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半吊子的道士 > 章三十四 游泳

半吊子的道士 章三十四 游泳

作者:和灰比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几日杨小央再没有上过街,一直呆在府里,只是偶尔会去厨房向段府的厨子请教。

要不是公爷交代过,他估计会被厨子扔出去。

杨小央不出门并不是因为那天的事恼羞成怒,事实上他的名声一点没臭,反倒是段公爷的名声更臭了。

长安百姓已经传开了,说是段公爷请来的人在逛青楼的时候鼻窍出血不止,已经成了那家青楼的笑话。

至于请来的是谁无人关心,大人物出丑才是百姓爱看的。

现在城里为数不多能给段公爷添个笑脸的地方,让段公爷有些畏之如虎。

杨小央这几日一有空便要拿出那封信来看,祖师的意思很清楚,他要为当世修道之人谋求一条新路。

只是杨小央不理解,祖师作为当世唯一地仙,本应该可以为所欲为。

朝观昆仑白雪,夜听东海涛声,随手摘星辰,朝饮仙露,暮餐晚霞,与天地同寿,坐观天下风起云涌岂不美哉?为何非要身先士卒,为天下谋呢?

杨小央自小就没什么理想,觉得把一辈子平平淡淡地混过去就好,就算是小荼出事后也只是有了个小目标,修到人仙而已,最多加上带小荼吃尽天下美食罢了。

他从没生出过要主动帮助别人的想法,也从不觉得天下人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而且至今与自己有交集的多少人都成了陌路人。

元田一家人,王德那个老人,小花那只花猫,鹤山城的那对父子,响马兄弟,扶笙和青草,甚至是净远都是如此,而祖师的信却让这个想法有了些许的动摇。

有人说一个人要变很难,其实有时缺的不过是一个契机罢了。

这一日段青带来了一个消息,“朝廷要在岳州建新城,只是洞庭湖里的水贼太多,每次开工就会有水贼来捣乱,所以朝廷广招天下的江湖好汉进洞庭剿匪,据说已经有不少江湖豪侠动身了。”

“朝廷给了重赏?”杨小央看了眼有些跃跃欲试的李从文,问道。

“没有重赏,只是过去给条小船还管吃住而已。”

李从文已经迫不及待了,“要什么重赏,我辈江湖人不过一个义字当先。段青赶紧给我们去准备快马和干粮,一起去剿匪。”

杨小央觉得还是要问清楚才好,“朝廷为什么不派水师过去?水贼一共有多少人?”

“水师的厉害在于艨艟巨舰,但是大船进不了云梦泽深处,而水贼又都是小船,看到水师的大船往大泽里一钻就没影了,水师奈何不了他们。至于水贼具体有多少人不清楚,估计是三万上下。”

杨小央一惊,“哪来的这么多水贼?”

段青叹了口气,脸上的肉也随之抖动,“都是些穷的吃不起饭的流民,靠水上打劫度日子。说来也算得上是可怜人,但他们干了不少坏事,必要的惩罚还是要的。”

看着正在招呼老陈准备行李的李从文,杨小央叹了口气不再多说。

“你们还是过几日再走吧,我好给你们准备些东西。”段青说这话时才有了些公爷的气势。

..............................

安炎二十三年,夏,京城。

最近学堂来了一个新学生,叫陈康。

学堂里的少爷们不知道是哪个陈家出来的,只知道他是李相介绍来的。

问了李家的长子李运先和次子李思哲,他们也不清楚,只说是李相从关中带回来的。

李运先七岁了,是最受先生喜爱的学生。

他各家经典倒背如流,还能吟诗作对,但是李相说这孩子只会读书但不会做官,已经被带回去自己教导,说要看看还有没有救。

所以陈康就一直跟着李思哲,李思哲走到哪他也走到哪,李思哲看什么书他也看什么书。

李思哲和他哥哥都是性子极其温和的人,虽然有些烦恼,还是对陈康多有照顾。

原本李运先走后李思哲就成了先生最爱的学生,现在又多了个陈康。

陈康虽然书背的没有李家兄弟好,也不会作诗,但先生喜爱他的积极进取,不怕犯错。

陈康时常要在学堂里找先生请教,遇到见解不同之处还会与先生辩论,直到自己真的懂了以后才向先生道歉并且致谢。

先生也从来不怪他,反而要学堂的学生们学习他,说这才是做学问的态度。

李思哲和陈康在别的学生眼中完全就是两类人,一个温和一个激进,一个知礼一个无礼。

今日先生问了大家一个问题,说如果战乱结束以后让各位去当地方的刺史他们会如何治理州县。

学生们都是大家子弟,对于地方治理从父辈那里听来不少,都说要多多开垦农田,减少赋税劳役,粮食越多越好。

李思哲也是这么认为的。

只有陈康说农田不要开垦太多,粮仓的存粮足以应对两年的饥荒就好,然后让没有多少地可种的农户都去养鸡鸭。

有学生不同意,说光吃鸡鸭怎么行。

陈康说只要把鸡鸭和蛋卖给大户人家,自己再去买粮吃就可以。

还说最好能让南方多的吃不完的稻子运到北方,这样大家只靠卖东西不用种地也能活的很好,官府还能收到不少商税。

学生有些不服气,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哪里有人不种地也能吃饱饭的?但是要说陈康错他也找不出理由。

先生没有评价陈康的方法,只是第二天陈康再也没有来过学堂。

听说和李运先一起接受李相的教导去了,只有李思哲老老实实的上完了学堂。

...................

秋容凋翠羽,和州镇是汉水一支的源头所在,岸边的柳树锤在江边随风摆动。

杨小央和李从文坐在一艘小船的船舱里,这艘船据说是段青命人用水师退下来的小型战船改造的,更适合几个人在水上作战。

船上两边各有一张小型床弩,上面架着攻城凿,凿上连着绳索,供人跳帮。

船上的帆没有升起来,因为汉水的水流很急,而且风向不定,只要控制好船前进的方向就好。

段青并没有把人送到和州镇,替他们准备好了船和武器后就在长安和三人分别了。

杨小央知道他母亲身体不好,夫人又怀了孩子。所以无法远行。

不禁感慨又只剩他一个人,带着家人战战兢兢地在长安苟活了,李从文安慰他说不要小看了段青,才让杨小央好受些。

段青说小船之间的水战基本就两种打法,用箭把人射死和跳上对面的船把人杀光,所以又准备了一张五石强弓和一把强弩。

李从文和老陈都不要,说他们不会用,而且在他们看来跳帮足矣,也不知道他们哪来的自信。

杨小央弓用的少,准头不行。

虽然修仙之后眼里强了许多,但眼力是眼力,准头是准头,所以在段府的时候稍稍练了练,但也没提升多少。

其实杨小央打心底也觉得没什么是跳帮解决不了的,到时候一拳一个岂不快哉?

小船顺流而下速度很快,青山绿水飞驰而过。

船上的日子却很无聊,老陈要掌船,李从文在船边一边钓鱼一边和小荼说话,也不知道船那么快他在吊哪门子鱼。

杨小央只能用箭射天上的鸟和水里的鱼打发时间,然而好不容易射中的鸟掉到了水里,他这才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从文,老陈,你们会游泳吗?”杨小央觉得当初同意李从文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主意就有些后悔,一帮子不会游泳的人去剿水贼,也不知道是不是想不开了。

“小央你会吗?”

“不会。”

“那我掉水里你能把我捞出来吗?”

“那应该可以。”杨小央觉得把灵气运转在脚上踏波而行,走个几十步还是可以的。

“那不就行了,我掉下去你捞我上来就好,要会游泳干嘛?”

世间何其之大,杨小央觉得也大不过李从文缺失的那块心眼。

老陈嘿嘿两下表示同意。

杨小央脸一黑,“老陈你也不会?”

“老夫不会游泳,但老夫不会掉水里。”

好吧,有个比李从文还要豁达的。

杨小央没话说,踩着水去捡吊水里的鸟,不知道那鸟烤起来好不好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