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锦公子 > 0016 北燕庙祭

锦公子 0016 北燕庙祭

作者:给我一张纸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8: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泰安六年严月初一,晴,太卜掷龟甲以测天象,曰:角宿出双星,东方青龙醒,礼拜祭祀、年开春雨,谓之,大吉!

是日北燕庙祭,宫中起了大坛,列法架仪仗,摆牺牲玉帛,立鼎焚香,又上建十二重明黄华盖于天阙台,高约十丈,城外遥遥可见,坛东北为小坛,复建九重华盖,亦高九丈。

午时,文武百官、诸藩使节纷纷入贺皇庭,各执方物以献,北燕八州戍守之臣望阙遥拜,同祈天子福、祈北燕福。

寒风猎猎,北燕皇帝手持一剑,穗花血红,他提摆而上天阙台,几乎一阶一停驻,良久方止。

高台下校场车马甲胄如龙,所列四象精兵总计八万,结营而陈,甲士个个身着鲜衣戎装,乘高头骏马瞩目而待,场面蔚为壮观。

登顶天阙台时,燕镇川下望阵中军将,小声喘息几口,回头说道:“昔年太祖开国,也曾让大剑师吴越人铸剑一柄,长三尺四寸,铭曰安邦,以保我北燕万世太平,可惜,太久了,已锈蚀多时!”

左右丞相携文武百官落后数步,左相王佑知年事已高,垂首勉力答道:“不想陛下还记得这般旧事,如若老臣所记不差,那剑至今还高悬在太庙之中,以镇世间邪魅,就不知陛下这剑?”

燕镇川素来崇文不喜刀剑,他笑望自己,不谈手中宝剑,转而问道:“令公子可已无恙?”

王佑知愕然,不知陛下告天之际为何突兀问起此琐碎之事,又暗暗发狠回府得再把人揍上几棍才消气,但最可恶还是那首《少年游》,狂妄不说,明眼人一看便知拐着弯骂了自己一个体无完肤。他诚惶诚恐答到,“谢陛下挂念,那小畜生不过喝了几口水,歇息几日已然无恙,我罚他闭门思过,但愿从此长了记性不再与人争执,也早日成人成才为我北燕效犬马之劳。”

身后兵部尚书拿眼睛瞟了人一瞟,阴恻恻道:“响鼓还需重锤,不瞒左相,犬子能文,那也是下官每日一番棍棒调教得好!改日有暇,下官也给左相大人寻几根趁手藤条去。”豹芝堂说话面无表情,可谁都知道这厮心里肯定乐开了花。

见人拌嘴,燕镇川微微一笑,抬手一扬,光芒下耀出一片华彩,他道:“此剑,名曰‘中兴’!乃朕亲铸!上斩佞臣,下斩蛇虫……剑身还好,就是这剑匣用金太多,又镶嵌了无数珍宝玉石,拿在手里太重……”

掂量几下,燕镇川又道:“有人说朕杀兄弑父,这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朕不降罪,也从不屑争辩。太祖曾言,得民心者得天下,朕信,但朕不信命!”言罢,燕镇川稍作调息,上前了两步,“锵”一声拔出剑来,以袖抚之,静静观望。

传言先帝病逝,本应传位前太子,却无故临危改诏传给了看起来最为不争的七王爷燕镇川,废太子隔日更是自挂寝殿。彼时,北燕正值南北交战,燕镇川燕镇河兄弟二人先后议和北蛮和南卫,又重兵洗刷了皇城一遍后弹压西秦,而后才渐渐扶正了社稷江山。

这等皇室秘辛民间偶有私议,可身为臣子如何敢言皇帝陛下杀兄弑父,何况北燕日愈强盛,已肉眼可见。

“陛下当心!”

一阵狂风卷来,吹得王佑知身形趔趄,自己尚且如此,陛下已行至天阙台边沿,稍有不慎,落下去便是剑毁人亡。

左相眯着眼睛伸手欲拉,不想燕镇川却哈哈一笑,他仰面而视,剑指东方,一声疾呼,气沉丹田道:“风!”,

台下众军士群情激昂,人人以拳撞胸,齐声呐喊,“风!风!风!”

呼声如春雷早至,响彻皇城,经久不息……

燕镇川猛然回头,额前流苏剧烈晃荡,他对人笑言,“诸君且看!这些都是朕的好儿郎,是朕的依仗!也是朕的天命!”

王佑知探出脑袋张望,台下旌旗十万,迎风招招,那雄势可说气吞万里如虎。

他道,陛下说得在理!

严月一日,云开霜散,北燕皇帝燕镇川命人竖大旗、起车架,端坐车鸾,摆驾巡游。沿途屏蔽黎民闲杂,军仗开道,数万人马从宫中校场出,穿金市,过朱雀门,一路自西向东缓缓而行,百官左右相陪,每到宏伟之处,多献吉言,谓之曰北燕昌盛……

也是严月一日,燕镇川于金銮殿内连宣两诏。

一诏太子燕穆清举止端庄,少而有威,允东宫开府议政,又赏金玉五车以嘉其德厚,群臣闻风而贺,皆附议称善!

二诏,为彰国威、慑蛾贼、靖宇内,于东都另立新军一校千人,册封长公主燕静姝为“永世王”亲领,起坛树大旗,锦衣锁甲,日夜操练,威武勇猛以伴天子来日东巡。

天子诏如雷霆,可历朝历代都不曾有过女子封王的先例,即便贵为长公主,群臣审慎之际,兵部尚书豹芝堂率先高声唱和,余者不甘示弱,一番歌功颂德后皆大欢喜,人人弹冠相庆。

……

东都盛事,苏府别院书楼开窗也只能看个模糊。

皇城里夜夜笙歌照旧,第二日醒来时,堂兄苏弘毅一早来访,他说堂弟昨晚睡得死沉死沉,不过几杯下肚,便已酩酊大醉,殊不知,你被人搀回香闺歇息时,听风楼里又出了大事。

那听风楼与兰台海齐名,不仅廊回百转,还引了大河水开闸游船,每夜华灯初上,画舫上丝竹管弦齐鸣,轻歌曼舞可说不输江南。

见锦弟睡眼惺忪似未醒酒,苏弘毅附耳说道:“你可知昨夜郑蒙郑将军醉酒,更衣时恰好遇到船板脱铆,他一跟斗撞碎了陈木护栏摔进了水里,又恰好夜半无人察觉,一早捞起来时,人已经泡得浮肿如猪……”

“当真?”

“这还能有假?说起来那郑蒙也是倒霉,据说才将将攀上了东宫太子,又行将赴任南州统兵十万……”

苏少爷喝了阿奴递来的化渣苦药,一边听堂兄絮叨,一边又慢慢煮上茶,他打开窗户说,堂兄你看,这雪,还肯定要下。

有人说郑蒙死得可惜,北燕良将本就不多,而今又少了一个挑大梁的;也有人说,这畜生死得好,死得妙,郑人屠坐阵云州十年,打着坚壁清野的幌子,不知道杀了多少燕州妇孺百姓冒领军功。北风吹来,平乐巷那个闭着眼睛乞讨的女子扯了扯留仙裙摆,正好盖住小腿几片淤青,她心想着,再听一阵子落雪,等开了春,师傅肯定会着手教自己练剑,练少爷说的大义灭亲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