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白马辞太平 > 第一卷 铁骨金心问贪狼 第五十九回 承英魂奋威救难

但此时的叶家虽说经历了百年的休养生息,但早已不是先前那纵横江湖的武林世家。不理世事多年,许多叶家弟子的后代也逐渐搁置荒废了武功,如今他们不过是一群普通人,即便是叶藏也没有理由让他们前去送死。

势单力薄的叶藏无力凭一己之力抵抗北军,拯救万民。事到如今,即便是获得消息的途径都寥寥无几,自己又不能违背祖宗定下的规矩,打破自己当年的誓言,擅自离开桃花峪,终日为此苦恼。以致茶饭不思,日渐憔悴。

而当叶居霜与莫随风发现异样,极为关切的问起情况时,叶藏终是说出自己心中忧虑。但他仍觉时机未到,并未将真相尽皆说出,只是言明国家危难,匹夫有责,今日若不能阻止此战,击溃北族,必将使国家倾覆,生灵涂炭,万民倒悬。

叶居霜与莫随风深受其感染,便欲为叶藏分担。叶藏翻阅群书,将祖上所留下的所有典籍都仔仔细细的阅览一遍,废寝忘食,不舍昼夜,终于在一本名叫《叶祖论战》的先贤典籍的残页之中,得知一件或能扭转乾坤的要事。

传说前朝初年惊现兵神,其精通兵法,博学强记,文武双全,无所不能。其领兵作战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观其一生,作战百余场,竟无有败绩可寻。实在令人啧啧称奇。世人皆称其乃“兵神下凡”,久而久之,竟忘却了他真实的姓名。

兵神一生鞠躬尽瘁,为前朝平定江山,奠定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兵神与人为善,不好争斗,朝野上下,竟无对头敌手。就连前朝开国皇帝,都敬他三分。功高盖主,无有下场的魔咒对他似乎并无作用。因其功勋卓著,闻所未闻,盖前朝开国第一将,遂先被封为安邦侯,拜大将军,后赐定国公,享天子銮驾,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安邦侯晚年更是不再参与朝廷党争,急流勇退,赋闲在家,撰写兵书,自得其乐,也终得善终,享年七十二岁。死后以王侯之礼行国葬,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皆为他服丧守陵,以彰其功德。后又追封其平天王,谥武烈。

兵神死后,除却其官爵财富被后人继承外,还留下一本惊世奇书。此书便是叶藏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仅在典籍中所见《广武遗志》。《广武遗志》乃是兵神利用晚年赋闲在家之时,耗费一十二年光景所撰写的兵书。将毕生所学尽皆容纳其间:行军之道,攻守之法,排兵布阵,战机营造,奇谋计策,器械制用,天时地利,气象人和等等等等,一应俱全,无不详尽,盖天下第一奇书,得此书者,精研其要,统兵作战,当无往不利,天下无敌!

奈何盛世将军最无用,兵神撰写此书也不过聊以消遣,苦中作乐。其后人继承此书时,亦不重视。封存入库,再不过问。不料前朝历经两百年风云变幻,早已是**不堪,千疮百孔,正是风雨飘摇倒悬危难之际,兵神后人这才想起这本经天纬地,平乱治叛的奇书,怎奈却求而不得。

前朝覆灭,金戈并起,群雄纷争,霍乱不休。乱世之下,奇人异士频出。后有姜国开国太祖皇帝,原不过江南小吏,无权无势,无金无银,但因其为人豪迈,喜结交奇人,故得众人相助。积少成多,步步为营,韬光养晦,远交近攻。终得奋威振烈,扫清**,席卷八荒,使九州归一,奠定基业,成就大姜太平。

更有传言,太祖皇帝之所以能战无不克,皆因其帐下有一奇人相佐。此人无有名姓,来历也不甚清晰,姜国史书上只模糊记载着:“有江湖奇士,道号谋雀,自称年稍长太祖,羽扇纶巾,却如孩童模样。博学强记,广目多闻。晓天文通地理,精兵法懂人情,行兵布阵,书文撰写,无所不能。时太祖方起兵,困龙庐,甚异之,遂拜为军师。从其计,竟脱困。太祖大悦,加封赐赏,皆不受,请散与军士。太祖更喜,朝夕与共,待如上宾。常赞曰:‘得先生堪比如鱼得水。’凡问其计,不假思索,对答如流。从之,无不如其言。后建国立业,欲拜为丞相,求而不得。谋雀自此匿踪难寻,杳无音讯。太祖寻之无果,念其功绩,恨不为国家所用,常思之叹之,遂立雀碑于承天府野,眺望皇宫,时而祭拜。”

此事距今以历百年,早年传播甚广,几乎到了无人不知的地步。谋雀的事迹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更为人称道的却是一个传说。有人传言,谋雀之所以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乃是因为他得到了传说中的《广武遗志》,精习熟练,方出山谋策,辅佐明主,平定天下。但他却顾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典故,故而功成身退,拂袖而去。

除了对功名利禄并不上心以外,更是担心那《广武遗志》的秘密公之于众,惹出祸端,横生枝节。

不过人们总是愿意相信自己早已相信的事。此事的真伪终究无法判断,真相也随着谋雀与《广武遗志》的消失隐匿在黑暗之中。但人们却始终认为,这其中定有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这个并不可靠的传言,竟也记载进了以严谨慎重为家风的叶家自家典籍之中,叫叶藏不得不细细品味。斟酌之下,觉得此事多半并不是空穴来风,能被先祖记载进入《叶祖论战》之中,定是先祖已然调查出了甚么隐情,但却并未向世人公开。或许是当时的情形不允许他们这么做。亦或许,他们也有自己的顾虑。

可叶藏翻来覆去,又仔仔细细将那《叶祖论战》一书翻阅了数遍,生怕错漏了哪一个字。奈何他费劲心思也再没找到任何关于《广武遗志》的记载,那个传说似乎成了为唯一一条线索。

本以为抓住希望的叶藏心灰意冷,可正当他将要放弃之时,手中典籍落在脚边,被那清风一卷,还带着几分香灰气味,似乎是从祖宗祠堂飘来,甚是奇异古怪。眼见那脚边典籍的书页遂逐页翻动起来,目瞪口呆的叶藏俯下身子,盯着极快翻动着的书页,沉默不语。

举头三尺有神明。似乎是祖宗先烈暗中相助,清风骤停,那书页也终究停在了靠当间的一页。叶藏心觉此事不同寻常,忙将典籍捧在手中,仔细端详,恍然大悟,惊叹不已。原来停下的那一页竟比其他书页略后一些,且不能透光,似乎是被人有意沾合在一起,但因纸张极薄,沾合得又十分整齐,故而若非有心之人,定难发觉其中玄机奥秘。

惊喜万分的叶藏遂用小刀抵住那书页的缝隙,小心翼翼的将两页分开,其中果然别有用心。其余书页都写着满满当当,密密麻麻的文字,唯独这沾合的书页之中,仅仅留下一首小诗,皆用篆书小字书写,写的正是:广德明正最为芳,武烈英雄浩气长。遗心我愿终不悔,志向难改射天狼。疑眸休断此生泪,宣朗乾坤有华光。明天法地折我剑,府湖尽书他人忙。

叶藏一字一句的念罢此诗,复又读了一遍,甚是奇怪。目光流转,逐字比对,忽地恍然大悟,一拍脑门,自嘲几声,遂将此诗下半部分用手遮住,露出那每行头一个字来,叶藏大为惊喜,又将其连着念道:“广武遗志......疑宣明府!”

这分明是祖宗指引,老天留情。叶藏恍然大悟,发疯似的冲至祖宗祠堂,拜了又拜,接连叩首,十分虔诚。

诸事皆毕,叶藏已然明了,祖宗留下线索,那《广武遗志》如今多半还在宣明府附近流传,不为人知。叶藏遂找来叶居霜与莫随风,讲明缘由,吩咐要事。更是点明如今正是多事之秋,非《广武遗志》不能救家国黎民于危难。故而吩咐二人出谷寻找。因其要坐镇桃花峪,不便外出。此事只能交予自己的女儿与自己唯一的徒弟去做,正好也能让他们在外历练历练,见见世面。

叶藏相信他们能妥善保全自身,但却对他们能一次完成任务几乎不抱有任何希望。先祖明明知道《广武遗志》很可能出现在宣明府附近,但却一直没有任何行动,就说明其中定有隐情。更何况此事已过百年,日月更替,风云变换,《广武遗志》如今在哪,谁也说不清楚。

故而叶藏估摸着他二人即便线索充足,一路顺利,算上往返时辰,少说也得半年,而如今危难在即,叶藏实在是束手无策,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二人之身,听天由命。退一万步说,哪怕在得到《广武遗志》之前,北族已然得逞,想来叶藏也能凭此奇书,逆转乾坤,不负祖宗教诲。

在莫随风与叶居霜外出期间,叶藏总是心绪不宁,辗转反侧,为他人担惊受怕。万般无奈,只得借着侍弄桃花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是他如今最为喜爱之事,也免得整日牵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