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半吊子的道士 > 章六十八 练剑炼心

半吊子的道士 章六十八 练剑炼心

作者:和灰比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钱有钱和钱权要父子俩不会武功,看到在他们眼里已经算厉害的三寸梅花不是来人的一合之敌,就觉得刺客武功非同一般。

然而他们没法帮到李从文什么,只能在一旁出声提醒道:“公子小心些。”

李从文点点头,一脸严肃地举起破剑,向老陈遥遥一指。

钱家父子没看到从剑里有飞出什么东西,还以为是李大公子在行礼,却突然看到那刺客轻轻挥了一下刀,地上便出现了一道裂痕。

“公子无需手下留情,莫不是看不起老夫?”老陈呵呵一笑,朗声道。

李从文深吸了一口气,明明表情没有变化,钱权要却觉得他那俊美的不像话的脸上多了些什么东西。

两人都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没有说话也没有动作。

院子内一下静了下来,连院外的鸟叫虫鸣都停下了。

阳光照在钱权要身上,他才惊觉天好像突然暖了不少。

钱家父子不懂这是在干什么,其实要杨小央来他也不会知道。

两人静立了盏茶功夫,李从文突然把剑斜举身前,一言不发地斜斜劈下。

老陈依旧漫不经心地把横在身前的刀微微一侧,只见刀身微微一震,地上又出现了一道裂痕。

“公子的剑意不该被弹开才是。”穿着黑衣的老陈缓缓说道。

钱权要觉得那语气不像是个刺客,更像个老朋友,或者是师傅。

李从文吐出一口气,转头看了眼钱家父子,提着剑向老陈冲去。

钱权要看着李从文的背影,心思难明。

原本的李从文在他眼里,不管何时都是一个随心所欲、风流倜傥的公子哥,但当他把剑像刀一样狠狠朝着刺客劈下去的时候,他才意识到人总是会迷茫的。

两人兵器相交发出了清脆的声音,不似黄鹂鸣唱,却似琴声靡靡。

李从文用着似乎下一刻就要折断的破剑,不停地对着老陈砍下,宛如一个第一次用剑的人,不会变招,而且每一击都要用尽全力。

没有剑术,也没有剑意。

老陈每次都没有硬接,或是用刀背,或是用刀侧轻轻划开,动作轻柔地让人看了仿佛会生出困意。

而李从文也仿佛真的要睡着了一般,劈砍的动作越来越无力,似是已经力竭,又似是思绪已经飘到了别处。

...................................

安炎二十四年,春,启年殿,太子寝宫。

“太子殿下招老臣来有何事?”李敬澜看着站在门口一脸欣喜的赵启年皱了皱眉。

赵启年上前搀住李敬澜的手臂,把他请进了屋里,一边笑着说道:“李相今年不过三十一,何来老之一说啊?”

李敬澜皱着眉看向赵启年,默不作声地收回了手臂,严厉地说道:“殿下,我鸣武百姓且不说这战乱年代,往年天下太平时,能活过三十三岁者不过五五,臣如何不老?”

赵启年脸一白,有些羞愧地低下头。

李敬澜看着他,不由叹了口气,“殿下,你兄长前些日子已经被陛下封为秦王,不日即将出行前往封地了。

陛下这是打定主意要把大位传与殿下,殿下今后不可再在朝堂上事事问策与我,当有自己的决断才是。

刚才老臣训斥殿下,殿下也应当据理力争才是,断不可如此软弱啊。”

赵启年微微抬头,轻声道:“我,哦不,孤知道了。”

两人落座,侍女上茶后,赵启年就屏退了所有人,只留二人在屋中。

“李相,此次招李相来是有事想请教。”赵启年和声说道。

“殿下请讲。”

“前些日子孤拜读了道德经,不知其解。

尤其是其中说君当不尚贤,使民不争。孤不明白,君王不应当求贤若渴吗?为何要不尚贤?”赵启年一脸疑惑地问道。

李敬澜露出了一个笑容,“殿下可知人之思想是如何演变的?”

赵启年不知道这个问题和他问得有什么联系,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答道:“孤不知。”

李敬澜摸了摸胡子,“人之思想,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国亦如是。

不尚贤乃是第二次从无到有之所求,是在有过之后才需要的,况且并非完全不求,而是求之有度。”

赵启年恍然大悟,又问道:“那我朝如今当如何做?”

李敬澜喝了口茶,突然高声道:“如今我朝八王反叛致使天下大乱,正是从有到无,励精图变之时。大乱之后便需大治,我朝当纳尽天下贤才,待天下大定后再开一盛世!”

赵启年听了兴奋地站起身问道:“李相可有办法?”

李敬澜却叹了口气,神色落寞了不少,再无刚才的意气风发,“此事与我朝勋贵之利益大有冲突,求贤之事还要徐徐图之。

如今我们只能尽力培养后辈,在勋贵后辈中求贤。

可惜我那两个儿子虽聪慧,却只会背些文章做点诗,不是当官的料。

不过近日我夫人有了喜,大夫说是个男婴。老夫当真望他能真正地读进书,以后做个好官,所以想给他取个名字,叫从文。”

..............................

春风吹进院内,带来了一片初生的绿芽,而新生的灭亡却没有给人多少哀伤。

李从文梦游似的乱砍一通后,感到有些力竭,便后退两步没再出招。

这让钱家父子以为他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好是担忧。

李从文片刻调匀了气息,便转过头盯着钱有钱看,直到钱有钱被砍得发毛才回过头,轻笑了两声。

钱权要看他这样,便感觉原先那个公子哥又回来了。

李从文这时出声了:“本公子之前太过在意对错,后来才发现我所在意的对错其实是世人公认的对错。

现在本公子不想管那公认的,只想管自己的。纵使分不清对错也无妨,这东西又何需分得太清,问心而已。”

李从文说完随手对着老陈横挥一剑,便收剑入鞘。

钱权要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能感受到一股比今日春风还暖的风抚在了脸上。

老陈把刀往地上一丢,抱拳道:“看来公子剑道又有所精进,老夫此次认栽,就先告辞了。”

说完就领着还有些茫然的鞠夜阑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从文大笑三声,冲着钱家父子行了一礼,“本公子也告辞了,若是有事写信于我便可,我叫李从文。”

钱有钱看着离去的两人茫然无措,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待他回过神来时人已经走了许久。

他觉得今天发生的事情有些奇怪,不过既然刺客解决可,也没想太多。

他看了眼他儿子,觉得有些事还是先晚些再说,现在把家里的护卫先扶进来才是,门外应该还有不少护卫倒在那边。

钱有钱来到他家那扇小门前,轻轻一推。

只听轰的一声,墙的上半部分轰然倒塌,而下半部分却完好无损。

......

“这件事在下一定办妥,在下就先告辞了。”成州录事参军满脸笑容地向李从文打了声招呼,就带着手下用两辆大马车把钱装着送走了。

“到头来就偷了两万贯?”李从文一脸鄙视地看着杨小央。

杨小央翻了个白眼,“我没见过世面行了吧?谁知道这铜钱这么重?拿两万贯都跑了好多次,还累死累活的了。”

李从文嘴角一抽,“说实话,本公子没也见过那么多铜钱,倒也不怪你。”

李从文又看向方三,笑眯眯地问道:“不知方兄今后有何打算?”

杨小央看着李从文的表情,总觉得他有些不怀好意。

方三此时显得有些挫败,可能是还没缓过劲来,闻言摆了摆手,“我准备回家种地,好好过日子,侠盗我是不想当了。”

方三说完就转身想走,却被李从文叫住:“方兄既然不想当侠盗,不知可有兴趣为朝廷效力?”

杨小央一愣,没想到李从文会叫一个贼去当官,这能行吗?

方三不出意料地摇了摇头,“官府拘束太多,我不喜欢。况且我终究是个贼,怎么可能去当官?”

李从文不知道从哪摸出了他那把折扇,啪的一声打开,走到方三旁边勾住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方兄有所不知啊。

本公子想让你去巡城司任职,巡城司平日里就是负责监察地方,不仅要监督官员,还要维护一地治安。

说白了即是地方的言官,又能算半个地方军。本公子见你嫉恶如仇,轻功又出神入化,当个巡城司的司众再合适不过了。”

方三听了似有些意动,毕竟他做惯了偷偷摸摸的事情,要回去种地还有些不甘心,“只是我要如何进的了这巡城司?”

李从文收起折扇,从怀里拿出一封信来,挤眉弄眼地说道:“方兄放心,我爹和成州刺史有旧。我送去书信一封,自会有人来考教你,相信以方兄你的本事和品行,通过应该不是问题。”

杨小央眼睛一瞪,你爹到底认识多少人?

还有,方三去当个弹劾别人的官,就怕当地官员会被弹劾得真的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做官了吧?

杨小央吐出一口气,突然觉得当地的官员有些可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