的九道真气在体内徘徊不休,沈追星如飞一般直奔京城而来。

但愿一切都还来得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