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江湖有你才有传奇 > 第四十二回、麻烦新添系自找

江湖有你才有传奇 第四十二回、麻烦新添系自找

作者:千千野火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6: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天下午,王飞虎回来了。众人见他神色略带哀伤,还以为他因拜师不得而伤心,问了之后方知道真正的原因,众人不由感叹一番。

原来,王飞虎本虽对拜师学艺并没抱多大希望,但他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按照沈宝明的指点,一路寻去。

待寻到一竹林深处,只见里面有几间茅屋竹舍,在四周的翠竹遮映下,清幽僻静。王飞虎心道:“应该就是这里了!”他走近前去,见门前有一对老夫妇正在忙着些农家琐事碎活,夫妇俩虽肌肤稍瘦,但身姿挺拔,巍峨如山,动作矫健有力,丝毫不亚于年轻人,且两目炯炯有神,一看就知道是练武之人。

王飞虎上前抱拳行礼道:“俩位老人家好!俩位老人家可是江湖人称‘铁臂神拳夫妇’前辈?”夫妇俩一时困惑,上上下下打量王飞虎一番,那老夫淡淡道:“江湖上已没有什么‘铁臂神拳夫妇’了,不知阁下有何见教?”王飞虎揖首拜道:“晚辈王飞虎,是沈宝明伯母介绍过来的,希望在拳法上能让您们老人家指点一二!”

这俩人正是铁臂神拳老夫妇,老夫姓郑名志坚,老妇姓谢名爱幼。他们在武夷山隐居已久,就算有江湖人士遇见,也未必有能认得出他们了。况且他们隐居前仇人几乎没半个,好友也很少,隐居后就很少有人来访了。因此,除非来人是同隐居在武夷山一带的武林高手或以前的好友介绍来的,才有可能知道他们的身份。

郑志坚道:“哦,这么说来,你是那‘广义会’的会长王飞虎吧?听说王会长连湖龙帮都不放在眼里,我们哪敢指点了!”王飞虎道:“说来惭愧!我这会长承蒙各位兄弟姐妹的抬举,实在不敢当,况且我武艺不精,拳法也练得不怎样,都是他们从中照应。湖龙帮作恶多端,多少侠义之士想除之而后快,只是我们不知天高地厚,先起了个头。”谢爱幼问:“那沈宝明的女儿也是跟你们在一起的?她们母亲团聚了?”王飞虎道:“正是,陈莹妹子现在在沈伯母那里。”

夫妇俩和王飞虎谈了大半多个时辰,夫妇俩又自个儿嘀咕了一阵。郑志坚见王飞虎一心想学拳,就说道:“你想学铁臂神拳,我们倒乐意教给你,今天若不是你来,我们都快忘了这门拳法了。只是我们看你也不会在此地久留,学点皮毛也无用。”谢爱幼也笑道:“我看那沈宝明留着她的女儿,以她的爆脾气,不到三五天就会腻了,估计你们在这里也呆不了几天。”

王飞虎听了铁臂神拳夫妇俩的口气,知道他们已愿意教,心中大喜,就跪在地上抱拳道:“那就烦二位老人家辛苦点,且把我‘死马当活马医’罢了,晚辈感激不尽!”郑志坚道:“呵呵!看来你只能囫囵吞枣了,能消化多少就消化多少,消化不了的就先记着,日后再慢慢领悟。”王飞虎正欲磕头拜师,韩志坚又道:“我们这么大把年纪了,怕教不好,也没打算收徒弟了,磕头就不必了。”但王飞虎还是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道:“晚辈愚钝,不敢给二位老人家丢脸。日后若能把铁臂神拳发扬光大,重振江湖,再拜师门。”

接下铁臂神拳夫妇一边考察王飞虎武功拳法,一边教他铁臂神拳功法。起初他们见王飞虎的资质很适合练铁臂神拳,可是接着又发现王飞虎以前学的拳法虽多,却无一精通,较为熟练的拳法,也属普通拳法,加上他悟性不高,重头教来实在费力;而且王飞虎的内功基础也差,内力平平,更别说打通任督二脉了,打拳时更多靠的是天生蛮力。

由于时间紧迫,王飞虎练熟了铁臂神拳后,夫妇俩让王飞虎把拳法精要铭记在心,日后再慢慢领悟和练习。

本来,夫妇俩觉得自己俩年纪已越古稀,一只脚已迈进了棺材里,他们之前从未收徒授拳,现在更是没有这一打算了。因为练了铁臂神拳后,一出手便容易伤人,就算是本来并无意伤人,但稍有闪失便会致人重伤甚至死亡,而且在与普通百姓交往中,不经意间轻轻触碰一下对方的身体,即使未用上力气,也可能使对方肌肤挫伤甚至骨折。鉴于这种情况,夫妇俩宁肯让这门绝技失传,也决意不收徒授拳。

夫妇俩年轻时育有一子,便顾忌自己的手劲大,从未抱过亲生儿子,儿子一出生便由他人照料,夫妇俩常以此为憾!后来子又生孙,正值孙子刚学会走路,一次不小心脚下一绊,突然向前磕倒,在一旁谢爱幼出于自然反应,伸手拉住孩子的手臂,谁知情急之下,手上的力道没控制住,竟把孩子的臂骨捏个粉碎了,因此儿子儿媳就带着孙子要另寻住处,不敢与他们共同生活,以免再发生误伤之事。夫妇俩心存愧疚,干脆就把房子地产等留给儿孙,自己跑到武夷山中来隐居。

不过,这回夫妇俩对王飞虎却还是另眼相待了。夫妇俩虽然拒绝收王飞虎为徒,但他们见王飞虎诚恳重义、胸怀侠气,心里却不知不觉已把他当成唯一关门弟子。再说,他们到底舍不得让“铁臂神拳”这门绝技失传。况且王飞虎来去匆匆,不可能在此作长久停留,夫妇俩若不趁早下决心,也许就错过了机会。所以,他们夫妇俩一合计,决定“拔苗助长”,不惜以俩人的内力替王飞虎打通任督二脉,况且他们俩年事已高,已不再在江湖上行走,空有一身武功也没用。

于是第二天晚上,夫妇俩叫王飞虎盘膝坐在席子上,说是要详细考察他的内功。王飞虎依言而坐,郑志坚也坐在他后面,双掌抵在他后背上,叫王飞虎身心放松,不可运功相抗。

王飞虎只觉得背后两股暖流缓缓注入他的体内,使他浑身十分舒畅,刚开始他不明白铁臂神拳夫妇俩的用意,等他明白他们夫妇俩是在消耗自己的内力替他打通任督二脉时,他想拒绝,但此时内力已受控制,浑身动弹不得,更无法运气相抗。也好在王飞虎内力平平,对铁臂神拳夫妇输送的来的内力毫无抗拒之力,而且更容易接收。

一般人修练内功,就算一样地勤学苦练,也非得练个十年八年才能打通任督二脉,有些悟性差的甚至要练二十年以上,只有个别悟性极高、天份极好,且练习的又是上乘的内功心法,才可能在五年内打通任督二脉。

然而,用自己的内力替他人打通任督二脉,是件非常费力且难计得失的事!除非对方内力深厚,已快达到了可以打通任督二脉的地步,自己只是耗点内力帮忙引导一下而已。否则,不仅自身的内力要高出对方许多,而且在其过程中会消耗掉大量内力,假如用的是十分的内力,在其过程中会被消耗掉七分左右的内力,对方在任督二脉打通时会吸走五分内力,再也收不回来,另两分内力在其过程中流失,自身只剩下三分内力。不过,好处是对方的任督二脉被打通后,日后再练习内功时便会如轻车熟路般,进步神速。

至于江湖上“醍醐灌顶”将自己的毕生功力转注给他人一说,终究过于夸张,只是哄那些不明就里、幻想不用勤加练习可以一夜收受神功的人。深谙内功的高手都知道,内力输送给对方,不仅有风险,而且也有极限。比如对方是一根湿木,而你是一根柴火,你点燃对方,你就必然耗损内力,对方被点燃了,但也只是形成了一根新的柴火,不可能形同森林大火。因此,受制于自身潜能的极限,吸收他人的内力不是可以无穷无尽地进行下去。否则,师传徒、徒子传徒孙,徒子徒孙代代相传,越积越多,岂不美哉?

内力相授,归根到底主要是帮对方打通任督二脉,同时留一部分内力在对方经脉之内,使对方内力猛增,但最终还是要依靠对方激发自身潜能,形成自己的内力。对方自身潜能多高,内力就有可能达到多高,若强加过多的内力,无异于拔苗助长,反而只会害了对方。

另外,江湖还秘传有一些吸取他人内力的邪功,其实道理也一样,练这种功夫同样不可能越吸越多永无止境,超过自身潜能极限后,就会走火入魔。而且,练这种邪功的人,自己要内力比对方强,才能吸取对方的内力,吸取他人内力后,还要有一个消化过程,等形成自己的内力后,才能继续吸取他人的内力,否则,新吸收的内力就会反噬原有的内力,或者互相抵消。所以,练这种邪功的人,内力积累的也不是一蹴而就,只快得了一时,快不了一世!而且练这种邪功的人,往往贪念较炽,难以自制,所以最后都不得善终!

而且,自身的内力越强,对外来的内力产生的排斥反应就会越强烈,若无法调和,两股内力互相冲撞,也极易走火入魔。

因此,历来内力最强的武林高手,无一例是靠吸收他人内力的人,反而是那些自身天赋较佳,又长期勤加修炼的人。

铁臂神拳夫妇俩轮番上阵,等到第三天早上,方替王飞虎打通任督二脉。此时,夫妇俩已如油尽灯枯,象是顿时苍老了十岁,神色又累又困。要知道他们年纪本来就大,此番耗尽内力,要再完全恢复过来已绝无可能,最多能恢复其中两分流失掉的内力已是不错了。

而王飞虎任督二脉被打通,且得了铁臂神拳夫妇俩人五分内力,顿时觉得丹田内力鼓荡,经脉真气流畅,浑身轻松,精神百倍,他就服侍铁臂神拳夫妇俩先休息一会儿。

要知道,拜师学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都说头三年师父看徒弟,后三年徒弟看师父。除了有钱人用重金聘请,穷人家的孩子往往要在师门当三年的杂役,边干活边学艺,好好表现,孝敬师父,直到师父满意了,才能被正式收为入门弟子。而且,即使是表面亲如父子的师徒,也很难得到师父的倾囊相授,做师父的往往会留一两手独门绝技,以防徒弟日后做出背叛师门、欺师灭祖的事来。所以王飞虎能以短短两日这内,就得到铁臂神拳老夫妇如此垂青,还不惜消耗自己的内力替他打通任督二脉,实在是恩同再造。这也许就是缘份!

早饭过后,铁臂神拳夫妇俩又把王飞虎叫到跟前。郑志坚慎重道:“我们夫妇俩也没什么可教你的了,只是你此后一个月内,不论是与对手过招,还是自己练习,皆不得用力过度。一来‘铁臂神拳’是纯刚猛的路子,用力过度容易伤人伤己;二来你的任督二脉刚打通,又吸收我们的一部分内力,丹田未固,用力过度容易使真气乱窜,且伤经脉,甚至走火入魔。因此,切不可贪功冒进,只可循序渐进。”王飞虎道:“晚辈谨尊教诲!”

郑志坚又道:“拳法最讲究的是占位。拳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料敌先机占好位置,出拳自然能发挥最大的功效,若是占位不佳,就算拳头再厉害,难免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又道,“还有一事,十多年前,刚好有位来自闽南的朋友,他正在研究一种新拳法,在与他交流切磋时,我发现他的拳法虽简单,但却是一门极其上乘的武功,于是就向好友请教了他的新拳法。于是得知其新拳法取意于鹤舞,强而不刚,柔而不弱,在手法上上讲究‘推、拉、揉、摆、甩、捧、压、崩、挤、分’等字诀,出手时臂微曲,势不尽展,总留有余地,几乎没有直接出拳打击对方要害取人性命的招数;腿上动作以一前一后同时下屈为主,未进先谋退,进而有守,退而不乱,进退迅速灵活;身形微弯腰驼背,五脏六腑内收,总体内紧外松,护住要害;练习时讲究‘意、气、力’遍布全身,用力均匀,收发自如,以意引气,以气引力,宁可气力用得不足,亦不将气力用尽。我现在把朋友的新拳法心法转授给你,你一定要牢牢记住,练习铁臂神拳时,试着结合这一新拳法的心法来练或许更好。先前我说我们都快忘了‘铁臂神拳’这门拳法了,原因就是在于这门拳法是纯刚猛的路子,容易伤人伤己,所以这十多年来,我们再也没练习过。虽然觉得朋友的新拳法心法甚好,但我们夫妻俩年事已高,无心研习,因此还需要你去探索一番。”

铁臂神拳夫妇又用了一上午再传授一遍,下午就让王飞虎走了。王飞虎临行前,郑志坚对他说道:“你出去后,若能把‘铁臂神拳’发扬光大,也不必说是我们教的,我们都这把年纪,要那虚名也无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只想在这里安渡晚年。日后若是你能有空来看看我们,我们也就很满足了!”王飞虎道:“晚辈日后一定会来看望二位老人家的。”谢爱幼嘱咐道:“在江湖行走,危险自不必多说,诱惑也很多。你要好好保重,小心误入歧途,一定坚持走正道,成不成大侠无所谓,但要做到无愧于良心!”王飞虎当即起誓道:“晚辈谨尊教诲!日后决不做出有违于侠义之道的事来,若是有违此誓,天打雷劈!”

辞别铁臂神拳夫妇时,王飞虎先请夫妇俩端坐在椅子上,然后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向二老磕了三个响头,抬头时见二老面容苍老、神色慈祥!想到此去再见无期,大恩难报,他不禁泪流满面!

……

王飞虎回来后,华鸣洲再也坐不住了便急着想走,沈宝明也无心挽留。陈莹心中虽对母亲恋恋不舍,谁知沈宝明见了这样子反而更心烦,她心中本也对陈莹有些不舍之情,但口中却反而催促着陈莹和华鸣洲等人快点走,把他们扫地出门。

自华鸣洲等人离开武夷山几天后,江湖上突然流言四起,都说世上有一本名叫《无名红掌书》的奇书,落在广义会王飞虎等人手里,这本书中记载着一个关于巨大宝藏的秘密,拥有这个宝藏,即富可敌国!而且宝藏里不仅有金银珠宝,还有许多武功秘籍,甚至是绝世孤本,就连各大名门正派的不外传的绝技也有手抄副本。

经几番添油加醋,绘声绘色,流言便越传越玄乎!就连这本书是哪里来的,是谁编写的?又怎么会到了广义会王飞虎等人手里?本无从说起,但有些人为了炫耀自己消息灵通,竟妄自猜测、胡乱编造一番,把来龙去脉补充完整。因此一时竟有多种说法,同与不同,或自持己见,或互相吸收融合,都说得有板有眼,各有各的理!

其中有些人甚至把冷庆龙是因为广义会挑了湖龙帮分舵和杀他内侄周小涛才派人追击截杀华鸣洲等人的,说成是为了争夺那本《无名红掌书》,双方才大动干戈的,这种说法虽过于牵强,但被流传者对其中情节断章取义并增删拼凑一番等,竟也说得头头是道,半信半疑者大有人在!

这些流言当然是华鸣洲让人散布的。听到消息后最纳闷的无非是林因明和他的儿子林立至,还有天乐宫主,因为知道有《无名红掌书》存世的人少之又少,而且同样的书不是只有一本,而是四本,要集齐四本才能破解其中秘密。因此,不仅是这四本书中藏有秘密,而且这四本书的自身就是个秘密:共有几本?从何而来?又分别在谁手里?

知道四本《无名红掌书》自身秘密的人,要么就是现在拥有的人,自然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要么就是曾经拥有的人,不过该死的都死了,死人自然是不会外传的;要么就是他们身边的人,可能会多少知道一点,但知道的也很有限,且知道其中利害不会轻易泄露消息。所以知道这四本书自身秘密的人,少之又少。

而现说什么有一本名叫《无名红掌书》的奇书落在了广义会王飞虎等人手里,这一消息是从哪里来的?对于四本《无名红掌书》自身的秘密,又有多少人知道?对于这两个问题,天乐宫主、林因明和林立至不得而知,自然会纳闷不已。

林因明原本自己手中有一本《无字红掌书》,后来用作替换林立至带回来的那本,原来那本让林立至带去向天乐宫主复命,所以现在他手上虽然只有一本,但实际已掌握了其中两本的秘密。天乐宫主本来也持有一本,后又有林立至带回的那一本,现在他手上也已有两本了。还有另外一本,原本在川北关好朋手里,林因明指使昆仑七鬼去夺取,谁知最后却又落在杨远风手上,后来杨远风又把它藏在少林寺里,这一点已被林因明猜中,只是少林寺藏龙卧虎,又不知杨远风藏书的具体位置,因此林因明想把谋取这一本的事放在最后。

所以包括林立至从上天门带给自己的那一本,换了另一本让林立至拿去向天乐宫主复命,还有一本为杨远风从昆仑七鬼处获得,林因明实际已知道了《无字红掌书》其中三本的着落,并且已掌握了其中两本的秘密。至于第四本,他估计也在天乐宫主手上,因为当林立至带回另一本去复命时,从天乐宫主不对那一本的真伪产生疑问的情形看,他可能已掌握了其中一本,才能通过对比参照来判定那一本也是真的,不然林立至不可能获得他的信任和重用,甚至早已死无葬身之地了。因此也可以确定天乐宫主早已持有其中一本,这么算来四本《无字红掌书》的着落他都掌握了。所以当听说有一本《无字红掌书》在广义会王飞虎等人手里的事,就数他最不相信。

当然,自从泰山武林在会后,武林盟和各大名门正派对天乐宫也并非毫无动作,只是一来铲除了上天门后,要防着天乐宫报复;二来天乐宫听到消息后也收敛了很多,不再轻举妄动,因此双方些皆以固守为主,谁也不轻易出手,就算有也是小打小闹作作样子而已,双方都想保存实力。倒是天乐宫下面的一些小分坛,以前在江湖上招摇惯了,这回被武林盟和各大名门正派收拾了不少。但这些小分坛被围攻时,天乐宫并未派人前去救援,其实是因为这些小分坛利用价值不大的,而且容易惹祸上身,加上一些小分坛是下面的坛主背地里私自招兵买马建立的,其中山头林立,难以掌控,于是天乐宫便纷纷把它们抛弃,以作“壁虎断尾”之举。

虽然林因明也巴不得早点剿灭天乐宫,但事关重大,他谋划了很久,也拿不出十分周祥的计划,因此无法获得武林盟主刘代天的同意,况且还要征得各大名门正派掌门人意见统一后方能最终确定方案。

如今江湖上所有人都知道《无字红掌书》的存在,但对于林因明来说并非是一件坏事,因为他已掌握了其中两本的秘密,并且已知道另外两本的着落。而天乐宫主就不同了,他对另两本的着落并不知情,即使他对王飞虎等人手里是否真的持有其中一本《无字红掌书》有所怀疑,但他听到消息后一定会坐卧难安,暗中派人夺取,再鉴别真伪,若刚巧夺得的是真本那最好,若传言为假也无妨。广义会虽是新成立不久的小帮会,但连湖龙帮也敢惹,可见其胆量和能量不小,而且牵一发而动全身,江湖上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因此,只要天乐宫主一向广义会出手,他林因明正好可等着坐收渔翁之利。

俗话说:“怀璧其罪!”华鸣洲故意有一本《无名红掌书》在他们手里,即使只是江湖传言,但相信的人已不少,或信三分或信七分。其中有些人并不在乎,只是好奇而已;有些人难免怦然心动,梦想能凑个份子分得一杯羹;有些人更是生起不轨之心,想占为己有而后快。因此,黄山的一场腥风血雨刚过,江湖上不论正邪两派刚歇口气,都又把目光重新聚焦在他们身上。

如果说最不相信广义会王飞虎等人持有一本《无名红掌书》这一传言当是林因明,那么最不愿意相信却是少林慧生大师。慧生大师虽然参与江湖之事并不多,平日口中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但“眼观鼻,鼻观心,心里一片空明”的他,对江湖之事反而洞若观火。因此他对于传言,已隐隐感觉到事出有因,但至于是何种原因,他暂时不得而知。

而最担心王飞虎等人的则是武林盟主刘代天,他身体旧伤落下的顽疾难以痊愈,对江湖之事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他变得十分爱惜人才,特别希望年轻一辈的青年才俊能英雄辈出,如日月星辰般辉映江湖。因此他一听到传言,不禁又替王飞虎等人担忧起来,觉得他们还挺会惹麻烦的,自从武林盟一别,就接连惹上两个大麻烦。

就这几天,华鸣洲等人离开武夷山后,改为向西行进,已到达江西抚州。

这次华鸣洲等人走得并不快,而且华鸣洲似乎有意带着众人四处闲晃,象是生怕不被别人看见,但碰到江湖中人时,却又一副躲躲闪闪的样子,又好象不想被别人注意到的样子。于是,慢慢地便有人跟在他们身后,而且越跟越多。刚开始跟着他们的人还装模作样,象是偶然遇见的样子,后来人一多,大家干脆就明目张胆地跟着,只是彼此心照不宣而已。

华鸣洲见状,并不介意。其实,这些明目张胆跟着的人,不仅来路各异,而且都是江湖上的闲杂无聊之士,他们以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居多,他们听说过冷庆龙派人一路追击截杀华鸣洲等人及黄山大战的事,新近又听闻华鸣洲等人有本《无名红掌书》的传言,所以他们知道,只要继续跟着,就有热闹的看头。

华鸣洲等人在抚州城里逗留半天,方雇了三辆马车,不急不缓地一路向西行进。虽然跟在他们身后的队伍中,有些人中途离开了,但又不断有的人马加入,所以人数总在五十人以上,一路上或近或远尾随着,甚是壮观。

华鸣洲望着身后浩浩荡荡的一大队人马,不禁哑然失笑!可是他预想的事却没发生,这一路来平平安安的,并没有人想出手抢夺《无名红掌书》的意思。队伍中也有与王飞虎及李泰李达兄弟认识的,但却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也不上前来打个招呼。看来,身后的这些人都是持观望态度,是来看热闹的。

除了跟在华鸣洲等人后面的队伍,应该还有不少人躲在暗处窥察,但这么多天过去了,就是没有人要出手来抢夺《无名红掌书》的意思。华鸣洲想:“是《无名红掌书》所藏的秘密还不够诱人?或是人们对它的存在以及是否在有一本在我们手里尚有疑问?或是有些人虽想得到《无名红掌书》,但却忌惮我们这些人的武功等?还是没有人想当出头鸟?可是若其中一本真的在天乐宫主手上,他就是四本《无名红掌书》的原始持有者之一,那这四本书存在的真实性对他来说就是确切无疑的,为何现在他也未派人来抢夺?是无法确认另有一本在我们手上,所以不急着出手;还是在等待出手的机会?”

华鸣洲又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后面跟着一大队人马,目标太明显。就算有人想出手,也不太方便!”可是他一时也想不出可变之计,可以令后面的队伍自行散去,因此也只能先走着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