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半吊子的道士 > 章一百七十五 踏马着甲悬刀

半吊子的道士 章一百七十五 踏马着甲悬刀

作者:和灰比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沐央宫内并不受外界的影响,保持着温和干燥已经很多年,这还要多亏了杨大将军当年的一封信,才让百官意识到没必要折腾自己。

赵启年也从善如流,毫无主见地让匠人对宫内构造进行了改善。

文武百官分列左右,待赵启年坐到龙椅上后皆躬身行礼。

“诸位爱卿,楚地水患治理的如何了?”赵启年在百官中环视一圈,最后将目光落向李相。

只是还未等李敬澜说话,兵部尚书苏佳及抢先站出,朗声道:“禀陛下,老臣有事要奏。”

“苏爱卿何事?”赵启年愣了愣,却不敢看苏佳及,因为他总觉得苏尚书面向太过凶狠了一些。

行事也是如此。

苏佳及瞥了李敬澜一眼,冷哼一声,“臣要弹劾户部尚书陈康。”

“弹劾?”赵启年终还是看向苏佳及,“陈尚书做了何事?”

“陈尚书向杨将军借去水师调令为楚地百姓运粮,如今湘江已通,他却依旧只让水师留返于大江之上。

臣还听闻陈尚书与楚国公府往来密切,水师又常常停于鄂州城外,然百姓所得之粮远不足当运之量,臣恐陈尚书与楚国公贪污枉法,中饱私囊。”苏佳及声音越来越响,在殿内回荡不息,更显殿内沉闷。

赵启年的身子往后缩了缩,扯出一个笑脸答道:“苏爱卿多虑了,陈尚书乃李相一力......”

他话还未说完,李敬澜便打断道:“陈尚书乃微臣顷力举荐,其智谋品行断然不会行如此之事,若是果真如此,臣一力担之。”

苏佳及冷哼一声退到一边,李敬澜又道:“陛下,陈尚书已经在回京的路上,届时让他写一份奏折呈于陛下, 再由陛下定夺。”

赵启年连忙点头,心里却想着到时候再把奏折给李相看就是。

殿内争吵止息,赵启年却觉得殿内太过安静了些,他都在想是不是百官都憋着气,不然怎么连殿外的风声都能听得清楚。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启奏?”

他话音刚落,就见殿外突然传来了声音。

......

京城正门有两伍禁军十人看守,今日负责看守的两伍中每伍由三名老卒与两名新兵构成。老卒皆参与过平叛八王之战,新兵则照例是各个家族子弟。

两名伍长看到百官都入宫之后明显松了口气,若是出了什么岔子他们可担待不起,而正这么想着的时候,就见大街尽头出现了一人一骑。

杨启让胯下的健马跑了一段便没让它再跑了,因为他想看看几月来京城的变化。

只是钻入腰间的凉风让他的心思不在那上面,还好周围无人,不然杨大将军侧漏的霸气让人看去不太好。

虽然他不会在乎就是了。

他来到城门前并未下马,挑眉看了几人一眼,“哟,想不到还能见到熟人。”

两个伍长揉了揉眼睛才惊喜道:“大将军?您怎么来了?”

其他几个老卒也有些激动,身体甚至止不住地颤抖。

而那几个新兵则一脸好奇地看着杨启,他们入禁卫时日尚短,但一直听军中的老卒说当年杨大将军带领他们这只弱旅平叛的故事,杨大将军威武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如今见到真人,带着先入为主的想法,也让他们忽视了杨启腰间铁甲破口处露出的赘肉。

“我来上朝啊,还能干嘛?”杨启说完便拉了拉马绳,策马向宫内驶去。

几人见杨启并不下马,却也只是犹豫了一下便让出道来。

待他们目送杨启消失在视线中,还是有一新兵忍不住有些担忧地问道:“我们放大将军策马而入可有不妥?而且现在早朝已经开始了,我们......”

他还没说完就被伍长一巴掌拍在头盔上,“杨大将军什么人?早朝晚点怎么了?骑马入宫怎么了?”

那新兵捂着头感觉有点委屈,不过对杨启的敬仰却更深了。

宫中的景致杨启极为熟悉,策马缓缓走向沐央宫,路上遇见无论宫女太监还是禁卫都无人敢拦,都垂下头待杨启骑马走过之后才继续自己的事情。

此时沐央宫外也站着不少官员,即便陛下看不见他们,也都站得笔直。当然若是他们睁着眼的话,便更能展现自己的勤勉一些。

马蹄声并不轻,几个官员惊醒,不少还梦到自己身处战场,位于两军骑兵相冲之处。

正要看看是谁扰了他们的清梦,就觉一道黑影盖住了自己。转头一看,却是骑在高头大马上,身着铁甲的杨大将军。

某些时候杨大将军一人就比两军骑兵恐怖,他们一时没反应过来,也没敢叫出声,就这么愣愣地看着杨启骑马进入了沐央宫。

待杨启入了殿,他们才敢窃窃私语。

“杨大将军怎么来了?不是几个月不曾出府了吗?”

“之前建书院得罪太多人,现在出来是过了风头了?”

“大将军为何要骑马上殿啊?这......这不合礼制啊?”

“大将军还着甲呢,腰上还挂着刀,这是想干什么?怎么禁军也不管管?”

“如今的禁军多半都是杨大将军带出来的,大将军的话比陛下还好使,他们哪里会管?”

“莫非杨大将军想造反?”

说话之人把自己都吓了一跳,赶紧捂住嘴,却被旁边的人敲了敲。

“大将军要造反早就带兵来了,怎么可能一个人来?”

殿外的官员还要再说,就听殿内传来了动静,赶紧闭嘴竖起耳朵。

赵启年是最先见到杨启的,他惊讶了片刻,笑道:“义父今日怎么上朝了?怎么还骑马来的?若是告知一声朕也好叫人去接您,何必让您如此辛劳,还要亲自骑马。”

随后他便看到了杨启身上的战甲,腰间的战刀,愣了愣,疑惑地问道:“义父何故还要穿甲?”

杨启并未回答,策马从左右文武百官中穿过,来到最前,却见兵部尚书苏佳及横在中间。

“大将军策马上殿成何体统?还不速速下马,脱下甲胄卸下兵刃?老臣会替将军向陛下求情,此罪尚可从轻发落。”苏佳及年纪比杨启大不少,声势却丝毫不弱于骑在马上的杨启,一字一顿铿锵有力,让不少大臣点头。

尤其是礼部的。

杨启轻笑一声,却是蹭的一下抽出了腰间的战刀,悬在苏佳及的脖子上,“苏尚书可能没机会治杨某的罪了。”

站在杨启旁边的大臣惊呼一声,无不惊慌地后退几步,颤抖地指着杨启,却没人敢说话。

只有李敬澜默默站在原地,神色复杂地看着他。

苏佳及能清晰地感受到脖子边的冰凉,却毫不慌乱,冷哼一声,“怎么?莫非杨大将军敢让这大殿内染血?”

杨启也跟着哼了一声,挥起刀就要砍下,却听李敬澜道:“慢着!杨启你踏马带刀上殿已是重罪,安敢让陛下见血?”

赵启年早已惊恐地站了起来,却是不敢说话,哆嗦着看着大殿内的众臣,还有他最敬爱的义父。

苏佳及看了替他出声的李敬澜一眼,若有所思。

他一直看不起出身寒门,在朝中毫无根基的李敬澜。虽然李敬澜是个能臣,但苏佳及觉得他太过迂腐,一身读书人的正气也让他不喜,所以对他多有刁难。

他倒不觉得李敬澜是在真心帮他,只是猜测他知道杨启想要干什么。

具体要干什么不知道,反正不是来杀自己的。

杨启对着李敬澜笑了笑,收起战刀却未归鞘,“在陛下面前杀人确实不妥,我也不是来干这个的。”

赵启年松了口气,连忙笑道:“那义父是来干什么的?不妨下马再说。”

他总觉得今日的杨启难得有些坚决,却也比往常更加洒脱些。

像是心头了却了一桩大事。

杨启依言下马,拍了拍马儿的脖子,马儿便嘶鸣一声跑到了殿外,也无人阻拦。

杨启又正了正有些宽大的铁甲,把战刀握紧,示意周围的大臣后退。

大臣们巴不得离今日不知发了什么疯的杨启远些,见李敬澜和苏佳及当先后退,也赶紧照做,一时原本显得有些拥挤的大殿竟空旷了起来。

杨启见所有人都看着自己,捂住嘴打了个哈欠,又觉殿内气氛有点压抑,嘿嘿一笑,“刚才没睡醒干了点荒唐事儿,望诸位不要在意,哈哈哈哈。”

众臣当然不认为杨启真的没睡醒,但都配合着杨启哈哈大笑,只是笑声听着就不真心,反倒让人尴尬。

赵启年更尴尬,“哦,原来如此,义父辛苦了,不妨去我殿内休息一会儿?”

杨启摆摆手,“诶,不忙着休息,等我办完了事儿有的是时间休息。”

“义父还想做什么?”

杨启笑了笑,举起战刀指向赵启年,刀上映出的寒芒让殿内的温度都低了几分。

“想做什么?我想做皇帝。”

众臣哗然。

赵启年茫然地看着杨启,却不在意地笑了起来,“原来义父想做皇帝啊,那朕让与你便是。”

杨启却连连摇头,“不不不,我要杀了你,再做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