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白马辞太平 > 第一卷 铁骨金心问贪狼 第十六回 赤胆忠心消散魂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尹温烈,却躲在一间残破的古庙中避雨。门外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白日如夜,尹温烈却毫不动容。怀抱银枪,斜倚着门框木讷的望着庙内被蛛网缠结的佛像。自离了京城,终日浑浑噩噩,提不起半分精神。

忽地一道闪电从浓如黑墨的云层之中坠落,刺眼的电光一闪,落在破庙的前院之中,不偏不倚正劈中那一棵瘦骨嶙峋的歪脖子树,焦黑的树干来不及腾起雪白的烟气便被雨水焦熄,一丝烧焦的气息飘散在空气之中。眼前绽放的火花将呆若木鸡的尹温烈惊醒,拉回了现实。

如此场景,倒不常见。似乎象征着些甚么。他眉头紧蹙,心头没来由的一颤,似乎预感到了甚么,眼神不自觉的飘向北方,贪狼关的方向......

可那身中数箭,奄奄一息的莫然拖着残破的躯壳还在不断的前进,手中沉重的双戟不再是相依为命的伙伴,而成了累赘,可莫然依旧不肯丢弃。

身居高位俯视一切的沈钦望见眼前一片凄凉景,那莫然依旧如蚂蚁一般向前蠕动,感慨万分,目光闪动,良久才吐出一句话:“姜国有如此将士,何愁天下不平?可惜不能善用之,致使今日之败。此天亡无道之君,非战之罪也!”周围将士皆面面相觑,沉默不言。若是换做他人,胆敢说出此话,传入东狄王耳中,必然命不久矣。怎奈沈钦身份特殊,故而无人敢质疑,只有无穷无尽的迎合与奉承。

似乎是觉得没有再看下去的必要,沈钦转身离开此地。而铺天盖地的箭雨却没有因此减少分毫,莫然的肩膀,背心,腰腹,四肢皆已中箭,几乎成了一个浑身赤红的“血人”,实现早已被血肉模糊,不知名的力量还在驱使着他不断前进,只是他身旁再无陪伴之人。北军将士都震惊不已,眼前这番场景似乎只在他们部族的古书中记载过,力战不屈的“战神”,直至流干最后一滴血,也没有停止前进。

而这被他们奉为神迹的故事,却在一个异族小将身上实现。

但军令如山,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心中的敬畏与感慨停下攻势。

一枝翎羽箭毫不意外的射中莫然右胸,尖锐的箭头刺透早已不堪一击的盔甲与衣衫,殷红的鲜血一股脑的涌了出来,莫然丢弃双戟,颤颤巍巍的抬起左手,想要将那支箭矢扯出,不想又被一箭穿喉,那单薄却高大的身躯轰然倒塌,无神的双眼死死盯着身旁那折断的尹温烈帅旗,身旁使他引以为傲的双戟,可他却再难起身,奋勇杀敌。

风波凶恶海连山,壮志东流心如澜。沙场似火烧我骨,残阳若血催解烦。白发凋敝年岁尽,枕戈命途多烂漫。刀兵仓皇乾坤换,何日明月照乡还?

莫然不懂诗词,可偏偏记下了尹温烈所作的这首诗,始终在心中念诵。迷离之际,他再难说出一句话,再难与兄弟们把酒言欢,庆贺胜利,相互安慰,对败仗一笑而过,再难见到他最为敬爱的将军,再难与兄弟们并肩作战。他有满怀遗憾,却再难实现。

那血一般的残阳终于沉入望不尽边际的地平线。狼烟四起,战马不鸣,旌旗化为灰烬,寒鸦落上枝头。昏黄的苍穹之下,橙黄与紫红的云霞交织纠缠,难舍难分。尸山血海,遗尸满地。在那一刻,莫然似乎望见了早已阵亡的卫弘、徐放二将,前来接他,一同上路......

原来那回城探查情况的五百铁骑见城池被夺,不敢轻举妄动,当即折返原地,惊见莫然已然被困谷中,便要整合兵马,冲破谷口,救他突围,不想却遭遇北军合围,五千多将士皆力战而死,无一人临阵脱逃。贪狼关主关口两万守军及将官皆阵亡于关外,无一人投降或脱逃。

如此壮烈凄惨之事,本该名垂青史,可不料那督军的一名亲信,竟躲在姜军将士的尸首之下逃过一劫,侥幸回到承天府。为了保住自家性命,他不息散布谣言,污蔑守关将士,谎称乃是莫然见北军溃退,执意出兵追赶,督军大人劝解无果,致使贪狼主关守军全军覆没。

此言一出,震惊朝野。满朝上下,人心惶惶。毫不知情的文武百官一面斥责辱骂莫然等力战而死的将士,一面担忧边关情形,生怕北军趁机入关。

而那督军亲信最终还是没能如愿保住性命。狄挽凤为了稳住人心,保守秘密,竭力封锁消息,不让病卧龙床的奉乾帝知晓军情,十分果决的将那人杀死,抛尸荒野。同时假借圣上之名,威逼利诱满朝文武不得议论此事,才勉强将如此要事遮掩过去。但贪狼关已破,中原门户洞开,北军豺狼蠢蠢欲动,伺机待发,心急如焚狄挽凤只得找来王耕等人,商量应对之策。

可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承天府的文武百官自是焦头烂额,百姓却并不知晓,即将大难临头。日子依旧,一切如常。

却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又或是边关的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纷纷难逃,一路散播北方军情,致使北方州府百姓终日惴惴不安,时刻想着南迁逃命。莫然也理所当然的背上了“违抗军令,不听劝阻,擅自出兵”的罪名,成了人人可以指其项背的罪人。只可怜赤胆忠心之人,为国为民而死,却要背上千古骂名,岂不是令人哭笑不得,唏嘘不已?

约莫一月后,走走停停的尹温烈来到偏南方的宣明府,这一路行来,也听了不少流言蜚语,尹温烈却始终不肯相信,他一手提拔,视若手足的莫然会做出如此勾当。故而积怨在心,难以释怀。

再说这宣明府,虽比不得江南重镇,但因远离战乱频发之地,倒也富庶非常,百姓安居乐业。奇怪的是,偌大的城池,白日里街巷中却只有三三两两的行人,十分清净。每个人都在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手中的事。可此时可此,在城东的一家赌坊之中,却是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那在清风中微微舒展的招牌上写的正是“金秤赌坊”四个大字。

“小,小,小——”

“都三把大了,这把肯定是小!”

赌徒们纷纷下注,那斩钉截铁的模样,似乎能一次将所有亏损的钱都赢回来。

一窝不知在这赌桌之上熬了几夜的赌徒,伸长了脖子,两眼死死盯着庄家手中摇晃的骰盅。纵使面色蜡黄,满脸憔悴,也不肯离开寸步。深陷的眼窝之中折射出贪婪的光芒,从口中探出的猩红舌尖轻轻掠过干瘪开裂的嘴唇,僵硬的脖颈仿佛已然不会转动,按在赌桌边缘的双手却蠢蠢欲动。

脑满肠肥,穿着富贵的庄家一面气定神闲的摇晃着手中骰盅,一面暗中观察眼前这些饿狼般的赌徒,一个个粗布短衫,骨瘦如柴,不惜倾家荡产也想在这赌桌上混出个名堂来。赢了的还想赢,输了的总想着翻盘,欲壑难填,不死不休,谁也别想提前收手。但赌坊的掌柜对此自然是喜闻乐见,对于白送进口袋里的银子,怎好拒之门外?

但当那掌柜的将目光掠过一个黑衣年轻人之时,却突然停滞不前。那年轻人似乎也感受到那诡异的目光,便微微抬头,冲那掌柜的一笑。不知为何,老谋深算,甚么大风大浪的掌柜竟被那年轻人的笑容所惊,倒吸一口凉气,原本那满脸的笑容也僵硬的堆积在双颊。

不知为何,掌柜的总觉得眼前此人并非善茬,不好对付,便在心中暗暗提防。

或许是因为一时分神,掌柜还未停下手中摇晃已久的骰盅。精神紧绷的赌徒们揉了揉干涩的双眼,不耐烦的抱怨道:“掌柜的,还开不开啊!”

“开,开,开,这就开——”掌柜的一面抱着致歉的笑容小心迎合,又趁此机会小心翼翼的扫过那赌桌上堆积的黄金白银。所有赌徒都押了小点数,掌柜的心中有数,微微颔首,猛地反手将骰盅扣在赌桌之上,同时又抬起头来,扯着那张大嘴笑道:“还有没有人要下注,买定离手啊!”

先前那与掌柜对视的年轻人观察良久,又思索一阵,似乎下定决心一般,也从怀中取出一大锭银子,足有五十两,也跟着那群赌徒押了小点数。掌柜见状心里乐开了花,嘴角微微上扬,轻声一笑,在翻开骰盅之前小心翼翼的掰开一小道缝,趁他人不注意,瞥了一眼,又用极为微小的动作,敲了敲骰盅的底座,这才不紧不慢亮出三粒堆叠整齐的骰子,又将其一一排开,竟是三个六点,点数相加,正好是一十八,大点!

“怎会如此——”待看清那点数后,一众赌徒皆是垂头丧气,哀声不已,那失落的神情,真好似死了爹娘一般。实在好笑。

可与众人格格不入的那位黑袍年轻人,却是毫不在意的 冷笑一声,自言自语说了一声:“原来如此。”原来他早已看清这胖掌柜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弯腰伸手就要从赌桌之上取回自己的大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