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半吊子的道士 > 章八十五 疏要

半吊子的道士 章八十五 疏要

作者:和灰比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大公子刚租了一艘小船,天上的黑云就散开了,露出了满天星斗,映照在湖面让人觉得自己置身于夜空之中。

李从文支走了所有人,连划船的伙计都不要,就任由小船在湖面飘荡。

杨小央见鞠夜阑和匣子里的小荼在说悄悄话,叮嘱了一句:“别在外头吹太久的风。”

随后就进了船舱,他准备和李从文喝酒。

李从文见杨小央神色莫名地打量了一番手中精致的小酒盅,随后便仰头一饮而尽,自己也喝了一口,笑着说道:“想不到你也有喝酒的一天。”

杨小央听出李从文并不是在调笑自己,便觉得他看出了什么。

“你有心事?”李从文接着问道。

杨小央拿着酒盅的手一颤,挣扎了一会儿决定还是隐瞒一些真相,慢悠悠地给自己倒了一杯才开口说道:“不违道人死前留下了一个遗愿,我准备替他完成。”

“什么遗愿?”

“他有一件遗物想要交给他一个在鄂州城的后辈,但这城太大,我担心找不到。”杨小央说完就觉得十分愧疚,其实他早就明白,欺骗的滋味不好受,不论是骗人还是被骗。

杨小央闭眼抬头,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便感到一股炽烈涌入体内,似要烧尽自己的身体。

李从文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又摆出轻挑的表情来,“这有何难?明日我们去找谢言,他一楚国公的世子,在鄂州城内找个人还不简单?”

李从文说完就拿起了桌上的大酒盅,起身走向舱外。杨小央长叹了口气,也一道跟上。

星辉洒落,满湖的繁星与远处湖面上的火光交相辉映。

李从文大笑三声,手一挥,把酒盅内的酒尽数撒入湖中,随后躺了下来,闭上眼朗声道:“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啊!”

杨小央一愣,觉得此句着实美妙,惊讶地问道:“你还会作诗?你不是不爱读书吗?”

鞠夜阑回头白了两人一眼,“这哪是他作的?分明是别人的句子。”

李从文毫不在意,“此句如此应景,借来用用又有何妨?”

说完就翻了个身,鼾声响起。

杨小央干笑两声以掩饰自己的孤陋寡闻,对着鞠夜阑轻声说道:“你也进去休息吧,我在这看着他,省的咱们的李大公子翻个身掉下船去,把自己淹死了。”

杨小央见鞠夜阑留恋地看了眼湖面,便抱着匣子进了船舱,脸上的苍白和眼中的欢喜让杨小央心如刀绞。

叹息一声,坐在了鞠夜阑刚才坐的地方,摸了摸怀中的小碗,拿出了那册《搬运术》翻看。

这本书并不厚,前几日杨小央已经抽空大致看过一遍,发现这搬运术并不难练,是一门很基础的道术。只是他是第一次接触道术,而且无人指导,所以一时没有练成。

吹着湖面上清凉的风,杨小央看了眼身旁的酒盅。默默合上了那本薄册,闭眼凝神,摊开右手,神识探向小酒盅,伴着灵气一同运转,便觉手中多了一样东西。

杨小央欣喜地睁眼,看着手里的酒盅,自觉能在鞠夜阑面前不会那么没底气了。

杨小央又看向李从文旁边的大酒盅,运转搬运术,它便出现在了自己手里。

杨小央兴奋地拍了下大腿,强忍住喝彩的冲动,拿起酒盅就往嘴里倒。

然而酒盅里没有酒......

才想起来他之前把酒喂湖了......

杨小央心虚地低头看了眼李从文,发现他还在酣睡,悄悄松了口气。默默地放下酒盅,转头看向湖面,突然生出了一个想法。

能不能把一些湖水搬到自己手上?能不能让水运于掌中凝而不散?

杨小央一念至此便把神识探向湖水,包裹了拳头大小的水,运转了搬运术。

感受到手上一凉,杨小央一喜,然而刚想维持住那球形的水,水就散开了,落到了自己身上。

杨小央叹了口气,也不太在意失败。

又一阵清风吹来,杨小央忽觉大腿处有些凉,低头一看,发现之前搬来的水都洒裤子上了......

杨小央静静地盯着湿了的地方看了一会儿,又抬头看了眼天色,发现不知觉已经半夜了,然而城里依旧火光明亮,仿佛这城中的人不用睡觉一样。

杨小央觉得几个时辰足够让裤子干了,也就没管,开始运转食气法补充刚才施展搬运术消耗的灵气。

......

朝阳初现,杨小央吸完春日朝霞,依旧宛如云消雾散,修为不得寸进。

杨小央叹了口气,再次压下心中的期待,眯着眼看向朝阳。

“哟,杨道长昨晚这是干什么去了呀?怎么裤子都湿了?”

李从文欠揍的声音响起,杨小央一愣,低头一看,脸都黑了,没想到半个晚上裤子还没干。

这湖水有问题啊!

杨小央站起身,用衣袍的下摆挡住裤子,干咳两声,“你昨晚还说要告诉我谢言是怎么取消宵禁的,到头来光顾着喝酒,啥都没说。今天你要给我好好说道说道,我可是好奇的很。”

李从文笑了笑,没说话,指了指脚边的船桨。

杨小央嘴角一抽,默默地拿起浆划向岸边。

......

前往谢府的路上,李从文向两个半人解释起了谢言是如何说服鄂州刺史放开宵禁的:“那个谢言啊,我小时候和他一起读书的时候,学堂的先生们对他是又爱又恨。因为叫他背书,叫他作文,他那是一窍不通,但是一旦说起算学来,那他可就厉害了。

有的时候啊,先生想不出的算题他都能算出来,虽然他从没主动解答过就是了,一直一个人待在角落里,也不跟人说话。

有的时候先生叫他回答问题,他都不敢说话,那一脸的惊恐跟个待宰的羔羊一样。

我猜他可能是有什么心病,不敢跟人相处,所以经常独自静静地思考问题。

你说一个人独自思考,他也不可能一个人吟诗作对是不是,肯定会想写其他的问题,我估摸着就是这样,让他的条理非常人所及,所以算学厉害。

后来他在学堂只待了一年就回鄂州了,也一直没去过别的地方。

据说在他十三四岁那年,他给他爹写了封折子,叫商贾疏要。他爹看了直接给了鄂州刺史,鄂州刺史又把它上报给了朝廷,一直送到了杨叔那。

你猜怎么着?杨将军当场就让鄂州先行放开宵禁,并鼓励商贾。

后来这鄂州城的赋税越来越高,其中有七成来自商税,杨叔见此便开始鼓励天下各州行商,如今我鸣武的赋税依靠此策已经比之前要高了一倍不止。世人只知杨将军鼓励商贸让鸣武富了起来,谁能想到其实这出自一个不敢见人的少年之手啊。”

杨小央见李从文说得意气风发,搞得像在说自己一样,翻了个白眼,“所以那商贾疏要到底说了什么?”

车厢里探出个脑袋的鞠夜阑也点点头,大眼睛里全是光。

李从文啪的一声打开折扇,随意地说道:“具体的我看过,但没看懂,只知道大致说的是只要百姓多花钱买东西,就能变得有钱。”

“啊?”杨小央和鞠夜阑同时疑惑地叫出了声。

杨小央上下打量了李从文两眼,怀疑地问道:“这是什么道理?真的假的?”

“我也不懂啊,你到时候自己去问他吧。”

华贵的马车来到了一座大宅门前,这宅子比段青在长安的宅子要大得多,也气派得多。

此时大门敞开,门口站着两个甲士,腰间别着窄背刀,宛如门神。

三人下车,李从文笑呵呵地对着那两个甲士拱了拱手,“劳烦二位通报一声,就说谢言故人李从文来访。”

其中一个甲士皱眉思索了一会儿,隐隐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再看李从文气度非凡,便没有多说,拱了拱手就进去通报了。

杨小央还没见过谁家用甲士看门的,便觉得这楚国公必然非同一般。

他偷偷地戳了戳李从文,问道:“你说这么多年了,人家还能记得住你吗?要是不让我们进不就太尴尬了?”

李从文撇撇嘴,“他这辈子也就认识那么几个人,怎么可能记不住?”

不一会儿从国公府里走出一老头,惊喜地对着李从文行了一礼,“原来是三公子来了,世子殿下让您去内院一叙。”

老头说完就让下人领走了他们的马车,并摆手在前面领路。

门口的两个两个甲士恍然大悟,显然听说过三公子的名号。

“三公子,这几位是?”那老头看了眼李从文身后的二人,小心翼翼地问道。

“哦,他们是我好友。”李从文一边打量府内的景色,一边随口说道。

那老头点点头就不再多言,只是杨小央感觉他好像隐晦地看了自己一眼。

这是觉得我不配做三公子的好友还是怎么的?

杨小央悲愤加疑惑地跟在那个管家模样的老头后面,不知为何那谢言要他们去后院。

哪有在后院待客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