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追星逐月 > 第四百三十二章 动真格的

追星逐月 第四百三十二章 动真格的

作者:金日昆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无论如何,皇帝终于下狠心要动手了!

散了小朝(齐泰戏称称皇帝和他们几人的秘密谈话为小朝)之后,建文帝依旧去了状元巷,而齐泰和黄子澄来到兵部,二人具体商谈行动细节。

“还有什么好商量的呢,”齐泰满面春风的说道,“直接让张炳和谢贵动手就是了。”

“看来阁下的情报是对外灵对内不灵了。”黄子澄从来不放过任何奚落齐泰的机会。

“有屁快放!”皇帝不在身边时,齐泰便毫无顾忌的直接反击。“只要有需要,我连你老婆内裤上绣的什么花都能给你查出来!”

“那不可能。”黄子澄断然否认。

“为什么?”

“因为她从来不穿……”

两人哈哈大笑,为即将到来的决定性胜利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前两天户部要求官员回京述职,张炳、谢贵正在回京述职的途中。不如等他们回京后再……”

“断断不可!”齐泰斩钉截铁的否决道。

“兵贵神速,”又压低声音道:“你知道咱们上面那个主,是个优柔寡断,反反复复的人,万一哪一天他又改了主意。”

“张炳和谢贵不在,北平副指挥使张信还在,直接用八百里加急将抓人名单送到他手中,务必让他即刻执行。”

“还有,”齐泰又补充道,“同时命张炳和谢贵速速返回,接应张信的行动。”

“快刀斩乱麻!这可是真正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呀!”齐泰的一番话说完后,黄子澄难得的附和赞成道。

与此同时,两千里外的北平城。

北平副指挥是张信的母亲带着几个丫鬟婆子,按照惯例来到了位于城北的“真武观”。

张母是一个虔诚的道教信徒,这是由于她结婚多年无子,看遍了大夫、想尽的办法也没有用,就在她的夫家准备将她修掉再娶时,一个游方的道士给了她一道神秘的符咒。

十个月后,张信出生了。

从那以后,张母便死心塌地的信奉了道教。

不知道是奇迹还是巧合,张家从此一帆风顺,张信不但如愿以偿的考中了秀才,居然还当了大官,这对于一个普通人家来说,当然是难以想象的好事。

张母也每日打坐修炼,直到现在,张信的父亲早已死了好几年,老太太还身强体壮的好好活着呢。

这一切张母都归功于真武大帝的保佑,越发的虔诚起来。

这一日张母和往常一样来到真武观,奉上果品敬了香,正在盘腿打坐祷告之时,突然间一阵香风传来,张母睁开眼睛一看,顿时吓了一跳:只见一个披肩散发,眼冒金光的道士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张母仔细一看,那道士皮肤白皙,面貌英俊,五绺黑须,威风凛凛,相貌堂堂,正是真武大帝年轻时的模样。

吓得张母连忙磕头,声称神仙显灵。

真武大帝用充满磁性的嗓音对她说道:“看你虔诚信奉天尊多年的份上,指点你一条明路,可以趋吉避凶。”

“燕王朱棣,乃真龙下凡,日后必定贵为天子,凡是和他作对之人皆不得善终,而辅佐之人则有高官厚禄,加官进爵作为回报。”

趁着老太太磕头谢恩的时候,蓝月一晃身子,使出金丹**,离开了大殿。

种子已然种下,就等开花结果。

几天之后,张信收到了朝廷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一纸敕令。

看着手上的抓捕名单,张信有些犯愁。

既然上面有几个人和自己关系还不错,平时经常称兄道弟,一起喝酒品茶。

二来这件事实在是事关重大,自己抓了燕王,朱棣手下这些人,哪一天,皇上和他亲叔叔这叔侄二人关系又和好了,自己且不是里外不是人。

“要是张炳和谢贵在就好了,这种得罪人的破事交给他们做是最合适不过了。”

张信正在家中长须短叹时,老母亲从后堂中走了出来。

张母将那天得到了神的指示讲给他听:“儿啊,这是天神给你的机会,无论如何要把握住,朱棣乃是命中注定的真龙天子,你现在帮了他,将来你就是开国功臣了。”

张信是个大孝子,再加上本来就犹豫不定,现在听母亲这一说,反倒拿定了主意。

“母亲大人你放心,儿子明白应该怎么选择了!”说完对张母深施一礼,换了便装悄悄的走了出去。

张信出门后兜了一个大圈子,发现没有人跟踪,便悄悄的来到了燕王府。

可是当他来到燕王府大门,通报有紧急情况要报知燕王时,却被门口守卫挡在门外:“如今王爷病重,概不见客。”

张信乘兴而来,败兴而走。

走到一半时又走了回去:“此事实在重大,我必须通知燕王。如果等张炳谢贵回来,那一切就晚了。”

这一次张信学乖了,没有走正门,而是直接绕到后院,见左右没人,便施展轻功跳了进去。

等张信的双脚刚一落地,前忽然出现了一个面容冷漠的年轻人。

“要见燕王吗?跟我来。”说完那人当先领到道,穿过重重守卫,将张信带到了燕王朱棣的书房。

此时,燕王朱棣正在书斋之中,和道衍和尚下棋。

得到通报之后,燕王朱棣让道衍退于后堂,自己则继续哼哼唧唧的装病。

过了足足将近一盏茶的功夫,张信见燕王朱棣,仍然不言不语,只是一副病态模样,实在忍不住说道:“殿下,事到如今装病也躲不过去了。”

说着,张信从怀中拿出朝廷的敕令,展示在朱棣面前。

朱棣一把从张信手中抢过敕令,仔细观看半天,眼中凶光一闪,喃喃自语道:“妈的,终于动真格的了!该来的终于来了,躲也躲不掉啊。”

平复了心情,朱棣恭恭敬敬的对着张信深施一礼道:“多谢张兄前来报信,你是我燕王府的恩人,你不但救了我,你还救了我们全家!”

说完又要跪拜。

吓得张信急忙将他扶起来:“燕王殿下不必多礼,我能做的也只有拖延几天,按兵不动。殿下还是早做准备,一旦张炳和谢贵回来,一定会对殿下下手。”

说完张信匆忙离去。

张信离去之后,后堂之中陆陆续续的走出了道衍、蓝月、张玉和朱能。

朱棣用森冷的眼光扫视了众人。

四人同样目光灼灼的回敬的朱棣。

蓝月的眼光深如大海,不可测量,朱棣看不出他心中在想什么。

张玉和朱能的眼光显示出了内心的兴奋。

道衍的眼中显示出了一种狂热的情绪,给人的感觉一场盛大的宗教的仪式,即将开始。

但无论如何,从四人的眼中看不出一丝一毫的恐惧和害怕。

“黄非凡的下一批兵器什么时候到达?”

“到约定的时间应该在半个月左右。”朱能回家道。

“半个月?我估计张炳和谢贵的兵马不超过十天就会来到。”

“那也无妨,咱们手中的兵器足够攻陷北平就行。”蓝月冷静的分析道。

“是啊,好钢用在刀刃上。”朱棣点点头,“尤其咱们的优势是从内攻陷,而不是从外攻入,这就容易了很多。”

“对于北平九门的攻击有没有详细的计划?”朱棣的眼光看,向了自己的头号大将张玉。

“已经将九个城门画成图纸,并在府内进行了秘密演练,有我手下最信任的九个偏将负责。”

朱棣最后将眼光看向道衍:“大师,这一天即将来临,在等待的这几天里,你能不能做做法事,祈求神明保佑?”

道衍笑了:“看来殿下心情不错,还有跟我开玩笑的心情。”

蓝月沉声道:“按照惯例,应该搞一个战前的誓师仪式,告诉手下将军,要打仗了。”

朱棣点点头。

翌日,燕王府广场。

一百多个大小将领聚集在广场上,领头的正是张玉和朱能。

燕王朱棣居中而立,左侧站立的是道衍大师,右侧则是蓝月。

朱棣做了充满激情的演讲,给手下将领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蓝图美景。

就在这些已经习惯了安逸生活的将领,被慢慢的调动起积极性时,突然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屋顶的瓦片都被这大风吹的,噼噼啪啪的掉落一地。

众将领顿时面面相觑:可是不祥之兆啊!

朱棣说的正兴起,突然被这阵怪风打断,一下子也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道衍大师一步跨了出来:“恭喜燕王殿下,此乃大吉大利的征兆!真龙即将飞天,定有风雨相随。现在瓦片落地,正是大吉大利的预兆!预示着所有旧的不合时宜的人和事物,都将被真龙卷起的狂风,扫个粉碎……”

听着道衍大师的解释,所有将领都激动不已,众人齐声高呼:“真龙飞天,神必佑我!……”

九天后,北平承宣布政使张炳、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带着皇帝亲笔的敕令和大军,杀气腾腾的回到了北平,其目的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驻扎在怀来的宋中,率领三万军马也向北平城缓慢靠近,风雨欲来,是时候动真格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