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半吊子的道士 > 章一百九十四 讲道理

半吊子的道士 章一百九十四 讲道理

作者:和灰比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啊?规矩?”李从文挠挠头,与泰正对视一眼答道,“规矩我不懂,我就知道书里好像写了,陛下要不要听我诵一段?”

李从文这几日不曾出府,基本一直待在李敬澜的卧室内看书。

他虽谈不上过目不忘,但也足以称得上天资聪颖,加之底子尚可,不像某个道士仅仅一本薄册也能找出上百个不认识的字来,因此没几遍就能背诵。

至于其中的道理,他也听从父亲的话,不管懂不懂,都要先记住。

赵启年愣愣地看了李从文一会儿,待他确认眼前的是真人才挪开,却依然没想到不爱读书的李从文竟然也会有背书的那一天。

但赵启年可不是找他来听背书的,拍了拍身前堆积如山的奏章,“这些都是大臣们上书请求惩处义父的奏章,朕自问从未亏待过大臣,大臣为何不肯顺应朕的心意呢?”

泰正一心想当大侠,但如今伴随赵启年左右他并无不满,相反十分高兴。

因为他想当大侠是为了锄强扶弱,让世间少些苦难之人,而若能帮助皇帝不就等于帮助了天下人吗,可比他一个人快多了,这样的大侠虽比不上拔刀的风光,却更像个大侠。

因此他沉思良久,想给出个尽量正确的答案。

他的父亲是个县令,不是大臣,只能算个小臣。虽然不喜,但没有别人可选,也只能试图揣摩父亲做官时的心思。

“陛下,大臣们可能觉得他们这么做对鸣武有利。”泰正说完还沉浸在对父亲忙碌背影的回忆中,却被一声巨响吓了一跳。

“放肆!”赵启年猛地一拍桌子,把最顶上的几本奏章都震得掉下了桌。

泰正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腿一软就跪了下来,哆嗦着说不出话。

惩处杨启对鸣武有利,亏他说得出口。

赵启年瞥了眼掉在地上的奏章,又看了眼李从文,默默把右手放到膝上,觉得有点后悔,伸出左手对着泰正一挥,“你退下吧。”

泰正站不起身,被李从文搀了起来,一句话不敢说,趔趔趄趄地小跑着出了书房。

房门关上的声音传来后,屋内有些沉默,李从文想了想,说道:“陛下,我等知道杨叔的贡献,有些大臣可能并不清楚。”

“义父所作所为天下人人皆知,鸣武之富足人人也都能感受到,怎么会有人不清楚?”赵启年消了气,想到泰正只是在猜测大臣们的想法,不尤更加后悔。

“陛下,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眼里可能是不同的。”李从文说完沉吟片刻,这是他死记硬背下的道理,如今套用上让他有些明白父亲的意思了,“也许在一些大臣们眼中,杨叔是个独揽朝政,欺君背上又贪恋权势的人。”

赵启年手掌隐隐发通依旧想要拍桌子,虽是别人的看法,但他还是听不得别人说杨启半点不好,不过终还是忍住了,“为何会如此?”

李从文边想边说,语气不是那么肯定,但毫不隐瞒,“杨叔往常之策由谁发布?”

“自然是中书省。”

“以谁人的名义?”

“应是中书省官员亲去大将军府,诏书上盖的是摄政王印,这些年来尽是如此,朕登基以后,偶尔也盖朕的宝玺。”

赵启年见李从文恍然地点点头,以为他想到了什么,欣喜地问道:“如何?”

“啊?我想不明白。”

赵启年嘴角一抽,自己虽然想找个能说真话的人来,但李从文也未必太真了点。

“不过。”李从文紧跟了半句,见赵启年又看向他,问道,“陛下有没有想过,也许不同人的眼里,陛下也是不一样的。”

“朕?朕是怎样的?”

“陛下在百姓眼中也许是个仁善的皇帝。”

赵启年一愣,没觉得自己有多仁善,朝廷政令多数由杨启和李敬澜决断,自己好像只负责点头盖印,与自己没多大关系。

“在宫中的太监和宫女眼中陛下也许是个随和的皇帝。”

赵启年不好意地微微点头,倒不是真有多么随和,只是不希望别人太过紧张。

“陛下在大臣们眼里可能又有不同了。”

“有何不同?”

“在大臣们眼里,陛下也许是个可怜人。”

赵启年愣住,随即又觉得有些好笑,“朕有什么可怜的?若是朕都可怜,天下可还有不可怜的人?”

李从文摇头,又想起史书里讲的道理,“陛下对北疆可有防备?”

话题跳的有点快,赵启年一时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地答道:“北疆世代忠良,朕为何要防备?”

“公孙家雄踞北疆数代,为鸣武镇守北戎数百年,兵甲战马远胜于鸣武各地,又距京城几千里,朝廷可管不到北疆。”

“北王将北疆治理的很好,北戎也多年不曾入侵中原,朝廷为何要管?而且父皇和义父都信任北王,朕也信。”

李从文点头,愈发觉得记在脑子里的道理呼之欲出,“陛下信任北王是好事,北王也确实忠心可鉴,但大臣们也许并不这么觉得。”

“他们觉得朕应该防备北王?”

“杨叔也是如此。”

赵启年明白了,也许在一些大臣们眼里,杨启拥兵自重、祸乱朝纲,而自己大权旁落,只能在宫中惶惶度日。

想到这不禁觉得有点可笑,“这么说大臣的忠心比起北王也丝毫不差了?都想救朕于水深火热?”

李从文没笑,反倒更严肃了些,“是忠是奸且不说,但那些知晓情况的大臣确实是别有用心,想逼死杨叔。”

“朕不明白,他们为何要与朕作对?况且朕还手握重兵,他们不怕吗?”

李从文盯着赵启年看了一会儿,抿了抿嘴,难得有些支支吾吾地说道:“因为在他们眼里,陛下实在太......”

“太过软弱?”赵启年轻笑着接过话头。

李从文没应,赵启年当他是默认,也并不生气,垂下头开始思考自己的过失,心想着若是自己强硬些情况会不会更好。

只是一想到自己要指挥禁卫,心下尚有戚戚焉。

正这么想着,洪公公的声音自屋外传来。

“陛下,狱中书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