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寻龙迷踪卷一华山惊变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周大人的选择

周大人?

张胖子回头一看,一个年轻人从帅帐之外走了进来,面带微笑。

一个熟人。

张胖子指着他不禁大叫道:“原来是你啊!”

这位周大人不是别人,却是张胖子和叶枫在清平县之时遇见的那位年轻的县令,周得麟周大人。

周大人对着张胖子抱拳为礼,含笑招呼道:“张公子,别后一向可好?”

张胖子他乡遇见故人,不禁有些喜出望外,上前一把拉住周大人的双手,连声问道:“令堂身体可好?那何老太的一对子女现在都还好吧?”

周大人连连说“好,都好”,意外重逢的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

当初在清平县,叶枫和张胖子相助周大人勘破了何老太的离奇命案,却顾及周大人的颜面与前途,并未当众揭破真相,而是与周大人商议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善后之法,让周大人避免了身败名裂之祸,这一点,他心中一直是非常感激的。

不过叶枫这么做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他曾经对张胖子说过,周大人是个好官,是个真正为了百姓办事的官,这样的好官本就已经不多了,若是毁在了上一代的恩怨之中,可惜了。

寒暄了几句,张胖子忽然心中有些奇怪,开口问道:“周大人你怎么会在这里?莫非到此有什么公干?”

是啊,清平县距离蜀地千里迢迢,一个清平县的县令,怎么会忽然跑到这剑门卫所的军营之中来的?

这时,一旁的穆将军笑了笑。介绍道:“张公子还不知道吧?这位周大人如今已经由一个小小的县令,擢升为洛州同知,不日即将赴任,真是可喜可贺啊!”

张胖子一怔,从一个小小的县令,一跃而升为协助知州大人处理一州事务的同知,的确是不小的飞跃,作为从未有过治理一州事务的周大人而言,算得上是破格提拔了。

看来周大人这个清平县令做得不错,能够得到朝廷的如此赏识。

怎知周大人却含笑抱拳说道:“这都多亏了汉王殿下的保荐,大力提携,下官实在是感激不尽。”

汉王殿下?

张胖子愣住了。

汉王朱高煦是什么人?他常年统军,身边的人大都是军中的将领,最不喜欢和文人儒生打交道,再说王府墙高门深,往来无白丁,汉王现在又一门心思要争这个太子之位,结交的都是京中的高官名将,他怎么会认识一个小小的清平县令的?何况还会插手周得麟这么一个无名小卒的升迁?

张胖子奇怪的问道:“你,你怎么会认识汉王殿下的?”

周大人笑道:“早年汉王殿下多年征战,身上难免有些旧伤宿疾,家父在世之时,曾多次为他医治,因而有些交情。”

原来如此,周得麟的父亲是京中太医院的太医,也是京城里的名医,汉王找他治病疗伤,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是以汉王朱高煦的行事风格,就算他念及这点交情,想要帮帮周太医的后人,顶多也就是一些金银财帛的事情,绝不会去贸然插手周得麟这么一个小小县令的升迁

的。

所以,唯一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周得麟凭借着这段交情,已经成功的攀上了汉王这个大靠山,投靠了汉王朱高煦!

今天他升任一州同知,明天就可能会成为知州,甚至于不久就会高升道府的府尹,掌管数州之地。到时候,这一州乃至于数州都会成为汉王朱高煦坚定的支持者,为他争夺太子的天平上增加极为重要的砝码,因为周得麟已经成为了汉王的人。

张胖子充满惊讶的问道:“你,你现在已经是汉王殿下的人了?”

周大人却顾左右而言他:“张兄此言差矣!我们可都是朝廷的人,一心为朝廷办事,哪里又会分什么太子和汉王殿下?”

这样圆滑而毫无破绽的回答令张胖子无语,可是他还是很奇怪,之前那个一心为了清平县治下百姓安居乐业的周得麟,从什么时候起变成这样了?变成了一心只为朝廷办事,一心想要升官的了?

太子和汉王之间的储君之争如火如荼,已经斗了数年之久,朝廷上下无人不知,自古以来为了那九五至尊的宝座,不知道有多少人成为了牺牲品,白白送了性命。这就是个无底的黑洞,旁人避之唯恐不及,周得麟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还要主动凑上去,置身其中?

难道他真的是个一心想要高官厚禄,光宗耀祖,而不择手段的人?难道当初真的是叶枫看走了眼,错看了他?

张胖子呆了半晌,才开口问了一句:“为什么?”

不必解释,他相信周得麟能够明白他问的是什么。

周得麟沉默了一下,叶枫和张胖子不但对他有恩,更加是他的知己,是他的朋友,他不愿再用那些冠冕堂皇的套话来应付过去。

片刻之后,他才低声缓缓说道:“这天下本就是朝廷的天下,在下从前想要凭着自己一个小小的县令手中的权力,令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共享盛世,不过只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实在是太天真了。等到四处碰壁,撞得头破血流之后,我才发觉,想要真正的做一点事情,就必须拥有更大的权力。”

“其实无论是对于太子,还是汉王殿下,我都没有任何偏见,也并非要选边站队,无论他们将来是谁承继这大明天下都好,我只不过是想要爬得更高一些,拥有的权力更大一些,这样才能够做更多的事情,惠及天下更多的百姓,为了大明天下,为了太平盛世,尽自己的一份力。”

周大人说得慷慨激昂,令人动容,张胖子却沉默了。

他的话不能说不对,只不过他到底还是个书生,书生气太重,太过于理想化了。

张胖子自小就在京城中长大,从小到大,见过了无数的朝廷重臣,一个个的崛起,又如同流星一般短暂的闪耀之后就陨落了,今天还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明日可能就会被扣上各种罪名,抄家灭门。

翻翻史书,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数不胜数,可是却依然一代一代的这么循环往复,永无休止。人们总是常说,哪一个忠臣会有好下场?其实,即便是贪官奸臣,也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从前张胖子年

幼,还不懂这些,然而随着他渐渐长大,见的多了,也就有些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了。

没有人一开始就想要当贪官奸臣的,他们最初其实都是抱着为国为民的一颗心而来的。

可惜,权力使人腐化,在长期的政治争斗中,漫漫的长路之中,他们渐渐被改变,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开始眷恋自己的地位和手中的权力,为了这些开始不择手段,却忘记了他们原本是为了什么才踏上仕途的。

孟子就曾经提醒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多么振聋发聩的话,天下的读书人都知道这句话,天下一切的根本就是民,然而朝代更替,却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

张胖子看着面前周大人那年轻的面庞,心中暗自祝祷,但愿他能永远记住今天自己的这番话,永远不忘初心才好。

无论如何,这是他的理想,他的选择。

眼看气氛变得越来越沉闷,一旁的穆将军连忙出来打圆场,笑着说道:“原来二位早就认识,故友重逢的确是大喜事,不过我们还是谈谈眼下的事情吧。”

他转头对张胖子说道:“张公子也许想不到,周大人这一次不远千里,专程于去洛州赴任的途中转道来到蜀中,其实是身负重任而来的。”

张胖子问道:“所为何事?”

周大人此时面色一肃,伸手从怀中掏出一块玉牌,一举说道:“下官此行,乃是为汉王殿下传话而来。”

张胖子抬头看去,这块玉牌通体洁白无瑕,玉质晶莹透亮,雕纹精美,绝非凡品。

这块白玉牌他曾见到过。

当初京城兵乱之时,汉王朱高煦曾经把这块代表他身份象征的白玉牌交给叶枫,让他凭借此玉牌让淇国公丘福带领本部亲兵,前往宫城弹压住宫中禁军,为京城平叛立下了首功。

如今,汉王朱高煦又将这块玉牌交给了名不见经传的周得麟,足见他对周得麟的信任,也说明了此事的重要。

穆将军躬身道:“不知汉王殿下有何吩咐?”

周得麟昂然说道:“此令剑门卫镇抚使穆将军,剑门卫所驻军,镇守雄关,乃朝廷之重,有万钧重责,兹事体大。特令,即日起,如无皇上亲颁诏书,不得调动一兵一卒,无论任何人传令调动,可概不奉令,立斩来使!”

穆将军用雄壮浑厚的声音应了一声:“末将得令!”

张胖子这时候忽然有些明白了,之前他刚刚一向穆将军提出来意,穆将军立马就表示绝不会奉令出兵,征剿唐家堡,这哪里是他的游说之功,完全是因为这一道汉王朱高煦的命令。

这周大人想必之前就已经对穆将军交待了汉王的命令,眼前的这一幕只不过是二人在他面前演的一出戏,目的只不过是令他放心,这剑门的军士,绝不会去参加征剿唐家堡的行动的,仅此而已。

可是,另一个疑问随即浮现在了张胖子的心中,汉王朱高煦此举分明就是在帮助蜀中唐门,可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难道他和蜀中唐门之间,也有什么交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