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半吊子的道士 > 章一百三十二 四两拨千斤

半吊子的道士 章一百三十二 四两拨千斤

作者:和灰比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小央走后,小荼就飞到了洞口探头探脑地看,显然她也很把杨小央的话当回事。

只是她不时对着地上的水珠吹吹气,又不时伸出舌头接几滴雨水罢了。

鞠夜阑也只是笑笑不管她,又拿出丁神医给她的册子翻看,看了一会儿觉得精力有些不济便停了下来。

她转头一看,见于博衍依旧皱着眉涂涂写写,还要不时闭目侧耳倾听一会儿,明明似乎眼睛都已经有些花了,揉了揉又继续写。

鞠夜阑不由出声道:“施主何必如此逼自己?”

于博衍一愣,看了眼册子上的东西,苦笑着全部画花,合上了册子,“我只是想尽力作出更好听些的曲子罢了。”

鞠夜阑见他一副低落的样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今日的雨来势汹汹,可是来得猛,去得也快。

就仿佛今日要下的雨不过一盆的量,而老龙王因为偷懒直接一下全部倒下来了似的。

杨小央狼狈地跑回了洞内,背上的小框里装着不少东西。

只是杨小央前脚踏进洞,后脚这雨就停了。

“哟,杨道长运气真不错,一回来雨就不下了啊,当真是天公作美。”李从文一觉醒来就遇到这么有趣的事情,当即出声嘲讽道。

“小羊小羊,你采的是不是菌子啊?我记得我小时候好像吃过!”小荼不管杨小央黑着的脸,飞到他背后的小框边探头看。

你小时候?刚遇到你的时候你什么都不记得,这事儿你倒能记得?

杨小央再次佩服了一下小荼的记性,便放下小框,从车厢里取来了锅和干燥的柴火。

“荼神仙,给点个火。”杨小央媚笑着例行公事。

于博衍在一边看呆了,“你们为什么会带着柴火在车上?”

李从文已经把被褥收好,走到于博衍旁边勾上他的肩,摇头轻叹道:“这事儿就说来话长了。”

于博衍被李从文拉到锅边坐下,但等了半天也没见李从文接着说,他想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李从文可能压根没打算解释......

连长话短说的那种都没有......

一旁鞠夜阑皱眉看着杨小央把小框里花花绿绿的菌子丢进锅里,忍不住问道:“你确定这菌子没毒?”

“夜阑姐姐,你放心吧,吃不死的。”小荼一脸肯定。

杨小央见鞠夜阑不信,拿出一个菌子用手指在上面摁了一下,菌子被摁过的地方就变成了青色。

“这种菌子叫指见青,本身是有毒的,但只要煮一炷香的功夫就能吃了。味道鲜美得很,我小时候一直吃。不过这汤你们就别喝了,第一次吃估计受不了。”

“对的对的,一定要多煮一会儿。”小荼附和道。

“喝了汤会怎么样?”鞠夜阑眨了眨亮晶晶的双眼。

杨小央一脸警惕,却也没吓唬她,“不会怎么样,就是可能会出现幻觉。”

杨小央见这几人都露出了惊叹的表情,稍显自得,这还是自己难得显得有见识啊......

不过这么一想怎么反倒又有些悲哀了呢?

一炷香后,菌子汤的香味就飘了出来,明明没加什么调料,却让人口舌生津。

汤色醇厚如琥珀,指见青在汤汁中浮沉,煞是可爱。

几人见杨小央当先夹起一只放进嘴里,便纷纷动筷,吃了以后无不面露惊喜。

杨小央一边给小荼喂菌子,一边盯着几人。

他见鞠夜阑盯着锅里看,一脸严肃地说道:“你别想喝。”

又见李从文已经用勺给自己舀了几口汤在碗里,冷哼一声,“李大公子,你当心喝了汤,晚上梦到鬼在你头顶飞。”

李从文面色一白,默默把汤倒了回去。

于博衍吃了一只后,闭目倾听了一会儿,赞叹道:“层林繁茂,绿意萌发,断木出新枝。菌虽微小,却生机盎然,不必穿过枝盖直面云端,亦是天高地迥。妙极,妙极。”

他睁开眼,见几人愣愣地看着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呵呵,听出了不一样的声音,有感而发,莫要见怪。”

说完又见几人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耳朵,连忙转移话题道:“我能不能喝口汤?也许幻觉能助我作出更好的曲子来。”

杨小央也努力听了听,奈何啥都没听出来,只能感叹自己与乐曲无缘。

他听了于博衍的话,先是自己尝了口汤,觉得没什么问题才说道:“最多两口。”

李从文和鞠夜阑见于博衍很听话地给自己舀了两勺,都盯着他看,希望他能有幸说说感想。

至于杨小央和小荼的,不听也罢。

于博衍被两人看得发毛,但听着菌子汤在碗中摇晃的声音,咽了口唾沫,一饮而尽。

“什么味道?”两人赶紧问道。

“鲜味澎湃,生机涌动,真幻交织,闭目便不知身在何方。”于博衍一脸陶醉地说道。

他说完便拿出了小册,在上面写起了乐谱。

几人对视一眼,都是一脸疑惑,就连鞠夜阑也没明白这汤到底是个什么味道。

她不死心,见杨小央给小荼也喂了汤,便问她如何。

“好喝!”

......

山间的空气清新,空中白云朵朵却也遮不住明媚的阳光,除了泥泞的地面和枝叶上的水珠,丝毫看不出方才下了一场暴雨。

杨小央一边感叹着天公作美,一边驾着车听着李从文和于博衍闲聊。

“于兄你从哪来的?”

“南海远岛。”

“这么远?怎么跑到这来了?”李从文惊讶地问道。

“呵呵,一开始并不为何,就随便走走。后来学了琴,就想作些好听的曲子,便走远了些。”

“远岛在什么地方?”小荼落在杨小央肩头,转头对他问道。

“远岛在很南面,比南疆还南的南面。”

小荼惊叹地点点头,“那远岛有什么吃的?”

杨小央替她传达了这句话。

于博衍表情有些复杂,良久才吐出一口气,笑道:“远岛能吃的东西很多,林子里有动物,树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果子,是中原所没有的。

但远岛也是个荒凉的地方,人少、地少、矿少。尤其是铁矿,几乎没有,但开垦荒地又少不了铁,所以岛上的每一块铁都要最厉害的铁匠去打。”

小荼疑惑地看着低落的于博衍,有些傻傻地向杨小央问道:“我不是就问有什么吃的吗?他为什么要说铁啊?铁又不能吃。”

杨小央叹了口气,刚要说话,突然听到了动静。

转头一看,不远处右侧的山上正有一颗巨石滚落下来,直冲他们的马车,速度极快。

于博衍刚才陷入追忆,现在回过神也听到了,而看到滚来的巨石后一下就面无血色。

枣红大马显然也察觉到了不对,嘶鸣一声就向前狂奔,但今日土地泥泞,猛地发力却让车轮陷进了泥里,明显也已经躲不过了。

杨小央见李从文没有拔剑的意思,只好跳到马车的右侧,拉开架势,一脸严肃地面对滚来的巨石。

鞠夜阑撩开帘子,看了看那块石头,觉得并不算很大,甚至比马车的车厢还要小一些,以杨小央先天圆满的境界,应该可以止住。

但当她见杨小央两腿张开,拧腰侧身后,忍不住惊呼道:“莫非......莫非是四两拨千斤?”

她越想越有可能,止住巨石虽不难,但以杨小央的性子,横推巨石一把让它微微改道更有可能。

随后他就见杨小央轻轻一掌拍在了马车车厢上......

马车原地转了小半圈,石头正好擦身而过。

杨小央见躲过了石头,又把马车摆正,便回到了车辕上,用脚尖轻点了一下还有些受惊的马儿。

果然四两拨千斤是不可能的,杨小央在偷懒这方面可以说是聪明绝顶了......

于博衍愣愣地看着巨石在地上留下的直直的痕迹,心中略有明悟。

当晚,几人都睡着后,正在打坐的杨小央突然听到了动静。

他睁眼一看,就见于博衍紧闭着眼满头大汗,最终还在不停念叨着:“对不起,对不起......”

杨小央不由摇了摇头,才两口汤就出现这么厉害的幻觉,现在人真不行。

......

两日后,马车驶出群山,眼前豁然开朗,一面方圆二十余里大湖出现在眼前。

“此湖水平如镜,而远方大江的东流声又浩浩汤汤,一静一动,当真美妙。”于博衍摇头赞叹道。

马车的帘子被掀开,鞠夜阑拿着地图对着面前的湖比对了一番,“前面这湖叫赤湖,赤湖东二十里的苏湖边就是江州城了。”

“是不是到江州就有冻梨子了?”小荼兴奋地问道。

鞠夜阑抬头看了眼天色,又看了眼地图,“大江与赤湖之间有座叫木镇的小镇,不如我们去那里修整一番,说不定那里有冻梨子呢。”

“好呀,冻梨子,冻梨子......”小荼听了开心地飞了起来,在天上原地转着圈。

杨小央看着远处模糊的小镇轮廓,听着小荼的欢笑声,不由陷入了沉思。

半月之期将至,那个老和尚说小荼另有机缘,虽然杨小央知道机缘这东西不用求,但还是本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则,坚定地驾着马车驶向冻梨子。

哦不是,是木镇。

这名字怎么那么难听?

ps:昨天忘记更新了,对尚未拥有的读者大大道个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