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白马辞太平 > 第一卷 铁骨金心问贪狼 第七十二回 秋风三叠昔日闻

尹温烈闻言满怀愁绪,长叹一口气,颇为无奈的说道:“不瞒前辈讲,自在下遭贬离开京城后,也听到不少传闻......如今贪狼关已失,大姜门户洞开,北军将一马平川,再无阻拦,此时,只怕已经......”

“既然如此,那老夫也不妨将如今的情形告知尹将军。”叶藏抚须叹道,“贪狼关被攻破已是事实,也正如将军所说的那样,五组联军一连攻克承天府以北十三座城池,我军兵败如山倒,北军在兵魁的率领下一路势如破竹,逼近承天府。而今又有领兵之人率数万大军前去迎敌,听说那领兵将领乃是当朝的大将军,不知可靠否?”

“没想到事情果真到了这般地步......”尹温烈不禁开始琢磨,若当时朝廷没有派遣狄挽凤强命他班师回朝,也不至于沦落到今日这般,丢盔卸甲,狼狈不堪,大姜颜面扫地不说,数万将士的性命更是白白葬送,如今国将不国,又何谈太平二字?

尹温烈虽不知他走后贪狼关一战的具体战况及情形,但他坚信自己一手提拔,带出来的莫然,绝不会是像传言所说的那般,轻敌冒进,抗命不尊,以至于贪狼大败,折戟沉沙。

其中定有蹊跷。

尹温烈站起身来,背对着叶藏走出几步,又缓缓回身,凝视着他,极为平静的说道:“大将军孟克,乃是将门之后,祖上三代为将,正该是大姜的国之栋梁,更有其膝下二子孟啸孟心,俱是博学多识,广闻明达之贤才,想来他父子齐心协力,定能护佑我大姜太平,国祚长存。”

“这便好了。至少眼下不必过于担心战况会有甚么变故。”叶藏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既然尹温烈都这么说,想来那孟克也有两把刷子,即便不能一举击溃北族联军,也能拖住一段时间。想来孟克只须固守要害,打持久的拉锯战,谋长截短,将我方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迫使北军露出马脚,那这场战争的胜利,便唾手可得了。

叶藏便是这么想的,尹温烈亦然。

但此时的尹温烈并不知晓,军情似乎暂时稳定下来,但朝廷之内却乱成一锅粥。叶藏也无有门路知晓那宫变之后的诸多事宜,但他却将自己所知晓的事尽皆告知尹温烈:“哎,想来先帝在时,虽无甚功德,到也算太平,不想刚一驾崩,便惹出这许多事来......”

“甚么?先帝?驾崩?”很显然尹温烈并没有反应过来,满脸惊诧,不知叶藏在说些甚么。叶藏原还有些意外,但转念一想,根据叶居霜二人提供的信息来看,尹温烈是在醉酒之后被二人点住穴道一路带回了桃花峪,直到今日。而那是奉乾帝依旧在世,如今尹温烈也无从得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哎,倒也难怪。尹将军这些时日都在昏迷之中,无法知晓此事。”叶藏长叹一口气,便对尹温烈说道,“实不相瞒,先帝已然驾崩,新帝登基,受天承命,改年号洪文,提拔重臣,天下缟素。”

尹温烈闻言如遭雷击,宛若晴天霹雳,一个踉跄险些跌坐在地。悲从中来,不可断绝。欲哭无泪,无以言表。想来那奉乾帝虽算不上甚么圣明之君,倒也不是甚么残暴狭隘之人,除了庸而不昏,倒也能明白些事理。若非他赐封提拔,尹温烈又如何能坐上那镇北将军的位子,但若非他受权臣奸佞摆布,又如何会叫自己遭贬,国家受难。

但无论怎么说,尹温烈对已然驾崩的奉乾帝始终心怀敬畏,感怀之至,泪如雨下,泣不成声,跪坐在地,仰天嚎啕。叶藏三人极能领会他的心情,故而并未阻止他这般宣泄自己压抑在心中许久的情感。而当尹温烈逐渐恢复平静,接受现实后,便起身轻叹道:“幸好太子殿下也算是贤明之人,先帝已去,斯人已矣,无可奈何,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当今圣上,期盼他能知人善任,克敌制胜,还我大姜一个康平盛世了。”

叶藏表情复杂,嘴角微微颤动,最终还是如实说道:“只怕此事要叫尹将军失望了。世间万般事,总有不如愿。乾坤自有定,无人敢逆天。”

尹温烈亦听出这叶藏话里有话,分明在暗示些甚么,他很快抓住要点,又急忙走上前问道:“前辈何出此言?莫非那即九五之位的新帝,并非是曾经的东宫太子?”

叶藏很想否决,但还是如实点了点头,面色凝重,长吁短叹不已。尹温烈更是意外,想来他早年在军营之中曾与昔日的东宫太子殿下有过一面之缘,但见其风度举止,谈吐神情,皆是贤明能者之相,想来他日位及九五,哪怕不能做到一代英明神武君,也绝不会是昏庸无能人。纵然外界对太子殿下的性情及为人有诸多传言,但尹温烈还是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

那太子殿下定是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等待着一鸣惊人的那天。

他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在为自己暗中铺路,以便于能更为妥善安全的坐稳这储君的位置。外界都说他嗜酒如命,游手好闲,乃是错看,亦未曾想到,此正中其下怀。而外界亦都言先帝不喜太子,可尹温烈恰恰也不这么认为,他坚信这也是一场父子合谋,表演给外人看的一出戏码,这一点足以从外界对太子非议不断,可他依旧能稳坐储君之位的理由。正是因为他太爱这嫡长子,所以才刻意疏远,让他历练历练。

但既有如此贤明的太子,亦有如此明理的父皇,想来那奉乾帝又怎会在临终之前突然更改遗诏,将储君之位换成他人?

这其中重重疑点,非是常人所能探寻,亦是极为蹊跷。

莫非是有人篡改遗诏?尹温烈脑中闪过一道灵光,第一反应便是,狄挽凤。狄挽凤乃是奉乾帝最为重信的权臣之一,又有郭皇后为依仗,想来先帝驾崩之时他定会在一旁侍候,而太子贤明,若是让他平稳上位,必会大刀阔斧,整顿吏治,肃清权贵,诛杀奸佞。若真到那时,狄挽凤等人皆逃不过那菜市口上三千刀剐,试问他们又怎么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发生而无动于衷呢?

所以狄挽凤有充分的动机与机会篡改遗诏,改立他人,借此将新帝纳为掌中傀儡,任其摆布。

故而尹温烈又再度发问道:“前辈可知,如今那高坐金銮的,是哪一位皇子?”叶藏闻言静心琢磨了一阵,仔细回想道,“老夫虽是江湖中人,但早年间喜欢结交朋友,故而对宫闱中事也有些了解......得到的消息说,这即位的新帝乃是先帝的幼子渭南王昭。”

“那先帝驾崩之后,宣读遗旨,迎奉新帝进京的人,又是谁?”尹温烈的语速极快,眼神也极为迫切,好似真相近在眼前,触手可及一般。

叶藏不敢擅自作答,又思考一阵,挖空脑袋,才想起那京城好友送出来的消息,故而答道:“好像是叫......甚么,狄挽凤,据说他还是先帝亲提的托孤大臣。而这次新帝登坛即位受天命,祭祀英祖祭奠先帝之时,又提拔赐封他为辅国大臣。如今此人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老夫对此不甚了解,但想来尹将军该是认得他。”

“何止认得......若非他从中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我又何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而如今国家危难,朝廷混乱,也是因他而起......我与他有切肤之恨,恨不得生啖其肉,渴饮其血,血海深仇,不报,誓不为人!”尹温烈并非不憎恨那坏事做尽的狄挽凤,而是昔日同朝为官,若是得罪了他,自己的抱负便再难实现,事实证明,确是如此。大丈夫能屈能伸,尹温烈也只得屡次委曲求全。

但如今他已是一无所有,退无可退,再没甚么好失去的了。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平庸一生,窝囊的死去。要么放手一搏,轰轰烈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该是如此罢。所以,那对狄挽凤及压在心底多年的怨恨终在这一刻爆发,家仇国恨,不能不报!

且说那叶藏惊见尹温烈如此激动,怒不可遏,咬牙切齿的模样,又闻听此言,便是尹温烈与那狄挽凤定有甚么难解之仇怨,相必尹温烈从此遭贬,也多半是因那狄挽凤而起。但叶藏却上前把住尹温烈的手腕,轻拍他的手背,语重心长的说道:“将军可愿听老夫一言?”

“前辈......但说无妨......”尹温烈双眼泛红,血丝密布,身形微微颤动。叶藏轻叹一口气,哀声劝道:“老夫虽不知将军与那人有何仇怨,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今国难当头,实不是报仇之时。事到如今,将军还是要以大局为重,以为国为先,你看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