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江湖有你才有传奇 > 第二回、落叶飘零何处去

江湖有你才有传奇 第二回、落叶飘零何处去

作者:千千野火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6: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金公子偷偷打量着陈莹,那陈莹似乎也有些意思,眼神时不时、有意无意地往他这边扫来扫去,双眼脉脉含情,似心有所喜。金公子见状,以为她对自己动了心,刚才的怒气一下子便消了一大半,随着手中的折扇轻轻摇动,心情也有点飘飘然起来。

金公子虽不渴,平时看不上、也喝不下这种小店里的粗茶,但现在他却一口气喝光了碗里的茶水,叫道:“小二,给本公子再续一碗茶!”那陈莹也甚是勤快,听到叫唤立即提着茶壶走了过来,金公子便死死地盯着她的双眼。但陈莹来到桌前,却连看都不看他一眼,就在倒茶的时候,却侧过头去痴痴望着坐在他旁边的那位正在吃面的少年,眼里尽是热切的期盼,把茶水都倒满了,溢到桌面上。

金公子一见如此,知道自己会错意了,不由妒火直上,叫道:“满了满了,还倒!”陈莹快忙退下。

而那位少年始终在低头吃面,吃得很慢,一副极其认真的样子,仿佛是在吃什么美味佳肴似的,能令他如此津津有味,其实那只不过是碗普通的牛肉面罢了。自从老金杆等人进来后,那位少年的眼皮始终没抬过一下,双眼只盯着碗里看,仿佛没有什么事比吃面更重要了。

金公子突然叫了声“哎呀!”急忙抬手在脸颊上一抺,接着便对那位少年喝骂道:“没长眼的东西,怎么吃的?汤水都溅倒本公子的脸上来了!”饭店里的人听到金公子的喝骂,便都朝这边看了过来。但那位少年神情自若,仍一边吃着面,一边答道:“我是人,我有长眼睛,面汤没溅到你!”

那位少年的回答虽不亢不卑,但语气竟似针锋相对,金公子听了便欲开口再骂。这时,老金杆用手里的短棍在桌角重重敲了两下,他手中的那根短棍就是其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这一亮相就等于亮出了自己的名号。但那位少年只微微抬头瞥了一眼,似乎不识货,又低下头继续吃他的那碗面。

老金杆敲这两下,一方面是制止爱子的鲁莽,另一方面是亮出自己的名号。而且敲这两下时他下足了暗劲,只听桌面“呯呯”两声声响,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极其沉闷雄浑,内力稍差的人听了都不由直皱眉,觉得耳膜鼓荡,胸口微微难受,特别是坐得比较近的人,可感觉到脚下的地板在如波浪般震动着,但再仔细察看那桌角,上面却连浅浅的凹痕都没留下。

众人见那位少年竟依然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皆不由暗付道:“这位少年竟如此不知趣,目空一切,就算不识得老金杆本人,但他手那根独一无二的短棍应该早就听说过了才对。到底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不多长点见识,日后行走江湖怕是要吃大亏的!”

……

那位少年终于把那碗面吃了个底朝天,不留最后一口汤,然后放下碗筷,抺一下嘴,掏出三个铜板整齐排在桌上,这才起身。其动作不急不缓、从容自在,仿佛不会为每一个动作多费半点力气。

那位少年离开座位时,回身俯视了金老杆一眼,慢条斯理地说道:“你这老头刚才好生无趣,人家在吃面你却敲起了桌子!”一边说着一边背上包袱欲走。

老金杆刚才敲桌子时,仔细观察过那位少年的反应,见那位少年只是略抬一下眼皮,看了看他手中的短棍,似乎丝毫不觉得难受,看来多少有些斤两。本来老金杆并无意去招惹那位少年,但被那位少年这么一说,仿佛自己是做错事的小屁孩遭到了大人的教训似的,此时他就算脾气再好,也难免被气得七窍冒烟,不过他深知为无关紧要的事动怒,乃走镖之人一大忌,于是他连忙深吸了一口气,把火气压下去。

虽说那位少年不象是王飞虎请来的人,不过刚开始老金杆等人还是有些疑虑,这时见那位少年要走了,便可以确定他只是一个不相干的过客而已。因此,老金杆就想:“恰好可以借题发挥教训这少年一番,也好竖威给王飞虎等人看看,好叫他们不要太狂妄。只是以自己的身份教训一个少年,未免胜之不武,且有失风度!”

老金杆正在犹豫中,未等他向手下的人使眼色,金公子早已按捺不住心头上的怒火,一下子跳到饭店大门口拦住了那位少年的去路,喝道:“看样子你也是江湖中人,怎生得如此狂妄,目中无人,本公子倒是要向你讨教几招。”

老金杆心想:“就算这位少年武功不差,又怎么能和自己精心调教的孩儿相比?眼下正好可以让孩儿锻炼一下,免得他整日被那些镖师们捧在云端里。”因此他并没有制止爱子向那位少年挑战。

那位少年似乎早料到会当如此,只平静地道:“彼此彼此,讨教不敢当,相互切磋几招也罢!”说着,便慢慢地把背后包袱中的剑抽了出来,然后行了个请字诀,持剑而立。众人这时才发现他那把灰暗圆钝的古剑,仅剑尖露着一点寒光,不过寒光虽微,却似可穿心入肺,令人见之寒意顿生!

金公子见那位少年把将要进行的打斗说成是相互切磋,以为那位少年是心中怯了却又不好意思拱手认输,才有此一说。此时他心中有火,已急不可耐地想教训那位少年,因此喝道:“那也好,先让你见识一下本公子的利害,免得再逞口舌之利。本公子姓金名宗玮,看招!”话音刚落,便以手中的铁扇为武器,一招“仙人指路”向那位少年点去。金公子这下只报了自己的名号,也不先行个请字诀,问一下对方的名号或等对方自报名号,就直接开战,或许那位少年在他眼里,终归是无名之辈,无需多礼,也不需要对方是谁。

金公子的武功主要由他父亲老金杆亲自传授,老金杆本来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绝学“三十六路天罡刀法”。但金公子身材略瘦,不喜欢配带大刀,虽然也练三十六路天罡刀法,但却对打穴功夫较上心,学得也快,为此他还特意请人做了一把用精钢为骨的折扇,用来练习打穴功,这样既可以当武器用,平时又不失斯文和潇洒。

老金杆见爱子兴趣如此,也就不太勉强他,再说少年练武贵在于精,而不在于博,只要能把一门武功练到炉火纯青,多积累些经验,那时再修炼其它武功便可事半功倍。例如绝大多数名门正派中受着重培养的年轻弟子,除了涉及一些常见的基本功外,对于其它武功大多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平时只专心修炼本门最精妙的功法。因此,除了极少数天赋很高的少年,才可能同时把几门功夫都练好,但这样的少年他还没见到过。

金公子打出的这一招“仙人指路”本乃江湖上最常见的招数之一,一般用剑、判官笔、短棍等武器或用手指可用于直线出击的功法中,大多有类似的招数。此招可在打斗中突然出手狙击对方露出的空档,但此招由于功法过于简单,因此大多只用于试探性的第一招。

虽说金公子此招只是试探性的第一招,但他脚步向前轻移,身形也微微向前趋,扇头不停地抖动着使对方无法判断其所指,似虚似实暗藏杀机!而且其身姿极为潇洒飘逸,且速度极快,真是动若脱兔!

众镖师见如此稀松平常的招数,竟被金公子使得如此精妙,都不由赞叹起来,有的趟子手甚至已大声喝彩,一边用力鼓掌,把双手拍得啪啪响,就怕自己的声音比别人低。

那位少年也不用剑抵挡,只见他侧身向后斜跨一大步,堪堪躲过金公子扇头所指之处,便立即出剑也以一招“仙人指路”回敬过去。由于此时俩人距离较近,且金公子身子已飘到了侧前方,所以那位少年把这一招本是剑尖直指的动作改成了斜削,虽说身形与动作已有些走样,但这一招后发制人却非常有效。

金公子使这一招“仙人指路”时虽然半虚半实,有攻有守,一招不成便可快速变换身形使出第二招。但他没想到对方竟然会用同样的招数回敬,速度看似也一样快,但因更简单、更直接,实则快了一分。

金公子心中不由一惊:“此刻自己的身形余势未尽,若不能立即止住身形或变换身形,就等于是将自己的身子迎向对方的剑。”但此时要他立即止住身形已不可能,变换身形也已来不及,就算勉强变换,也不一定能躲得过对方的剑,在此情形下,他只好回手用扇挡剑,身形借力拐弯,脚下用力一蹬,飘到了那位少年身侧。

虽说同样的招数,那位少年使的不如金公子使的好看,但效果却更好,让金公子躲闪得有些狼狈。那位少年的剑虽刃口钝圆,但若被其削中,也一样会皮开肉绽,特别是对于金公子这等身份高贵的人来说,若是第一招便输了,伤痛倒是小事,重要的是会颜面尽失。不过,幸好金公子反应机敏,躲过了这一招,而且身形仍连贯潇洒,饭店中没几人能看出他刚才所历之险,倒是认为他的身法绝妙!

但老金杆是看出来了,他不由心头一紧,一方面是替爱子担心,一方面也暗中惊叹那位少年出手竟如此怪异。他不仅看出了刚才爱子差点中剑,也看出了那位少年的剑法修为深藏不露、深不可测!

且说金公子与那位少年第一招刚过,双方齐齐转身,对峙了一下,那位少年象并无率先出手之意,只是持剑而立。

金公子不敢再大意,也没立即再出招,待轻提一口气,方一招“玉郎三影”又攻了过去。此招乃是他所学的打穴功夫中的绝招之一,平时他也对此招也下足了功夫,此招为一招三式,身形随步法而变,灵活闪动,身形飘逸,可攻敌前中左右三面,又可随时躲开对方的攻击,故名“玉郎三影”,属于攻中带守的招数。

果然,金公子的这一招令那位少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只好用剑慌乱一挡,并迅速移向金公子左侧。

第二招一过,金公子立即恢复了自信,刹时第三招、第四招接二连三地向那位少年攻去。直到二十多招过后,金公子的攻势才有些缓下来,但对于是否能打败对方,此时他心里已没了底。

原来,这二十多招中,金公子手中的铁扇有几次都看似点中了那位少年,甚至已经触及了他的肌肤。但那位少年总是能极机敏、极迅速地躲开,或是身体被击中的部位肌肉收缩、部分移位等,使金公子的扇头恰好在衣服的表面滑过,仿佛是身体上的一种本能反应。这一点只有金公子自己知道,在场的人除了他父亲老金杆,恐怕别人都看不出来。而大兴镖局的众镖师及趟子手都以为金公子已经击中了对方,有的甚至大声喝彩鼓掌起来,只是心中难免纳闷:“为何金公子没能把对方点住,难道是手下留情,还是想慢慢玩?”

此时金公子已脸红耳赤,呼吸急促,不知是因为心中羞愧还是用力过度,或兼而有之。而那位少年仍然气息匀长,神色沉静,显然内力修为比金公子高出许多。

但更让金公子和其他明眼人惊讶的是,那位少年总共只回击了七招,有几招是在反复使用的。而这七招中竟然有五招是金公子刚使过的,虽然使得并不比金公子顺畅好看,但却简单直接,每每攻向金公子的必守之处,总能在关键时刻逼缓他的攻势。另外两招看起来也是平淡无奇,未见巧妙之处,若论好看,还不如街头卖艺舞刀弄枪的招数精彩。

金公子知道已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必要了:“对方的武功深不可测,之所以跟我过了这么多招,其实只不过是把我当猴耍罢了。幸好对方一直没有主动进攻的意思,不急着去攻击他,他便不会反击,否则自己早就出丑了!”

正当金公子不知如何收场时,他父亲老金杆已瞧准了机会,一跃而出拦在了那位少年面前,喝道:“罢了,切磋武艺点到为止即可,再比下去,万一有一方受伤了都不好!”

金公子先收了剑,也抱拳道:“好吧,今天也不一定非得分出个胜负来,日后有机会再讨教几招!”此话一出他便知道自己说错了,这么说已显得底气不足。好在现场的人大多看不出输赢早己成定局,也听不出他已底气不足,有的甚至反而认为他已胜券在握,只是宅心仁厚得饶人处且饶人,所以手下留情了。而大兴镖局中那些眼神较差的趟子手,甚至因为没能看到金公子把那位少年打倒在地而感到惋惜,一方面又对他的风度大加赞叹。

那位少年抱了抱拳,一边淡淡回道:“领教了!”

金公子自行退下。老金杆又抱拳道:“老夫乃大兴镖局总镖头,姓金名柄得,现江湖人称‘老金杆’。不知这位公子尊姓大名,是何一门派的高徒,尊师如何称呼?”那位少年听此一问,顿了顿方道:“在下姓叶名子,叫我小叶子好了,我无门无派。”老金杆见其似乎不愿透露自身的来历与师门,估计“叶子”也不是他的真实姓名,于是便道:“好,好,叶少年剑法不凡,不知肯赐教与否,接老夫三招如何?”

众人一听又都来了精神,他们知道老金杆说三招就必然只有三招,也必然有十足的把握,因此这三招肯定是他的最得意之作。要是那位少年仍狂妄自大不知危险,而老金杆又不肯手下留情,那他就性命堪忧了。但那位少年却只平静地吐了几个字:“不敢当,来吧!”说罢便持剑而立。众人听了不由一片哗然,没想到那位少年竟如此干脆就答应了,比试还未开始,有些人已开始为他担忧了,有些人甚至已经开始替他感到惋惜了。

老金杆亮了一个请字式,然后凝神守势,待气势饱满之后,突然大喝一声,只见他手中的短棍化作一道道金光,上下翻飞,呼呼直响,令人看得眼花缭乱、闻之心惊!原来,老金杆竟是以短棍为刀,使出了他平生最得意的三十六路天罡刀法中的一招“暴风骤雨”。

大兴镖局里的镖师只见识过老金杆的短棍打穴功夫,可谓极尽灵巧精妙,此时见他使的是只听说过、没见到过的三十六路天罡刀法,皆没想到会是如此威猛刚烈,因此一时都忘了喝彩,店里的其他人也一时都看呆了。

那老金杆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短棍,身形也在不停地变换着,但脚下却只做左右移动等,始终未向前迈进一步。原来他想:“我使的是三十六路天罡刀法中最厉害的一招杀招,而且刀势一起就很难中途收住,若是向那位少年攻过去,只要有半点闪失,那位少年便是不死也残!但走镖之人最讲究人缘与和气,轻易伤一人就等于断了一条路。”因此,他还不想伤了那位少年,同时也好让众人见识一下他的风度,所以他只是站在原地出招。

那位少年持剑而立,一动不动,双眼若一泓无波的秋水平静地看着老金杆,又似乎不是在看着他,而是看着他的身后。但在外人看来,那位少年则象是被老金杆的神功唬愣了,一时不知所措。

老金杆使的第二招叫“大海横波”,此招的威力也不亚于第一招,脚下也仍未向前迈进一步。他这两招的手法一招以竖劈为主,一招以斜砍为主,可谓把大刀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可惜手中拿的是短棍,招数虽精妙,但威力难免减了三分。

但第二招刚使完,老金杆突然心里一惊,暗付道:“我使的这两招可是三十六路天罡刀法中威力最大、也是最厉害的进攻必杀招,每招八式,两招总共十六刀,刀刀致命!若向对方攻去,对方能招架得住也罢,否则便是非死即伤,躲也躲不过。但那位少年的眼神中并无茫然或惊恐之色,而是气定神闲地盯着我看,他的眼神就象他手中的剑,虽无明刃,却暗藏着一点无比锐利的锋芒。也许他根本就没去想如何招架或躲闪我的杀招,而是只想着如何一剑直接击中我要害之处?”

转念间,老金杆使出的第三招,此招便是以守为主,招数上的变化甚是独特,只见他用手中的短棍在身前划出一个个旋涡,那旋涡仿佛能吞噬一切被它卷进去的东西。这一招真是守中有攻,杀招暗伏,一般人若冒然攻上前去,不仅无法伤着老金杆,反而自己性命堪忧,所以这一招最适合遇到强敌进攻时使出。老金杆使出这一招时,脚下前向跨出了一步。

第三招虽是以守为主的招数, 但也是老金杆的最得意之作。三十六路天罡刀法威猛刚烈、迅捷凌利,大部分招数都是以进攻为主,而这一招名为“翻江搅海”,却是一招以守为主、守中带攻的招数,不仅少了那份威猛刚烈之气,多少还带了点柔和圆润之美,与其它招数的风格迥然不同。

本来大刀这种武器以砍劈之式最能发挥出其威力,但“翻江搅海”这一招中的每一刀线路都带了点弧度,而且刀刀首尾相连,绵绵不绝。以前老金杆用大刀演练这一招时,总觉得有点不大顺手,认为这一招守不象守、攻不象攻,也不大象是刀法中的招数,好象是从其它武功的招数拿来凑数的。直到后来他用短棍这种小巧的玩意当武器演练这一招时,才发现这一招实际上是以守为主、守中带攻,精妙无比的招数。

那位少年见老金杆向前逼近了一步,就举剑指着老金杆。但老金杆跨出一步后便止住,还是未攻向那位少年,他本意是希望那位少年会不知深浅主动攻击过来。但那位少年的剑尖不动,只是身姿略调,手臂微微转动,剑尖所指,正是他的破绽之处。老金杆见状,不由大吸一口凉气,急忙变换身形,手中的短棍立刻在自己面前划出新的旋涡,但那位少年剑尖的角度随即跟着变化,又指向他新的破绽之处。

其实老金杆这第三招可以说是防得滴水不漏,毫无破绽,但防得再怎么严密,总有相对薄弱的地方,这些薄弱的地方就是没有破绽中的破绽。但最令人称奇的是,他这一招最薄弱的地方就是最危险的地方,也就是旋涡的中心!

老金杆想:“那位少年的剑尖始终指向旋涡的中心,他如是何看出其中关窍所在,难道仅仅是胡乱猜中的?”那位少年举剑后,虽站在原地未动,但一直有蓄势待发之势,似乎随时都可以发起攻击。老金杆见状,既是纳闷又是心惊,他知道自己若再逼进一步,那位少年也许就会立即出手!

三招使完,大厅里一片寂静,不仅王飞虎这边的人没见过老金杆的刀法神功,就连老金杆身边的镖师也没见识过,平时虽有所耳闻,但直到真正看到了,才知道什么是不可想象。

众人回过神来,便又把目光投向那位少年。只见那位少年仍一动不动地站着,嘴角肌肉微微斜拉,脸上露便出淡淡的笑容,似乎笑得很慢、很平静,接着口中缓缓吐出几个字:“算了,我输了!”

众人一听,一时间有的欢呼,有的嘲笑,有的叹息。但老金杆心里清楚:“若真的交锋,自己已无胜算的把握,即使自己的内力与经验胜过那位少年,但自己招数中的破绽已被那他紧紧抓住,他若奋起一击,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只好默不作声,作出一副神色坦然的样子,笑道:“你我并未真正交手,何来的输赢?”

那位少年认输后,正要转身离去,突然有人叫:“且莫急着走,我们来也来比划比划!”只见从王飞虎身旁飞出两条人影,直扑向那位少年。

飞出来的那两条人影中,上面的那条人影两手齐抓向那位少年的手腕,下面的那条人影两手直抓向那位少年的脚踝。那俩人一上一下四手齐出,这等手法算不上正式的招数,速度虽快,却也容易破解,但后续的变化才是关键,发招时越简单,后续的变化往往越让人意想不到!那俩人用此等手法出击,显然是在考验那位少年的应变能力,那位少年只有先接招才有趣,否则就不好玩了。

只见那位少年双手捧剑,往前一递,似要把剑送入上面那条人影的手中,同时右脚向前伸,似主动要让下面那条人影双手抱住他的小腿。

眼看上面那条人影双手就要抓在剑上了,虽然那位少年的剑刃圆钝,直接抓住也不一定会受伤,但占此便宜他就等于输了。况且那人的指尖刚触及剑身,手指头已如遭电击针刺,他立即明白那位少年已把真气灌注在剑身上,抓是肯定抓不得的了,若是硬来,自己的双手就有可能被震伤。于是那人双手在剑身上一按,顺势一个“鹞子翻身”飞过那位少年的头顶,落在了那位少年身后,他紧接着又从背后抓向那位少年的双肩。

下面那条人影则上身略抬,双臂环抱紧收,势必要抱住那位少年送来的右小腿。那位少年也不理身后那条人影,突然右脚蹬地,膝盖顶向下面那条人影的脸部。下面那人若还想抱住那位少年的右小腿,就有脸部被顶伤的危险,于是他立即把头一侧,但手上稍微一缓,那位少年已抽腿而出。

那位少年解了被抱腿之险,身子顺势向前跃起,后面的那条人影便抓了空。那位少年在跃起的同时,左脚由下向上一个背后轮踢,使身后那条人影不得不上身向后仰一下,以免下巴被踢中,迟滞了那人再度进攻的身形。那位少年跃起在半空时,一个翻身,手中的剑又向下面那条人影横腰斩过。地面那条人影怪叫一声,上身一个翻滚,下身扭动,象泥鳅般滑出,堪堪躲过被腰斩之厄。

那两条人影站定后,一个叫道:“厉害厉害,差点要了我的小命,实在好玩、有趣得很!”另一个说道:“小叶兄弟,我们兄弟俩一时技痒,多有冒犯,还请见谅!”双方便互相抱拳表示敬意。这时人们才看清楚,原来这两条人影便是五年前跟王飞虎一起回来的兄弟俩。这兄弟俩其貌不扬,表面无异于常人之处,平时也未显露过真正武功,因此人们也不太注意他们俩。

老金杆一开始也曾留意过他们兄弟俩,但看他们平时木讷寡言,神色动作与常人无异,平时只听王飞虎差使,没有互相砌磋的机会。于是时间一久老金杆便不太在意他们兄弟俩了,虽听王飞虎那边的人说那他们的武功极高,但估计那不过是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人爱牛皮哄哄罢了。

确实,这俩兄弟姓李,生于普通人家,大哥叫李泰小弟叫李达。兄弟俩纯朴有余而灵气不足,天生练武资质平平,虽从小便痴迷武功,但一直未能拜得名师,因此俩人便凭着平时耳濡目染,东拼西凑,自学自练。由于兄弟俩十分肯吃苦,多年潜心钻研,凭着一股坚韧不拔的韧劲,竟然也练就了一身奇特的武功,而且俩人相互配合时,十分默契,形同一人两身。

后来,兄弟俩也投身到一个小镖局谋生,只是虽有一身好武功,但还是被人看不起。兄弟俩既没保过什么大镖,也未遇见过劫匪大盗,自然也未能为镖局立过什么大功。因此他们在镖局里的身份虽是镖师,但却一直被当作趟子手使唤,地位不高,收入微薄,只能得过且过。

再后来,兄弟俩在一次护镖的路上认识了王飞虎,王飞虎善于结交,对他们俩又以兄弟相待,他们兄弟俩见王飞虎是重情重义之人,便真心实意跟了王飞虎。

话说回来,刚才饭店大厅里发生的那一幕,实在大大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李泰李达兄弟俩一上一下,身法怪异,速度极快,但那位少年不仅躲过了,而且还在瞬间作出了绝妙的反击,变化突兀,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大厅里除了老金杆,恐怕再无他人有如此机敏的应变能力了!

只是刚才那一幕来得太快、太突然了,使得众人思考能力一瞬间都崩溃了,个个唯有口瞪目呆。或许是那位少年觉得自己夹在王飞虎与老金杆两帮人马之间确实不妥,既然事本不关己,就不宜再挑起是非来,此地不宜久留,因此他与李泰李达兄弟道了声“后会有期!”等,便飘然而去。众人直到那位少年走出大门后,才缓缓回过神来。

从此以后,尚实饭店那位给客人端茶递水的陈莹姑娘,经常逢人便谈起饭店里曾经发生过的那一件大事,当她说到那位名叫“小叶子”的持剑少年时,她那本来就已经很明亮的双眼更是闪闪发光,仿佛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从此,她待人接物也变得更加热情友善,这世间的一切凡俗,在她眼里,仿佛也因为那位少年的出现而变得更加美好!

但她问尽南来北往的过客,也没有人能提供有关那位少年的任何消息。她又问及李泰李达兄弟:“他是不是真的叫‘小叶子’,后来他又去哪里了?”他们也只说:“当时那位少年只说了声‘告辞了!’便要走,问他要往哪里去,他又只回道‘有缘自会再见、后会有期!’等云云,便飘然而去了。”因此他们也不知道那位少年去哪里了,只知道出门后,他是向西走的,至于他是不是真的叫“小叶子“,他们更是不得而知了。

江湖中人自是比较洒脱,如闲云野鹤般来去随意。只是自从那位少年走后,陈莹便时常倚门西望,临风惆怅,恨自己不能化身飞鸟,飞在天空上,看他在哪里、又在做什么?不知他是否会回味那碗自己给他下的牛肉面?

——可那位少年再也没来过,也许他真的是一片随风小叶子,一去无归期!

过后不久,江湖上便风起云涌,有大事发生和大人物出现,人们更无心惦记尚实饭店的这件小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