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书剑侠仇 > 第一卷 第十四章 宝山石猴

书剑侠仇 第一卷 第十四章 宝山石猴

作者:林中久立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7: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慧若实则并非头晕。

她只是心碎。

他离去的时候,她正自坐在庵后的山坡上,两手托腮,远远的从人群中寻找他的身影,目光紧随着他。

直至他出发,她也未动一动。

她的目光紧随着他的背影,看着他渐行渐远。

有一刻,他曾回首遥望她所在的山坡,她便想让他看到她,便立刻站了起来。

她多么希望他看到她,然后他反悔,带着她一起离开。

可是,他还是调转过头走了。

她的心,随着他的离去而支离破碎。

她的泪,伴着他的消失而肆意流淌。

她恨他。

恨他带走了她的魂,却不带走她的身。

她念他。

念和他一起度过的这些时日,念和他一起经历的那些点滴。

她恨自己。

恨自己未曾好好待他,甚至还差点杀了他。

可是,这一切俱已成了昨日黄花。

真真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那时已惘然。

掌灯时分,赵汾他们便回到了德兴寺。

见到赵汾,押遣的军官总算心安,压在心头的那块巨石便也落地。

见到赵汾,赵家的老少更是欢欣,藏在心里的那些牵挂自也放下。

家人的嘘寒问暖,知冷知热,令赵汾感到了家的温度。

虽然这个家只剩下了一群人,但是,有人在,家便也在。

几个姊姊心细,发现赵汾似比从前多了些忧郁。

行程已经耽搁了好几日,解差军官委实不敢再停留。

只因流配人犯在路的时日有限,依宋律,人犯逾期,罪及解差。

军官便计划于次日一早上路。

众人于当晚即收拾行囊装具等一应物事,装车的装车,喂马的喂马,俱忙的不亦乐乎。

将要离去,赵汾便到智贤大师房中叙话道别。

智贤叮嘱些路途上的安危,赵汾关照些离别后的冷暖。

中间,大师考问赵汾了一些武功心法、秘诀,赵汾均对答如流。赵汾请教大师了一些武学疑问,大师都一一解惑。

叙至子夜时分,二人便再无话了。

见赵汾屡有呆滞,大师便察觉到赵汾似有心事,只因时辰已不早,便叫赵汾去歇息了。

次日一早,众人早起,用过斋后,便结队准备出发。

对于赵汾的即将离去,让智贤大师委实不舍,却又无可奈何!便只好再叮嘱一番,惟盼他一路平安。

对于智贤大师,赵汾亦不忍离去,只因大师不仅是恩师,又如慈父。他德高望重,武功高强,是赵汾的人生发生蜕变的引路人,恩重如山。

众人拜谢过智贤大师及寺里众僧,便浩浩荡荡继续向南出发了。

一路南行俱是群山,前述牛车早已丢弃,只能肩扛手挑,徒步前行,赵家那些门人家丁小姐丫鬟们早已晒的皮黑肉糙,失了本色。

只因众人在德兴寺休整了数日,行起路来便快捷,止几日便到了南剑州顺昌县地界。

众人到了一座山下,名曰“七台山”。

但见:雾蒙蒙,竹葱葱,石梯入云天门隐。烟袅袅,水潺潺,真气郁结绛霞轻。彷佛天仙降,逍遥上帝临。

众人遂拾级而上,往山上去。

正自上行,忽有四人相搀而下,个个遍体鳞伤,未有完人。

那四人见众人正自往山上去,便连连摆手道:“去不得!去不得!快下山罢!”

解差军官遂拦住问道:“你等为甚说去不得?倒是说来听听。”

那四人便停下,其中一人气喘吁吁道:“听提辖口音是外乡人吧?提辖有所不知,此处往前再走便是宝山,近日此山上盘踞着两个大王,号称齐天大圣和通天大圣,领着百十号人,专干劫路要钱的营生,若不给,便就劫了货物,杀了主家。我等四人便被劫了货物,若不是跑的快,早被宰了。”

众人大骇,面露惧色。

解差军官并不言语,回头看了看众人,便问那人道:“你且说说那厮有甚本事?也敢称齐天大圣和通天大圣?洒家却也不是吃素的,岂能怕他?”

“提辖莫要怀疑小人说话,小人是为你等好,据说那齐天大圣和通天大圣身高二丈,双目有酒盅大,口有饭碗大,头有铜钟大,颇有些神通,无人能敌!就连本县的官军都不敢惹他们,别说是你等......”那人见解差军官怀疑他,便拿眼睛扫了一下押遣队伍,警告道。

众人闻听,俱吓的心胆俱碎。

解差军官半信半疑,便对那人道:“你莫要在此唬人,我且问你,你等可曾见过那两个......什么大圣?”

“那倒未曾见过!”那人答道。

“既未见过,便是唬人,你等且先走吧!”解差军官对那四人道。

那人见军官并不信他,便同那三人往下走了,边走边摇着头。

“公子如何看?”军官没了主意,便问赵汾道。

“我却不信,适才那人或是被几个贼寇吓糊涂了,在说胡话诓人。”赵汾道。

解差军官见赵汾一个书生都不怕,便有了胆气,便道:“既如此,我等便去看看倒是怎的两个大圣也罢!”

众人便继续往上行,走了几有两个时辰,便到了宝山。

但见此山山势雄奇,山谷中雾气聚散无定,诡异多端。

远远眺去,一块巨石从山峰的一侧突出,鼻梁高耸,眉骨突出,便酷似一只巨猴,只见它双眼深陷,仿佛正凝视着远处的无限风光。

众人以为神奇,俱停下来观看。

便有一个解差指着石猴道:“原来那厮真是骗人的鬼话,我等竟差点上当,大家且看这不是猴王孙大圣是谁?”

惹得众解差一阵调笑,竟似忘了登山疲惫。

见众人停下观看石猴,解差军官便道:“也罢!我等就在此打尖,洒家正好看看这石头猴子有些甚能耐?”

解差们又是一阵笑,众人便纷纷坐下歇息,喝水吃干粮。

忽然,树林里一阵窸窣,然后“刷刷刷”跳出一群山贼,围了上来。

众人大惊,俱靠拢成一团,里面是老幼妇孺,外围依次是赵家男丁及众解差,明刀亮枪,对峙起来。

一个贼首上前吆喝道:“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钱,便放你等一条生路,若是不留,便奉我齐天大圣和通天大圣爷爷旨意,将你等男的宰了,女的掳走。”

“你等一群山贼野冦,乌合之众,连我大宋官军也敢拦截,若是退了,洒家便绕了你等性命,若是强来,今天就叫你等有来无回!”解差军官见贼冦人数众多,怕硬碰吃亏,便吓唬道。

“哈哈哈!此时夸海口,待会叫你跪下喊爷。”贼首笑道。

众贼也哈哈大笑。

见解差们不降,贼首一声“杀”,众贼便围上来见人就砍。

军官和解差们却也不惧,以一敌三,与众贼们混战成一团。

但见双方刀来枪往,刀枪碰撞的“叮当”声,刀枪刺入**的“噗呲”声,此起彼伏,声声入耳。

解差和山贼各有死伤,只因贼多兵少,解差们已落入下风。

赵家一众门人家丁将赵汾护在中间,生怕他受到伤害。

此时,他们尚不知赵汾身负盖世武功。

只是赵汾并不想轻易展露而已。

见官军渐渐不支,死伤增多,赵汾从身后掣出凤剑,双脚蹬地,一个燕子凌波,跃入敌群。

但见他手中凤剑犹如凤舞九天,出神入化,又如闪电破空,只见光影流动,不见舞剑之人。

山贼们便似那树上秋枣,纷纷落地,俱趴在地上哭爹喊娘,就连那贼首也被剑气削去一只耳朵,忙跳出了战团外。

赵汾又一个起落便站在了阵前,凤剑已入鞘。

真真是: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赵汾只是在群贼中这般掠过,便击伤了大半山贼,他只击伤,却不伤他们性命。

贼首见状,心知不妙,便大喊一声“扯乎”,群贼便跟着他一溜烟跑了。

山谷里起了一阵微风,顿时一股血腥味四溢,可是众人却似未闻到。

只因赵家众人及解差们惊呆了,被适才那一幕,那便似一个梦境。

他们从未见过赵汾舞剑,更不知他有如此高强的武功。

在他们以为,赵汾只是个文弱书生而已。

解差军官也吃了一惊,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污,过来结结巴巴的道:“赵公子,这、这是从何说、说起啊?洒家怎、怎从未见过你、你有这般本事?”

他不光是惊,他还有吓。

他吓的是:他何曾知道自己正押着一个武林高手?幸亏往日未曾为难过他,否则他一个恼怒,自己岂不成他剑下之鬼?

赵家众人先是一惊,继而高兴,俱围过来,问东问西。

尤其是那些女眷,从此便安了心,再不用担惊受怕。

众人追问,赵汾只是不语,他看了看满地尸首残肢,对军官道:“先把这些尸首埋了罢!”

众人一听,方回过神来,这才感到腥臭难闻,尽捂眼捂鼻躲开了。

只因地上尽是人血、肉块、残肢、尸首。

“下官这、这就安排!”军官忙应道,他已经把赵汾当成主子了。

解差和赵家家丁们一起动手清理完了战场。

此时,已是日斜西山,暮色森森。

赵汾看了看山崖上那形似猴子的巨石,嘴里喃喃道:“齐天大圣?通天大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