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半吊子的道士 > 章一百九十六 阴云聚

半吊子的道士 章一百九十六 阴云聚

作者:和灰比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启年不知道他有多久没有离开京城了,哪怕这里距离京城很近,对他来说也是种新奇的体验。

今日杨启就要将刺驾真相大白于天下,这让他前不久刚燃起的些许斗志消磨殆尽,见账外都是亲近之人,而大臣不会也看不见自己,便轻轻靠在了椅背上,心中幻想着义父继续替自己执掌朝政的场景。

禁卫将杨启送至场中便退至一边站成一圈,把杨启围在中间。

皇帝下首是六部尚书,李敬澜没来,便由刑部主持。

一刑部官员得到示意,站出手执圣旨朗声道:“摄政王杨启,蒙先帝厚恩,奉命执掌朝政、肃清寰宇已有二十载矣,鸣武太平,百姓安康,施政颇有成效。然盛世将至,杨启刺驾于殿前,百官惶恐,帝惊怒,念启多年功高,命之将真相公于天下,不得有所欺瞒,钦此!”

杨启穿着囚服,须发打理得干干净净,手脚都戴着镣铐,站得笔直,挺着个可称之为将军肚的肚子却没点大将军的气质。

他听完圣旨笑了笑,觉得这种水平的应该是赵启年自己写的,可能为了满足各种要求还改了很多遍。

躬身谢恩后,杨启突然扑通一声退了下来,把所有人都下了一跳,围观百姓也一阵骚乱。

禁卫以枪击地发出震耳的响声才压下,场中又归寂静,只是一直很轻松的李从文眉头皱起,感觉不太对劲。

“臣——”

杨启以内力发出的声音清晰传到每个人耳中,自然也包括赵启年。

赵启年不记得上次杨启自称臣是什么时候,甚至不记得义父有没有这么自称过,就在他愣神的时候,又听杨启开口了。

“臣有罪。”

赵启年差点从椅子上站起来,定了定心神猜测这是义父的场面话,连忙扯出微笑喘了两口气重新靠在椅背上,只是他没发觉自己把椅子的扶手握得很紧。

那刑部官员又得到示意,朗声问道:“汝有何罪?一一道来。”

杨启挠了挠肚子,觉得刚才自己显得不太陈恳,忏悔的意思也不太够,又扑通一下对着赵启年远远磕了个头。

“臣有罪。”

杨启又说了一遍。

刑部官员又看向上看,见自家尚书点头,抹了把头上的冷汗,“请如实道来。”

说完自己都想抽自己一巴掌,用什么请啊?

杨启把头抬起却没说话,场中一时又显沉默。

那刑部官员只觉自己的冷汗蹭蹭蹭地往外冒,看向南面的百姓,总觉得有无数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那些目光中似是饱含着笑意,而自己就是那个笑话。

冷汗被阴风一吹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正想着自己明日要不要告病在家休息两日,杨启说话了。

“罪太多一时说不上来,容我想想。”

他觉得自己现在就需要告病。

一边的李从文噗嗤一下笑出了声,把他旁边的胖子吓得又退了两步。

李从文见杨启这做派便觉得自己没必要担心了,高台上的赵启年也是。

杨启说要想想,即便现在他是个犯人,也没人敢催促他,只能任他跪在地上想。

杨启感觉自己跪着不太舒服,脚一叉干脆盘腿坐下,把刚才想要显得忏悔些的想法忘得一干二净。

“先帝初封臣为摄政王时,命臣辅佐太子理政,教导太子,然臣贪图享乐,荒废政事,有违先帝恩宠,这是罪一。”杨启思索良久开口道,这语气依旧不想忏悔,更像是一个老人在回忆过去。

在场重臣中就数陈康年纪最小,杨启所说他不曾经历,只听人说过,不解其意,就连赵启年也是如此。

只是他不解的是义父为什么要说谎?

“先帝将当时的御林军尽数交于臣,命臣带兵平叛,然臣初得权势,是以得意忘形,拖延月余,错失战机,致使御林军损失惨重,陈恩公之子更是殒命,这是罪二。”

赵启年瞪大了眼睛,隐隐感到了不对。

“臣仰仗先帝提拔,手握重兵,然心中无策,难以抵御众王。陛下心系鸣武百姓,替臣出谋划策,臣依陛下之计无往而不利,然臣贪图功赏,冒领陛下之功,这是罪三。”

赵启年猛然站起身,却又感到一阵眩晕,晃了两下站稳后依旧在慌神,嘴中喃喃道:“不对,不对......”

只是无人听见,也无人见到。

杨启抬头看了眼,笑了笑,继续运足内力大声道:“平叛之功加之手中重兵,臣于朝堂胡作非为,多次以己之名行他人之策,又多次以下犯上,独断专行。百官忠勇,难以抵抗;陛下受缚,难有作为;贤士遭妒,难献良策,这是罪四。”

“不对......不对......停下,停下!”赵启年在帷帐之后终于喊出了声。

账外的泰正听到也从震惊之中回过神,连忙让人传话。

之前负责主持的刑部官员早已吓傻,他猜杨启今日会认个不轻不重的罪,却没想到杨启把自己的罪过说得那么严重,严重到都不像是真的。

他听到陛下的命令酝酿良久才敢开口,只是他微弱颤抖的声音刚刚发出就被杨启盖过。

“臣还颁布侠义令,广收天下豪杰为朝廷所用,剿灭不少江湖门派,实则是为报私仇。臣还以奸计给陈恩公判罪,使其下狱,然此二者罪有余辜,臣不认罪。”

杨启声音越来越大,接着说道:“臣还妄图在朝中结党营私,曾多次试图勾结禁军将领,然禁军忠心可昭日月,不受蛊惑。

臣又试图勾结北王,许诺他助我夺下帝位后分与他半壁江山,然北王不应,恐鸣武动荡,只得暗中命京城外的北疆骑兵戒备。臣贪心不足,觊觎帝位,无策,只得只身刺驾却无奈被阻。

近日臣在狱中回忆往昔愧疚万分,有背先帝遗志,有违陛下信任,虽万死而难辞其咎,臣恳请陛下赐死!”

杨启说完改坐为跪,对着高台伏地不起。

秋风过,阴云聚。

赵启年趔趄着走出帷帐,推开上前搀扶的泰正和罗立,一脸泪水,一脸怒容,指着伏地的杨启哭喊道:“义父何故弃我而去?”

可惜风儿甚是喧嚣。

赵启年说完脚一软就要倒下。

泰正和罗立大惊,急忙扶住,刚要喊叫,洪公公和日莹出现在了赵启年身后,拖住他的身体。

洪公公一边将赵启年扶进去,一边轻声道:“不要声张,去传命回宫。”

赵启年晕过去的场景没人注意到,众人不是处于震惊就是在看杨启,尚未引起骚乱。

泰正连忙点点头,转身看到依旧伏地的杨启,问道:“那杨将军怎么办?”

他话音刚落,刑部的老尚书鼓足了气大喊道:“依鸣武律法,十五日后将杨启当街斩首,以儆效尤!”

苍老的声音未能传出多远,便有人四处传讯。

杨启起身再拜,“臣叩谢皇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