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千古英雄志 > 第194章 三昧之境

千古英雄志 第194章 三昧之境

作者:二马盘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6: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蓦地。

只见一阵刀光剑影,笔意纵横之中。魏长风手中的判官笔,幻化成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戈。

或砍、或刺、或击、或挺,

或劈、或挑、或勾、或叉。

十八般兵器一一演来,笔势变化多端,凛然成威,气势磅礴,声势骇人。

龙青云并不拖泥带水,直接使出湛卢剑法第八重“八龙奔腾”,若奔雷、似蛟龙。夹杂着山呼海啸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呼啸而出。

“锵锵锵......铛铛......嘭......”

金属交接之声,不绝于耳。

二人一交上手,就妙招叠出、精彩不断,展示了凌厉无比的战力。

顷刻间。

剑来笔往,二人打斗了十多个回合。两人皆有进攻、都有后退。

双方,眉宇间皆是万分震惊!都在心里凝思,该如何应对、变招、反击?

是稳扎稳打?还是出其不意?

魏长风看上去清矍儒雅,一副中年文士的派头。其实早已是杀人无数,老练辛辣的铁石性情。

龙青云妙在毫巅的湛卢剑法,让魏长风惊诧莫名:“此子剑法精绝,如若假以时日,岂非让他在东一宗树立威信,慢慢坐大?”

骤然间。

儒雅平和的魏长风,双眸寒芒顿现,冰冷似雪,寒彻周遭,笔意之间,隐隐有山崩地裂之感,杀气大盛。

赫然是“虎啸山林”的大写意手笔。

虎,乃百兽之王,一啸而山林动,其虎踞龙盘的磅礴之势,一经使出,整个庭院里,猛地刮起了凌厉的劲风。

远远看去,藏书阁上空,有风卷残云之势。

龙青云暗暗吃惊,此人的武学修为似乎达到了宗师之境,居然可以聚山河之力,为我所用。

龙青云曾经听灵隐寺弘泉大师说过,当传统的武学突破一定境界后,极少数人会勘破瓶颈,进入另外一种境界,可以聚山河之力,凛然成势。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宗师境。

龙青云沉着应战,“八龙奔腾”其势如山,迎接着魏长风笔意中的,山中猛虎咆哮之势。

“铛铛铛!”兵戈之声激荡而起。

龙青云手中的湛卢剑法,大开大阖,汪洋恣肆,有气吞万里如虎的雄阔之势。

打斗之中,龙青云渐渐感觉到压力愈来愈大,仿佛有雷霆万钧之力,接踵而至。

这魏长风双笔之力精妙绝伦,源源不断,“大写意”随着魏长风的胸臆自由驰骋,或虎、或龙、或豹,好似无穷无尽,浑然成气象万千之象。

魏长风武功之强,远远在东一宗宗主呼延雄之上。同样是使用判官笔,魏长风的武学修为,也在“铁笔书生”韩秋雨之上。

天下武学门派众多,武功境界的设定分为七个境界。

第一境界“炼形”。

也就是运用拳脚、兵器等攻击和防御的形体技术。一般的士兵和看家护院就属于“练形”的水平。

桐庐县城时的龙青云和牛奔,就属于第一境界“炼形”。

第二境界“炼气”。

简单说就是练了内功的人。江湖上的名门大派的子弟,就属于这一境界的巅峰人物。

比如龙青云在西湖论剑上遇到的一代剑术大师古剑秋的弟子顾白羽、骆子虔。以及“惊鸿一笔”戚墨成的得意门生雷天瀚。

这些人都是有很好的格斗技巧,而且拥有一定的内功基础。都属于第二境界“炼气”的好手。

第三境界“炼劲”。

就是练武之人,对武功招式和内功心法已经非常熟悉,练武不再拘泥于形式,出手自然而然,习惯成自然,速度惊人,远远快于一般高手。

对武学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一股劲道”,隐隐达到融汇贯通,有触类旁通之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劲道”。

第三境界的“炼劲”高手,对阵第二境界的“炼气”高手,并不具备碾压式的优势。“铁笔书生”韩秋雨就属于第三境界的绝顶高手。

大多数习武之人,终其一生,皆属于“炼形”、“炼气”、“炼劲”这三种境界。

而此时的魏长风,显然已经超越了这三种境界,隐隐迈入“三昧”之境。

所谓的“三昧”,就是“身体”、“心境”、“技术”。进入“三昧”之境的习武之人,不再拘泥于“炼形”、“炼气”、“炼劲”。

所谓“身体”就是:“考虑如何控制自己的武功招式,让自己能更好地战胜敌人。”

只有让自己的“身体”,以最适合自己的武学途径做出相应反应,才可以保证不被敌人偷袭,以及做出最佳的应对措施。”

而“心境”就是:“领悟为什么而战?为何而战?”

让自己有良好的心态去应对敌人,而不是徘徊迷茫,只有心境平和,施展起武功招式来,才会保持应有的水准,甚至超水准发挥。

而“技术”就是:“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武功,以及使用什么样的招式。”

只有真正领悟了“身体”、“心境”、“技术”这“三昧”的武学真谛。才能在对阵敌人时从容面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八年前的魏长风。

武学修为处于第三境界“炼劲”的巅峰期,但是,修为自此停滞不前,遇到了瓶颈。

在寻找突破瓶颈的漫漫过程中,魏长风体验到了开悟的过程。自此,武学修为也提高到了“三昧”之境。

“三昧”之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宗师之境。

“身体”、“心境”、“技术”,只要“三昧”得其一,就是妥妥的宗师一枚。

当然,“三昧”俱得,就是第五境界。“天下四绝”就属于这一境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宗师之境。

到了大宗师之境,和人对阵时,浑身上下,几乎没有破绽。能打败他们的,也许只剩下“磨”。

磨时间、磨体力、磨耐性。

此时的魏长风“身体”、“技术”皆是宗师之境。只是这“心境”并不稳定。

有时候波澜不惊,有时候惊涛骇浪,有时候居然是徘徊迷茫。

也许是魏长风长期担任“里子”的角色,难免会做一些暗昧之事,心境一时难以平复。

也许是“风卷葵”并不是古景舟的真品,虽是高仿,但毕竟是赝品,魏长风在修炼的过程中,有那么一丝差强人意,也是在所难免。

说起这“心境”。

魏长风虽不是宗主,但是在东一宗地位卓然,又是大师兄身份,在宗主呼延雄的带领下,全宗上下,包括其下八大帮派,都对魏长风尊崇有加。

可见,魏长风在东一宗是一等一的地位,可以说是超然傲立于众人。

这也是龙青云刚上山时,正殿大厅、议事厅、包括察看布防时,都没有见到魏长风的原因所在。

这也不能怪宗主呼延雄纵容魏长风、仰人鼻息,实在是魏长风“里子”的重要性。

人就是这样,当他的本事极大,而地位又极具尊崇,长此以往,自然而然间,他就会倨傲成性。

很显然,魏长风就属于这种情况。

所以,魏长风并没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这种“心境”,固然影响了他的武学修为,更是造成了他和龙青云的水火之势。

龙青云的到来。

其实是东一宗引进人才,借助外力发展壮大自己的机会。但是在魏长风看来,这似乎是对自己构成了威胁和冲击。

而龙青云,作为兵家宗师喻景舟的传人,血液里已经流淌着整顿次序的灼灼火焰。

东一宗要发展状大,依靠魏长风个人的“里子”力量,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这种无序的状态,亟待调整和改变。

新老势力的碰撞,肯定会意见不一。

所以,魏长风和龙青云之间的比拼,势所难免,也是刻不容缓。

宗主呼延雄的离去,是否有深意?

他看中的是龙青云的才智,还是因为他势单力薄的身份,这样一位少年人,武功高绝,又孑然一人,正好可以扩充自己的团队。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魏长风今日的倨傲成性,难道就没有宗主呼延雄的责任?

有时候毁掉一个人最残忍的方式就是“捧杀”,可以达到兵不血刃的效果。

龙青云显然是个搅局者。

呼延雄对龙青云委以重任,授予军师之职。这显然对魏长风的地位形成了威胁和冲击。

魏长风杀意大盛,手中的判官笔陡然间变招,两道毁天灭地的寒光,朝龙青云呼啸而来。

龙青云,究竟是整合东一宗各方势力的中坚力量?还是一个匆匆过客?

此时的凌芷烟,花容失色。

惊叫出声:“义父不要。龙公子小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