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江湖有你才有传奇 > 第八回、才识不凡谋初定

江湖有你才有传奇 第八回、才识不凡谋初定

作者:千千野火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6: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且不说林立至是如何重建上天门的。

却说铲除了上天门后,刘代天盟主率领着林因明总管、杨远风和各大名门正派的群雄,回到了武林盟。铲除上天门虽中途稍有不顺,但有惊无险,结果大获全胜,自然要庆祝一番,众人皆以把盏相敬为欢,所以当晚很多人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不少人睡到晌午时才起床。到了下午,众人辞别了刘代天盟主后,渐渐散去,各自回归山门。

杨远风也呆不住了,跟刘代天说想要回老家看望父母。各大名门正派临行前,都向杨远风发出盛情邀请,杨远风想正顺路途拜访一下少林和武当等,待见到父母后,再返回武林盟。

刘代天就咐吒林因明一路作陪杨远风到少林武当,顺便商讨处理一些江湖上的事再返回。林因明不仅做事面面周到,而且见多识广,对江湖之事更是了如指掌,善于交游,由他陪着杨远风,可使杨远风免去旅途寂寞,同时可加深对江湖的了解。

从开封武林盟到嵩山少林寺的路途并不远,所以杨远风和林因明当天下午出发,借着马力当晚就到了少室山山脚下。

第二天早上,他们把马寄养在客店中,刚到路口,有两个小沙弥便迎了上来。原来这两名小沙弥是慧生大师派来引导杨远风和林因明上山的,林因明来过少林有不下十趟,自然是轻车熟路的,不必客套,只因这次是杨远风第一次正式拜山,所以慧生大师才派了两个沙弥前来引路。

杨远风和林因明一路边走边谈,时而停下来欣赏嵩山的奇景,两个小沙弥在后面不远不近地跟着。约一个时辰左右,就到了少林寺山门了。

以前在山门前迎香客的是执事门僧,如果是迎接江湖上身份地位较高的人,也是由慧生大师亲自迎接的,但这回却是罗汉堂首座石生大师。

林因明远远看到石生大师站在山门前,便拉着杨远风的手,快走几步上前行礼。要知道石生大师是达是罗汉堂首座,不仅武功奇高,而且平时并不在江湖上行走,也很少见外客,只在罗汉堂带领武僧们练功,兼护卫寺院。少林僧侣以清修为要,平时只有慧生大师领着罗汉堂首徒奋龙,代表少林寺在江湖上行走,除非有重大事由,方丈首肯,其他僧侣才能行走江湖。

石生大师道:“阿弥陀佛,二位施主好!”还没等林因明总管的的介绍,石生大师向杨远风问道:“想必这位便是杨施主了?”杨远风再次抱拳行礼答道:“正是晚辈杨远风。”

石生大师伸出双手缓缓托起杨远风的手臂,杨远风感觉到一股巨大的力量向上涌,他再也无法往下躬身。杨远风双肋内收,前臂及手腕翻转,摆脱石生大师的双手,使自己的双手在石生大师双手的下方。石生大师双手则顺势向前推往杨远风的上臂,使杨远风无法再往下躬身。

杨远风双手粘住石生大师的双臂,侧身回拉,再往左侧一送,消去了石生大师手上的劲力。石生大师双手也粘住了杨远风的手臂回收拉向另一边。

林因明看着石生大师和杨远风你来我往,玩起了江湖上最常见的推盘手。这种武功切搓法表面上平淡无奇,但石生大师和杨远风是有着何等内力,其中深浅林因明自然心中有数的!少林寺山门常有香客进出,石生大师这么做不仅试探了杨远风的武功,而且又免得惊世骇俗,惊扰香客。

终于,石生大师和杨远风都放开双手。石生大师叹道:“杨施主果然身负奇功,善哉,善哉!”杨远风道:“晚辈狂妄,自知内力有限,却仍作蚍蜉撼树之举,大师见笑了!”

虽然此番比试表面上石生大师和杨远风未分高低,但林因明知道还是石生大师的内力与技法高出一筹!因为杨远风是要往下躬身行礼,自然是不仅内力上占了点便宜的,还占了主动,而石生大师则要阻止杨远风躬身行礼,处于被动位置,内力与技法都至少要高出杨远风一筹那才能办得到。

石生大师道:“阿弥陀佛,二位施主里面请!”说着便把林因明和杨远风少侠迎进少林寺中。

到了寺院内,则由慧生大师接待林因明和杨远风二人。慧生大师客套一番,安排他们先喝杯清茶,吃过午斋后,又安排了午间小憩。直到申时正,慧生大师才来请林因明和杨远风到罗汉堂,是石生大师有请。

林因明和杨远风来到罗汉堂中,和石生大师见礼品茶,又闲谈了一会儿。

石生大师又领着林因明和杨远风来到罗汉堂练功房,练功房是武僧们练功的主要地方,一般是不轻易让外人进的,江湖上各门各派的绝技都是不轻易外传的,在打斗中往往也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拼命时才使出来的。但少林寺不轻易让人进的原因却与其它门派却不大一样,练功房不轻易让外人轻易进入,主要是免得外人打扰武僧们练功。

其实,少林的武功并没有多少隐秘。少林武功重在勤学若练,禅武兼修,按部就班,从基础功练起,一步一步都要练扎实,才可以更进一步。所以,学少林武功要学成为一流高手,非得苦练个十年至二十年不可,要练成绝顶高手,就算是天赋资质和悟性奇佳的也非得练个二三十年,而且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练成为绝顶高手的,有的僧侣在寺中苦练一辈子,也未能达到绝顶高手的境界。所在,在江湖上,除了少林派弟子,真正想好好学少林武功的人很少,就算有机缘学少林武功,也大多是作一番了解,浅尝辄止而已。

林因明和杨远风来到罗汉堂练功房,罗汉堂大弟子奋龙率领众武僧迎了上来。见礼后,奋龙先带林因明和杨远风参观一番,后奋龙经石生大师允许,提出一个了不情之请,那就是希望能和杨远风切磋武功。

虽然双方在大雾山上铲除上天门时,互相见识过对方的武功,奋龙也自知武功不如杨远风。但切磋武功不仅是互相交流与学习,也是提高武学修为和积累经验的方法,更是能激发弱者提高自己武功层次的动力,今日有杨远风来到少林寺,机会自然不容错过。

杨远风也早有此心,只是想若是自己先提起,有挑战少林武功之嫌,此时奋龙先提起,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毕竟,少林寺乃是武林泰斗,卧虎藏龙,杨远风虽然身负绝世武功,但出于尊重,不便在少林寺中主动提出比试武功。奋龙不仅是罗汉堂的首徒,深得石生大师真传,并且时常跟随慧生大师在江湖上行走,自然是见多识广。而杨远风的江湖打斗经验较少,虽对战几个江湖上的一流高手虽然也是纣纣有余,但要是日后遇见绝顶高手,可就难说了。因此,他若能和奋龙比试一番,增加打斗经验,这是非常难得的。

杨远风和奋龙相对而立,先抱拳互相向对方行礼,然后双方各自运气,将真气布满全身,以防在比武中受重伤。

奋龙练的内功是少林九阳神功,外加金钢罩护体,当他运功后,身体可受千斤之力的撞击而不受伤,甚至刀枪难入。杨远风练的是太乙真气,内力异常浑厚绵长,如山不可破,似水不可挡。

双方运气后,使了个请字式。奋龙先出拳,以一招“见佛献花”攻守兼备;杨远风则以一招“闲狮摆鬃”护住要害,只守不攻。奋龙又使了招“神龙巡海”,此招以躲闪退守为主,奋龙使出此招意在让杨远风不要只守不攻。杨远风会意,便挥拳直攻过去……

双方你来我往,奋龙以使少林拳法中的“罗汉拳”为主,杨远风使的则是“狮虎拳”。过了四十多招。刚开始双方都只用五六分内力,再逐渐加大。四十招过后,奋龙只能使上十分内力才能和杨远风相抗了,而杨远风也使上了七分内力。

双方又过了六十招,两人对对方的武功,已知根知底了。因此,出招拆招,攻守相抗,已如同演练,真是酣畅淋漓,痛快至极!

杨远风此时不由对少林武功也产生敬佩之情:“奋龙的武功虽不及自己,自己使七分内力便可和他打成平手,但他所练的少林武功功底十分扎实,功法朴实,未有凌利阴狠的杀招或毒招,但遇强则坚,却能在面对比自强大的高手时,也应对得从容自如。奋龙也不愧为罗汉堂的首徒,自己若要将他彻底击败,除非出奇制胜,否则不仅要使出十分内力,而且还得再五十招以上。”

杨远风心念一转,大吼一声“看我的‘罗汉长拳’如何!”就使出了少林的罗汉长拳, 使了其中的一招“驱车长出”,并运上了十分的内力。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想双方都熟悉这一拳法,交起手来可无所顾忌,不怕误伤了对方,因此双方可以拼尽全力。

“罗汉长拳”是少林罗汉拳的基本拳法之一,拳法简单实用,又兼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后来逐渐在河南民间散播开来,乃至各地与少林有渊源的流派中的拳法,都有罗汉长拳传承,流传很广,所以不是少林派弟子的江湖中人却会罗汉长拳并不奇怪,甚至连街头卖武艺的也有时会表演一套罗汉长拳。“天下武功出少林”并非说天下武功皆源自少林,也并非说少林武功就是天下第一,而是指少林功夫如海纳百川,博大精深、流传深远。

奋龙会意,也以“罗汉长拳”对阵。双方都是以攻带守、守中带功为主,所以一交手,刹时拳影重重,拳风呼啸,如暴风骤雨急至,毫无间歇。只见杨远风的拳法如铁马飞奔,势不可挡;奋龙的拳法如铁锤飞舞,精坚无比。两人使的都是罗汉长拳,但使出的拳法竟然是形同,而势不同,却又都有如此大的威力。一套简单的拳法竟被使得如此神奇,众人看了,都不由点头赞叹!

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招数再好的武功,如果没有配合高强在内力,那就成了花拳绣腿了,打到武林高手身上,就象隔靴搔痒。江湖上各门派的招数繁复无比,各有各的长处,但招数多了,有些招数就难免有大同小异之处,也很难说谁比谁的好。在真正的高手眼里,关键是使招数的人怎么用,能否用得恰到好处,又能把威力发挥出来,而要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就要有非常深厚的内力,所以要练好武功,内功修炼与招数的运用相结合缺一不可。而江湖上能把罗汉长拳使得如此神奇的,除了杨远风与奋龙两人外,恐怕没多少年轻人能做到的。

过了六十招,石生大师念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杨远风和奋龙听到法号,知道是到了适可而止的时候了,两人刹时收招分开两边,慢慢收功调息,然后向对方及石生大师、林因明总管及众武僧抱拳行礼。众人只见杨远风脸色微红,而气息仍平缓深长,而奋龙则是脸上身上见汗滴,气息粗重,调息了一会儿方好,此时,两人武功的高低已判。

杨远风休息了一会儿后,在石生大师的建议与安排下,又和罗汉堂的众武僧交流切磋了少林棍法等诸多少林绝学,而石生大师和慧生大师则在一旁不时地为他与众武僧进行指点或解说。

……

夜晚,慧生大师新自来请林因明和杨远风至少林持方丈房中议事。见过礼上完茶后,少林寺方丈无界大师示意打杂的小沙弥退下,房中只剩下无界大师、慧生大师、和林因明及杨远风四人。

然后,无界大师对林因明和杨远风说道:“二位施主,前几日收至刘盟主的来信,说不日二位施主将至本寺拜访,并说二位施主有要事参商,再三酌情定夺,想必是江湖上有重大之事?”林因明回道:“此事说来话长,但想必无界大师已听慧生大师说过武林盟组织江湖上各大名门正派剿来上天门的事了,此事亦与上天门有关联。”

无界大师道:“阿弥陀佛!林总管直说便是。”林因明又说道:“各位可能有所不知,上天门虽被铲除了,但从上天门被俘的歹人交待的线索查知,上天门后面还隐着个庞大的组织,这个组织就叫‘天乐宫’,上天门只不过是天乐宫的一个前哨罢了。天乐宫是一个极其严密的组织,因此在江湖上可能存在着多个分舵,据林某查实,除了上天门,还有一个是‘云天门’,一个是‘飞天门’,但这两个分舵的具体情况还未摸清楚,至于分舵下有多少分坛,现在更是不得而知,有待进一步查探。”

杨远风插话道:“怪不得我们铲除上天门时,那两名带头的灰衣人受伤后便服毒自尽。如此看来,他们肯定是怕泄露了组织的秘密。”林因明道:“是的,当时我也怀疑,只是在没有弄清楚之前,怕打草惊蛇,所在刘盟主和我就有意压住这事不提。现在终于掌握了一些线索。”

林因明接着说道:“上次铲除上天门,只不过是断了天乐宫的一个小指头而已。林某派人暗中提防数日,却未见天乐宫有报复的举动,但根椐获得的情报,护天门和飞天门仍在江湖上隐秘行事。林某诂计天乐宫主是因为上天门被铲除之事由于事发突然,故一时半会还未能组织报复,或是认为小忍则乱大谋,所以在伺机而动。若是如此,那就更不得不防了。”

林因明又说:“林某此番随杨少侠前天拜访少林寺,不仅是个人趣向,另实则仍受刘盟主嘱托,前来请教无界大师,参商定夺提防之计。”

无界大师说道:“阿弥陀佛!林施主辅佐刘盟主多,江湖之事大多由林施主操办,林施主谋划细致周到,老纳早有闻名,上次铲除上天门又是一例证。林施主此番前来议事,想必是早已胸有成竹了?”林因明道:“大师过誉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上次幸亏有杨少侠及时提醒并力克上天门中的灰衣人,否则林某思虑不周,差点出了大差错!”杨远风听了,快紧说道:“林总管殚精竭虑,偶尔小有遗漏也不碍大局,铲除上天门之事,晚辈只不过是尽一分绵薄之力,使我方的人少些损伤而已。”

杨远风刚才心中纳闷:“林因明总管来少林寺中与无界大师商议如此重要之事,为何让初出茅庐的自己参与其中?”杨远风哪里知道,刘代天盟主已在给无界大师的信中极力赞誉推荐他,并提议让他参与议事,故无界大师亦才请他和林因明一起前来参商。

林因明道:“林某想,上次铲除上天门后,天乐宫必然有所提防,要再对其分舵进行清剿,恐怕不再那么容易了。若鲁莽行事进行强攻,又怕反中贼人奸计。所以林某一时也想不出好的办法来!”

林因明又把所掌握天乐宫及其分舵护天门和飞天门的情况作了一番详细的介绍。众人听了一时沉默,陷入了沉思之中。

杨远风思虑了一会儿,端起茶喝了一口,然后说道:“晚辈认为,铲除上天门后,武林盟与天乐宫已势成水火不两立,虽一时平静,但日后难免冲突不断,乃至掀起血雨腥风,江湖动荡。各大名门正派力量强大还可应对,力量薄弱的小门派则人人自危,恐有遭覆灭的危险。”

众人点了点头,杨远风又道:“晚辈有个想法,不知是对是错。”无界大师等皆道:“但说无妨!”

杨远风说道:“天乐宫行事隐秘,其手下又组织严密,训练有素;而敌暗我明,我方不如来个打草惊蛇、以攻为守。”林因明问道:“如何打草惊蛇和以攻为守,愿闻详细!”杨远风顿了顿,接着道:“由武林盟发出号令,召集江湖各大名门正派,公开声势要剿灭天乐宫,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起到团结江湖上的正义力量的作用,也有利于各大名门正派间的联手防卫,互相照应。天乐宫知道后,想必进行攻击报复各大名门正派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也就不敢轻易而为之。同时,天乐宫为也要组织防守,就不敢太过于分心进行报复。我们再铲除几个已掌握的天乐宫的分舵、分坛等,打疼他们,逼他们现形。如此一来,只要天乐宫被我们调动起来,我们再视情势而动。”

林因明听了连声叫好,又道:“此法甚妙!看来武林盟要迎难而上,大力作为了。我想刘盟主必然会采纳此法的。”无界大师说道:“善哉,刘盟主说的果然没错,杨施主智勇双全,武林之福也!”慧生大师也口中称善。杨远风道:“各位前辈过奖了,我看剿灭天乐宫也非一朝一夕、一谋一役便可功成。”又道,“只是若天乐宫胆小如鼠,从此不再露头,此计也就落空了。”

林因明接着说道:“这也无所谓,可先试试再说!天乐宫势力强大,又藏得极深,其具体情况我们尚未全部摸清,而形势又迫在眉捷,若能令天乐宫暂且不敢轻举妄动也好,我们可先缓口气再作打算。”又道,“要对天乐宫一举击灭是不可能的,一场大的冲突迟早要来的,到时双方大斗起来,各有损失在所难免,所以我们也不能再缩手缩脚了。我们要以各大名门正派为核心力量,提早联合其他正义的小门派或侠义之士,及时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同时尽量减少损失,寻求万全之策,各大名门正派不能行只求自我保全之事!”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无界大师听罢,眼前仿佛已经浮现了一场场你死我活的血腥厮杀!

林因明又说道:“我看,先由刘盟主发出江湖号令,择期召开武林大会,一是向江湖各正义门派说明形势己迫在眉捷了,不能再苟且偷安了,要提早做好准备;二是商议如何组织各大名门正派,集中力量,联手攻防,统一行动,同时要加强各大名门正派自身的防卫,莫被天乐宫拔掉根基;三是进一步摸清天乐宫及其分舵、分坛各方面的情况,制定周密的计划,斩草要除根,勿留后患!”

众人听了,皆点头称是。林因明又道:“如今各大名门正派后起之秀纷现,青年才俊辈出,上次铲除上天门时可见一斑,他们将逐渐成长为剿灭天乐宫的生力军。自古邪不胜正,我相信胜利最终属于我们!”

四人又商议一番,至深夜方各自回房歇息。

……

回到房中,杨远风简单收拾一下行囊,明天他就要南下拜访武当,将这晚商议剿灭天乐宫初步方案向武当掌门中真道长说明,并听取中真道长的意见。

在收拾行囊时,杨远风不禁摸了摸那本一直藏在怀中封面上有朱红手掌印的无名书,他推测:“此书形制很特别,虽为昆仑七鬼所藏,想必他们也是从别处夺得的,因此可能事关重大或涉及重大秘密!”但就算此书是关于天大的宝藏或绝世的武功秘笈,对他来说也无多大吸引力,只是唯恐此书流落江湖,便你争我夺引起血雨腥风,不过此书一直藏在怀中又甚是不便。

杨远风一皱眉头,正在想着如何处理是好:“这本书老是藏在自己身上,哪一天不慎遗落被人捡了,恐又生出事端来;若是毁了它,关于它的来龙去脉,或许将因此永远无法解开,多少有点可惜;把它交给刘代天盟主,又不知如何解释才好。”正在左右为难之际,他突然脑中灵光一闪,便想到了一个存放此无名书的绝妙好方法、好地方!那就是将此书暗中藏在少林寺的藏经阁。

想到此,杨远风便写了一封信,夹在书中,然后用方巾把书包好。他在信中大意说明了此无名书的来历,并交待若有僧侣偶见此书,务必及时将此书上交少林寺方丈等。他又想了想,决定在卯时初僧侣们起床后但尚未早课时行动,因为此时天尚未亮,而寺中僧侣起床后忙于洗漱打扫等,一片嘈杂,正是少林寺夜间最放松警戒的时刻。少林寺藏龙卧虎,若在夜深人静时行动,或许反而更容易被人发现。

于是,杨远风就先在床上打坐,到了卯初僧侣们起床后尚未早课时,才轻声推开窗户飞身而出。虽说杨远风艺高人胆大,但当他来到藏经阁前,也不禁犹豫了:“藏经阁乃少林寺禁地,偷偷潜入万一被发现,解释不清,而且涉嫌的贼名太大,实在担当不起!”因此他又想:“还是在户外找个地方为宜,反正又不是要久藏。”

而就在杨远风飞身出窗外时,住在隔壁的林因明已察觉,他也是一夜打坐未睡,听到动静后,便竖起耳朵,仔细听风辨向,由此判断杨远风的去向。

其实这几日来,林因明一直在暗中关注着杨远风的一举一动。

原来,藏身于昆仑山雪谷中的昆仑七鬼,近年来受到林因明的威逼利诱,已不得已只好听命于他,这也是近年来昆仑七鬼之所以一直能躲过武林盟追剿主要原因之一。其间除了他们藏身的雪谷山高路远,气候异常恶劣外,也多亏林因明暗中通风报信、网开一面。

然而当林因明知道川北关好朋可能藏有一本《无名红掌书》后,由于关好朋家大业大,富甲一方,且为人仗义疏财,广交江湖好友,在川北一带也算是响当当的人物,因此他为了不让人起疑,便指命昆仑七鬼去夺书,昆仑七鬼心狠手辣惯了,有不留活口的习惯,不用发话自然就造成了关好朋家被灭门的惨案。武林盟派人去调查此案时,林因明便利用职务之便,派去的都是自己的亲信,暂时先把此案做成悬案再说,日后有必要时也可栽赃嫁祸给天乐宫。

但昆仑七鬼从中夺得《无名红掌书》后,却不直接交给林因明,而是暂且留下作为与他讨价还价的筹码。谁知杨远风却从半路杀出来,除掉了昆仑七鬼。

昆仑七鬼被杨远风的铲除后,林因明派去的人把昆仑七鬼住的地方里里外外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那本《无名红掌书》。因此,林因明就怀疑那本书已落入了杨远风手中,但他又不好直接开口询问,而每次杨远风谈起诛灭昆仑七鬼的经过时,也从未主动提过起有关那本书的事。既然自己不方便问,而杨远风又不主动说,他只好一直暗中留意杨远风的动向。

当林因明听到动静后,并不敢跟踪杨远风而去。虽然他的轻功也不错,但与杨远风比起来,还是有较大差距,况且杨远风是在秘密行动,必然十分小心。他担心若冒险跟踪杨远风,会引起他的警觉,把《无名红掌书》藏得更深,这样日后反而不好办。因此他只是在心里默默猜测和盘算着杨远风此番的行动的目的。

大约一顿饭的功夫,林因明又听到了杨远风回房的响声。他一直苦无良策从杨远风处探查昆仑七鬼夺得的那本《无名红掌书》下落,但他的心思是何等缜密!所以,今夜当他听到动静后,一番勾连反复的盘算与推测后,在多种可能性当中,竟然也被他猜中了其中之一!其实,杨远风若直接开门出去,或许林因明还不会起疑,但他推窗而出,林因明便知道他有秘密行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