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江湖有你才有传奇 > 第十一回、夜路难行兽纷至

江湖有你才有传奇 第十一回、夜路难行兽纷至

作者:千千野火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6: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叶子原本在旁边看着,也不由暗暗佩服,他没想到官府中也有此般利害的武功高手,更没想到高手就是眼前这位官差!虽说也有个别武功高手愿意在官府中当差,但毕竟是极少数的,大多还是向往自由自在的江湖。

在小叶子眼里,除了那名老者,其余的山匪武功平平,任何江湖上的一流高手都可以把他们统统制服。这位官差看似手忙脚乱,但举手投足间便令十多名山匪东倒西歪、束手就擒,其实未用上全力,而是故意在他面前显摆。

而那名老者坐在地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手下片刻间就被制服了。如果说他刚才还认为是自己太大意了不将那位官差放在眼里,才会着了那位官差了道,现在看来是这位官差深藏不露而已!此时,他一脸灰败之色,心中悔恨:“早知道眼前的这位官差如此厉害,自己拼命也要先跑了再说。”

却说“移穴换脉”这门功夫,纯属内功心法。不仅要有很高的内功修为作为基础,而且此功法异常难练。在运气时,一般内功都是气随经脉走,但此功却是要气走经脉时,通过高度集中的意念引导,适当冲击经脉及穴位,久而久之,使经脉及穴位能随心所欲地位移。练习之人在修习过程中,很容易因冲击经络与穴位时没控制不好自己的内力的大小与缓急,结果反而伤了自身,轻则致经脉损伤,重则走火入魔。因此,此功法大多只能在内力精纯的高手之间传授,在江湖上流传甚少,很少人能有机缘获得,而且就算有缘获得了此功法的人,其中也很少有人敢去修练。

而“铁布衫”和“金钟罩”皆是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之一,两者属于内外兼修的硬功。练习到一定层次后,要需以强大的内力修为作为基础,才有继续提高的可能,否则只能原地踏步。两者功法虽简单,但练功的过程却非常痛苦,且需长期坚持不懈方可练成。至于两者功法的区别,大同小异,铁布衫由外而内,金钟罩则反之,最后殊途同归。

因此,移穴换位或铁布衫、金钟罩这三门武功,那都不是普通练武之人能练就的,能练成其中之一就已经很了不起了。相对来,练铁布衫或金钟罩需从小练起,时间漫长,毫无捷径可走;而移穴换脉则需等内力精纯后再练习,练习过程如走险途,但进展较快,属于取巧的功法。

移穴换脉这门功夫练成了以后,不仅可以使身上的经脉发生位移,而且肌肤底下真气充盈,使肌肤的弹性异常强大,兼具强身健体的作用。铁布衫或金钟罩这两门武功也需要以较高的内功为基础,但练法上初始却是以外功为主,内功为辅。待练到一定层次后,则反过来以内功为主,外功为辅。大功告成后,可使身体坚硬如铁,刀枪不入,而且皮肉里真气充盈,兼具抵抗点穴切脉的功效。

小叶子想:“虽然不清楚眼前的这位官差练就的是哪门子护体神功,但是至少练成了其中一门,不过从他的皮肉充满弹性的表现来看,应是练‘移穴换脉’的。由此可见,他决非是位普通的官差!”

要说“错骨分筋手”这门武功 与“折梅手”之类的武功类似,但错骨分筋手主要是使对方的筋骨关节错位,而折梅手主要是夺取对方的武器,若使在对方身上,则显得狠毒些,使用后往往使对方筋骨折断。这两门功夫要练得有模有样也不难,难不难是主要是看练成怎么样的层次,怎么使用和能使出多大威力。这两门武功也适用于捕获嫌犯,所里捕快里也有高手会练。至于“大小擒拿手”更是如此,这门武功倒是官府捕快必练的武功之一,入门容易,练成高手难。

点穴这门武功练的是指法与指头上发出的内力,与江湖上大多数点穴手功夫也大同小异,只是修炼的高低层次的差别。

而 “空手夺白刃”这门武功,并非顾名思义仅靠手上的功夫去夺取对方的兵刃,如果只靠手上的功夫,想夺取对方兵刃,要么很难把握时机,要么需以身犯险。这门武功不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且要对空间位置具有极准确的判断,还要有极灵活的身法,若判断错误,则自身就有受伤的危险,身法要灵活,才能在刀林刃雨中的间隙穿梭自如,趁机夺取敌人手中的武器。因此,这门武功可以说是一门综合的很难练的武功,要练到上乘更是非常困难。

据说练成了空手夺白刃以后,可在各类仗阵的刀林刃雨中进退自如,乘机夺取敌人的武器,而做到自身毫发无损。因此,若把这门武功练至出神入化,便可以在敌人的仗阵中穿梭自如,形如鬼魅,更别说击杀敌人了!

小叶子也练过空手夺白刃这门武功。刚开始练时,是在各种长短高低、排列不规则的木桩中穿梭;等练到来去穿梭自如时,再在木桩上订上竹钉,地上散布石头荆棘等;等再练到来去穿梭自如,且衣服肌肤不再被竹钉刮破、脚步也不受阻滞时,再换上各式各样带武器的木头人阵,同时练习手上功夫;最后,由真人替换木头人陪练,刚开始人数少,再渐渐增多。他有时也到树林中练习,树林中树枝、灌木、荆棘、乱石密布,也是练这门功夫的好地方。

那位官差前面说他在刀林枪雨中滚过,看来此话不假。空手夺白刃这门武功就算没练到最高层次,但只要练过,在战场上是极实用的,使起来不一定是要空手夺白刃,但练过这种功法,就可抓住极小的缝隙和极短的间隙,出击或躲闪。所以空手夺白刃也是一门在混战时极实用的武功。

那位官差见小叶子愣在一旁,就说道:“臭小子,还在那边呆站着,去找条绳索来,把他们都捆成一串。”小叶子笑道:“官爷举手投足间,便把这些山匪收拾了,真是武功盖世,手到擒来。小的一时看呆了,都忘了给您鼓掌喝彩了!”说着,就去找了条绳索来,把那伙山匪先捆个结实,再解开他们的穴道,把错开的筋骨捏回原位。

那位官差自己则到庙里翻找了老半天才出来,出来时,手里提着一个包裹,在众山匪面前抖了抖,里面发出金玉碰撞的响声,那十多名山匪个个垂头丧气的。小叶子估计包裹里是一些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

那位官差也不管那伙山匪的磕头求饶和为自己辩白,谁敢多嘴,就一马鞭抽过去,叫他们只能乖乖地听话。那位官差又把马鞭交给小叶子,叫他在前面赶着他们下山去,自己则哼着小调走在最后面。山路难行,那伙山匪被捆成一串,象串蚂蚱似的,走起来难免踉踉跄跄,东倒西歪。

……

那位官差和小叶子押着那伙山匪,走了三十多里路,傍晚时分才到了当地县衙。

那位官差掏出腰牌并身份文牒递给县衙的门卫。那门卫见多识广,认得那位官差身上的官服是刑部的行头,因此不敢怠慢。待接过腰牌一看,果然是刑部的,打开身份文牒,只见上面写有:“刑部巡察司正九品执尉华鸣洲”等字样,并盖有刑部的朱红大印。

门卫赶忙跑进去通报。过了一会了,当地知县、县丞、县尉率领一群捕快都迎了出来。虽然按官秩等级,知县、县丞的官品都比眼前的这位叫华鸣洲的官品高,九品官是比七品的芝麻绿豆官还小的官阶,再低的就不入品了。“刑部巡察司正九品执尉”就相当于地方县尉的品级,但眼前这位官差是刑部来的人,俗话说京官大三品。故当地知县、县丞、县尉等皆不敢怠慢。

双方见过礼后,县尉先叫县里的捕快们把那伙山匪先押入大牢中严加看守,华鸣洲又把那包金银珠宝交给县尉,说是那伙山匪处缴得的赃物。县丞则吩咐下人去安排驿馆以晚饭,知县则请华鸣洲和小叶子先到县衙里后堂歇脚。

喝过了茶,当地知县问道:“华执尉,您这里打哪里来?刚才那伙歹人是犯了什么事的?”华鸣洲答:“知县大人,我们是路过贵县的,刚好在半风岭遇见这伙匪人,顺手就把他们收拾了。”又道,“还是叫我华捕头吧,虽然‘捕头’不是个正式的职位,但大家都习惯这么叫。”

知县脸带疑色,问道:“本知县在此任职已经有三个年头了,并未听闻半风岭有山匪之说,这伙人是哪里冒出的呢?”华鸣洲道:“我们是听附近的前岭庄的庄子里的村民说,这些山匪是前两个月才到半风岭占山称王的。他们占了山上的灵应庙,不让村民上山靠近,还打伤了人,威胁若敢告官就要杀人,就这事也可以看出他们不是什么好鸟。虽然未听闻他们有做出什么打家劫舍的歹事来,但背地里肯定作奸犯科,等一下审问一下便可知晓。”知县听了,方舒一口气,自己算不上有失察之责,道:“哦,原来如此,难怪本县未收到村民的告状!”

华鸣洲又说:“等一下晚饭后,先叫县里的手法比较毒辣的捕快,到牢里在那伙人中挑几个比较软的柿子,先捏一捏再说,哈哈!不过不要把人打坏了。”知县听了,会意地笑了笑,连忙道:“是是是,不必等到晚上,趁现在县里的人手都在,我这就吩咐下去,两位且在这里喝茶等待。”说着,一阵风似的走了。

哪想这个小县衙里的人办事也挺干练的,过了不到半个时辰,当地知县、县丞、县尉及几名捕快和师爷一起到了县衙后堂,向华鸣洲说明审讯那伙山匪的情况。小叶子见这场面,就先告退,自行到驿馆歇息。

众人坐下来后,师爷先把几名山匪的供词交给华鸣洲。华鸣洲粗略览了一遍,就放在一旁。

一名老捕快就上前说道:“那伙山匪除了那名瘦小的老者外,其他人都招了。他们的供词大体是一致的,估计错不了。”华鸣洲道:“哦,那好,捡些主要的说来听听。”

那名老捕快回道:“那些匪徒说,那名瘦小的老者是他们的头,他们都称‘李坛主’。因见他长得瘦小佝偻,经常咳嗽,背地里就称他为‘李痨鬼’,他们也不知道这位李痨鬼的真实姓名。他们原是邻州安台州庆达县境里的山匪路霸,干了不少大案,受到当地官府的追剿,他们原来的头儿在一次官府的围捕中被一箭射死,就他们十六个人逃了出来。后来他们遇见了李痨鬼,李痨鬼对他们威逼利诱,要他们听命于他,他们一时无处安身,而李痨鬼的武功又比他们好,只好跟了李痨鬼。李痨鬼带着他们占了半风岭的灵应庙后,拿出一些金银珠宝供他们吃喝玩乐,只叫他们别再惹事引起官府的注意,暂且在那灵应庙好生养着,说是日后再另行打算,自会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

华鸣洲听了道:“嗯,这么说这李痨鬼行事怪异,好象在从长计议,有所图谋。如此看来,他的真实身份也不简单!”

那名老捕快又说道:“这李痨鬼被我们打得哼哼叫,但只说是想占山为王等,其它的就是一个字也不招。被打得狠了,他就说‘再打他就一头撞死或咬舌自尽!’我们怕真的把他逼到死路上去,因此暂且先任他悠着。”

华鸣洲听了,不由起疑,道:“哦,看来这李痨鬼不是不怕死,他这么一说,反而令人起疑,好象背后还有着什么秘密,他要是招供了,就会死得很惨或有比死更可怕的东西!还有,你们把这李痨鬼从头到脚仔细搜一遍,看看有什么特别的没有?”

那名老捕快回道:“搜过了,身上也没带什么东西,衣服装束也很普通,不过就他的身上有几处旧伤疤,象是受刀剑之类的武器所伤的,从伤疤的愈合程度上看,是分几次受的伤,都有些年头的了。另外在他的右屁股上方有颗大大的黑痣,再也没有其它特别的了。”

华鸣洲点点头,笑道:“那就先这样吧,日后再想办法,看能不能撬开这李痨鬼的嘴。先不用动刑了,估计再也问不出什么来的了。”他心里想:“这名老捕快还挺细心的,连人家的右屁股上方有大黑痣都注意到了,虽然这一特征对弄清李痨鬼的身份并不一定有用,但足见这名老捕快经验老到。如此看来,我自己也不用再去复审这李痨鬼了。再说,若他死都不招,我再用什么手段也是没用的了!”

那名老捕快拿出一只小小的银酒杯递给华鸣洲,又道:“至于那包金银珠宝,说是李痨鬼带来的,但查不到这些金银珠宝的具体来历。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一只银杯子杯底沿内侧打有一行小字,为‘坡下村弟子许永泰敬奉’等字样,或是一条线索。但就这一句话,一时也无从查起。”

华鸣洲仔细看了看银杯子,这是只雕有万福花纹的的杯子,做工精细。那行小字就打在杯底沿内侧,不细心看还真是不容易发现,不过字体虽小,但还算工整,倒是好辩认。他又端祥一会儿,说道:“从这行小字的字面上看,估计这只银杯子是一个住在‘坡下村’这个地方的叫‘许永泰’的村民,送给尊长或权贵人家的礼物,或是供奉给寺庙神佛的礼器,不知怎么就流落到了那李痨鬼手里?会不会是附近有个坡下村的一位叫许永泰的村民敬奉给灵应庙的?”那名老捕快道:“但是本县境内并没有叫坡下村这地方的,而且据我们所知,也没听说过附近州县有个叫坡下村的。”

华鸣洲说道:“哦!要查到这只银杯子来的来历不难,我们一起写封信报给刑部巡查司,请他们派人到户部查找‘坡下村’这地方所在的州县,找到坡下村后,再通过户籍查找‘许永泰’这个人,定能查得到。我想,要是只银杯子不是敬奉给灵应庙的,那就是从其它途径转到李痨鬼手里的,只要设法通过许永泰查找这只银杯子的去处,顺着这条线查下去,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

众人听了,皆点头称是。华鸣洲又道:“关于这只银杯子的事,可能已几经转手,若中间并无不妥还好,若来路不正,怕是背后有重大牵连。你们暂且都要保密,也不要去查,这案子只归我管。”众人一一应诺着。华鸣洲又笑道:“但文书等还是要记录的,物证也暂时由你们保管,你们先开具一份副本给我就可以了,将来若破得大案,也有你们的一份功劳!”众人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这位刑部下来的人,并无趾高气昂的作派,反而很好说话,能体恤下情,颇有君子之风。

……

第二天早上,华鸣洲把自己的官服寄存在县衙,又借了身捕头的行头,然后告别当地的知县等人,押着李痨鬼等人,往安台州庆达县方向出发。临行前,华鸣洲邀小叶子一路同行。小叶子问了路途是往东走的,正好顺路,心想自己闲着也是无聊,于是就答应了。华鸣洲就向县衙里借了一匹官马让小叶子骑着。

小叶子心中暗付道:“虽说这伙山匪是从庆达县那边流窜过来的,但是在这里县衙管的地界抓获的,留在这里让当地县衙审判也可以,不一定要押到邻州去。再说,押送犯人这事也可以让当地的县衙里的捕快来干,带着这么一大帮人上路,无疑是个累赘。如此看来,这位华执尉喜欢没事找事,还有意让自己跟他一起押送犯人。”

小叶子问道:“华大官爷,您老干嘛不把这伙交给当地的县衙去处理,非得亲自押他们到安台州庆达县去?您老不嫌麻烦吗?”华鸣洲说笑道:“罢了,别再叫我官爷的了,我现在可不爱听了。”小叶子问:“那就叫你华大捕头吗?”

华鸣洲认真道:“我姓华,名鸣洲,以后你就叫我华大哥,我也就叫你小叶子吧!”小叶子故意回道:“小的是平民百姓,可不敢这么叫的。”华鸣洲笑道:“你小子又欠抽了是吧?什么百姓不百姓的,在江湖上,就你的剑法,我都要怕三分,所以我还非得认你这个小兄弟不可。”小叶子也笑着说:“认我作兄弟也没用,下次要是再找我比试武功时,我也不一定会手下留情的,非追着你提着裤子四处乱跑不可。”华鸣洲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到了傍晚太阳落下山时,华鸣洲和小叶子仍押着那伙大匪在路上走着,正好该路段顺着一条绵长的山谷蜿蜒。

那伙匪人昨晚被县衙里的捕快打皮开肉绽的,走起路来痛得叫苦连天,好在他们都练过武,被打时也未伤着筋骨。因此,华鸣洲就是不肯让他们停下来,慢吞吞地只要一直走着就罢了,就是能不停下来休息。

小叶子见色已晚,策马到山坡高处往前看了看,只见前面一片荒无人烟,只有一座座山峰留下的黑影,于是折回来对华鸣洲道:“华大哥,我们只顾着赶路,这下子错过了宿头,晚上恐怕得在山谷中过夜了。”华鸣洲道:“那就在山中将就过一宿吧。趁着天还未全黑,先找一块较平缓地方好歇息。”

那伙山匪早就又饿又渴又累,好不容易到了一处较为平缓的山谷处,就坐下来,任是华鸣洲的打骂,再也不走了,华鸣洲见状,就把干粮和水袋分发给他们。那伙山匪啃了干粮喝了水,一个个东倒西歪地便坐在原地休息了。

小叶子一边啃着干粮,一边看着周围的地势,只见谷底方圆不到半里,地势平缓,杂草丛生,山谷的两边是树林茂密的山坡,一条山路从两头的谷头穿过,这正是一个易遭夹击围攻的地方。小叶子想:“若真的遭遇埋伏,他和华鸣洲可以撕开个口子窜进上坡上的密林中再说,但那伙山匪被戴着枷锁脚镣的,跑也跑不远。”但他见华鸣洲行如此怪异之事,肯定是有意而为之,想必另有一番深意,因此他也就不开口问。

华鸣洲和小叶子先在周围堆了五堆篝火,然后也找了块比较干净的石面上轮流歇息。

到了夜半三更左右,华鸣洲和小叶子都觉得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毫无睡意,便坐在一起聊天。只见天上新月如钩,繁星点点,山谷里除了那伙山匪此起彼伏的打鼾声外,远近不时传来夜虫啾啾鸣声,此时有声胜无声,使山谷更显得格外静谧!

小叶子听到周围十几丈外的虫子鸣声突然止住,同时又有虫子受惊吓后飞跃跳动时发出的细微响动,他再侧耳细听,便用密语传音对华鸣洲说道:“有人来了。”华鸣洲听小叶子这么一说,不禁惊诧,其实他也一直暗中关注着四周的动静。但以他的内力,在这方圆不到半里谷底中,竟然听不到来人的动静,对方肯定都是一流高手,而小叶子的听觉竟如此敏锐!小叶子接着又说道:“不好!我们被包围了。”

小叶子示意华鸣洲走到身旁的一块大石侧面,以防被偷袭,他用左手在眼前篝火堆中抓起一把尚未燃尽的树枝,突然大叫了声“现身吧!”并在话音未落之际,左手中的柴火便向四周射出,紧接着右手又甩出了一把铜钱。

只见四周草丛中突然站出二十多个人来,有两三名正用手中的武器抵挡飞来的树枝,但他们没想到的是树枝后面还紧跟着铜钱,树枝飞来时上头尚余的炭火立即迎风而炽,他们一时被火光闪花了眼,树枝飞行的速度比铜钱慢,所以铜钱紧跟着树枝几乎同时到达,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刹时便有几人被飞来的铜钱射中,惊叫哎呀!。

小叶子眼睛扫了一圈,看到周围站着的有二十一个人,连同刚才倒下的七个人对方一共来了二十八个人。有三位服色各异的远远站在一起,三人中间的那名双手持着两把弯刀,左边站着那名双手持着两支拐棍,右边站着的那名双手持着两把獠牙的长锯;站得比较近的十八个人都身穿黑色的夜行衣,包头蒙脸而且裹得很严实,只露出双眼,这种装束特别适合在夜色中潜行。这些黑衣人都是手持单剑,正围成一个圈把他和华鸣洲及那伙山匪围成一个圆圈。

那伙山匪也被惊醒了,看着周围的这一切,心里正在打鼓,不知道是喜是忧,既希望在厮杀中有机会逃走,又怕会殃及己身。

而李痨鬼则是心生恐惧,他一看便知道周围的这二十一人是自己组织派来的杀手,虽然他未闻未见组织中有站在外围的那三号奇异人物,但估计是组织哪里请来的厉害高手!他暗付:“这些人来要么是杀我灭口,要么是救我出去。但是就算是救我出去, 如今我无功先败,恐怕也是会受到严励惩处的。再说,我自己在组织中人微位低,恐怕他们来是为了杀我灭口居多,这样比较省事。没想到我费尽心机巴结讨好上司,才被赐封了个‘坛主’的虚衔,并得了一包金银珠宝作为本钱,拉几个人马占了灵应庙作为据点,前后还不到三个月,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现在披枷戴锁,想逃想是不可能了,眼下恐怕只剩死路一条了!”

华鸣洲问道:“来者何人?报上名号来。”那名双手持着两把弯刀的人乐呵呵地笑道:“来取你们性命的人。”华鸣洲也笑道:“哦,原来是地狱来的索命鬼,怪不得你们三人个个面目狰狞,在这三更半夜的才出来。”

那名双手持着两把弯刀的人又说道:“好吧!反正今晚就要带你们去见阎王爷了,告诉你也无妨。我们可不是鬼,我们乃‘东山三仙’是也!我是老大‘松山仙人’。” 左边站着那名双手持着双拐的人跟着道:“我是老二‘竹山仙人’。” 右边站着的那名双手持着双锯的人也说道:“我是老小‘桂山仙人’。”

华鸣洲笑道:“呸,明明是恶鬼,还装什么神仙,本官爷今正好把你们一起捆了,送回地狱去。”松山笑道:“呵呵,我们兄弟三仙近十多年来一直在关外修炼,未踏入中原半步,也难怪你们不知道我们的名号。”桂山跟着说道:“大哥,你忘了我们是修道成仙后,才取了‘东山三仙’这名号的,所以没有人能认识我们亦属正常。”竹山又接着笑道:“可惜了,今晚把他们杀了,又少了几个知道我们三仙名号的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