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玄衣踏歌行 > 第一百一十三章:九寒玄阴功

玄衣踏歌行 第一百一十三章:九寒玄阴功

作者:奈何锅太小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8: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固此时正跟苗晴儿坐在一辆马车上,从四湖城到玉龙雪山约有两三千里,如果骑马的话,不过五六天的行程,但是苗晴儿不会骑马,因此他只好雇了一辆马车往益州而去。

“师傅,这套武功很厉害吗?”苗晴儿歪着脑袋看着李固问道。

李固自从收了苗晴儿当徒弟,便一直在想教给她什么武功合适,但是自己擅长的武功都不适合苗晴儿练。玄天宝典杀意过于太盛,蚀日九剑又至阳至刚,更不适合她练。天人一剑,需要极高的内力才能催动,此时的苗晴儿连一点内力都没有,便更没法学这套剑法。九日纯阳功也是一套至阳至刚的内功功法,也不适合苗晴儿练习。

决意刀其实本来挺适合苗晴儿练的,但是因为吕清已经练过了,苗晴儿便打死也不愿意练这套武功,这也让吕清郁闷了好些天。

李固思来想去,最终终于找到了适合苗晴儿练的武功,这便是思过崖的另一套内功心法,九寒玄阴功。这套武功心法是思过崖能够跟九日纯阳功相比的内功心法,但是这套内功偏于阴柔,不适合男子修炼,而思过崖中有大多是男子,故此这套功法便一直没有人练习。

非思过崖之人,不得练思过崖的武功。而苗晴儿是李固的徒弟,便没有这样的限制,而且这套武功也非常适合苗晴儿练习。

“当然,等你将这套武功练成了,师傅都不会是你的对手。”李固说道。

“真的吗?”苗晴儿惊喜的看着自己手中的武功秘籍。这本秘籍并非是九寒玄阴功的原本,而是李固手抄的半部九寒玄阴功。当时在他离开思过崖的时候,李寒意突然将他喊到房间里,将这本九寒玄阴功递给他,并让他抄写了半部。这九寒玄阴功在李固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但是因为不适合男人练习,看过也就罢了。但是李寒意突然让李固抄写九寒玄阴功,他却感到很奇怪,因为他练的是九日纯阳功,跟九寒玄阴功完全相冲。李固不知道李寒意为什么要让他抄写这半部九寒玄阴功。

“师傅,这九寒玄阴功,徒儿又不适合练,抄它干什么?”李固不解的问道。

“天地武学之间,总要互相见证,才能有所突破。你修炼的乃是至刚至阳的内功,与这至阴至柔的内功相见证,你或者能够突破到更高的境界也说不定。”李寒意说道。

“那师傅之前为什么不让我练呢?”李固疑惑的问道。

“如果你的九日纯阳功没有练到第八层,便不要打九寒玄阴功的主意,否则肯定会走火入魔的。”李寒意看了一眼李固,继续说道:“我原本是想你在练到九日纯阳功第八层之后再让你练这套内功,但是如今你远走江湖,我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突破到第八层,便提前告诉你。”

“可为什么只有半本?”李固问道,

“后半本,你只有在将九日纯阳功练到第九层,才能进一步练习,我想你一时半会也突破不到第九层,到时候再说吧。”李寒意说道。

李固如今刚刚突破九日纯阳功第八层也不过几天的功夫,他原本并没有将这门功夫放在心上,毕竟他的九日纯阳功还没有练到第九层,所谓贪多嚼不烂,说不定还会走火入魔,所以他几乎将这套内功心法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如今要教苗晴儿武功,便突然想起这套武功来。

“当然。师傅怎么会骗你呢?”李固看着苗晴儿说道。

突然之间,马鸣长嘶,马车突然间停了下来。

“老江,怎么回事?”李固掀开帘子问道。

“少爷,前面有人在打架,挡住了道路,恐怕不好过去。”车夫说道。

“有人打架?”苗晴儿听到马车夫的声音,便也从马车里探了出来,向外面四处张望。

“师傅,你快看那个人!”苗晴儿突然喊道。

李固顺着苗晴儿指的方向去看,果然看到有五个人围住一个人,正好将官道给挡住了,马车根本过不去。李固看向这几个人,却从中发现一个熟人,正是那被围在当中的那个人。

赫然便是段思平。

李固随即跳下了马车,却来到几人面前高声道:“各位侠士,在下有事要从这里过,能否暂请让个路。”

六个人听到李固的喊声,便同时停了手,段思平看见李固,不禁面上一喜。

那五人都穿着黑白长袍,其中四人拿刀,只有一人拿剑。那拿剑的却像是个领头的,他看见李固,便道:“我等棋局卫在此捉拿嫌犯,你们不要耽误我等公干,且去绕路而行。”

李固听到他的话,恍然大悟,原来这几个人是棋局之人,看来段思平不知道又偷了什么了不得东西。这让李固有些踌躇,毕竟这五个人是棋局卫,与他们作对并没有必要,但是段思平看起来却不是这五个人的对手,而且似乎他的轻功也没有办法帮助他躲开这五个人的追捕,否则的话段思平绝对不会与他们正面冲突的。

李固看了眼,又看了眼段思平,最后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很不凑巧,我只能从这里经过,而且还想将他带走。”

说完,李固便指了指段思平。

那为首之人看了一眼李固,冷声说道:“阁下的意思是要与棋局作对了?”

“在下不敢,只是不知我这位朋友到底犯了什么法?”李固问道。

“他劫了官粮!我等乃是奉了指挥使的命令捉拿他。”为首的这个人便是棋局千户,名叫汪琅。十天前吴郡的用来救灾的官粮突然之间不翼而飞,但是在勘察现场的时候却发现门窗紧闭,根本没有人闯入过的模样。吴郡知府不敢隐瞒,急忙上奏朝廷。皇帝闻奏大怒,便着棋局卫严加查访,务必将偷盗救灾钱粮之人捉拿归案。

棋局指挥使来到吴郡,经过现场的查看以及分析,初步判断这个人是一个轻功十分了得的人,而且这个人还是一个惯偷。于是他们便将目标瞄准了段思平,因为江湖上最有名的盗贼便是段思平。段思平的轻功也十分高强,更是在江湖轻功榜排名第四位,而更重要的是段思平还曾经有过这样的前科。

五年前,在庐江郡发生了洪灾,导致很多整个庐江地区发生了饥荒,而庐江知府因为没有得到上封的命令,便将官仓紧闭,连一粒米也没有发出来。段思平当时偶然经过庐江,看到其中的惨状,饿殍遍野,实在是于心不忍,便将庐江官仓里的官粮都给偷了出来,暗中分给流离失所的灾民,并因此活了很多人。后来皇帝下旨开仓放粮,这一件事也便就不了了之。

这次吴郡的官粮乃是为了运往雍州去的。雍州的天水郡正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旱灾。据说整个天水郡都受了灾,整个甘肃到处都能看到流离失所的灾民,而且饿死在道路两旁的流民更是数不胜数。天水郡的官仓里的粮食早就已经空了,但是灾民的数量却是有增无减。天水郡知府将灾情报告给朝廷,皇帝听奏后十分震惊,便着内阁详加处理。内阁大学士经过了好几日的筹划,决定从吴楚运粮支援雍州天水郡。这些年吴楚一直丰收,因此官仓中的粮食更是数不胜数。

内阁下谕吴郡知府,准备将粮食运往天水郡救灾。吴郡的官仓不但有粮食,其中还有官银十万余两。这些银两可以在天水郡就近购买粮食。

但是十天前,吴郡知府安排的官差准备押运这批救灾的粮食和银两去天水郡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官仓当中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他们发现官仓中竟然连一粒米都没有,连官银都不翼而飞。

吴郡知府见状大惊,便将这件事报告给了朝廷。朝廷便下达了命令给棋局卫,让他们务要限期拿获。

于是汪琅便在指挥使的命令下开始了追捕盗贼的旅程,而凑巧的是段思平刚好出现在吴郡,于是汪琅便一路追踪段思平来到这里。

棋局卫有特殊的跟踪技巧,虽然段思平好几次将他们抛在身后,但是没过多久,汪琅便又追上了段思平。如此及往返十数次,段思平也是烦不胜烦,他对自己的轻功向来十分的自信,凌波微步可说是江湖上最高明的轻功。自从他行走江湖以来,还从来没有人将他逼到这个份上。他一连逃了十几天,却始终没有办法完全将棋局卫甩掉。

最后段思平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便在这个官道上与他们斗了起来,没想到他在这里竟然遇到了李固。

其实吴郡的官粮并不是他偷的,他先是到的天水郡,然后在那里看到了遭受旱灾之后人们的惨状。饿殍遍野,流民遍地,随处都可以看见刚刚死去的流民的尸体。段思平实在是有些不忍心,便偷了很多富户家的钱财来救济灾民,但终究是杯水车薪。后来他听说朝廷将从吴楚运送粮食来救济雍州的灾民,心中大喜,便来到吴郡暗中护送,没想到正好遇上官粮被盗,于是他莫名其妙的背上了这个黑锅。他跟棋局卫声明不是自己干的,但是棋局卫却根本不相信他的话。

段思平无可奈何之下,只好逃跑。

“敢问这位官爷怎么称呼?”李固问道。

“在下棋局卫千户汪琅。”汪琅说道。

“原来是汪千户,你们怎么知道是段思平偷盗了官粮?”李固问道。以李固对段思平的了解,他偷盗官粮是有可能的,但是偷盗赈灾粮却绝不可能。段思平虽然是个贼,但是却是一个有原则的贼。他有所为,有所不为。段思平总是称自己是盗亦有道。所以李固是不相信段思平会去做偷盗赈灾粮这样的事情,。

“除了他还有谁?”汪琅看了一眼段思平,继续说道:“而且他可是有偷盗官粮的前科。”

“汪千户,那件事情朝廷好像不是这样认定的。”李固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