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江湖有你才有传奇 > 第五十六回、无妄之灾陷石窟

江湖有你才有传奇 第五十六回、无妄之灾陷石窟

作者:千千野火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6: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转眼到了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赵青心的内力恢复得差不多了,心里对陈莹等人的挂念也越来越深,一次她和华鸣洲商量后,决定后天走。

后天大清早,临走前华鸣洲和赵青心又把屋里屋外打扫一遍,好象他们只是外出一段时间,日后还会回来居住似的。

离开山谷时,赵青心不由驻足回望一眼,问华鸣洲道:“你看这个山谷,也该给它取个名称才是?”华鸣洲道:“也是,你先想一个吧!”赵青心道:“我看四周的山峰围着一个圆湖,就叫它‘圆湖谷’吧!”华鸣洲看了看,道:“‘圆湖谷’这名称好是好,但太贴切,反而少了点诗情画意,不如叫‘圆心谷’好!”赵青心道:“那就随你。”

此时,华鸣洲与赵青心已乔装成药农打扮,他们出了山谷,往昔日与那群蒙面人厮杀的地方一路找去。

华鸣洲和赵青心到了断崖下,想寻回刀剑,却远远地见他们的刀剑并排插在一碎石堆上,俩人不由一愣!他们困惑地互相望了一眼,但很快就猜出其中原因:“肯定是小叶子曾找到这里来,见到了他们俩遗落在此的刀剑,却寻人不得,才有如此做法。”于是他们拔起刀剑,藏在背娄中。当他们携手仰望着那高达三四十丈的断崖,不禁感慨万千:昔日同生共死那一幕,重新浮现眼前时,仿佛就在昨天,埋藏在记忆深处时,又仿佛已经很久远了!

华鸣洲和赵青心又寻路绕上断崖,找回最初与那群蒙面人厮杀的地方,只见一片草木葱葱,旧迹全无,寻遍四周,既无尸骨、亦无坟堆,更无掉落的武器等。他们放心不下,又扩大搜索范围,可是仍毫无发现。

华鸣洲想:“王飞虎、李泰李达兄弟和陈莹之前都居住在长安东福镇,小叶子也是尚实饭店和王飞虎等人认识的。”于是他和赵青心决定一路北路走,沿途打探消息,实在不行就等到了长安再说。

一场春雨说来就来,华鸣洲和赵青心只好到路边的一处亭子里避雨。许久,雨势仍连绵不绝,看样子一时半会儿还停不了。华鸣洲觉得无聊,便拉着赵青心手亲昵,赵青心一把推开他,道:“小心被人看到!”

华鸣洲听了,不由心中一惊,回头看了看来去的路,只见烟雨蒙蒙,路上半个行人也无,又看了看四周,一片草木森森,并无异样。他不由暗自纳闷:“赵青心不经意的一句话,自己竟然莫名地心惊肉跳,仿佛真的有双眼睛,在暗中盯着我们!”论直觉,他虽稍逊小叶子,但几年的捕快生涯,早已经生出了超强的神秘感官。于是,他又穷尽目力,把附近的树木草丛再仔细瞧了个遍,可是实在看不出什么来。

赵青心见华鸣洲神色有异,问道:“怎么啦?”华鸣洲不语,看完了方道:“没什么,只是莫名地有点胆颤心惊!”赵青心也不再问,俩人便坐在亭子里闭目养神。

终于等到雨停,华鸣洲和赵青心继续赶路。由于受山区地形限制,雨后湿气成团,容易形成水雾,果然雨刚停一会儿,大雾渐起,笼罩山林,若无风吹便要很久才能散去,因此,他们没走多久,四周便一片雾气茫茫,能见度不足三丈,难辨东西南北。这样的环境,除非是本地山民,否则很容易迷失方向,为了避免误入岔路岐途,他们便放慢脚步,再说,若是走太快了,水雾直往身上扑,头发和衣服一会儿便会湿透。

华鸣洲和赵青心走了一会儿,突然身后一阵飞鸟惊鸣,俩人停下脚步回头看看,只见一片雾气茫茫,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可是不祥的预感,就象雾气一样笼罩在他们心头,俩人对望一眼,又继续往前走。

华鸣洲拉着赵青心的手,突然一阵飞奔,大约跑了几里路,才慢下来。但刚慢走一会儿,又是一阵飞奔,如此反复三次后,赵青心在华鸣洲耳边道:“是祸躲不过,怕来人不是一般的高手!”于是,等到了一开阔地,俩人便突然停下脚步,回身立在路中央,望着来路。

须臾,来路上突然冒出一个人影,在离华鸣洲和赵青心五丈远的地方,便立住不动,在迷雾中若隐若现,看不清具体样貌。只见其身形高大,头戴高冠,身着长袍,看样子应是个男子。

来人就这样直挺挺立在迷雾中,不动声色。华鸣洲先开口喝道:“来者何人?”可是对方并未回答,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华鸣洲和赵青心觉得来者不善,不由凝神戒备。那人在迷雾中站了一会儿,身形稍微晃动了一下,似乎有点犹豫,但终于还是走了出来。

只见那人头戴紫金镂空镶珠束发冲天冠,身着金丝青松飞鹤祥云万福黑道袍,手执金柄玉环赤焰马尾拂尘。看其相貌,发须乌黑,脸皮光滑,一副长方脸,五官秀长,年约四十,又兼龙眉入鬓,凤目睛深,鼻管修长,唇口方正,髭髯三绺,发鬓整齐。其生得如此秀奇,神气清古,姿态飘逸,似得道中人,从修行中来!

那道长走出迷雾后,神色阴冷,先看了华鸣洲一眼,又仔仔细细把赵青心打量了一番。赵青心被他看得浑身起鸡皮疙瘩,于是问道:“道长一路跟着我们,到底何意?”可是那道长并不回答,华鸣洲道:“难不成道长也是在赶路吧,那您先请!”说着便和赵青心站到一旁,让出路来。

那道长这时方缓缓伸出右手,弯曲拇指食指,伸直其他三指,作揖道:“福生无量天尊!想必两位就是华鸣洲、赵青心居士了。本道长想请俩位到敝观做客几天,不知是否肯赏脸?”华鸣洲和赵青心本已乔装打扮,没想到还是被认了出来,不由暗自惊讶:“看来这位道长刚才已在暗中观察他们许久了!”华鸣洲抱拳回道:“道长没认错人吧?我们正有事赶路呢,还是日后有缘再说。”

那道长脸色阴晴难辨,欲言又止,只冷哼一声,突然上前两步,手中拂尘一挥,便向华鸣洲打落,口中一边道:“怕是由不得你!”华鸣洲侧身闪过拔刀,问道:“这是为何?”赵青心也拔出剑来,共同应敌。

那道长不仅武功奇高,内力极强,招数精妙,而且经验十分老到,出手极快,分寸拿捏得极准,一出手华鸣洲和赵青心的招数就被打乱,乃他们平生所未见!他们俩虽刀剑合璧,但那道长似乎早就算准了他们的节奏,他们反而被逼得手忙脚乱,难以合拍,还不如各自御敌,互相照应,或许可多抵挡一阵子。

华鸣洲和赵青心刀剑合璧,威力大增,其实招数中并非没有破绽,但优劣互补,互为照应,除非像任孟雄那样不要命的打法,否则很难破解,只是没想到在那道长眼里,竟如同儿戏,可见那道长武学之深、见识之广、出手之准!

但各自御敌又容易被分别击破。果然,那道长一招“声东击西”,看似攻向赵青心,中途却突然转向前来救助的华鸣洲。华鸣洲招架不住,被逼退几步,那道长又转向对赵青心连连攻击,赵青心顿时险象环生。华鸣洲虽已估计到那道长是想逼自己不顾一切去救赵青心,自己一扑上去就中了那道长的圈套,但这个念头只是在脑海一闪而过,情急之下根本无暇多想,对于赵青心他也不能不救!

华鸣洲一刀斜砍那道长右腰的空档处,谁知那道长并不回防,反而向前一大步逼退赵青心,同时让华鸣洲这一刀落空了。此时,那道长已几乎是背对着华鸣洲,空档全开,华鸣洲又一刀砍向他的的后背。那道长突然一个侧步转身,拂尘扫向华鸣洲,华鸣洲的刀几乎是帖着他的后背砍落的,他如此涉险,似乎只为了出其不意反击华鸣洲。华鸣洲收刀不及,好在他机警,事先提防,招数未老,立刻滚地躲过。

华鸣洲刚起身,那道长的拂尘又从头上打落,他挥刀相迎,谁知那道长这招乃是虚招,一掌已击向他胸口。华鸣洲应变不及,勉强以掌接掌,立刻被击飞了出去,踉跄几步才站住,从手掌至胸口,如受电击,说不出的难受。

华鸣洲刚站住,胸中血气翻滚,已无力再战,但那道长已飞身而至,他心中大骇:“此番不明不白丧命在这魔道手下,赵青心如何独自善存?”谁知那道长并未取他性命,拂尘一挥打落了他的宝刀,另一只手点了他的章门穴。

华鸣洲虽会移穴换脉功夫,但只有在从容应敌时才能分心运功,而在紧张打斗时就无法一心两用了。何况对方是绝顶高手,出手如电,他根本来不及运功,瞬间就被点住了。

赵青心见那道长扑向华鸣洲,便紧随而至袭击他的后背,想救下华鸣洲。那道长似乎只想着制服华鸣洲,顾前不顾后,赵青心的剑尖已抵在他的后背上了,入肉三分,但刹那间,他背上肌肉一紧,竟夹住赵青心的剑尖,拖带着扑入华鸣洲怀中再侧身滑开,使赵青心的剑尖差点刺入华鸣洲的胸口。

赵青心一惊,硬生生收住剑势,心中暗骂那道长心思歹毒,竟然不惜让自己涉险受伤,想令华鸣洲冤死在她的剑下!他刚才已点住华鸣洲了,只需换个手法,便可取了华鸣洲的性命,又何必多此一举?

那道长躲过赵青心的这一剑,立即发起反击。此时,赵青心独自一人如何招架得住?十几招过后,在对方的步步紧逼下,赵青心勉强应对,败迹已全明。不过,那道长虽招招凌厉,几次有机会打伤她,却又都放过,似乎是不想伤了她。

那道长突然一指弹开赵青心的剑,用拂尘手柄点住了她的穴道,又过去把华鸣放提过来,扔在她脚下。此时,山雾已渐渐散开,那道长站在路边,默然仰面望着远山,似乎在等人来收拾残局。

华鸣洲和赵青心说不出话来,互相关切地看着对方,见都无大碍,方稍放下心来。不过此时双双受制,前途未卜,华鸣洲又心急起来,他抬眼望一下那道长,想此人武功之高平生未见,不知是何方人物?又为何要捉住他们,是不是也是为了《无名红掌书》?可是他脑子飞快地转了几圈,也想不起任何线索来。

华鸣洲和赵青心暗中运气想冲开穴道,那道长并不理会他们,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悠然自得望着远山。华鸣洲突然似乎听到了那道长一声极轻微的叹息,他不由又抬眼看了一下,从他的角度只能看到那道长的侧脸,只见那道长表情怅然,流露出苍老之色,暮气沉沉,生气微茫,仿佛瞬间老了二十岁。不过那道长神情一敛,立刻又恢复了神采奕奕之状,看来这位道长虽脸皮光滑,发须乌亮,但实际年纪应该已逾花甲之年,不过是驻颜有术,留一副好皮囊而已。

不一会儿,便有几个仆人匆匆赶来,用绳索把华鸣洲和赵青心的手脚捆个结实,然后布团堵嘴,黑布蒙眼,装进麻袋,用竹杆抬着走。后来到了大路上,他们又被塞在在马车里,一路颠簸不停。

……

也不知过了多久,马车终于停了下来,华鸣洲和赵青心被押着走。等眼上的黑布解去,华鸣洲发现已是身处一间暗室中,他双手被拷,用铁链锁在两边的墙壁上,两个仆人这才除去他身上的绳索和嘴上布团。

华鸣洲问道:“这是什么地方?”那两个仆人不答。华鸣洲再问及其它,但那两个仆人仍充耳未闻,完事后就出去了并关上了铁门。

暗室不大,一边壁上挂着盏油灯,燃着黄豆般大小的火焰,一动不动地,似乎照不尽角落的黑暗。暗室里听不到外面的半点声响,油灯的火焰也象是被冻住,既不会熄灭,也始终没跳动过,显得暗室的气氛无比沉闷、死寂!

华鸣洲看一下四周,都是石壁,就前面一道铁门,并无窗户,仿佛是一间地牢。他双手被铁链锁在两边的墙壁上,双脚也被锁在地上,两边铁链拉得不紧,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但双手双脚间还有半尺宽的距离无法并拢,难以触及任何一边的锁头,否则以他几年捕头的经验,打开锁头并非难事。

华鸣洲不由想:“赵青心是否也受到了同样的待遇,是不是就在近处?”他侧耳细听了一会儿,周围一片寂静,于是他就故意弄出点声音,可是并没有得到回应,终于忍不住了,他就大喊大叫,可是四周一片沉寂,只有他喊叫声的回音。最后,他开始对那道长及仆人漫骂起来,但还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四周一片死寂,他仿佛被遗弃了,再骂了一阵子,只好作罢,况且他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漫骂一通就词穷了,也没意思了。

终于,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铁门又开了,进来的又是那两个仆人,手里端着美食酒肉,服侍华鸣洲吃喝等。华鸣洲早就饿了,他想他自己如同是别人手里的羔羊,只能任人宰割,对方若想害他,根本无需在酒菜里下毒,于是他就饭来张口,吃喝一番。

华鸣洲一边吃喝,一边暗中观察那两个仆人,只见他们俩都是五六十岁的男子,身手矫健,应练过武,但武功不高,他们进门后始终低眉垂眼,表情木然,看不出其心中所想,动作和缓有序,不曾多走一步,而且如聋似哑,前后未有半句言语,一副长年训成的仆人样。

等服侍完,那两个仆人收拾后就出去了,华鸣洲仔细听着他们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消逝,一会儿后又有细小的关门声,若不是注意听还真不容易听到,看来远处还有一道铁门,那道铁门关上后,再也听不到任何声响了,连细微的风声也没在有,也不知道更远处是否还有铁门?

在暗室中,无法判断昼夜更迭,华鸣洲只好按送饭的规律,估摸着过了五天,五天里除了那两个仆人来伺候他吃喝拉撒等,再无其它。

暗室里没有一丝风,空气浑浊,时间一久,华鸣洲便觉得胸闷异常。他心中也越来越担心赵青心的安危,可是半点消息也没有,只剩瞎担心,独自忧虑不已。再说,那道长是谁?为什么要把他们劫到这里来?为什么把他关在这里,便不管不问了?若说是为了《无名红掌书》却又不象,那又是为了什么?等一大堆问题,令他大为困惑。

无可奈何之下,华鸣洲只好坐在地上,吐纳一阵后,开始进入冥想。正当他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之时,突然头上灵光一闪,想起一个人来,这个人乃是四十多年前的江湖成名人物,原本姓黄,俗名松寿。此人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喜欢修道,入门后因慕庄子之逍遥,取号“向庄”,因此便称作“向庄道长”。传说此人道貌岸然,武功高深莫测,但沉迷于修炼升仙,很少在江湖上活动,只是偶尔路见不平也会行侠仗义,但从未主动过问江湖是非,兼其性格好静,不喜结交,行事隐秘惧人知晓,不喜扬名、更不喜受人议论诽赞。因此,此人在江湖上的名头并不响,况且三十多年未露面,江湖中人早就忘了他的存在。

华鸣洲虽想到了向庄道长的身份,但向庄道长此行的意图,就更让他疑惑了:“按向庄道长的武功与个性,根本不会把《无名红掌书》放在眼里。我们双方既无现仇也无宿怨,莫名其妙地就把我和赵青心劫来,又把他关在暗室中五天不管不问,然后象是把这事遗忘了。照这样下去,不知会把他关到何年何月?”华鸣洲难免又想:“这五天来赵青心又经历了些什么,是否也遭受着像我一样的待遇?”每次想赵青心的时候,他就心乱如麻,恨不得所有的苦难都由他一人承担,换她无灾无难!他本不信神信佛,但此时也不由“观世音菩萨及各路大仙”乱叫起来。

赵青心自然也是被困住了,行动失去自由,但待遇却比华鸣洲好多了,就像笼中的金丝雀,住在华丽的套间里,有四个女仆人时刻伺候着,向庄道长偶尔会去看看她,但只说三两句问候的话就走,再无其它。赵青心虽然心中也充满了疑惑,但任她怎问向庄道长就是不多说,因此后来她干脆也冷淡对待,耐住性子,倒想看看向庄道长这是为了哪般,不信他就一直这样把她供养着。

终于有一天,向庄道长过来问候一番后,并没有马上走,而是请赵青心落座,然后自己也在一旁坐了下来,叫仆人上茶。赵青心心中暗付:“该来的总是会来,这会儿看你自己会说出个什么来?”于是便淡然自处。

上茶后,向庄道长揖道:“福生无量天尊!本道长法号‘向庄’,想必赵姑娘未曾耳闻过吧?”赵青心淡淡道:“哦,原来是向庄道长。”向庄道长接着缓缓道:“本道长久仰汝尊师慈海神尼大名,今日有缘与赵姑娘一会,真是三生有幸!”赵青心道:“道长识得我师父?”向庄道长道:“那倒是不曾会面,尊师大名江湖上谁人不知!”赵青心道:“哦,那倒也是。”

向庄道长又说了许多话,赵青心只觉得其眼神灼人,虽言语和悦,但尽说些过往之事,难明其心中所想,所以她只是淡然应对,尽量不主动挑起话题,就连华鸣洲现在怎样了,她也干脆不去问起。

这次大约坐了一个时辰,向庄道长方起身告辞而去。赵青心只觉得:“这向庄道长言语缓慢,偶似有点口吃,偶又乱了语秩,偶一句话无头无尾,但又吐字清晰毫无含糊之处,像是怕人没听清或没听懂似的,想必是他长期很少与外人交流的缘故,才有此状。”又想,“这道长性格孤僻,心思深藏,怕是或正或邪的怪人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