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白马辞太平 > 第二百零二回 乱臣自有为王心

白马辞太平 第二百零二回 乱臣自有为王心

作者:玄鱼幻梦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8: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而沈钦仍未就此罢休,此事须得妥善处理后事,免得横生枝节,夜长梦多,故而对那哨探复又吩咐道:“传令下去,差人将那小皇帝的尸首火速送入宫内,并找人为它清理尸首,整理仪容,并连夜打造沉香木棺椁一口,安置尸首。明日一早,本侯要率领众将及文武百官,为其送行下葬。”要说换做寻常时分,堂堂一国之君,即便驾崩,也该风光大葬,举国哀悼,用白玉棺椁,堆满陪葬品方才能显现出九五至尊最后的威严。

但如今,那聪颖慧达,年纪轻轻的洪文帝阴差阳错的坐上了皇位,也阴差阳错的成了亡 国 之 君,但他生前尚有几分骨气在,即便是被北军俘虏,也不肯为他们卖力效命,以至于最后以死明志。幸得遇上了这沈钦,虽说他亦是为了一己之私,才极力营造出这副形象,但无论他是否是做戏,至少他的确没有做出为了贬低姜国而侮辱驾崩小皇帝的尸首,更没有以此来取乐,而是安排人整理后事,还亲自带人扶棺送葬。

虽说无论是待遇还是场面相较于一国之君该有的礼仪来说都相差甚远,但这似乎已然是眼下最好的下场。想想那惨死在荒郊野外的狄挽凤,这或许便是他的报应。

“棺椁倒是好办,相关礼仪等各项事务亦可交给姜国原本的官员来处理,但是现有的问题是,这小皇帝该葬在何处,以甚么礼仪下葬,以及后续的安排。”有通晓事理的部将对沈钦如是说道,他也是借此机会提醒那沈钦,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东狄王的注视之下,若是稍有不慎,很可能就会将他的意图暴露的一览无遗。但是他却不知,此时此刻,手握重兵背靠承天府的沈钦,已然有了足够的实力对抗东狄王而自立为王。

他不想再等,不愿再等,也不能再等。时机错过则逝,可能再也不会回来。沈钦还没有蠢笨到为那东狄王打下姜国的全部江山,再自立为王。只因他知道,以他这位同胞哥哥的性格,多半会在他即将成功之时将他调换,像那卢参戎一样召回漠北。不过与卢参戎不同的是,卢参戎只不过是大败了一次尹温烈,便被夺去了兵权,赋闲在家。而依照这沈钦的功绩,只怕多般凶多吉少,性命难保。

故而再三斟酌之下,此时此刻,姜国半壁江山已然落入沈钦之手,且多是北方重镇,正是与东狄王翻脸的最佳时机。因此沈钦丝毫不惧怕东狄王知晓他的心思,或者说,他巴不得东狄王知道。又因沈钦进城之后,对于姜国旧臣,他并未打杀一人,愿意继续在朝为官的,便继续留在朝中,职务照旧。至于那些不肯服从的,便好言相劝,重礼相待,若是回心转意,自是最好,若仍不愿为官,便由姜国国库发放盘缠,返回家乡,不再过问。

之所以如此行事,便是因为那沈钦带到承天府来的,多半是目不识丁,粗犷豪野的将士,他们打仗有余,治国不足,甚至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身边能够处理政务的人才寥寥无几,即便是能寻见几人,共同操持着半壁江山的事务,也是分身乏术,回天无力。故而沈钦不是不知道,留用如此多的姜国旧臣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但这却是眼前最好的处理办法,实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也需要尽快安抚这些前朝旧臣的心,好叫他们彻底为沈钦所用。

如何处理这姜国小皇帝的后事,亦是紧要慎重之事,不可马虎,须得顾虑周全,结合多方问题,得出一个较为妥善的处理方法。故而那沈钦琢磨许久,招来相关官员,并对他们吩咐道:“姜国国都已被本侯攻陷,大姜国已然不复存在,虽是此时我手上只有半壁江山,但想来只要本侯挥师南下,便能轻而易举的夺取江南各州府的掌控。故而一统天下,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且看那沈钦沉吟片刻便接着说道:“故而姜国的国号便不能再使用,年号也不复存在。那洪文小皇帝不能再用皇帝之礼下葬,传本侯军令,追封那小皇帝中平灵公,此地千亩,就埋在承天府西北的旷野之上,筑碑立坟,四时供奉。明日一早,全城百姓,满朝文武,扶棺相送,以王侯之礼下葬。”这样看来,对于亡 国 之 君来说,似乎已是很好的下场。但却有人站出身来,毕恭毕敬的躬身一拜,开口说道:“不知这追封中平灵公之事是否需要上报国主知晓?”

谁料那沈钦摆了摆手却拒绝道:“不必如此。这些事,本侯自能做主。”实际上,那中平灵公的爵位已然极高,甚至比这封天侯沈钦自己还要高出一个品级,照理来说,他无有权力如此行事安排,即便真的要这么做,也该提前上报东狄国主请示,像沈钦这般临时私自决断,实际上已然算是僭越王权,大逆不道。可有些人并不知晓他已然打算自立为王的心意,如此行事也是故意为之,为的便是发出一个信号,告知那东狄国主,自己不日就要登基成为新的皇帝,他将自己摆在比那中平灵公与东狄王更高的位置,故而才能安排各事。

诸事安排皆毕,那沈钦便留在承天府内,也不急着挥师南下,而是每日“上朝听政”,亲自处理一些极为重要的政务,将北方各地管理的井井有条,即便如此,百姓们还是将他视为恶贼乱党,口服心不服。至于那些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无论是姜国旧臣还是沈钦带来的部分官员,无一不都默认那沈钦便是皇帝的实事,哪怕没有名分,做的事却让大家心知肚明。

而那沈钦拥兵自立,不肯挥师南下,攻占承天府后便开始处理北方各州府政事,追封姜国故去小皇帝为中平灵公等消息陆续传回漠北,落在那东狄国主的耳中,勃然大怒,当即将那情报文书扯碎,狠狠掷在身前,当着文武群臣的面痛斥那沈钦大逆不道,居心叵测,竟敢不请示自己便擅自做主,分明造反。盛怒之下,就要撤去那沈钦的兵权,将他召回。不想,那朝中文武面面相觑,欲言又止,似乎有话要说。

东狄王见状,便叫他们各抒己见,将心中所想尽皆说出。故而有明眼大胆之人便上前拜道:“我主圣明,奈何此举恐怕难以如愿。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那封天侯如今手握五族重兵,又有收编的姜国俘虏,留用了大批姜国旧臣,据守承天府,建立法度,恢复秩序,几乎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齐聚于其手。此时此刻,若封天侯想要自立为王,与我主分庭抗礼,简直是易如反掌。若是他执意拥兵自立,只怕我主的喻令他也将置若罔闻......”

“莫非如此,就真的治不了他了么!”东狄国主气氛非常,他早知这位与他一母同胞的兄弟狼子野心,居心叵测,不想如今却做出这等僭越之事,故而怒发冲冠。此时又有臣下上前拜道:“我主圣明,此时断言那封天侯僭越谋反,拥兵自立还为时过早。依臣看,陛下可差人火速递出一道手令,命那封天侯南下,若他挥师南下,离开承天府,我主则可趁此机会夺回承天府,重新掌握主动权。若是他无心谋反,则一切相安无事,若他执意拥兵自立,要么会按兵不动,抗命不尊,要么回折返回承天府,甚至不惜与我等开战。如此一来,其心可见。”

那无德无才的东狄国主哪里有其他好主意,闻言便赶忙催促道:“既然如此,快些去做。”不想他派出的使者火速赶到承天府后,来到那大殿之上,果然见到了意气风发的沈钦,便将那东狄国主的喻令捧出,毕恭毕敬的缓步上前,不过非是尊敬那沈钦,而是对那东狄国主的喻令。照理来说,同为君下臣子,沈钦理当亲自来来下跪接令,不想那沈钦却指了指使者,极为傲慢的说道:“念。”

使者见状大惊,心里已然明白了七八分,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要将那东狄国主的喻令宣读出来。不料读罢喻令,那沈钦依旧不肯屈身接令,故而那使者便提高了嗓音,阴阳怪气的说道:“封天侯,为何不肯接令?是在为难本使者,还是心中有鬼呀?”不料那沈钦冷笑一声,复又指着使者笑道:“你且回去告知国主,此喻令本侯接不得。”“为何接不得?”使者横眉冷目,朗声问道。

“此时不是南下的时机,贸然挥师南下,很有可能功亏一篑。”沈钦如是说道,眼神飘然,似乎有些心不在焉的模样。可那使者却耸着肩膀,冷笑着质问道:“果真如此么?据本使沿途得到的消息所知,姜国的军队已然被封天侯彻底击溃,想来那江南各镇所部兵马,里里外外加在一起,可能都不足万人,而封天侯手中有十数万大军,为何不能南下?敢问侯爷,战机何时能到。”

沈钦却说道:“此乃军机大事,岂能告于你知?沙场之上,千变万化,其中道理,错综复杂,又有谁人能断言?战机到时,本侯自会发兵,用不着你们催。战机未至,本侯也不会妄动一兵一卒。”使者闻言大怒,指着那沈钦说道:“国主有令,竟敢不尊?!”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本侯是否发兵全由本侯自己作主,哪里轮得到他人干涉?!”沈钦指了指左右,便朗声吩咐道,“来人,给我将此人乱棒赶出!”话音刚落,身旁的近侍便上前,一把夺过那使者手中的国主喻令,宛若丢弃一张废布般随手丢在脚旁,推搡着,殴打着,要将那东狄王钦派使者赶出大殿。

不想那使者恼羞成怒,厉声斥骂道:“奸贼!逆贼!乱贼!恶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