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我真就想当个厨子啊 > 第七一五章 我会回来的!

我真就想当个厨子啊 第七一五章 我会回来的!

作者:参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7: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国,上京城。

往日繁华的街道此刻人影稀少,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无人清理的杂物废纸,刮出哗啦啦的响声,莫名带着几分凄凉。

自从半年前,赵国大军再一次战败秦国,赵国战线就全线崩溃,不少人都能猜到,赵国即将步入魏国后尘。

此刻若不是有着李家军神的龙骑禁军在前抵挡,秦军早就打到了这儿。

但听说龙骑禁军也坚持不了多久了,秦军很快就会打到京城来。

有门路的人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逃出上京城,就在大家纷纷出逃的不久以后,城门就开始封闭,只准进不准出。

越是如此,百姓心中越是心慌。

得益于赵国民间的宣传,所有人都知道秦军乃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不抵抗就是死。

连魏国国都都被秦军屠城,他们还有什么不敢的。

所以在赵国的宣传下,大家想要不被秦军屠城,就只有同仇敌忾,死命相搏。

这本是为了激发百姓们的抗战之心,可此刻却成了不少人心中的梦魇,早已未战先怯。

寻常百姓更是闭门锁户,根本不敢出门。

只有那些粮食耗尽的人才不得不偷偷出门,花费比往常贵上十倍乃至数十倍的银两购买少许米粮。

就这还是限量供养,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很多吃不上饭的人只能在官府搭设的粥棚吃上一天两顿的稀粥,仿佛一具行尸走肉,等死罢了。

皇宫大内。

赵皇神色凄凄地候在国师观前。

与九年前相比。

他更加苍老了,满头华发,整个人都散发着一股垂垂老矣的暮气,就好像在这九年之中,他就已经度过了数十年的岁月。

九年间,那一个个足以将常人击溃的消息,早就在暗里伤得他千疮百孔,心力憔悴。

若他是一个不问朝政,整天花天酒地的昏庸之君也就罢了,反正今朝有酒今朝醉,敌人杀上门来,不过一颗上好头颅送上。

但偏偏他是一个想要建功立业,在史书上留下功绩姓名,自视甚高的一位君主。

那种实力配不上野心的失落感,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一步步走向灭亡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挫败感,让他夜不能寐,每每思之,都是心中作痛,仿佛喋血。

海大贵站在赵皇的一旁,低眉顺眼,但也不难看出他脸上的几分衰败。

他是个太监。

不管他曾经怎么想,又是怎么干的,他的命运早就和赵皇,和这个国家绑定在一起。

国之将亡,谁都能降,唯独他的主子和他们这些奴婢是万万不能降,也降不了的。

站在此处,海大贵莫名想起了那个多年前在巅峰时离去,不留念半点功名利禄的家伙。

听说他建了一座山庄,如今过得很是逍遥。

或许他早就料到了今天吧。

他贪了这么多银子又能怎样,又可以留给谁?

到了此刻,海大贵才发现自己以往的行为有多么可笑。

就在这时。

久久等候的国师观中传来国师大人的声音。

“回去吧,我不会出手的。”

赵皇浑身一颤,突然跪倒在地:

“国师大人,你也是赵家之人,怎就忍看我赵氏江山如此倾倒?望你看在赵家列祖列宗的份上,救赵国一救!”

“你这又是何苦呢?”

咚!

国师观的大门倏忽打开。

门后,是国师赵抟面无表情的脸庞,他与赵皇虽是一门之隔,却仿佛站在两个不同的世界。

“你想要让我去刺杀秦国大将白起?”

赵皇在海大贵的搀扶下站了起来,神色一喜道:

“正是!那白起是秦**中战神,在秦军中威望之高,还要远超秦皇秦政。

若是他能一死,秦军军心必定不战而溃,到时候我赵国获得喘息之机,甚至还能借此反攻。

以国师大人的实力,再加上九江候爷,还有火龙卫出手,三大战力,绝对能让那白起授首!”

赵抟却仍旧不为所动,甚至在赵皇看不到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嘲讽。

“陛下以为魏国国力如何?”

赵皇不知赵抟此问何意,但也斟酌答道:“不输我大赵。”

“那为何白起攻魏之时,没有被魏国刺杀而亡?

难道魏国就没有与我一般的神话武者存在?那信陵王难道就不是持有御神兵的神话大将?他麾下的十万魏武卒又莫非是徒有虚名?”

赵抟再问。

赵皇已然能感觉到国师大人的心意,但他还是努力说服赵抟道:

“那是因为白起大军偷袭,魏皇一时大意,没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集齐全部力量,这才让白起得了先机。

但如今朕已燃我大赵国运,供九江候取用,再有火龙卫策应,又有国师大人出手,必定是万无一失,那白起再无侥幸。”

赵抟摇摇头:“我不会出手的。”

“国师!”

赵皇眼眶都因为激动变得血红起来。

赵抟仍是毫不留情的拒绝。

“我当年受赵武灵王皇恩,嫁我公主,赐我赵姓,予我功法资源,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国师大人。

这份恩情,赵某感激不尽。

但我护大赵二百年江山国运,如今三国归一乃是天道运转,分久必合。

我大赵无这份气运,也不必强求。

赵某也不会逆天而行,强做错事。”

“但念在往日恩惠的份上,我可以答应陛下,保留赵家一份血脉。”

赵抟转身离去,国师观大门随之关闭,只留下最后一句话。

“三日后,赵某便会离去。”

啪嗒!

大门关闭。

赵皇最后一份希望也随之破灭。

没有国师大人出手,那么他的设想根本不会成立。

不过他也没有什么过激的情绪,更没有破口大骂国师的忘恩负义。

一是他这些年已经激动太多次,现在很少有事能让他再情绪失控,二是没有意义。

国师既已决定,又岂是几句谩骂就能改变心意的,反而白白惹恼了国师。

赵皇伸出手,让一旁海大贵搀扶着。

“海大伴,随朕回去吧。”

海大贵一愣:“陛下,不再求求国师大人吗?或许,或许就……”

赵皇摇摇头:“不用了。回去,回去吧。”

“朕累了……”

只是走回去的赵皇身形更加佝偻,充满落寞。

……

两个月后。

上京城城门大开。

新任赵皇率领百官,手捧玉玺,身着白色素衣,出城受降。

“赵国亡国之君赵英拜见白起大将军,这是赵国玉玺,请降国书,望大将军受纳!”

一个月前。

李家龙骑禁军与白家先登死士决战,败于河西洛川,十万龙骑禁军不存半数,九江候重伤退走。

而龙骑禁军一败,整个赵国大军就仿佛失去了主心骨,面对秦国大军,再组织不出有力的抵抗来。

前任赵皇眼见大势已去,也没痴心妄想说什么割地议和。

毕竟人家明明可以自己拿,为何要他送。

所以赵皇静思一夜,终究还是决定投降。

其实以赵国之大,想要抵抗的话,也能再拖个一年半载。

但为了这一年半载,又得死上数百万的性命,甚至为了震慑他人,说不得那杀神又要大开杀戒,到时候就不是百万能止住的了。

赵皇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都是输,总是要输的体面一些。

他这个皇帝,算是为了百姓做最后一件好事。

这些年的战争,已经让百姓们把他这个皇帝骂了个狗血淋头,临走之前,他想听几句好的。

而今日,便是约定好的投降之日。

此时此刻,便是白起代表秦国受降赵国的场景。

白起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又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扔到人堆里都找不到的那种。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接连灭魏降赵,立下不世功业。

他目光如炬,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仿佛那数百万的冤魂萦绕在他身后,光是看上一眼就感觉背后发凉。

他先是问道:“赵武呢?为何不见他人?”

赵英眼眶微红,抽泣道:

“父皇已于昨夜病逝,留下遗命,让我等不要忤逆了秦国上军。”

其实有时候投降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为了能够顺利投降,为全城免去一场兵祸,他的父皇生前最后一次出手,竟是对满朝的忠心臣子。

他们都是忠于赵国,忠于赵家,宁愿丢下身家性命也要死拼到底的人。

也正是如此,前任赵皇一提降和之时,便是一片沸反盈天,不肯罢休之意。

不得已,前赵皇只得对他们痛下狠手。

赵英知道,他的父皇还能再活一段时间,只是他再无颜面对自己的子民,面对那些死前还喊着陛下不可的忠心臣子。

所以他只得一同去了。

这是他身为赵国之君最后的体面。

闻言,白起没有任何情绪,只是令人接过玉玺,降书道:

“陛下有怜悯苍生之心,你们既肯投降,免去一场刀兵之祸,也算是功德无量。

赵英何在,传陛下旨意!”

赵英当即再次拜倒:“臣接旨。”

白起面无表情地诉述着秦皇旨意,大概就是秦赵一向交好,只不过赵国背后捅刀子,所以才不得不对赵国出手。

如今赵国愿意投降,那他就大人有大量,也就不计较了,不仅不灭赵氏满门,还给赵家封个官。

“……赵英封为安乐候,世袭罔替。”

赵英高呼万岁:“臣谢过陛下隆恩!”

白起点点头,便率着大军进城接管,一副公事公办,不讲人情的样子。

这让赵英有些心神不定,害怕白起接管完京城,整顿好局势后就跟他翻脸。

不过这时候他想要后悔也不可能了。

好在白起走后,一个秦国礼官适时上前,扶住赵英道:

“安乐侯莫要惊慌,西宫娘娘托小人向侯爷问好。”

赵英一愣,好半晌才想起这个西宫娘娘是谁。

“你是说小妹?”

那礼官笑道:“正是原平阳公主,如今大秦的西宫娘娘。”

“安乐侯尽可放心,如今西宫娘娘为陛下诞下皇子,又认了白家少将军作义兄,乃是我大秦后宫中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而且说起来,白大将军还能与侯爷扯上一分亲戚关系呢。”

赵英神色一喜:“原来还有这个道理,那朕,不不,是本侯,本候算是放心了。”

有他远嫁大秦的小妹在,他们赵家即便投降以后,身后也算有个依靠,不至于被人欺辱。

不过赵家真正的血脉和部分财富早就交给国师带走。

无论何时,都要做多手准备,这是世家大族的本能。

而皇家就是最大的世家大族。

接下来的日子。

秦国大军拿着赵皇旨意,传令赵国四方,尽皆受降,各郡各府各县之长官全都上京述职,凡是不从者,以违逆者处理,当派出大军讨伐。

由于有着大义,还有如今战无不胜,凶名在外的秦国大军威慑,很快就让赵国局势平息下去。

而原来的九江候李牧见大势已去,也顺势受了秦皇的招降旨意,还是九江候,封地也未尝改变。

只是原本的龙骑禁军全都遣散,只准留下三千人,还有一万守备军的名额。

不过没了大赵国运支撑,御神兵的血脉开始反噬,李家之人都因此元气大伤,不少人更是直接丧命,李家也开始了闭门不见外人,不过问俗世的疗伤。

……

又是一个月。

赵国的灭国大战其实对扶苏镇这样的小地方影响很小。

倒是青云县因为县令的离去而闹腾了一阵子,大家都觉得没有了管束,或者想趁着新官到来前先拿了好处再说。

毕竟秦国的官哪能管在赵国犯下的罪。

不过青云县的官府最后受不了了,到扶苏镇借了一批兵,然后所有人就又服服帖帖了。

闹腾过后,大家的日子好像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只是心里多了一丝不确定。

不知道秦国的统治会是怎么样。

正气山庄。

江平已经犹豫了好长时间。

如今的他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根本不想去蹚什么浑水。

不过他心里也是真的担心七夜。

这家伙一失踪就是这么长时间,而且巫小云说的事情一看就很危险。

明知道兄弟有危险,他不过去帮帮忙,他良心过不去。

就算帮不了忙,万一七夜不小心被人打死了,他不能报仇,帮忙收尸也行啊。

做兄弟的,难道这点都做不到吗?

江平估摸着自己的实力,想着凑个热闹应该可以了。

实在不行,那就再升个级。

傀儡就傀儡,比丢了小命强。

直到某个消息传来。

江平终于下定决心,和三位老婆告别一番,启程了。

当然,对她们只是说闲极无聊,想要出去采采风,归来时间未定,不过暗地里却是偷偷交给了老邱一封遗书。

这年头,有的热闹实在看不起,不写好遗书都不敢上路。

“我走了。”

江平背起行囊,朝三位媳妇挥手告别,阳光下他的笑容灿烂,仿若少年之时:

“别担心,我会回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