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书剑侠仇 > 第一卷 第一章 家族变故

书剑侠仇 第一卷 第一章 家族变故

作者:林中久立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7: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南宋天街临安府笼罩在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中。

在这天街之上,无论达官显贵,亦或贩夫走卒人等,均往来奔跑,东躲西藏,街上显然没有了往日的繁华热闹。

只见一队披坚执锐的禁军马队从风中狂奔而来,街上军民人等纷纷回避。

马队直奔一处府邸而去。

当朝宰相赵鼎府内,为避即将来临的风雨,主仆众人聚集在中堂欣赏赵鼎儿子赵汾演诵诗文。这赵汾年方十六,生的眉清目秀,颜如宋玉,貌比潘安,真真一个美少年。

他在堂中踱着方步,背诵诗文。

赵鼎夫妇及仆从众人皆在旁边围观,人群里啧啧声不断,都在赞叹赵公子满腹诗书,学问练达。

赵鼎捋须静听儿子的咏诵,面含微笑。

正在此时,几个家丁飞奔来报:祸事了!祸事了!官军闯进来了!

赵鼎及家众人等都大吃一惊,随即吩咐家眷妇女回避,急带一众门人家丁出外迎看。

只见府院内外黑压压尽是手执明刀亮枪的兵丁,和着急风,寒光慑人。

一个黑粗军官见了赵鼎并不像往常叩拜请安,却故意喝问道:哪个是赵鼎?

赵鼎见此情知不妙,本想呵斥,但因对方是皇家禁军,便客气道:下官便是赵鼎,敢问提辖有何吩咐?

军官并不答话,只一摆手道:“给我拿下”,几名兵丁便过来将赵鼎反剪手臂按压在地下,门人家丁们见状大惊,便要从兵丁手中抢人,一队兵丁便以刀枪相对。

军官厉声道:全部退下,胆敢向前一步立斩不饶。

赵鼎急忙扭过头向门人家丁道:都不要妄动,且先退下,待我问明提辖。

门人家丁们便不再动。

赵鼎客气问道:提辖所为何事?便要押我。

军官冷笑着反问道:赵大人做了什么难道自己不知?实话告诉你吧!我奉秦太师之命前来拿你,只因有人揭发你暗通金人,图谋不轨,卖国求荣。

听到这话,赵鼎方晓得是秦桧小人栽脏陷害他,只因他在朝堂上驳斥了秦桧主张与金国议和的折子,扫了老贼的面子。

军官说完,便吩咐手下兵丁道:都给我进去搜,谁搜到赵鼎通金卖国的罪证,秦太师重重有赏,敢有阻拦者斩。

兵丁们齐声应诺,便如流蝗般往各院各屋内硬闯,

赵鼎忙向军官央告道:提辖莫要伤害我的家人。

军官冷笑道:放心吧!我只管搜罪证,不会伤人。

只见兵丁所到之处,无不翻箱倒柜,鸡飞狗跳。

只听各屋内无不传出乒乓作响、妇孺啼哭的声音。

不一会儿,便有兵丁手提一个牛皮袋子来向军官报:大人,搜到一个袋子。

赵鼎抬头一看这袋子,便暗自纳闷。只因这不是他的物件,却不知兵丁从哪里搜出。

军官接过袋子,当众解开绳子,从袋中倒出十几锭亮澄澄的金锭,足有十来斤重,还有一封书信。

赵鼎及众人惶恐的看着这一切,竟不知如何应对。

军官拆开信封,展开信笺念道:赵大人安泰,今奉上黄金五百两,略表我主兀术心意,敬请笑纳,山高水远,日月常在。

赵鼎听后骇然道:诬陷,这纯属诬陷!赵某与金贼不共戴天,势不两立,何曾与之私通?这是有人陷害,请提辖明查!

军官喝斥道:赵鼎,你暗通金兀术的罪证在此,还敢抵赖吗?来呀,将赵鼎押回大牢,其他人等,均在此听候发落,违令者斩。

赵府上下一听这话,哭号声俱起。

众兵丁高声应诺,将赵鼎五花大绑,扔进了囚车,带走了。

赵鼎仰天惨呼:苍天呐!你睁开眼吧!

此时,雷声大作,一场腥风血雨骤然而至。

赵鼎因拒不承认通敌卖国的罪名而遭到严刑拷打,期间在狱中还以绝食抗争,不几日竟死在了大牢里。

秦桧指使人伪造了赵鼎伏法认罪的供词,并按上了他的手印,亲将供词与伪证上奏皇帝,龙颜大怒,赵鼎被定了个通敌卖国、畏罪自杀的罪名。

赵府因此被抄家,府上家眷及门丁数百人悉数被发配吉阳。列位看官,这吉阳即为今日之海南岛。

赵汾的母亲赵夫人因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竟吞金自杀了。

其他闺姊女眷投井的投井,上吊的上吊,一下又死了十几人。

可怜一代名臣赵鼎,只因受小人秦桧栽脏陷害,竟落得个家破人亡的凄惨结果。

更可怜这赵汾公子,从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的缩成了一团。

每日以泪洗面,只说着不想活的话,幸有门人们劝说安慰,才没有自寻短见。

却说这赵汾,也算出身书香门第,其父赵鼎精通诗词,又是朝廷重臣。

赵汾从小就聪明善良,深得赵鼎喜爱。教他诗书礼议,一教就通,一学即会。

对待家里的门人家丁也很善良,从不以主仆相称,赵府门人家丁无不喜欢这个小少爷。

遇此大难,赵府合家被发配,此去吉阳路途遥远,而家中资财也多被秦桧及其爪牙侵吞,因此免不了要受些苦难。

在官军押送下,赵家浩浩荡荡一路南行,越往南气候风物越与临安不同,正所谓南方蛮荒之地,瘴气横行,毒虫出没,一路舟车劳顿,加之身体疲弱,又有几个女眷死在了路上。

此情此景,真真是惨不忍睹,赵汾看在眼里,却又无可奈何。

白皙的脸庞上挂满泪珠,虚绾的头发耷拉在额前,任由风吹。

坐在一辆牛车上,南去的路坎坷不平,任由颠簸。

此情此景,让他想起前人一首词,便随口吟诵道:丝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门人周到伴在牛车旁一路照顾赵汾,此人姓周名到,三十来岁年纪,本是有姓无名,赵鼎看他做事想的周全,便给他取名周到。

此时,周到看到少爷如此光景,真是看在眼里,痛切在心里,暗自抹泪伤心。

这赵汾公子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对他颇有感情,加之赵鼎在世时对他不薄,所以这一路上,周到很是周到的照顾着赵汾。

“少爷,你不要太过伤心,一定要保重身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周到劝道。

“报仇?我一介书生,无用之人,拿什么报仇?”赵汾迷茫的看着远处的群山,说出了自出事以来的第一句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