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白马辞太平 > 第一卷 铁骨金心问贪狼 第四十九回 迷离倾酒对风月

难得放松,背靠着零星乱石,眼看秋水拂波,月色微凉,故人不复。思绪万千,满怀愁苦,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将那一掌可握的小酒坛凑到嘴边,扯开布团,刚想灌入口中,却又停下。

想来周虔与韩追既是忘年莫逆之交,亦师亦友,又可以是情同父子,又可以是手足兄弟。因交情匪浅,故而并不拘束。但凡不是周虔处理公事之时,二人私下的对话都十分轻松,毫无压力。

“你年事已高,身体又不算康健。我总不让你多喝,今日本想借这月色,雪色与绝色风景与你开怀畅饮,却......却无有多少好酒。罢了,罢了,周公在上,这酒,还是你先饮罢。”说罢,便微笑着将酒坛侧倾,那清澈的酒水,翻着纯白如雪的浪朵,坠入土坑之中,将骨灰坛周边的泥土尽皆浸润,透出一股淡淡的酒气。

直到将最后一滴酒也倾倒尽了,韩追晃了晃酒坛,又敲了敲坛口,轻笑着说道:“无有酒啦,无有酒啦......今日先欠着,他日,我定给你带来好酒......以祭奠你的......在天之灵......你别怪我自作主张,我一定会给你一个交待。”

韩追长叹一口气,他并非不愿接受这残酷的事实,却也相信周虔的魂魄还未走远,定会在他身旁看着他。

那鹅毛一般轻盈的雪花落在肩头,湿润成一瓣梅花,韩追探出手掌,碰了一朵,融在掌心温热之中,终觉几分寒凉,便裹了裹难以蔽体的衣衫,又指着承天府皇宫的方向,自言自语道:“那儿,那儿曾是你耗尽一生心血的地方。如今内有狡狐,外有豺狼,这以姓为国的大姜,正宛若悬在崖边的风铃,任人摆布,摇摇欲坠......你却,你却为了这样一个国,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这真的值得么......你究竟为甚么这么做,这真的值得么?”

眼神迷离,头重脚轻,眼皮也越来越沉重。韩追觉得脸颊有些发烫,不知是这风雪与月色的罪过,还是那飘散在风中的几分酒味,令他沉醉。但刺骨的寒风却让他在清醒与昏迷之间不断徘徊,恍惚间眼前又浮现出周虔的身影,徐徐坐在自己身旁,韩追的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我或许不知道你为何如此,但你想做的,我会替你去做......”

冰冷的触觉自指尖开始蔓延,直到占据整个大脑。堆积了一日的疲倦终于在这副躯壳最脆弱的时刻侵占了胜利的高地。

韩追只是想休息片刻,便合上了那孤独的眼,不知过了多久。披着雨露均沾的月色与深邃孤独的夜色,在那乱石旁,镜湖边,枯树下,以地为墓,天为石碑,在睡梦中,为周虔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葬礼。

直到干燥的衣衫再度被雪水浸透,直到那纯洁的白落满了肩头,几乎盖住了韩追整个身躯,叫他成了一具雪人......

而此时此刻,亦有一艘乘着月色顺流而下的乌蓬船,与韩追一般寂寞。风起波扬,白浪翻腾,那一叶孤舟将最为凝滞的墨夜劈开,往那看似光明的南方游去,将一切混沌抛掷脑后,不再回头。而那乌蓬船中坐着的,竟是这大姜国曾经的太子殿下,如今新帝登基,被狄挽凤遣回封地的安怀王。

为了给新帝铺路,狄挽凤必须将安怀王遣回故地,再按照他的计划,慢慢除掉这个心头大患。故而安怀王特意一早就吩咐家眷乘马车走陆路南下,自己则带着自己唯一的儿子,也是将来要继承安怀王爵位的长子,如今年仅八岁的姜遇鹤乘乌蓬窗,星夜顺流而下。

随行的只有三两侍从,与安怀王最为信任的亲信护卫,名唤锦帆。

玉锦帆,真男儿,身长八尺,白净瘦高,剑眉星目,杀气凛然。出身江湖,沉默寡言,出手狠辣,骁勇果敢,敢比船火儿,灵动迅捷,尤胜浪里白。他本无姓名,因有甘兴霸之奇勇,故称锦帆。早年乃是江淮一带的水贼头目,但只劫掠过往客商,从不侵扰两岸百姓。时而还会出手救些不慎落水的儿童,故而被江淮百姓称颂为“锦爷”。锦帆水性极佳,陆战也不含糊。膂力惊人,亦擅弓箭。精通一柄缠锦飞镰刀,缀着铁索,缠在腰间。取人性命,随心应手。

想当初,江淮重镇庸梁府等地遭洪灾侵扰,连年大水,田业尽毁,五谷不收,饿殍遍地。当地知府只知叫苦,救灾不力,致使百姓受累。那时的安怀王身为储君太子,奉皇命南下赈灾。一者乃是奉乾帝欲使其经受磨练,二者便是毕竟是太子储君,比起外人,更为信任。

不知是这安怀王有些头脑,还是其手下有何奇人异士,为其出谋划策。安怀王并未走官道,而是明面上派遣随行官员走陆路大道至庸梁,自己则带着大批赈灾银粮乘楼船走水路直下江南,随行只带亲信一十三人侍候,不仅没有带一兵一卒,更是没有穿着公服。

轻装简从,掩人耳目,为的便是明察暗访,收集证据,查出那庸梁府知府贪赃枉法,赈灾不力的证据,才是除却赈济灾民的本来目的。

不想行至东安水域一带,被水贼拦截。那拦路打劫的,便是如今的锦帆。安怀王的随行亲信皆被锦帆手下杀死,唯独安怀王临危不惧,义正言辞的怒斥锦帆等众。大骂他们铁石心肠,丧尽天良。竟连朝廷发放给庸梁灾民的钱粮都要劫掠。

锦帆并非鲁莽之人,便向他问起详情。待安怀王讲清缘由后,锦帆不肯相信。他见庸梁官员赈灾不力,府衙外满街皆是饿死的百姓,那些家伙却还高坐堂上终日把酒言欢,莺歌燕舞。叫本就是被官府逼上绝路的锦帆深恶痛绝。他本欲倾尽全力帮助灾民度过难关,奈何这水灾叫手下兄弟也不好过,手心手背都是肉,僧多粥少,锦帆也无可奈何,终日为此苦恼。

今若能截下这批钱粮,不仅能能叫自家兄弟果腹,更能救济灾民,一举两得。如此好的机会,锦帆怎可错过?

锦帆见安怀王正气凛然,谈吐不凡。不像是甚么贪官污吏,便问他身份若何。安怀王坦诚自己太子身份,锦帆仍不肯相信,安怀王遂取出御赐剑印,皆有先斩后奏之权,锦帆等众这才作罢。

但他们仍不肯放过到嘴边的肥肉,逼迫安怀王交出这满船钱粮,便可放他一条性命。安怀王却宁死不屈。锦帆见他有这般气节与豪勇,不似寻常官员,心想或许他真能帮助灾民。毕竟发放赈灾钱粮只能救一时之急,若是这庸梁府的贪官恶霸不除,当地的百姓便一日抬不起头来。

而以锦帆的势力,水上还能作主,但若要与官府及当地督府军作对,便是以卵击石。

万般无奈之下,锦帆只能选择相信安怀王,便力排众议,不仅率领手下弟兄向惊扰了安怀王并杀害他许多亲信致歉,还表示愿意化妆为随行侍从,暗中保护安怀王进入庸梁境内,以防那些居心叵测之人被揭穿后孤注一掷,鱼死网破。并且在事后,锦帆一人承担先前的所有罪责,任凭安怀王发落。

但锦帆同时也表明,倘若安怀王不能履行自己的诺言,还庸梁府百姓一个公道,哪怕被朝廷追杀到天涯海角,他也会亲手解决这太子爷的性命。

安怀王闻言大惊,被锦帆的气魄折服,敬佩不已。又觉此人五官端正,豪气干云,通人情,晓事理,全然不似打家劫舍的奸邪小人,亦非行事鲁莽的江湖人,竟破天荒的应下此事,带着锦帆一路明察暗访。

幸赖锦帆在这一带的百姓之中颇有名望,使得安怀王收集证据十分轻松,他也间接感受到了“锦爷”的好名声,对锦帆赞赏有加,十分喜爱。事实证明,在后来的诸多变故之中,也幸得锦帆暗中保护,才让安怀王屡次脱险,成功惩处了那些借着天灾,大行**,中饱私囊还企图谋害太子,胆大包天的贪官污吏。

庸梁府除却心头大患,赈灾银两也很快发放到了灾民手中,持续多年的灾情竟在短短数月之间便得到改善,百姓普天同庆,欢呼雀跃,高呼青天,足见庸梁府官员是如何的失职。

安怀王离开庸梁府的那一日,百姓们夹道相送,泣不成声。而锦帆也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散尽钱财,遣了诸多兄弟,孤身一人来向安怀王负荆请罪。可安怀王对他喜爱有加,赞他忠勇无双,乃是少有的人才,便赦免其罪,反将锦帆收在身旁做亲信侍卫,已然多年矣。

因锦帆忠诚不二,武功高强,安怀王时常封赏。但锦帆却分文不用,皆封存入库,只留每月俸禄。行事低调,从不显山露水,藏在暗处,就连狄挽凤等人也不知其底细。以此来暗中保护安怀王的安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