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中土游侠传 > 第八十一章 断粮

中土游侠传 第八十一章 断粮

作者:牧野之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5: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敦儒再讲《春秋》,大力宣扬蓄奴和土地兼并之恶果,小自耕农破产,不得已卖儿卖女买自己,全家成为奴婢,编户减少,国家赋税没有根基。奴婢成为豪族大户牟利的手段,国家却没有赋税、没有服役的编户。许多商贾大户率先开始释放奴婢,响应杨敦儒的号召。

太学生鼓噪起来的废奴之事愈演愈烈,关中的豪族的舆论压力极大,不得不顺应潮流,象征性地释放一些奴婢,尽管大多是老弱妇孺,却也给太学生们极大的鼓舞。

杨望之、贡贤、郭循等却发现,很多被释放的奴婢,并没有得到工钱,无家产田地,依旧身无余财,食不果腹,许多孤苦者,无亲无故,只得再次跪求原主人收留。

众乃议请秦王配租田地、农具、种子、耕牛,开放上林苑。秦王所置上林苑周回三百里,内有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冈峦起伏笼众崔巍,深林巨木崭岩参差,终始灞浐、出入泾渭。沣镐涝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东西南北,驰骛往来。

杨望之高呼道:“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仁者爱人。今豪强蓄奴兼田,黎民家庭破散,老无养,幼不教,人伦不复。关中时弊无过于此!吾辈,士也,举不法,唾不道,本分也!苟利国家,生死以赴,何惧权贵。”

众年轻人被鼓噪起来,发誓宣扬先贤之道,纷纷振臂高呼:“上林苑,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我辈血荐,废上林苑,安置奴婢。”

太学生们兵分八路,浩浩荡荡,游走在长安街头,各据高台,振臂高呼,听众如潮。长安城各门散发策文,大肆宣扬上林苑和蓄奴的危害。

一日,翁同方正在教导众孤儿读书,忽然平日负责采购的老伯急匆匆走进来道:“翁园长,不好了!杨大人被撤职查办了!”

翁同方大惊道:“你那里听说的,是何原因?”

那老伯道:“我去东市米店买米,路过茶肆听人讨论。查办此案的正是杨大人的死对头长安林李林福,如今李林福不仅查抄了长安府邸,还带兵前去查抄杨敦儒大人华阴老家。”

翁同方听闻大惊道:“快!快!去杨府看看!”

不料一个趔趄倒在地上。那采办老伯扶住翁同方,急忙为他捶背抚胸。

翁同方喘了口气道:“走!我们想办法看看杨大人。”

到了夜禁之时,翁同方方才返回。李坏和秋细君最为关心杨家之事。

秋细君问:“翁伯伯,杨大人他……”

翁同方道:“天子封禅泰山返洛,又议祭祀汾阴后土祠。杨大人上书云:‘自古封禅,当得天瑞希世绝伦之事,然后可尔。今瓠子口决,洪水泛滥于淮泗。东海飓风,海水淹没渤海、平原。黄河拥塞,浸泡平原郡。齐鲁饥荒,难民流落,至于关中……’天子怒而捶案,命杨敦儒征发关中两万辆马车以备祭祀后土祠。秦王却不拨发库金,杨敦儒唯有自民间征调,却只凑够千辆。天子乃罢免杨敦儒,交秦王议罪。唉!好人无好命!可怜杨大人为官清正,可怜华阴杨氏一族仁风义举。”

李坏道:“我们可能去见杨大人一面。”

翁同方道:“那是朝廷天牢,岂能允你们小儿乱闯。”

是夜,秋细君和李坏都一夜无眠。从此之后,慈幼园便断了善款来源,众孤儿的日子一日不如一日。幸而月秦被录用为大谁何,可以从二两月俸银中接济一点,但是不久月秦被六扇门调离长安,再无音讯。但是近百个孤儿耗费巨大,十月里竟是一日两餐也吃不上了。襁褓中的婴儿自然养育不起,只得送人抚育。园中杂役、嬷嬷们也都纷纷散去,只有那采办老伯、一个老嬷嬷和翁同方还在坚持着。

一日,众孤儿正在商议去西市边沿杂耍,讨些饭资。忽然翁同方与一嬷嬷喜滋滋走来。

嬷嬷道:“恭喜红袖姑娘,贺喜红袖姑娘,吕安隆相中红袖姑娘,想要纳姑娘为妾。这慈幼园向来都是去殷实人家做个丫头侍女便是天大喜事,没想到红袖姑娘却是命里造化,竟然能为吕大老爷的妾室。”

众孤儿不语,都看向郑红袖。翁同方道:“袖儿,你可愿意。”

郑红袖道:“红袖没有爹娘,翁老伯便是我的父亲。女儿自当听从父亲之命。”

老嬷嬷道:“红袖姑娘,那吕大老爷大方的紧。咱们长安富贵人纳妾,十七闺女80两,19闺女50两,之多两匹布,四盘羹果,一担礼盒。一般人家大户正妻才30两,妾三两,月金十两都是是特例。正经的哪妾文书,花雕床两张,四季衣服各一套,三件金镯,两件银钏,封了二百两两银子。只是咱们慈幼园穷苦,没有什么回礼。”

红袖道:“慈幼园便是我的娘家,二百两两银子可以买千斤大米,也是寻常人家一年收入。慈幼园的兄弟姐妹可以支撑一段时间,也算尽了红袖一番心意。”

看郑红袖如此懂事,翁同方老泪纵横。富人纳妾,没有太多规矩,不可能八厚礼正红轿的接娶,有四薄礼淡红轿已经是非同寻常了。数日便有淡红轿前来迎接。郑红袖穿了淡红嫁衣,束了红腰带便是正经嫁衣了,她脸上施了薄薄胭脂更显娇美动人。她勉强做笑容告别众人,上轿而去。

一斗粟米、三斗糠麸、两斗绿豆和高粱,这便是仅仅可用的粮食了。翁同方一病不起,数日后病逝。采办老伯和那老嬷嬷只得到集市中捡些菜叶为众孤儿熬粥,不料老嬷嬷失足落水而死,采办老伯跳水救人溺亡。

富户朱门大墙,紫衣锦服,穷人家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这便是长安城的写照。

从此慈幼园无所依仗。慈幼园只剩下秋细君、卢小蝶、白清儿、李坏、苏小浑、高翔以及数十个孤苦无依的孤儿躲于空荡荡的瓦房,众孩子各自设法谋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