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半吊子的道士 > 章九 秋雨涨秋池

半吊子的道士 章九 秋雨涨秋池

作者:和灰比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巴山夜雨涨秋池,蜀中的夜雨下起来那便没完没了,雨势大而密。

杨小央坐在门前看着院中,感觉院子有些清冷。

院子里的那窝蚂蚁不知何时搬了家,角落里的那间小屋在两年的时间里塌了一次。后来杨小央才知道屋子是要打桩的,但新建好的小屋却没了主人,一直在风里雨里安静着。

杨小央此时有些焦急,因为母亲一般早就回来了,就算去元田叔叔家中做客也不该从中午一直坐到晚上才是。

杨小央看了眼小荼,见她刚吃饱饭正在屋子里和布娃娃说话,便交代她不要出门。

穿上蓑衣,关上院门,他决定去元田叔叔家看看。

雨水打湿了道路,变得有些泥泞,裤脚和布鞋上都沾了不少泥,整个脚还有小腿上都被雨水打湿,有些不舒服。

不喜欢下雨天,杨小央这样想着。

轻车熟路来到城南,地里还有不少麦子正欢快地迎着雨水高歌,杨小央不知道喝一晚上的水,这些作物还能不能抬得起头。

踩在黑色的土地上终于快到元田叔叔的院子,杨小央心却是一沉,因为远远望去屋子里没有灯火。

待走近了,杨小央浑然不觉门口的地是红色的,因为他看见母亲和许叔,还有元田叔叔和圆圆都倒在地上,身上的伤口也一目了然......

.................................

安炎二十三年,春,皇帝寝宫。

送走了太医,得出一个陛下奄奄一息的消息,只是这奄奄一息许久显得有些怪异,太医也束手无策。

杨大将军带着太子进了屋,看着睁开眼的赵今生说道:“老子一不在朝中,启年便被一些琐事搞得焦头烂额,我就说这太子应该给他大哥丰年当。”

太子殿下看着毫不避讳的杨大将军羞愧得低下头,谁知这一低头也是错,被一巴掌寻上了后脑门,又听杨大将军道:“你低什么头,是在认错吗?哪有当皇帝还要认错的道理,你就是错的也要说成是对的,懂不懂?别学你爹当个昏君。”

边上躺着的昏君连忙点头,“启年才十岁,不懂很正常,给启年找个人辅佐就是。”

“找谁?”

“我看吏部侍郎李敬澜不错,是个有学问的人。”

“那个寒门?行,我等会儿去看看。”杨大将军说是等会儿,其实立马就走。

太子赵启年连忙问父皇:“为何义父对八王叛乱之事丝毫不提啊?倒是对这些小事那么上心。”

“不知道啊,关我啥事儿?”

赵启年心想我怎么就摊上这两个老无赖了?

......

次日早朝,摄政王杨启在朝中令人宣了道诏书,意思就是升原吏部侍郎李敬澜为右丞相。

此诏一出,满朝皆惊,百官还以为要说些关于八王叛乱的事情,谁知竟是如此惊人之事,一时议论声改过了李敬澜接旨的声音。

太子坐在杨启边上听了此事面上也不尤一惊:难道我又要认个干爹?

李敬澜不卑不亢,年仅三十,留有短须,身板挺拔,让人看了便觉此人一身正气,面对百官的指指点点视而不见。

百官见太子殿下也是一脸惊讶,便认为太子并不知情。

有人当即站出,朗声道:“我朝素来不设左右丞相,今日突然增设一职怕是不妥。”

摄政王面不改色,“右丞并无实权,不过让太子踌躇之时有人可问罢了。”

那人心想:感情剩下的百官都是不可问之人啊?

不过他可不敢说出来,拱手退下。

又一人站出,“既设右丞,那左丞何人担当?”

“既然没人那我暂领左丞好了。”杨启坐在太子边上把玩着玉带。

“我朝素来以右为尊,那岂不是说摄政王要比那右丞低人一等了?”又有人出声讥讽道。

“如此确实不妥。”杨启皱了皱眉,“李敬澜,现在你是左丞了。”

之前出声讥讽之人听闻一个趔趄,险些晕倒。

“这朝中之事怎能如此儿戏?”又有人出声。

“听说有人在我打西凉的时候妄议朝政,此事当如何?”杨启瞪了眼边上的赵启年。

顿时满朝寂静,百官才想起坐在高位那人有多大的本事。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无人应答,杨启看了眼赵启年,赵启年连忙说了声退朝,两人便并肩走了。承恩公赵傅面容复杂地看着杨启的背影,眼中闪过哀色,跟着百官退下。

百官对刚升官的李敬澜竟无一人去道贺,都对他的寒门身份不以为然,甚至还有人路过时冷哼一声。

李敬澜默然不语,回想起昨日杨启来到他家时的场景 ,李敬澜的背脊不由更直了。

.........................

元田家中,杨小央木然地坐在地上,眉毛拉得很直,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身边躺着四具尸体,尸体的表情保留的还算完整,或悔恨、或悲伤、或愤怒、或惊讶,唯一还算开心的估计是床上躺着的老爷爷了,应该走的时候没有痛苦。

杨小央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待感觉到了一丝凉意才站起身,决定做些什么。推开门,小跑向了城主府。

天屏城没有衙门,城主府统领城内各种要务。

命案也算。

夜色渐渐有些深了,城主府门口的侍卫躲在屋檐下,百无聊赖地看着清冷的大街,期待着换班的人早些来,或者能遇到些有意思的事。

正这么想着,便看到一少年穿着蓑衣直奔这城主府大门,侍卫急忙抽出佩剑,大声喊道:“此乃城主府,来人止步。”

那侍卫在城主府办事多年,觉得这小屁孩多半是家里的狗弄丢了,让城主帮忙找狗的。

“我要报案。”

“什么案?”

那少年想了想,“命案。”

侍卫眉头一皱,“死了几人?”

“五人。”

侍卫吸了口气,还剑入鞘,“你在此等候,不要乱跑。”又看了看天色,想了想,“罢了,你随我来。”

曹牧处理了一下午公务,一直忙到刚才。

说来公务也没什么大事,蜀中常年太平,又是风调雨顺的,所以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过也够让人头疼了。

刚准备吃口下人准备的热菜,喝点妻子酿的醪糟,就听到有下人通报说有人报了起命案。曹牧收了收大肚皮,命人把人带上来,便看见一个少年走了进来。

曹牧看那少年穿着布衣,却是极好的料子,举止间还算从容,没有一般人入城主府的紧张,只是那眉直的吓人。

他随后迎上了那眸子,充满了茫然灰寂,曹牧想死者应该跟这少年关系匪浅。

......

小荼和布娃娃说了会儿话便觉得无趣,决定找小羊玩,走到外间才想起小羊出门了,想去找小羊又想起小羊叫自己别出去,一时有些纠结。

拿起手上的布娃娃放在脸前,“你说小羊干嘛去了啊?我想去找他但是他叫我别出去。他是不是去找娘了啊?娘好像在元田叔叔家吃饭。哦,原来小羊是去元田叔叔家吃好吃了的,怪不得晚上吃那么少。”

说到这小荼就坐不住了,把刚刚还亲密无间的娃娃随手扔在了小羊床上,撑了把小羊专门给买的小伞出门去了。

走在路上,风有些大,伞带着小荼东倒西歪,小荼只好把伞顶在脑袋上,看不清路也不以为意。

因为她闭着眼也能走到城南。

......

“依死者伤口来看应该是凶杀,除了院中有打斗的痕迹,凶手别的痕迹一点都没留下,光看尸体也查不出什么。”曹牧起身叹了口气,估计要成一桩悬案了,“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尸体不要动,我上报蜀王,让蜀王派专管凶杀的人来查,不过多半也查不出什么。二么先让死者入土为安,我等再尽力查查。”

杨小央抬头,面上没显出什么表情,也没有选择,就这么愣愣地看着曹牧,竟让曹牧生出一种无能为力的悲哀来。

曹牧又叹了口气,别过脸,不忍心再看这孩子,“我让人给你准备几幅棺材,你选个地方葬了吧。”

曹牧转身往外走,见院外竟有个小姑娘撑着把小伞跑了进来,伞上的花纹在雨中竟泛着光。

那小姑娘看见他还问了句:“你是谁?”

曹牧刚想问她是谁,被抢了话语,还没来得及开口回答,就见屋内那少年走了出来。,一把抱住小姑娘,眉毛第一次弯了弯,第一次有了些生气,也是第一次哭出了声:“小荼,娘和许叔走了。”

灯火下两人淡淡的影子浓浓地交织在了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