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白马辞太平 > 第二百零七回 损真元沈钦病重

白马辞太平 第二百零七回 损真元沈钦病重

作者:玄鱼幻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8: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且说那沈钦不费吹灰之力,便轻而易举的攻占了自己曾今的故土东狄国,还兵不血刃的捉住了曾派遣自己南下出征,却又因嫉贤妒能,想要迫害自己的皇兄东狄国主。为了杜绝天下悠悠众口的责骂,沈钦并未立即杀害他的这位皇兄,而是差人将其送至承天府,建造官邸,安排专人伺候,好生相待,但实际上,沈钦不可能容忍他继续活在世上,故而差人暗地里在每日供给给东狄王的饭食之中投放水银。

而那每日吞服水银的东狄国主,丝毫没有察觉到异样,每日便是吃吃喝喝,玩玩闹闹,倒是乐得清闲,沈钦以皇兄之礼待他,依旧让他做王爷之尊,并且赏赐了不少珍奇古玩,金银珠宝,倒是让他觉得这样的日子原也不错。至少在这中原阔土,富丽堂皇的皇宫之中生活,哪怕是被软禁,也比留在那东狄国要好上许多。就当他开始反思,是否是自己先前做的有些过分,甚至开始心怀愧疚之时,却仍未察觉到来自亲弟弟的杀机。

久而久之,随着饭食吞服的水银越来越多,水银沉积在腹内,致使那东狄王每日腹痛,且愈发激烈,平日里与常人无二,一旦发作起来,便觉腹中翻江倒海,剧痛难耐,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寻来御医为其诊治也不见效果,甚至查不出是甚么病因,众人都以为是这东狄国主得了甚么怪病,只有那沈钦心里清楚究竟是甚么原因。果不其然,数月之后,那东狄国主终究因为忍耐不了那肝肠寸断的绞痛,便在一个幽寂的深夜悬梁自尽。

消息传至那沈钦耳中,沈钦不顾尊严地位放声嚎哭,直哭的昏天黑地,痛断肝肠,几乎要将眼泪流尽,细数兄弟二人孩童时的过往时光,险些昏死过去,幸得众文武力劝,上前开解,这才劝住那沈钦。后沈钦以王侯之礼将那东狄王风光大葬,不仅举国上下披麻戴孝,就连沈钦自己都为那东狄王扶棺送葬,并且为其筑碑立祠,四时供奉。在东狄王的灵前,沈钦复又哭的昏天黑地,日月无光,众人都以为这沈钦乃是重情重义的仁义之君,却不知这坟冢中的东狄王,正是死在那沈钦手中。而当初那奉命下水银毒害东狄王的小太监也被沈钦秘密

处死,毁尸灭迹,无从查起,至此无论是那东狄王还是文武百官皆被蒙在鼓里,世间除了沈钦自己,再无人知晓那东狄王的真正死因,只道他是身染怪病,暴毙而亡。

但沈钦的步伐并未就此停止,他的目标是整个天下,东狄国覆灭后,沈钦当即派遣官员治理,颁布大卫刑法,重整吏治,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重新建立起完善的生产秩序,沈钦还减免了东狄百姓三年的赋税徭役,民众得到了喘息。一时间,原本处于水深火热的东狄国竟然逐渐复苏,百废俱兴,百姓安居乐业,家家户户交口称赞,更将自己视为大卫的国民,十分敬重爱戴那广德皇帝。而之所以会这么对待他们,一来是因为这东狄国毕竟是沈钦的故土旧地,自然是有感情。二来也是因为天下还未大定,沈钦需要如此来收拢人心,使那些还未征伐的土地望风而降,进而实现他大一统的最终目的。

果不其然,东狄国的消息传至漠北其余各族,其余各族的百姓无不殷切期盼着沈钦大军的到来,一时间真可谓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故而各族首领见民心归附于那沈钦,已是回天无力,与其城破人亡,玉石俱焚,不如先行投降,保住一条性命。而沈钦更是在兵不血刃拿下东狄国后放出消息,降者不杀,抗者必死。一时间,漠北各族纷纷投降,大大小小的族群,一时间竟达到十三种之多,更是有数十万民众及大片的徒弟被那沈钦纳入麾下。沈钦也一视同仁,只是比起那东狄国的待遇,少减免了两年赋税,不过其他各项,也足以让那些原本身在悬崖边的百姓称赞他的恩德。

而沈钦为了方便承天府统一管理,在平定漠北各族之后,便将他们设置划分为漠北九府,其中东狄国则改为天元府,乃是九府之中最大的一个。自那以后,漠北大定,北方太平,沈钦凯旋归来,重回承天府。漠北的百姓原本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沈钦的到来无疑是一种救赎,故而他们夹道欢迎。而那些原本是姜国子民的中原百姓则不以为然。虽说先前姜国的朝廷之中,已然是奸臣当道,几乎要将皇帝架空,奈何百姓们的生活却未曾收到多少影响。

虽说宫廷之内明争暗斗,但百姓却是安居乐业,一如往常。故而沈钦的从天而降对他们来说乃是实打实的侵略,对他们所谓的“好”不过是营造出的假仁假义,虚幻伪装,而那沈钦不过是骑在他们肩头的一座大山,致使他们无时无刻不想着将其推翻。且说那沈钦凯旋归来后,消息传至江南,各州府震惊不已,想来沈钦下一步的计划就是挥师南下,征讨各地,尹温烈等人得到消息,也是忧心忡忡,商议之下,只得先按兵不动,等待合适的时机。

说来也真是巧合,不知是北方初定,事务繁多,还是连年征战,致使那日理万机,身心俱疲的沈钦积劳成疾,终于病倒在龙榻之上。御医为其诊治后,却发现这病根原来生在心底。故而那御医出了开了几帖药,为那沈钦调理身体以外,还特地嘱咐那些宫女太监小心侍候,嘱咐沈钦须得静养休息,不得劳累过度。故而那沈钦一连休息了七八日,接连七八日不曾上朝,文武百官的奏折堆积如山,沈钦本可以将这些政事暂且交到他人手中代为管理,不想疑心颇重的沈钦担心会重蹈姜国的覆辙,又无有十分信任的人,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在深更半夜之时,领着两个小太监偷偷摸摸的从后门来到御书房,处理政事,对外则一切保密,只说是圣上已然找到了代理国政之人。

不想那沈钦日夜操劳,昼夜不歇,虽有名贵的药材补气续命,但他的身体情况不仅未曾转好,反倒越发严重。终于有一日,那沈钦深夜批阅奏折之时,气血攻心,一口鲜血喷在那龙案之上,身旁小太监见状慌忙上前,想要将其扶住,不想却被沈钦阻止。那沈钦坚信自己的身体并无大碍,便用双臂支撑着身子摇摇晃晃站起身来,可不想却又扑倒在地。

小太监急忙请来御医,又将广德皇帝沈钦转移到皇帝寝宫之中,本想向那沈钦隐瞒真实情形,不想那御医一眼便看出要害,在他的再三逼问之下,那两个小太监终于袒露实情,将沈钦每日深夜在御书房批阅奏折之事尽皆说出,那御医勃然大怒,奈何为时已晚,纵然是请来皇宫之内所有的御医,也是无济于事。再看那沈钦,几乎已是病入膏肓,面容憔悴,形神枯槁,面色蜡黄,提不起半点精神,就连睁眼张嘴都十分困难。

但那沈钦即便是到了这种地步,却还是惦记着他日思夜想的南征,故而在责令诸多御医煞费苦心的治疗下,他的情况终于暂时得到好转,休息了数月之后,已然能起身下榻。而百官皆以为那沈钦还是需要多加休息调养,不想沈钦却坚信自己已然恢复,并无大碍,故而他固执己见的迫切发动南征,终于在六个月的准备之后,在承天府继续了大批军械粮草,辎重军马,并点出十万兵马,依旧由沈钦亲自率领,御驾亲征。

他不愿意放权,也不敢放权,他生怕将手中的权力交出之后,便再也与他无关。故而即便他能明显的感受到身体的不适,却还要强装镇定,又披上了那随他四处征战的盔甲,登上那天子栾驾,按住腰间的九龙宝剑,死死抗住那颠簸,随着大军向南进发。可众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此时的沈钦已然是回光返照,虽早有群臣力谏在前,但那沈钦却异常固执。

令众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当那沈钦的车驾刚刚驶出承天府的西门,众人忽然听闻一声闷响从那车驾之中传出,便知是沈钦出了事,慌忙上前查看,待将那车帘撩起,众人只见那全副武装,披坚执锐的沈钦仰天倒在车内,已然无有知觉与意识,只得慌忙将其送回宫中,请来御医。但这次御医也是回天乏术,无有办法。那不到三十岁的沈钦,终究因为操劳过度,积劳成疾,驾崩于承天府,此时距离他登基,才不到一年。

沈钦的皇帝梦碎,但这大卫国并未就此坍塌。那沈钦驾崩之前,弥留之际,群臣便询问其身后之事的安排,按照惯例,便有相关官员在一旁草拟遗诏。摆在沈钦的面前有两个选择,要么立长,自己的嫡长子沈阔年仅三岁,若是扶他登基即位皇帝,虽说符合礼法,但嫡长子太过年幼,即便是此时登基,也需要有信任的心腹大臣来担当托孤重臣与辅国大臣的重担。但很显然,沈钦并未有如此信任之人。他生怕若是轻易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大人,便会造成大权旁落,即便是新帝能成功健康长大,只怕届时也难以夺回自己的皇权。

另一个选择便是立贤,除了自己年纪尚幼的孩子,自己还有一位侄子,乃是东狄王的长子,已然一十有六,这个年纪已然能独立处理朝政,想来若是将皇位交予他甚是稳妥,只是不仅不符合礼法,就连那沈钦也舍不得,自己穷极一生,煞费苦心,不知损耗了多少心血才得来的皇位,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落在那死在他手里的兄长的后代血脉手上,故而沈钦极为不甘心。奈何他已然命悬一线,再不做出决断,很可能面临更为惨烈的皇位争夺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