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江湖勿忘 > 第十九章 练剑(9)

江湖勿忘 第十九章 练剑(9)

作者:崔长青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8: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妻子已经两天未曾吃下过东西。

今早上,叶云生熬了点粥,也是一口未吃,硬是喂了她一勺,还是吐了出来。

这种无能无力的感觉,真是太糟糕了……

叶云生心如刀绞,面上再是忍不住而出现了悲容,又去熬了一锅老李给的补药,叫妻子喝。

阿谭只喝了两口,不愿再喝,精神恍惚地坐在院子里,嘴里无力而又执拗地念着:“和尚慈悲,和尚慈悲……”

他抱住阿谭的身子,温柔地说:“不要怕,我在这里,不要怕,我会保护你的……和尚走了,和尚不会再来了。”

阿谭终于不再念叨,只是盯着脚尖,魂不守舍的。

他看着妻子面色苍白,双眼无神的模样,张了张嘴,最后只留下一句:“累了就躺着,面摊不用来管,我到时候收了回来。”

长安,辉煌盛世的大唐在这里衰败消亡,多少风流人物长眠于此……长安虽然也随之落寞,可它依然日复一日地站在这片土地上,面对命运的无可奈何,是心如死灰还是等待东山再起,谁能知晓呢。

和以往一样,他支开摊子,站在火炉后边,一站就是半日。

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东市里繁荣嘈杂的景象,仿佛与七年前打算在此地贩面时一样,细微之处,已然无法分辨。

正午要收摊回去的时候,听海和尚又走了进来,坐在长凳上,嘴里清清淡淡地吩咐:“来一碗素面。”

再是厌烦,也不能撕破脸,他沉默着下面,放入切好的添头料子,等面条散开滚动,再捞了起来,将满满一碗面放在桌上。

“两个时辰前,长安剑王的一名手下带了消息回来。说是在五峰山追上了方大侠和张姑娘,赶来报信的路上正巧遇见了师兄。”

他不想理会,转身回到火炉旁边。

“可惜了凌云剑仙一手好剑法。某到如今还能清楚记得,七年前那场剑会,他使的《飞剑入青云》,是何等精妙绝伦!让某大开眼界……可惜,《飞剑入青云》这套剑法,就要失传了。”

“既然大师还记得,应该不会忘记,当日九难与方子墨比剑最后的结果是平手。”叶云生转过身,来到桌边坐下,按捺着心中怒意。

“当日所见,两人比斗近千招,方大侠七十二手剑招,三十六种变化,某都见过,后来打听到,此《飞剑入青云》乃方大侠家传剑法,除了这些,并无藏招。七年后便是方大侠剑法更见精湛,想必不会有意料之外的变化。”听海和尚的语气带着惋惜和忧虑。

叶云生耐着性子等他继续说下去,“最重要的是,这些年听闻方大侠与长安官场势力在暗里争斗不休,为信义盟可说是殚心竭虑,想必对于武功修炼,就要少上许多精力。但这七年里,九难师兄却是勤加练功,一门心思钻研天王护法剑,内功修为更是将神照天息灾修到了三果境!”

禅宗所有武学心法皆以小乘四果划分境界,以武强身,以武护法,故只小乘境,断一切烦恼,超脱生死——达摩认为,能度世人使众生成佛不是武功,而是佛法,研习武功再高,也只有小乘,研习佛法,顿悟明心,见性成佛,才是大乘。

作为上清派观云道长弟子,道家传承的叶云生,在武宗灭佛到周世宗灭佛之后,对现今佛教并不反感厌恶,也有相对深入的了解。深知禅宗武学四果境界,分别是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若是听海和尚所言非虚,以他修到第五层的玄机净根诀来论,已是不及修到阿那含果境界的九难内功修为深厚。只是不知明光照神守的境界划分,目前的修为是否能与九难比较。

他暂时放下了心底里的考量,对吃了两口面的听海说道:“比剑并非内功较量,最终还须看谁剑法更强,临机应变更妥善。”

听海笑了笑,眼中神色表露无疑,看着叶云生面上依旧平静,故意慢悠悠地说:“内功还罢了,说到剑法,你可知天王护法剑一共有几式剑招?”

“江湖学剑之人,不知九九八十一式天王护法剑的寥寥无几,禅宗三大剑法,论威力,天王护法剑排名第一,江湖中更是有一句警言‘天王护法,和尚莫打。”

“禅宗排名第二的剑法,你可曾见过?”

“有幸在开封见过自五乳峰下山行走的南叶大师,以菩提妙法剑与中州剑无二切磋,在三百招后收剑作了平手。”

“那你觉得,两般剑法,天王护法剑能胜过菩提妙法剑?”

“若是换成令师兄与中州剑无二比试,该是输多赢少。”

是了,为何排名第一的天王护法剑,看似不及菩提妙法剑更为制敌先机,变化精绝?

换成别人,或许会认为是南叶大师的剑招比九难练得更好,但以叶云生对剑法的眼光,不会看不出两种剑法的高下。

听海一脸神神秘秘的表情,低声说道:“其实,天王护法剑,一共有八十二式。”

叶云生吃惊地说:“不可能!若是如此,江湖中人怎会不知,便是连我也从未听闻!”

“这一式剑招,传承至今,只有四人练成,而师兄就是第五位练成这一剑招之人。原本天王护法剑有八十二式并非故意保密,也无有不可对人说的隐秘,只因为以往练成之人,非不得已不会出此剑招,而见过这一剑招之人,皆已死于剑下。”

忽然之间,心跳声如此清晰明快地响动在耳边。

街上人来人往的吵杂声都已不闻,好似世间的一切消退得干干净净。

他沉寂下来,体内的那一片湖仿若死了似的,良久才轻轻地,似哀求,似挣扎地问:“这是怎样的一招剑法?”

听海和尚见了他的模样,微笑着,像在和朋友说一个秘密,“这一招剑法叫‘诸法无明’,唯有绝大执念之人,能够入了空,无有一切,才能使出这招剑法来。至于,它到底是怎样的,或许,以后你能见到?”

叶云生闭上了双眼,可马上就睁开了,他怕在脑海中多想那么一会儿,会在绝望中做出对方希望他做出的举动。

等听海和尚吃完已经冷了的面,叶云生收拾了摊子,推车回到家前的小巷。

根本不用运起明光照神守,就能听见周围隐藏着的江湖人。

还有,后面慢慢跟来的听海。

原本这些人可以埋伏得更好一些,听海也可以压住脚步声,他们根本就没有打算隐蔽埋伏——眼下这种做法,太残忍了,残忍地让他浑身开始颤抖。

叶云生没有想到看似老实木讷的听海和尚,竟生了如此歹毒的心肠!这些人就像在他耳边不停地催促着——我们就是来对付你,阻止你,你还不动手吗?

他眼中充满了血丝,牙根几乎咬碎,若是在七年前,他会拔出剑,一路杀出长安。就算死在半路上,也好过比现在这样忍受着,痛苦着要强上百倍。

而最可怕的是,如果没有这些埋伏,他还会认为听海之前的话是在骗他。

现在,他是多么地想,赶去子墨那儿——至少他这个人间无用,还能陪着兄弟,一块儿死!

但是,世间事没有绝对,意外总会出其不意地出现。

听海绝想不到,现在的处境,无论如何,叶云生都不会出手。

因为家里的妻子病得让他束手无策,他走不了,离不开——一边是兄弟至交,一边是妻子女儿,他做不了任何选择,只能忍受着,陪伴着家人。

情到最伤时,人是几乎感觉不到泪水的,等感觉到的时候,已然泪出眼眶,滑落脸庞。

他走地很慢,慢到躲在巷子两边墙后的人,忍不住拔出了刀。

他还是走进了院子里,放下推车,等要进屋子的时候,就见到屋门从里面拉开,宁瑶月抱着阿雨,走了出来。

“你也真是的,阿谭病成这样子了,还不在家照顾她?”

叶云生呆呆地看着宁瑶月,半天才想起擦去了泪水,从她怀里抱过女儿,也不知该说什么。

她从他的身边走过,轻轻地问了一句:“方子墨要是被他们害了,你要等着别人给他去报仇吗?”

她走出了院门,走到小巷里,对着迎面走来的听海,冷冷地说:“今天心情不好,看你这和尚貌似忠厚老实,便赏你四根金线。”

说赏就赏,抖手甩出四条金光闪闪的细线,细线在空中直直飞出,速度奇快无比——原来每根细线上面都穿了一枚半截小指长短的银针。

听海和尚一见就面色大变,运劲挥袖拂出,身子猛向后退去。

劲风卷向银针金线,却丝毫不起作用。银针穿透听海和尚长长的衣袖,随着宁瑶月翻动手掌,金线像蛇身卷曲扭动,银针就要往听海和尚手臂上刺去。

和尚大喝了一声,壮实的身子矮了下去,就地一滚,“嘭”被银针穿透的衣袖在内劲鼓荡之下炸裂开来,他带着满身的泥泞,翻上了巷子一边的墙头。

正在他打滚的时候,墙头出现了十几个江湖汉子,欲要跃下来。

宁瑶月冷笑了一声,另一只手甩了出去,这一次就是十几枚银针金线,漫空飞舞,墙头上的十几个人还在空中就被银针刺中,这些江湖汉子落地俱是捂着左腿,每个人的左腿都叫银针给刺穿了。宁瑶月只翻了一下手掌,金线扭动之下,传递到这些人的腿上,疼得所有人都惨嚎了起来。

听海和尚不能丢下魏显府上的这些打手,只得站在墙头,他不敢跳下来,嘴里说着:“我等未有冒犯小手段宁家,这位姑娘,还请手下留情!”

如果不是刚才见到叶云生那痛苦流泪的样子,宁瑶月怎会下此狠手。她想着曾经这个男人是多么的潇洒自信,如今却被这些混蛋逼到这般地步,就忍不住想都杀光了事。

可是墙头的和尚说得话让她不能下死手。

她收了金线,手法之巧妙,躺在地上的这些江湖汉子居然丝毫没有感到痛楚,银针就已拔出。

“人家既然退出了江湖,就莫要纠缠不清,不然下次遇见,宁家三房宁瑶月,与你等不死不休!”

宁家与叶云生的关系除开一些亲近的朋友,江湖中并未流传,但听海和尚似乎有些明白,也不多问,先行带着众人离开。

…………

城中魏府外边的街上,靠着西侧转角的地方,有一位老人,近来带着家中大郎开了一家烧鸡铺子,老人没事就喜欢在店外放张椅子坐着晒太阳。

听海和尚带着十几名江湖汉子从魏府出来的时候,老人对店里的大郎说了句:“记得多放点花椒,别省那一点添头。”

大郎应了声,老人怡然自得地闭着眼睛,好似就要睡着了。

没过多久,听海和尚与这些江湖人的去向,就被传到了城西的那一处僻静宅子里。

其时,宁瑶月与宁左间手谈,至中盘,宁瑶月正在拆宁左间的一记手筋。

“小四回来了吗?”

带着消息进来的护院摇了摇头。

“要不我带人去看望叶先生?”宁左间放下手里的棋子。

“魏显摆明了在逼叶云生动手,欲要抽薪止沸,不留后患。除掉了叶云生,方子墨一死,长安城就再没有人会对付他了。”宁瑶月一边说,一边对在旁伺候的女婢做了个手势。

“叶先生退出江湖七年之久,定是有相熟之人帮魏显设计,不然何必怕他?”

她站起身子,从边上女婢手里接过一件玄色罩衣,“自当了‘夫人’,就一直没有机会与人动手,绕着的线都要烂了,左老,这次便让给我吧……长安的江湖呀,该不会忘记这里还有一个宁家?”

宁左间耷拉着眉毛,提醒道:“你这一动手,你那位怕是着急地马上就要赶来了。”

她最不想念的便是“那位”,自走进长安的那一天,念得最多的只有叶云生了,总在想,与他见面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是不是变老了许多?过得好不好?女儿长得像他还是像阿谭?真的,已经放下所学,放下那柄爱如生命的剑了吗?

心里忍不住又想到了那首平生最爱的诗: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还记得,他那一日成婚,天降大雨,从江宁府一路赶到他的家乡,那一个小村子里。全身都湿了,换了阿谭的一身衣裳,坐在角落里,看着他与娘子一起入了洞房。

从那一天开始,才真正懂了这首诗……

原本,在哭够了之后,还以为会随着时间,慢慢地忘记。

呵,还真是江水不止,思念不歇。这次见到他,发现那爱情,原来一直藏着,就如手腕上的金线,断不掉,烂不了。

宁瑶月走进小巷,看着脚下泥泞不堪的地面,心中哀伤且惆怅。等见到那小小的院子,只有一个主屋,与侧边的小土房,心中的酸楚,更是翻涌起来——这就是你最后选择的生活?

叩门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开了门,却不是阿谭,而是叶云生的女儿。她见这个才长到自己腰上的小孩子,不禁问道:“你家大人呢?”

“娘在睡觉,她生病了,爹爹还在街上贩面。”

“你爹爹还没有回来?”

“没有回来,我肚子都饿了呢!”

“我叫宁瑶月,是你爹爹的朋友。”

小女孩将她让进家门,她见了躺在床上的阿谭,“你娘亲生的什么病?”

“爹爹说不知道是什么病,这些天娘亲什么也不吃,人怎么可以不吃东西呢?”

宁瑶月之前想大打出手的激情,已经消失殆尽,无影无踪,她忽然觉得不该再出现在叶云生的世界里,不该靠近他,不该让他与江湖有任何的关联。

糟糕透了的生活,要是加上江湖的血雨腥风,得是怎样的痛苦才能承受下来?

随之,她的心就沉了下去,巷子里江湖人行走翻越的声响,不加掩饰地传入到耳中——这些人是不是疯了,不如直接堵住巷子,问叶云生敢不敢动手!如此残忍冷酷地对付他这样一个已经退出江湖的人!可知道他妻子正卧病在床,女儿天真幼小,最好的兄弟,在远方命悬一线!

欺人太甚!

——动手,伤的是妻女;不动手,伤的是自己。这条路,已是注定要伤到他。

安静的小院子外边,有一扇阴曹地府的门被打开,那条她刚刚走过的巷子,叶云生走来的时候,将会受到万箭穿心的折磨,如同被沉入千丈深潭,陷入在无尽的绝望中。

宁家有的是小手段,可是宁苍生不会允许她牵扯到这次的争斗里去。

她暗下决定,无论如何,便是天塌下来,都要让这个院子,暂时的,得到安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