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中土游侠传 > 426章 屈原流放之地

中土游侠传 426章 屈原流放之地

作者:牧野之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5: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阵呜咽鬼哭声,一名绝世窈窕女子出现壶头山,孤身一人伫立山巅,脚下云雾浮动舒卷,双目似含情巧笑,身被石兰长袍,腰围杜衡玉带,。她张开双臂,向上苍祈祷什:“丹砂敷我面,五溪濯我足,剪纸招我魂,黄泉碧落游魂出,世间生灵皆退散,百鬼夜行时。”

忽然乌云密布,天狗食日,白昼昏暗如夜,东风飘旋,豆大雨点降落,一时之间,雨冥冥,暮沉沉,猿啾啾,风飒飒,木萧萧,山鬼精怪自山中涌出,山鬼双眼发出蓝光、绿、黄之光,獠牙森森扑来。众人大乱,鲁大脚被一山鬼劫持而走。

溆水十里峡谷,云气苍苍,古木森森,神奇瑰丽,深邃静幽,鲁大脚被擒拘留于此,处处屈原于此开化民众的痕迹,但是深山老林,茫茫林海,杳无人迹。五溪蛮人织绩木皮,花草染色,衣服褊裢,饮食蹲踞,好山恶都,安土重旧,冠用獭皮,糁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瓠今。鲁大脚虽然限制自由,却也有竹床可睡,铜器可用。

钟贿王乃溆浦女蛮之王,脸戴山鬼面具,命人献上山橘。她道:“这山橘乃三闾大夫称赞之物,屈子曾言:溆浦山橘,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屈原生于秭归,死在汨罗,曾流放溆浦。秦国以楚怀王为质,要求楚国割让黔中郡,怀王拒绝,死于秦国。屈原流放黔中郡,至漵浦,溯沅江而上,进入溆水,两岸幽邃高耸、山势逼人、迂回曲折的十里峽谷,云气苍茫,古木幽森,山峦隐約,溆水顺势西下,步入十里平川,沿河两岸桔园连片,滿目葱茏,这就是有名的十里桔园。一年中数月被桔花清香浸润熏染,于是诗兴勃发而作《桔颂》。

屈原《涉江》“入溆浦余儃徊兮”而得名。溆水遇丫髻山之阻,向北折绕西入思蒙丹霞峡谷,形成“三闾滩”。顺溆水思蒙而下,进入屈原《涉江》所咏“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穴之所居也”的“屈子谷”。此谷水路约十公里,两岸青山临水矗立,林木幽深,雨后云遮雾绕,屈原当年“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霜雪纷其元垠兮,云霏霏而承宇”的景观。

由“屈子谷”到溆水右岸的“鬼葬山”,有一段水路。想到“鬼葬山”,不由得全身起了鸡皮疙瘩。神秘的“鬼葬山”,背靠庐峰,关枕溆水,高二百米。“鬼葬山”的巨崖峭壁均由五彩岩石和十多米高的悬棺组成,一眼望去,很是壮观。最早記载“鬼葬山”悬棺的是黃闵的《沅洲記》:“辰州溆浦西四十星有鬼葬山,其中崖有棺木,遥望可长十余丈,谓鬼葬之墟。”唐朝张鹭的《朝野僉载》:“五溪蛮父母死,于临江高山半助鑿龛以葬之,自山下悬索下柩,弥高者为至考,即终生不复祀祭。故称此山为鬼葬山”。更令人称奇的是悬崖上除悬棺洞穴外,其中一洞设置一木坊,俗称“量天尺”,相传是五溪蛮巫文化的习俗,以丈量天地,求神保佑五谷丰登。現木坊经历千年风霜,仍完好于洞中。同样叫绝的还有“坛子洞”。相传五溪蛮中一巫师,神力无边。一年溆水猛涨、洪水成灾,巫师说是孽龙作怪,故做法将孽龙捉拿置此坛中封上符笺,存之洞穴令其永不翻身。“鬼葬山”悬崖下方河边有一深潭,屈原流放至溆浦时曾经常在此垂釣。后人为纪念他,取“正本清源”之意,故名:“正本潭”。此潭原深达数丈,潭河相连,岸边杨柳依依,漁舟漂泊。当地人传说此处“冬无积雪,夏无蚊蝇”。深潭上有一深洞,天长地久洞涌清泉,名曰“灵均泉 ”。相传屈原流放溆浦时曾在“鬼葬山”下留宿,常饮此泉。“鬼葬山”悬崖石壁之上方一块名为“灵通神钟”的长石,用物击之,嗡嗡之声犹如金钟銅罄久久不息。传说屈原在溆水垂釣,常忘回来吃饭,寺庙僧人只好用石头猛击石壁,唤屈原回來。因悬壁回音不大,致使屈原耳闻不及。于是天神便扔下一座神钟悬挂于石壁。从此,僧人們只须敲击神钟,屈原就再也不会误饭了。

五溪蛮之语佶屈聱牙,语多喉音,音浊而促,不审字义,不辨平仄。祖父曰阿谱,祖母曰阿么,母亲曰阿娘,哭曰业,吃曰柔,干曰空,狗曰块,大曰雷,问曰埋,鱼曰溜,田曰勒。

鲁大脚勉强听懂他的话,回答:“多谢钟贿王。”

“不用谢我,日中启程前往二酉山参加亡魂祭礼。”

鲁大脚魂飞魄散道:“不是要用我的人头做祭品吧?”

钟贿王笑道:“看你的表现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