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江湖有你才有传奇 > 第十一回、夜路难行兽纷至

江湖有你才有传奇 第十一回、夜路难行兽纷至

作者:千千野火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6: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叶子在一旁看着,原以为双方会有一场激烈的厮杀,但没想到这么三两下就结束了,他不由暗暗佩服:“没想到官府中也有这般利害的武功高手,更没想到眼前这位官差就是其中之一!”虽说也有个别武功高手愿意在官府中当差,但那毕竟是极少数的,大多数武功高手还是向往自由自在的江湖。

在小叶子眼里,除了那名老者,其余歹徒武功平平,任何一流武功高手都可以把他们统统制服,那位官差虽看似手忙脚乱,但举手投足间便令十多名山匪东倒西歪、束手就擒,其实这恰恰反映了他武功修为至少在一流高手之上。

那名老者坐在地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手下片刻间就一个个被制服了,不由一脸灰败。如果说他刚才还认为是因为自己太大意了,不将那位官差放在眼里,才会着了那位官差的道,现在他才知道原来是那位官差深藏不露而已。他心中暗自悔恨道:“早知道眼前的这位官差如此厉害,自己拼了命也要先跑了再说。”

却说“移穴换脉”这门武功,纯属内功心法,不仅要有较高的内功修为作为基础,而且此功法异常难练。一般来说,真气在运行时都是气随经脉走,但此功法却是要在气走经脉时,通过高度集中的意念引导,使真气适当冲击原有的经脉及穴位,久而久之,便可以使经脉及穴位随心所欲地发生位移。不过,在修炼此功法的过程中,很容易因冲击经络与穴位时没能控制好自己内力的轻重缓急,从而导致不良后果,轻则经脉损伤,重则走火入魔!此功法非一般习武之人所能修炼,只能在内力精纯的高手之间互相传授,而且此功法属于秘而不宣的独门绝技,所以江湖上流传甚少,很少有人能通晓此功法,而且就算有机缘获得,也很少有人敢去练习。

而“铁布衫”和“金钟罩”皆是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之一,两者皆属于内外兼修的硬气功。两者练习到一定层次后,都需要以强大的内力修为作为基础,才有继续提高的可能,否则只会在原地踏步。两者的功法虽简单,但练功的过程却非常痛苦,而且需长期坚持不懈方可大功告成。至于两者功法的区别,大同小异,铁布衫由外而内,金钟罩则由内而外,最后两者皆要求内外兼修,殊途同归。

因此,移穴换位或铁布衫、金钟罩这三门武功,都不是普通习武之人所能练就的,可以这样说,这三门武功只要你能身怀其一,就可以算是江湖上非常了不起的武功高手了。只是相较之下,铁布衫和金钟罩这两门武功皆需从小练起,时间漫长,而且全靠刻苦练习,半点偷懒不得;而移穴换脉则需内力精纯,且要等达到一定高度后再加以练习,练习过程如在行走钢丝,容易发生意外,但进展较快,属于取巧的功法。

移穴换脉这门武功练成后,不仅可以使身上的经脉发生位移,而且肌肤底下真气充盈,肌肤的弹性异常强大,因此也兼具强身健体的作用。铁布衫和金钟罩这两门武功练习到一定高度后皆要求内外兼修,这两门武功任选其一,只要能大功告成,便可使身体坚硬如铁,刀枪不入,而且肌肤底下真气凝聚,因此也兼具抗点穴切脉的功效。

小叶子想:“虽然不清楚眼前的这位官差练就的是哪门子护体神功,但是至少练成了其中一门,不过从他的肌肤充满弹性的表现来看,应是修炼了移穴换脉。由此可见,他决非是一位普通的官差!”

再说“错骨分筋手”这门武功, 与“折梅手”有点类似,但错骨分筋手主要是使对方的关节发生错位,而折梅手主要是用于夺取对方的武器,若使在对方身上,往往使对方筋骨折断,则显得狠毒了些。这两门功夫要练得有模有样也不算难,难不难主要是看能练到什么样的层次,怎么使用,能发挥出多大威力?这两门武功也适用于制服胆敢反抗的嫌犯,所以衙门里的捕快有的也会学上几手。至于“大小擒拿手”这门武功,实用性最强,是官府里的捕快必练的武功之一,入门容易,练成高手难。

点穴这门武功,练的是指法与指头上的劲力,江湖上大多数的点穴功夫大同小异,只是有指法花样不同、内力修为高低的差别。其中,用不同的指法点住不同的穴道,具有不同的功效,而指头上的劲力,则要靠内力的修为与发挥,指头上的劲力若只有蛮力而不含内力,则无法透过肌肤点住对方的穴道,使其真气运行受阻,自然就达不到点穴的效果。

而 “空手夺白刃”这门武功,并非顾名思义仅靠手上功夫去夺取对方的刀剑等武器,如果仅靠手上功夫,就想夺取对方武器,要么很难把握时机,要么需以身犯险。其实这门武功最主要的特点在于要求修炼者把身体各方面功能的极限都调动起来,不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且要对空间的位置、大小及变化具有极准确的判断,还要练就极其灵活的身法,至于手上功夫倒是排在最后。若眼不明耳不清判断错误,则自身就有受伤的危险;若没有极其灵活的身法,又谈何能在刀林枪雨的间隙中穿梭自如并趁机夺取敌人手中的武器呢?因此,这门武功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极强、又很难练成的武功,至要练至上乘是非常困难的,练习时毫无捷径可走,全靠熟能生巧。

据说练成了空手夺白刃以后,不仅可以在各类阵仗的刀林枪雨中进退自如,并乘机夺取敌人的武器,又可以做到自身毫发无损。因此,若把这门武功练至出神入化,便可以在敌人的阵仗中穿梭自如,形如鬼魅,更别说击杀敌人了!

小叶子也练过空手夺白刃,自然知道其练习方法。这门武功在刚开始练习时,可先在各种长短高低、排列不规则的木桩中快速穿梭;等练到穿梭自如时,再在木桩上订上长短不一竹钉,同时地上散布乱石、荆棘等;等再练到穿梭自如且衣服不再被竹钉刮破、脚步也不受阻滞时,再把木桩换成各式各样且持有武器的木头人阵式,这时可一边练习穿梭一边练习手上功夫;最后,以真人替换木头人陪练,刚开始人数可以少点,站位稀疏些,然后再逐渐增加人手。小叶子长期在山中练武,树林中枝丫、灌木、荆棘、乱石等密布的地方,只需稍加整改,便可成为练习这门武功的天然场所。

那位官差前面说他在刀林枪雨中滚过,看来此话不假。空手夺白刃这门武功就算没练到较高的层次,但只要有半桶水,在战场上也是极实用的,即使做不到空手夺取敌人的武器,不过,在敌人仗阵的缝隙中或躲闪或出击,仍大有裨益。所以空手夺白刃也是一门在混战时极实用的武功。

那位官差见小叶子愣在一旁,就叫道:“臭小子,还在那边呆站着,还不去找条绳索来,把他们捆成一串。”小叶子笑道:“官爷您举手投足间,便把这些山匪给收拾了,您真是武功盖世,手到擒来。小的一时看呆了,都忘了给您鼓掌喝彩了!”说着,就去找了条绳索来,把那伙山匪先捆个结实,再解开他们的穴道,把错开的关节捏回原位。

那位官差则自己到庙里翻找了老半天才出来,出来时,手里提着一个包裹,在众山匪面前抖了抖,里面便发出金玉碰撞的响声,那十多名山匪见状便个个垂头丧气。小叶子估计包裹里是一些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

那位官差也不管那伙山匪的磕头求饶和为自己辩白,谁敢多嘴,就一马鞭抽过去,叫他们只能乖乖地听话。那位官差又把马鞭交给小叶子,叫他在前面赶着那伙山匪下山去,自己则哼着小调走在最后面。山路难行,那伙山匪被捆成一串,象串蚂蚱似的,走起来难免踉踉跄跄,东倒西歪。

……

那位官差和小叶子押着那伙山匪,走了三十多里路,到了当地县衙已是傍晚时分。

那位官差掏出腰牌并身份文牒递给县衙的门卫。那门卫见多识广,认得那位官差身上的官服是刑部的行头,因此不敢怠慢,待接过腰牌一看,果然是刑部的,打开身份文牒,只见上面写有:“刑部巡察司正九品执尉华鸣洲”等字样,并盖有刑部的朱红大印。

门卫赶紧跑进去通报。过了一会了,当地知县率领着县丞、主薄、县尉等及一群衙役迎了出来。虽然按官秩等级,知县、县丞俩的官阶都比眼前这位叫华鸣洲的官阶高,就算是芝麻绿豆知县也有七品的官阶,九品已是最低的官阶,再低的就不入品了,“刑部巡察司正九品执尉”身份与地位就相当于地方县尉,但眼前这位官差是刑部来的人,俗话说京官大三品,所以当地知县不敢怠慢,直接带着一大帮人马出来迎接。

双方见礼后,华鸣洲大约说明来意,县尉命捕快先把那伙山匪押入大牢严加看管,华鸣洲又把那包金银珠宝交给县尉,说是从那伙山匪处缴获的赃物;县丞则吩咐下人去安排驿馆以及晚饭;知县则请华鸣洲和小叶子先到县衙里后堂歇歇脚,他在一旁作陪。

喝过了茶,知县问道:“华执尉,您这是打哪里来,刚才那伙歹人又是犯了什么事的?”华鸣洲答:“知县大人,我们路过贵县,刚好在一个叫‘半风岭’的地方遇见这伙山匪,就顺手把他们收拾了。”又道,“还是叫我‘华捕头’吧,虽然捕头不是个正式的职位,但大家都习惯这么叫。”

知县脸带疑色,问道:“本知县在此任职已经有三个年头了,并未听闻半风岭有山匪之说,这伙人是哪里冒出的?”华鸣洲道:“我们是听附近岭前庄的村民说的,这伙山匪也是这两个月才到半风岭占山称王的,所以你们才一时没有察觉。这伙山匪占了山上的灵应庙,不让村民上山拜神,还打伤了人,威胁若敢告官就要杀人,就这事也可以看出他们不是什么好鸟。虽然未听闻他们有做出什么打家劫舍的歹事来,但背地里肯定有作奸犯科之事,等一下审问一下便可知晓。”知县听了,方舒一口气,自己算不上有失察之责,叹道:“哦,原来如此,难怪本县并未收到村民的告状!”

华鸣洲又说道:“等一下晚饭后,请知县大人命手法比较毒辣的捕快,到牢里在那伙人中挑几个比较软的柿子,先捏一捏再说。哈哈,不过不要把人打坏了!”知县听了,会意地笑了笑,连忙道:“是是是,也不必等到晚上,趁现在县衙里的人手都在,大家分头行事便快些,我这就吩咐下去。两位且在这里喝茶,稍作等待,本官很快就回来。”说着,一阵风似的走了。

哪曾想这个小县衙里的人办事也挺干练的,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当地知县、县丞、主薄、县尉及几名捕快等一起到了县衙后堂,向华鸣洲说明审讯那伙山匪的情况。小叶子见这场面,就先告退,自行到驿馆歇息。

众人坐下来后,主薄先把几名山匪的供词交给华鸣洲,华鸣洲粗略览了一遍,就放在一旁。

一名老捕快就上前说道:“那伙山匪除了那名瘦小的老者外,其他人都招了。他们的供词大体是一致的,估计错不了。”华鸣洲道:“哦,那好,先捡些主要的说来听听!”

那名老捕快回道:“那些匪徒说,那名瘦小的老者是他们的头目,他们平日里称他为‘李坛主’,因见他长得瘦小佝偻,经常咳嗽,背地里就都称他为‘李痨鬼’,他们也不知道这位李痨鬼的真实姓名。他们原是隔壁安台州庆达县境内的一伙山匪路霸,犯了不少大案,因此受到当地官府的追剿,他们原来的头儿在一次官府的围捕中被一箭射死,三十多号人就他们十六个人逃了出来。后来,他们逃亡路上遇见了李痨鬼,本想劫李痨鬼的财物没想到反而被他制服,那李痨鬼也不是好货色,制服他们后,对他们威逼利诱,要他们听命于他,他们一时无处安身,而李痨鬼的武功又比他们好,他们只好跟了李痨鬼。再后来,李痨鬼带着他们占了半风岭的灵应庙,又拿出一些金银珠宝供他们吃喝,只叫他们别再惹事,不要引起官府的注意,暂且在那灵应庙好生养着,说是日后自然会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

华鸣洲听了道:“嗯,这么说,这李痨鬼行事有些怪异!可能对他来说,占据灵应庙只是作为临时栖身之所,他好象另有打算,在从长计议,有所图谋。如此看来,他的真实身份应该也不简单!”

那名老捕快又说道:“这李痨鬼被我们打得哼哼叫,但只说是想占山为王而已,其它的就是一个字也不招。被打得狠了,他就说‘再打他就一头撞死或咬舌自尽!’我们怕真的把他逼到死路上去,因此暂且先任他悠着。”

华鸣洲听了,不由大是起疑,道:“哦,看来这李痨鬼不是不怕死,他这么一说,反而更令人起疑,好象他背后还有着什么非常重要的秘密,他要是招供了,就会死得很惨或有比死更可怕的东西!”想了想又道,“你们去把这李痨鬼从头到脚仔细搜一遍,看看有什么特别的没有?”

那名老捕快回道:“都搜过了,他身上也没带什么东西,衣服装束也很普通,不过就身上有几处旧伤疤,象是受刀剑之类的武器所伤的。从伤疤愈合的不同程度上看,是分几次受的伤,都有些年头的了。另外,在他的屁股右侧上方有颗黑痣,除了这些,再也没有其它特别的了。”

华鸣洲点点头,笑道:“那就先这样吧,日后再想办法,看能不能撬开李痨鬼的嘴。暂且不用动刑了,估计再也问不出什么来的了。”他心里想:“这名老捕快还挺细心的,连人家屁股右侧上方有颗黑痣都注意到了,虽然这一特征对弄清李痨鬼的身份并不一定有用,但足见这名老捕快经验老到。如此看来,自己也不用去复审这李痨鬼了,再说若他死都不招,我再使什么手段也是没用的!”

那名老捕快又拿出一只小小的银杯递给华鸣洲,说道:“至于那包金银珠宝,说是李痨鬼带来的,但查不到这些金银珠宝的具体来历。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一只银杯底沿内侧打有一行小字,为‘坡下村弟子许永泰敬奉’等字样,这或许可算作一条线索,但就这么一句话,一时也无从查起。”

华鸣洲仔细看了看那只银杯子,这是一只錾刻有大福字样且万福花纹环绕的矮脚圆杯,杯子小巧,做工精细,那行小字就刻在杯子底沿内侧,不细心察看还真是不容易发现,字体虽小,不过还算工整,倒是可以辩认。华鸣洲端详一会儿,说道:“从这行小字的字面上看,估计这只银杯子是一个叫‘坡下村’地方有一名叫‘许永泰’的村民送给尊长或权贵人家的礼品,或是供奉给寺庙神佛的礼器,不知怎么就流落到了那李痨鬼手里?会不会是附近有个坡下村的一名叫许永泰的村民敬奉给灵应庙的?”那名老捕快道:“但是本县境内并没有一个叫坡下村的地方,而且据我所知,也没听说过附近州县有个叫坡下村的。”知县等人听了,也皆称不知有坡下村。

华鸣洲又道:“要追查这只银杯子来的来历也不难,我们联名写封公函上报刑部巡察司,请他们派人到户部查找‘坡下村’这地方所在的州县,等找到坡下村后,再通过户籍查找‘许永泰’这个人,肯定能查得到。我想,要是这只银杯子不是敬奉给灵应庙的,那就是从其它途径转到李痨鬼手里的,只要能找到许永泰,再通过他查清这只银杯子的去向,顺着这条线查下去,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

众人听了,皆点头称是。华鸣洲又道:“关于这只银杯子的事,可能已几经转手,若中间并无不妥还好,若来路不正,怕是背后另有重大牵连。因此,你们暂且都要保密,也不要去查,这案子只归我管。”众人一一应诺着。华鸣洲又笑道:“但文书等还是要记录存档的,物证也暂时由你们保管,你们先开具一份副本给我就可以了,将来若破得大案,自然也有你们的一份功劳!”众人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这位刑部下来的人,并无趾高气昂的作派,反而很好说话,能体恤下情,颇有君子之风,再说跨境的案子要上报,到时也不一定能轮到他们作主。

……

第二天早上,华鸣洲把自己的官服寄存在县衙里,另借了身捕头的行头,告别了知县等人,然后押着李痨鬼及众歹徒往安台州庆达县方向进发。临行前,华鸣洲邀小叶子一路同行,小叶子问了路途是往东走的,正好顺路,心想自己闲着也是无聊,于是就答应了,华鸣洲就又向县衙借了一匹官马给小叶子代步。

小叶子心中暗付道:“虽说这伙山匪是从庆达县那边流窜过来的,但却是在这里县衙管辖的地界内抓获的,留在这里让当地县衙审理也可以,不一定要押到邻州去。再说,押送犯人的事也可以让当地县衙里的捕快来干,带着这么一大帮人上路,无疑是个累赘。如此看来,这位华执尉喜欢没事找事,还有意让我跟他一起押送犯人。”

于是小叶子问道:“华大官爷,您老干嘛不把这伙交给当地的县衙去审理,非得亲自押他们到安台州庆达县去,您老不嫌麻烦吗?”华鸣洲笑道:“罢了,以后别再叫我官爷了,我现在可不爱听了。”小叶子道:“那叫你华大捕头吗?”华鸣洲认真道:“我姓华名鸣洲,以后你就叫我华大哥,我也就叫你小叶子吧!”

小叶子听了,故意说道:“您是大官爷,小的是平民百姓,尊卑有别,小的可不敢随便乱叫。”华鸣洲笑道:“你小子又欠抽了是吧?什么百姓不百姓的,在江湖上,就你的剑法谁都要忌惮三分,何况是我,所以我还非得认你这个小兄弟不可。”小叶子也笑道:“认我作兄弟也没用,下次要是再找我比试武功,我也不一定会手下留情,非追得你提着裤子四处乱跑不可。”华鸣洲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到了傍晚,山风凉爽,华鸣洲和小叶子仍押着那伙山匪趁此赶路。那伙山匪昨晚被县衙里的捕快打得皮开肉绽,走起路来痛得叫苦连天,好在他们都练过武,那些捕快手上也拿捏得准,并未打伤他们的筋骨,不碍行走,因此华鸣洲就不断逼着他们赶路,慢吞吞地也罢,但要一直往前走,就是不能停下来休息。

小叶子见天色渐黑,便策马到高处看了看前方,只见道路在山谷中蜿蜒而去,远近皆不见人烟,只有一座座山峰留下的黑影,于是折回来对华鸣洲道:“我们只顾着赶路,这下子错过了宿头,晚上恐怕要在山谷中过夜了!”华鸣洲道:“那就在山中将就过一宿吧!现在趁着天色还未全黑,再往前走走,找一块较平坦地方歇息。”

那伙山匪早就又饿又渴又累,好不容易到了一处较为平坦的地方,就坐了下来,任是华鸣洲打骂,再也不走了,华鸣洲见状,就把干粮和水袋分发给他们。那伙山匪啃了干粮喝了水,便一个个东倒西歪地躺在原地休息了。

小叶子一边啃着干粮,一边察看周围的地势,只见此处位于山谷腹地,山谷狭长,谷底宽不足百丈,地势平缓,杂草丛生,两边是陡峭的山坡,道路在谷底中穿行。小叶子想:“这样的地形要是来个前后围堵、左右夹击,便会如被瓮中捉鳖,在此宿营,实乃兵家大忌!”但他又觉得华鸣洲不会如此麻痹大意,行如此反常之事,肯定是故意而为之,想必另有一番深意,因此他也就不开口询问。

华鸣洲和小叶子在周围生了五堆篝火,然后找了块比较平整的大石头,在石面上轮流歇息。

到了夜半三更,华鸣洲和小叶子都觉得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毫无睡意,便坐在一起聊天。只见天上新月如钩,繁星点点,山谷里除了那伙山匪此起彼伏鼾声外,时不时还有夜虫的啾啾声等,再无其它!

小叶子察觉四周十几丈外的虫鸣声突然中断,同时又听到有虫子受到惊吓后飞跃跳动时发出的细微响动,他再侧耳细听一下,便用密语传音对华鸣洲说道:“有人来了!”华鸣洲听小叶子这么一说,不禁惊诧,其实他也一直暗中关注着四周的动静,但以他的内力,在这宽不足百丈谷底中,竟然听不到来人的动静,对方肯定都是一些善于伏击的高手,而小叶子的听觉竟如此敏锐!小叶子接着又说道:“不好,我们被包围了!”

小叶子示意华鸣洲走到大石侧面,以防被偷袭,他用左手在篝火堆中抓起一把尚未燃尽的树枝,突然大叫了声“现身吧!”话音刚落,左手中的树枝便向四周射出,紧接着右手又甩出了一把铜钱。

只见四周草丛中突然站出二十多个人来,用手中的武器打落飞来的树枝,但他们没想到的是树枝后面还紧跟着铜钱,树枝飞来时前头尚余的炭火立即迎风而炽,他们一时被火光闪花了眼,铜钱发出在后,但飞行速度却比树枝快,所以铜钱紧跟着树枝几乎同时到达,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刹时便有几人被飞来的铜钱射中,惊叫哎呀倒地。

小叶子眼睛扫了一圈,看到周围站着的有十八个人,连同刚才倒下的七个人对方一共来了二十五个人。那十八个人都身穿黑色的夜行衣,包头蒙脸,而且裹得很严实,只露出双眼,这种装束特别适合在夜色中潜行。这些黑衣人都是手持长剑,正围成一个圈把他和华鸣洲及那伙山匪围成一个圆圈。另有三位服色各异的远远站在那群黑衣人后面,这三人并未蒙面,看其相貌普通,年约四十,中间的那名双手持着两把弯刀,左边站着那名双手持着两把大镰,右边站着的那名双手持着两把长锯,这三人似乎是那群黑衣人的头目。

那伙山匪也被惊醒了,睁着大眼看着周围的一切,不知道这群黑衣人是来干嘛的,所以心里直打鼓,不知道是喜是忧,既希望等下在混战中有机会逃走,又怕会殃及己身。

而李痨鬼则是心生恐惧,他一看便知道周围这二十一人就是自己的组织派来的杀手,虽然他未曾听闻组织中有站在外围的那三号奇异人物,但估计那三人是组织哪里请来的厉害杀手!他心中暗付道:“这些人来要么是杀我灭口,要么是救我出去。但是就算是救我出去, 如今我无功先败,恐怕也是会受到严励惩处的。再说,我自己在组织中人微位低,恐怕他们来是为了杀我灭口居多,这样比较省事。没想到我费尽心机巴结讨好上司,才被赐封了个‘坛主’的虚衔,并得了一包金银珠宝作为本钱,拉几个人马占了灵应庙作为据点,前后还不到三个月,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现在披枷戴锁,想逃是不可能的了,眼下恐怕只剩死路一条了!”

华鸣洲问道:“来者何人,报上名号来?”那名手持着两把弯刀的人乐呵呵地笑道:“我们来取你们性命的人。”华鸣洲也笑道:“哦,原来是地狱来的索命鬼,怪不得你们三人个个面目狰狞,三更半夜的才跑出来。”那人又说道:“好吧,反正今晚就要带你们去见阎王爷了,告诉你也无妨!我们可不是鬼,我们乃‘东山三仙’是也,我是老大‘松山仙人’。” 站在左边的那名手持着双镰的人跟着道:“我是老二‘竹山仙人’。” 站在右边的那名手持着双锯的人也说道:“我是老幺‘桂山仙人’。”

华鸣洲笑道:“呸,明明是恶鬼,还装什么神仙!本捕头今天正好把你们一起捆了,送回地狱去。”松山笑道:“呵呵,我们兄弟三仙十多年来一直在关外修炼,未踏入中原半步,也难怪你们不知道我们的名号。”桂山跟着说道:“大哥,你忘了我们是得道成仙后,才取了‘东山三仙’这名号的,所以没有人能认识我们亦属正常。”竹山又接着笑道:“可惜了,今晚把他们杀了,世上又少了几个知道我们三仙名号的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