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中土游侠传 > 第七十八章 紫青双剑

中土游侠传 第七十八章 紫青双剑

作者:牧野之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5: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寻仙不见,三人下山,行至深夜,来到一处偏僻的村镇,忽见五六名六扇门捕快。

为首者道:“三个小孩,怎么在这里游荡!”

李坏道:“我们是乞丐,四处讨饭吃。”

“秦王府在集零宫开设粥棚,何须在此处风餐露宿的。这一带出了吃人恶魔,你们尽快离开吧!”

三人加快脚步,进入村镇,天降大雨,家家闭门,唯有一出宅院亮着灯光,便上门乞食。一名白发老妇人,施舍粥饭,竟然还有肉食,还殷勤邀他们住在厢房。

夜间,李坏被一阵剁肉的声音吵醒,他悄悄向后院查看,忽被一物绊倒另,定睛一看竟是几个麻袋,里面是各种带血的衣物、鞋子,再向前见五个大缸,里面满了碎尸,有内脏,有肌肉,还有四肢,似乎是动物,又似乎不是。

他镇定心神,再向前,只见后院一排铁钩,钩子上竟是六扇门的几位捕快,均被勾住锁骨,垂死挣扎。白发老妇正分解了一名捕快,分解尸体,鲜血疾射,碎肉迸溅,白发老妇如同血人,却喋喋怪笑,唠唠叨叨道:“看了你的头,挖了你的心,抽了你的筋,无忧无虑无烦恼,顺风顺水下阴曹……”

李坏心胆俱裂,悄悄回转,忽然念及白日吃的食物,来到厨房查看。只见一根人的大腿,剔骨刀剔了一半肉,盘子里是预备的人肉食物,几个酒坛子泡着几几十个眼球,似乎还在怒视着这人间地狱。

李坏返回住处,叫醒了秋细君和龙耶千芒。两人听得住进了食人魔的家中,俱心惊肉跳,三人悄悄逃出,潜藏在草丛之中。却见白发老妇正在必经之路上,不知挖掘着什么,接着幽暗的星光,终于看清了,那是一个小棺材,内有一具骷髅,那老妇却像抱着孩子一样,亲昵地抱在怀里摩挲着。

李坏抽出铁剑,悄悄刺出一剑,三寸时突然发力,恰如云天弧光之无声之剑,刺破了老妇的大腿。老妇人啊呀一声,跃起三尺,鲜血染红了白衣。原来她也是人,也会流血。

李坏抓住那具骷髅,狠狠道:“若是你敢过来,我便扭断它。”

老妇人凄惨厉声道:“不要伤害我的孩子。”

“退后,退后!”

老妇人依言后退。

三人转身就跑,没过多久,老妇人的阴恻恻的声音越追越近。

龙耶千芒道:“报恩的时候到了,你们两个走,我来拖住他。”

龙耶千芒眼神坚定,李坏将铁剑扔给他,拉着秋细君奔逃小树林,却见前方人影闪动,连忙隐藏在灌木丛中。

龙耶千芒迅疾入豹,爬上大树,回身一剑,老妇人伸手荡开,笑道:“还欲偷袭么?适才我心神不宁,为你所伤,还欲故技重施?”

老妇人伸手要抓,龙耶千芒却灵活躲开了,就在岩石、大树之间乱窜,老妇人竟是数次没有得手。

老妇人摸了摸大腿的伤,愤愤道:“让我抓到你,一定不会杀你,我会让你看到我是怎样吃掉你的大腿和双臂。”

龙耶千芒道:“我被熊、豹、野猪、狼追过,他们都想吃掉我,但是每次都是我吃掉了它们。”

老妇人判断了龙耶千芒的位置,伺机一击必中,却见一男一女从天而降,背后各自背负紫剑、青剑。

老妇人道:“简文亮、常含珠,堂堂崆峒紫青双剑,竟然作了秦王府的走狗!”

简文亮道:“恶人谷的食人魔,人人得而诛之。”

“哼!若没有秦王府的征戍令,又怎会有我们恶人谷,可怜我的孩子饿死在我的怀中。我今日寻仇,有何不妥?你们崆峒派要从中作梗!”

常含珠道:“你滥杀无辜,不得不除。”

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道:“那真是不好意思,当日征戍路上,吃人肉上瘾,这习惯是改不了了。”

一名肥胖老头如同怪物在岩石上之上,纵身跃来。

老妇人道:“紫青双剑,威名赫赫。但我食人双煞,也是恶名远扬。恐怕大家要拼个你死我活!”

简文亮道:“两位误会了。秦王府逃走了十八名羊奴,俱是精挑细选的奴儿,我们背负秦王的托付,不得不尽力寻找。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羌奴,我们带走!两位的事情,我们视而不见。”

“好!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食人夫妇远去。

常含珠道:“龙耶千芒怎么办?”

简文亮道:“这小子是块好料子,暗部剑奴正缺人呢!”

常含珠撒出一把紫色粉末,龙耶千芒挣扎几下,晕了过去。

李坏和秋细君抵达华阴地界。

华阴县有三十多个里闾,甲第楼阁相邻,青色酒旗迎风飘扬,沽酒豪侠贵人不绝于道,高冠华盖之马车往来如云。

两人远远看见大片府邸宅院,宅前白玉牌坊,上书“华阴杨氏”,大路之上前后相续立着 四个大牌坊,依次书写着:砥节砺行,含章可贞,敦厚周慎,素甘淡泊。

再向前是两百个奴婢正堆在地上。

一名敦厚老者,环挂青绶,腰悬印囊,头戴委貌冠,乃是比两千石的高官,高声道: “汝等往日为我家辛苦劳作,吾本仁义忠恕之道,解汝等奴契……”

老者将许多卖身契丢到火盆里,又道:“每人赐万钱,各自遣散归乡。”。

“主公恩义!”

奴婢们恢复自由身,还有工钱可拿,纷纷磕头,感恩戴德。

杨氏是关中大世族,豪强之家,良田数百顷,佃户、奴仆、家臣、家仆以千计。 杨氏 当代家主杨敦儒,乃长安京兆尹。

杨敦儒身旁,有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郎,长身而拜,道:“阿爷仁义,必为天下赞誉!”这正是杨敦儒的长子长孙杨望之,也是长安太学生。

一名中年男子却悻悻然,不时怒视杨望之,这是杨望之的父亲杨忠。

杨敦儒释放奴婢的举动,乃是太学生的废奴运动。大匜朝,成年男子,每月口粮两石,每年不过年二十四石粟米,四季的衣服也不过八百钱。但是一人能耕作五十亩,年收入一百石粟米,价值万钱!农闲时,便遣奴替人服役,可再得万钱,若是戍边兵役,每年三万钱;这等稳赚不赔的生意,谁不愿意做,因此,关中蓄奴之风,蔚然成风。

未料,太学生受了公羊派学说的蛊惑,竟是掀起了废奴运动,杨望之劝父亲不得,便转而求爷爷,杨敦儒竟然率先而为,释放奴婢。关中蓄奴最厉害的便是秦王府,为了西疆战事,关中疲敝,秦王便大肆贩卖羌奴、僰僮、胡姬,并征发关中破落户到西河、湟中服役。如今杨敦儒的行为,令杨忠忐忑不安。

见大道旁的长亭中酒食丰富,二人便上前乞讨。

一人拦住二人道:“你们两个乱闯什么?”

杨敦儒道:“你莫要拦他们。大匜盛世,富庶关中,却有衣衫褴褛的乞儿,实乃我等臣工羞耻。来!来!来!”

杨敦儒笑容可掬,满脸慈祥,招手道:“两个小娃娃何方人士?怎么乞讨到这里!”

“我们是齐鲁人,父母双亡,只因饥荒逃难,偶遇劫匪,掳掠至此。”

杨敦儒皱眉道:“齐鲁饥荒?耸人听闻!满朝文武歌功颂德,竟不知齐鲁富庶之地竟有饥荒?快给两孩子吃的,换身衣服。”

两人一路见识了人间地狱的酷烈无情,如今见到如此慈祥和蔼的老者,均泪流满面。

杨敦儒道:“即刻便赴长安,长安有慈幼园,专门抚育流浪儿。你们随我车队到长安吧。”

两人大喜,跪地拜谢。

杨敦儒又道:“我华阴杨氏鼎食之家,祖训刚正清廉,忠君爱国,修德行善,仁风义举。你等谨记祖训多行善举,矜孤寡,恤贫弱,勤耕织,修德行。”

杨氏一族齐声答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