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白马辞太平 > 第一卷 铁骨金心问贪狼 第二十八回 圆旧谎府令催魂

奉乾帝无力的瘫软在龙椅之上,颤颤巍巍的抬起手来,却又颤抖着落下,双目噙满了泪水,转头望向那姜朝开国先祖的龙像,狼狈的扶着椅背与把手站起身来,一个踉跄又险些栽倒在地,刚想迈出一步偏偏又踩中龙袍下摆,跌坐在地,那狼狈模样,实在不像是一国之君。但这也怪不得病入膏肓的奉乾帝。

他本想将江山平安无恙的传给太子,延续国祚,不想如今横遭变故,国将不国,他已命不久矣,又如何能含笑归于九泉,安心离去?

而那狄挽凤又垂着脑袋在一旁默默看着,那垂在腹前,交叠一处的双手,并没有丝毫的想要上前搀扶的意思。剑眉凝结,目光冷峻,一言不发之时,最显鹰视狼顾之相。

那跌坐在地的奉乾帝大失体统,竟依靠双手,匍匐缓步向前,至爬到那龙像之下,扯住画卷一角,竟发声嚎哭起来,丝毫不顾君臣之礼,也不顾那狄挽凤还在一旁,涕泗横流,好不可笑。那撕心裂肺的哭声甚至还传出御书房,那门前侍候的太监惊落了手中拂尘,瑟瑟发抖,不敢作声。

“先帝爷将基业交到朕手中,朕......朕本当尽心竭力,保祖宗基业......而今,朽木登殿宇,豺狼环伺京。国将不国,社稷难存!咳咳......朕竟无还手之力......任凭那北族虎豹豺狼践踏我大姜的国土,莫非朕这朝中,就无一人可用么......咳咳,呜呼哀哉,朕恨不得一头撞死在祖宗脚下!但又恐,恐祖宗怪罪......事到如今,朕有何面目再见九泉之下的一十二代先帝呀!”

眼看那奉乾帝捶胸顿足,痛心疾首,似真要撞死在祖宗龙像之下,惊的那狄挽凤急忙上前将其拦住,挡在奉乾帝身前,也摆出一副痛不欲生的模样,跪坐在地,振衣而拜,连连叩首。奉乾帝却摇摇晃晃站起身来,指着那同样泪流满面的狄挽凤笑骂道:“事到如今......你还如此惺惺作态,又有何用!咳咳......如今成了这般气候,还不是尔等从中阻拦!”

闻听此言,那狄挽凤微微抬起头来,眼眸之中闪过一丝杀气,冷笑一声,心里想的却是,这老糊涂竟然没有完全糊涂,故而他镇定自若的沉吟片刻,便放声哭号。奉乾帝实在听不下去,愈发心烦,斜倚在龙椅旁,不耐烦的问道:“朕乃是为了天下黎民与祖宗社稷而哭,你又为何嚎哭......”

“臣难有陛下之志,臣乃是为自己而哭!”狄挽凤直起身子,抹着眼泪如此说道。奉乾帝闻言怒极反笑,抬手指着狄挽凤眉心遂问道:“为自己而哭......卿莫非知晓汝之罪责而畏死耶?”

谁知那狄挽凤却又五体投地,大礼参拜,哭的愈发伤心,连连顿首,抽泣了好一阵子,才直起身子拱手回答道:“臣之性命,系于朝堂,何堪生死而心惧?臣所为者,乃心也!叹忠良心屈作豺狼,恨铮臣骨折反被枉。陛下——臣不惧死,但惧臣之心不为陛下所知。倘若陛下知晓臣之主张,臣虽九死,犹未悔也!”

只因狄挽凤声泪俱下,实在真诚,奉乾帝也不得不相信,故而轻叹一口气问道:“既然如此,朕也不怪你......咳咳,你且与朕说说,你心若何?为何要拦截那军报,致使酿成大祸!”说罢,奉乾帝又跌坐在龙椅之上,似乎方才的那一切都是回光返照,用尽了全部气力。狄挽凤便看似诚恳的跪在他身前,徐徐说道:“陛下龙体有恙,而前方战线几多失利,皆因北族进攻急促,我军不曾防备,筹备不足,军心不齐所致。故而叫北军一时得利。依臣所想,战局虽如此,却非不可逆转。”

好一个狄挽凤,三言两语便将那责任推卸的干净,又编出一手好谎言来,半真半假,哄骗那并不知晓真实情况的奉乾帝。北族进军急速不假,初始之时,姜军连遭数败,损兵折将,也的确毫无防备,致使军心涣散。但北军一路长驱直入,直捣黄龙,已近一月,期间姜军也组织了不少次拦截与反攻,在军械粮草皆充足的情况下与北军正面交锋,不知是因为久疏战阵,还是因为统兵失策,又或是人人皆无战心,致使姜军败多胜少。

一败再败,士气愈发低落,便有了那见风使舵,望风而降之人。

可奉乾帝却信以为真,催问道:“可这与你拦截军情有何关系......”

“陛下龙体有恙,托臣以大事。臣当效管仲,诸葛孔明等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今国遭大难,而陛下无力处置国事,我等理应为陛下分忧。臣冒死拦截军报,就是为了不让陛下知晓此事,避免病情加重。若陛下见了军报,终日记挂在怀,岂不是臣子之过失?真到那时,臣虽粉身碎骨,亦难辞其咎!”

在狄挽凤一番花言巧语之下,奉乾帝也不禁觉得此言有些道理,再三斟酌之下,只得说道:“却也有几分道理......此事就此作罢,狄卿,你且起身罢......”谁知那狄挽凤又耍起花样来,先前将责任尽皆推开,可真当那奉乾帝不再计较之时,却又将所有罪责包揽一身,似乎显得极有担当。为人臣子,将帝王心思琢磨的一清二楚,便是如此这般。

“臣有罪,臣愧对陛下重托......臣虽一心为陛下排忧解难,不想一时疏忽,竟贻误军机,致使战局成了这般气候。臣罪该万死!请陛下治臣之罪......”狄挽凤与拜倒在地,低声抽噎。奉乾帝见状大为惊奇,竟真将狄挽凤当作忠良肱骨,只当是错怪了他,心里还有些自责,便起身将狄挽凤扶起,拍了拍他的手背说道:“此乃前线不利,非卿等肱骨之罪也。也卿亦是为朕分忧......咳咳,如今这般,也只能说是狄卿好心办了坏事,莫要再提......”

狄挽凤道了声遵命,抹去满脸泪水,便边无表情的侍候一旁,沉默不言。可奉乾帝左思右想,总觉不是办法,只得再度询问狄挽凤退兵之策:“北军来势汹汹,若再不加以阻止,想来短则七日,长则一月,定会攻破承天府,如之奈何,咳咳......如之奈何?”狄挽凤闻言,转步上前,躬身拱手道:“我朝土地辽阔,物产丰富,进可攻,退可守。哪怕承天府被攻破,亦有可退之地。我朝亦人杰地灵,能征惯战者众多。钱粮军械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皆是北军难以比拟。故而依臣所见,北军不可速胜,可派一大将挫其锋锐,以谋长久之计。”

说罢,狄挽凤的嘴角微微上扬,对他而言,最好的结果便是两军两败俱伤。北军不可攻破姜朝,使狄挽凤无处容身,亦不可轻易退军。如此这般,他便能于朝堂之中纵横捭阖,掌握大权,以足一几之私欲。

“话虽如此,但承天府毕竟是祖宗所立之国都,绝不能让与胡马......咳咳,朕只要还有一口气,他们就别想攻破承天府......只是,只是这何人方能领将统兵,迎战北军,挫其锋锐?”奉乾帝抚须问道。狄挽凤不假思索,直截了当的回答道:“启禀陛下,虽说朝中大将或死,或降。但如今尚有擎天之柱,陛下若妥善用之,定可保山河社稷无忧。”

奉乾帝闻言狂喜,急忙问道:“卿之所言,何人也?”

“大将军孟克。臣闻孟家三代为将,满门忠烈,且英勇善战,常思报国而不得志。如今报国有门,臣愿以全家性命保举孟克父子三人。正所谓上阵亲兄弟,打虎父子兵。大将军父子定能力克北军,收复失地!”狄挽凤俯首说道。奉乾帝连连叫好,抚掌大笑,似乎很是满意,当即便吩咐狄挽凤起草诏书,传令孟克及其二子,点齐兵马,上阵杀敌。

可不料此一招正中狄挽凤下怀。这孟克乃是出了名的牛脾气,因其三代为将,且屡立战功而官居大将军,享武将之极。也因他功勋卓著,位高权重,故而目中无人。就连狄挽凤等辈他也不放在眼中,时常与狄挽凤等人暗自较劲。狄挽凤欲除之心已久,却苦于无有借口。如今正好趁着大好时机,将他一家大小送上战场。若其败于北军,则必然身败名裂,死无全尸。若其胜,狄挽凤也能以此为由,编织罪名,置他于死地。

故而在心中窃喜,笑那孟克头脑简单,有勇无谋,定看不出这其中端倪。待写好的诏书,按照惯例该呈交于奉乾帝过目。皇帝却不肯看,执意相信狄挽凤,吩咐他全权行事。不料却叫狄挽凤愈发嚣张跋扈,领了圣旨,拜辞天子,便双手捧着圣旨毕恭毕敬的退出御书房,在那一刹那,又直起腰板,依旧面无表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