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白马辞太平 > 第二百一十六回 风云激荡乾坤出

白马辞太平 第二百一十六回 风云激荡乾坤出

作者:玄鱼幻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8: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但不知锦侍卫为何会来到此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尹温烈如是问道。那锦帆遂将当初安怀王在朝中遭奸人迫害,狄挽凤篡改怀帝遗诏,致使废长立幼,新帝登基,安怀王被迫离开承天府,为了保全血脉不惜故意设计全家暴毙的假象,以及自己保护姜遇鹤去到那东陵府隐居等事一一说出,叶藏与尹温烈闻言大为震惊,尹温烈更是赞叹道:“早就听闻锦侍卫忠心耿耿,铁骨金心,今日幸得一见,果真如此。真是相见恨晚呐!”叶藏闻言也连声附和。

不想呐锦帆却苦笑一声,无奈的起身对二人说道:“奸臣当道,世态炎凉,以致时局动荡,国家倾覆,但有一个锦帆,又能有多大作为?”说罢复又转过身来,极为诚恳,目光如炬,“想来若有二位的鼎力相助,我等共同扶新帝,驱鞑虏,保社稷,复我大姜河山,大事可称!不知二位尊意如何?”说罢,向尹温烈二人投去期盼的目光。

而那尹温烈闻言当即起身,拱手抱拳,义正言辞的说道:“古人有云,大丈夫生于乱世间,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国家倾覆,社稷动荡,百姓罹难,我等本是大姜子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岂能坐视不理,袖手旁观?今特来与锦侍卫会面,不是为了此事,又是为了甚么?”锦帆也被尹温烈的万丈豪情所感染,不由地惊叹道:“尹将军真乃真英雄也!”

叶藏却问道:“敢问新帝是否登基?”锦帆答曰:“未曾登基。”“打算何时登基?”叶藏复又问道。锦帆又答曰:“待到义军准备妥善,揭竿而起之时,便可登基称帝。虽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据,但兹事体大,不可急,不可缓,须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届时新帝登基,昭告天下,合江南各州府之力联合义军共同北上,囚牢之中除去罪大恶极者尽皆赦免,叫他们将功折罪,戴罪立功,也随义军北上共抗外敌。此时正是国家危急之时,理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二位以为如何?”

“非是矫诏?”叶藏还是有些不放心,下意识的问道。“非是矫诏!”锦帆则不厌其烦的为叶藏解释道。叶藏却又问道:“若是江南各州府不承认,不肯与我等合兵,又当如何?”锦帆闻言当即变了脸色,他不是没有想过这种结果,只是一直不愿意面对。只因他始终没有想到何时的对策,无论是他在这三个月准备时间内,自己的苦思冥想,还是与贤临王的交谈,都没能得出结论。最理想的结果无非是他们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奈何如今看来,江南各州府的知府多多少少都有些拥兵自立的想法,若果真如此,那他们的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江南各州府不肯帮忙,作壁上观,将直接导致起义军的补给线得不到补给,兵源也无法补充,这也将间接起义军在前线的作战受到影响。这无疑是当间情况下最难处理,也最棘手的问题。故而锦帆只得说道:“若他们果真如此......他们便是大姜的败类,乱臣贼子!这等人留存在世,又有何用?倒不如我等先将他的州府攻占了,将大姜的国土收回,免得在这群人手中丢给了那北面的豺狼!”

说罢,三人皆陷入了沉默。良久,尹温烈才说道:“既然如此,倒不如走一步看一步,小心谨慎一些,步步为营。我们先打出匡扶大姜的旗帜,若他们愿意响应,我们便接纳。若他们不愿......我们便收复大姜的失地,将这群狼崽子赶出我们的国土!”

似乎是想起了曾今的那些朝中委屈求全,苟且偷生的老臣,曾想过割地赔款,换来一时太平的方法,又想起那些想要向北面投降的窝囊废,锦帆怒上心头,不禁起身怒斥道:“那些道貌岸然,背地里给他们主子卑躬屈膝的家伙,自以为割地赔银能换来一时的太平,殊不知这只能让那些恶狼将我们世世代代踩在脚下,仰人鼻息!别人枪尖就抵在我们脖颈之上,却还在妄图下跪求饶,殊不知尊严只在剑锋至上,只有打!打的这群狼羔子闻风丧胆......这江山是我们的江山,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岂能任他们欺辱蹂躏?!”

闻听此言,尹温烈亦是义愤填膺,满腔热血早已沸腾,故而与那锦帆说道:“但不知可否让在下与圣上见上一面?”锦帆却说道:“此时不是时候,唐突见面,可能会对圣上的安危造成影响,但请尹将军稍安勿躁,待日后有机会,定会安排你与圣上相见。”尹温烈闻言,只得作罢。三人生怕再说下去,便会有人耳目,要紧事已然谈完,便想着先各自回客栈暂歇,若还有他事,明日另选他地再商谈不迟。

不想叶藏等人刚一回到客栈,还未及将谈拢的要事对众人讲明,便收到紧急消息——原来是原先那被叶藏斥责而还的州府使者,回到宁远府后,向宁远府的知府禀报,只说是桃花峪的叶藏心怀反意,蓄谋造反已久,那知府大人闻言大怒,当即派遣宁远府的督府将军,率领三千人马,征讨桃花峪。负责在叶藏离开时处理青鸾庄中事务的弟子便赶忙传来消息,但即便如此,叶藏等人收到消息,想必距离此事已然过去少说十余日的光景。

心急如焚的叶藏这便带着众人火速赶回秋骊山,甚至忘了与那锦帆辞行,只留下了一封书信,若是锦帆来寻,便请客栈的掌柜代为转交给他。众人收拾停当,当即快马回赶,昼夜不歇,生怕耽误了大事。一路上叶藏都在安慰众人,也在安慰自己道:“想来那桃花迷阵也能抵挡一阵,只能希望我等赶回之前,他么能抵挡住州府兵马的攻打。”

众人快马加鞭,约莫用了一月有余,才回到秋骊山,来到山谷入口处,却见满地狼藉,谷口丢弃的满是督府军的盔甲与旗帜,地上斑斑血迹依稀可见,叶藏等人见状都十分揪心,只得慌忙上山,查看情况,在桃花迷阵之中还看到了不少督府军士兵已然腐烂了的尸首,但桃花峪弟子的尸首却少之又少,这不禁也让叶藏等人松了口气。待到众人上了青鸾峰,得见那自己吩咐掌管事务的弟子,虽是有伤在身,但总体并无大碍。那人将情况向叶藏禀明,原来在众人借助地形与桃花迷阵的力抗之下,终是将那督府军赶了回去。

督府军伤亡过百,桃花峪中只阵亡十余人,轻重伤各不过三十,这已然是最好的结果,叫叶藏不禁松了口气。但转念一想,只怕这吃了亏的督府军不会轻易放过桃花峪,那知府得知此事的来龙去脉后定会恼羞成怒,说不定便会整顿旗鼓,卷土重来。而叶藏等人虽已然折返,奈何在那官兵的围攻之下,即便能将其击退,只怕也是两败俱伤,凶多吉少,故而如今只能期盼锦帆等人拥护新帝登基,昭告天下,以此来震摄这些乱臣贼子。但在那之前,叶藏等人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可他们并未能等到督府军卷土重来的消息,反倒是等来了一个更大的噩耗。原来那北面卫国早已大定,权臣当道,掌握大权,点齐兵马,备好粮草,屯兵于南关边境,虎视眈眈,大有南下吞并之意。而此时此刻,叶藏等人组建的义军已然有一万两千人马,由尹温烈分批操练,不舍昼夜,但愿能在北军入侵之前使他们形成最基本的战斗力。而他们也收到了东陵府传来的消息,原来是那锦帆也已经开始私募人马,有了一支小千人的部队,并且锦帆还托人告知尹温烈等人,消息只有四个字:伺机而动。

谁知北军一直在窥探良机,他们见自己陈兵南关,江南各州府竟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将各路人马集结,也在江南的北关的排兵布阵,严阵以待,故而并不急着进攻,而是坐等他们之间出现嫌隙裂缝,好伺机而动。不想这一等,竟然等了五年光景。果不其然,这时间一久,镇守北关的江南将士见卫军迟迟不来攻打,便逐渐疏于防备,怠惰散漫。而江南各州府之间也互生嫌隙猜忌,这是卫国又差细作暗中来到江南地界,散布流言,致使江南联军土崩瓦解,不复存在,各州府尽皆撤兵,不再合作,而是高筑墙,广积粮,龟缩在自己的城池之中。只管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北军见此,正是机会,便趁机举兵,大肆进攻江南,号令一下,万船齐发,其上奔腾烈马,金戈舞动,势如破竹。那毫无防备的江南北关就如同一张薄薄的宣纸,被恶虎贪狼似的卫军轻易撕扯开来,北军的铁蹄一路势如破竹,北关大破,各处尽皆失守,未出三个月,卫军便攻占了江南三十二处州府。这九处州府贯穿江南南北,不仅将江南一分为二,也打通卫国的补给线,使其能在更广阔的战场上驰骋作战。

而在江南仅剩下的二十八处州府中,就有因为地处偏远,还未被波及的宁远府与东陵府。这两处一东一西,也正是叶藏等众与锦帆所在。而北军打通补给线后,便开始分兵各自东进西发,想要彻底攻陷江南各处,就在此时,那锦帆便差人暗中传消息与叶藏,请他们在北军部署相对薄弱的,大姜国土最南端的荆南府兰云城挥师合并,并且将其攻陷,以此作为后方,正式向北军发动反攻。

战机稍纵即逝,兵贵神速,叶藏等人收到消息后,当即动身,率兵向南进发,逼开北军锋芒,等与那锦帆合兵一处后再另寻对策。叶藏与叶居霜、莫随风二人自此也正是告别了生活了一辈子的桃花峪,不知何时才能功成身退,还居故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