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中土游侠传 > 399章 佛入道法

中土游侠传 399章 佛入道法

作者:牧野之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5: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洛阳至嵩山必过缑山,相传西王母姓缑曾在此修练,故得名缑氏山,后简称缑山,周时又称“抚父堆”。缑山孤峰突出,多金玉泉水出焉,上有饮鹤池。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笙歌伊洛,拟音凤响,以嵩山道士浮丘公为师,后乘白鹤驻缑山,明月弄箫,升仙而去。王子晋留有玉箫,缑氏以玉箫为圣物,而立玉箫门。嵩山浮丘公曾以天降陨铁造铁剑,传人以铁剑为圣物,立铁剑门。玉箫铁剑渊源甚深,并立嵩岳。

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颖水、箕山,左有太室山俊极峰,又有少室山连天峰,嵩高惟岳,尊位中天,雄冠四岳,体势之峭,峻极于层霄,登临封顶,北望黄河如带,倚石俯瞰,峰壑千重,山岚缥缈。嵩山少室山又名“季室山”,传说夏禹王的第二个妻子,涂山氏之妹栖于此,故山名谓"少室"。少室若莲,三十六峰山峦参差,匍匐蜿蜒,沟壑纵横,蔚为壮观,从山南北望,山峰叠压,状如千叶舒莲,又称“九顶莲花山”。连天峰山势险峻,立如斧劈,隐于嵩山深处,山脊断崖无路径可寻,寻仙者多次寻觅而迷失未能抵达。少室山顶宽平如寨,分有上下两层,有四天门之险,有饮马池供万人饮用,浮丘公的传人元丹曾率反秦义军曾驻兵于此,故又称“御寨山”。秦灭后,元丹于山北五乳峰下修道传武,山门造一大剑,长一丈二尺,镇剑口山,江湖称之为铁剑门。

一行过轩辕关十二渠道,却见灵玉太真、司马昱一行。

方子语问:“太真缘何在此地?”

“再开月旦评,品评举荐人才。”

方子语道:“我还以为太真与才子司马昱同游嵩山美景呢?”

“他呀!圣上意欲封禅嵩山,他封了圣谕,清扫山道,修筑封禅台呢!恰巧同行罢了。”

风过庭道:“刚刚封禅泰山,缘何又封禅嵩山?”

“你们去问问右相李适之,还有太常寺、钦天监那群家伙吧!皇帝还要祭祀汾阴后土祠、西岳太华山呢!”

风过庭怒道:“这群国贼竟是如此蛊惑媚上,太真何不劝谏圣上?”

灵玉太真道:“前面就是司马家第一能言善辩的才子!你敢去直面斥责他么?”

风过庭摇头道:“我一个待诏翰林,腹谤而已。”

灵玉太真笑道:“你都不敢斥责一个太常寺评事,我一个修道女子又如何敢扫了天子的兴,圣上又不是没有逼死过自己的女儿。”

灵玉太真所言,乃是河内公主不愿和亲,私自逃亡,而被皇帝处死的事情。此事内情甚秘,匈奴王子指定要河内公主和亲,公主不愿。天子曰皇室以国为家,要她务必和亲。公主宁死不从,后天子得知公主与探花郎程森一见钟情,相知相恋,遂罢免程森太常寺太乐博士之职,腰斩弃市,公主闻讯投湖自尽。这些事皆皇家秘闻,风过庭也不敢多言。

灵玉太真道:“听说你的意中人莫愁自尽,我也替你伤感!你消瘦许多。”

风过庭脸色突然黯淡,尽是悲戚哀伤之情。

“我是不敢奢望你回心转意,活人和死人争,大半会输。眼前人总是微不足道,去世的总是刻骨铭心。”

风过庭道:“太真误会了。我与莫愁琴箫相知,并非嫁娶之情。”

灵玉太真怒道:“哼!天下负心薄幸人!托辞倒是一套一套的。”

不容风过庭解释,灵玉太真催马加速离去。

方子语、林子轩、风过庭、鲁大脚、阿绵一行来到铁剑观山门,山门弟子木桑笑道:“诸位来得不巧,我师到玉柱寺去了,有一位年轻僧人礼佛虔诚,皮肤隐起浮屠塔庙,诸佛形象!我师也前往观瞻呢!”

太室山有太室祠、太室阙,乃天子祭祀之地,南麓有嵩阳观、嵩阳书院、颍谷书院、少室书院、南城书院、存古书院、鸣嗥书院等,乃河内、河南、颍川、汝南、睢阳等地望门传道受业解惑之处。嵩阳观乃灵玉太真修行之所,也是管理诸书院的治学署所在。曹魏一直压制门阀宗族,扶植寒门,这些书院便是寒门子弟进学修业之处。

玉柱寺位于太室山南麓玉柱峰下,三面环山,寺前两山对峙,中辟道路,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颇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众人来到寺前,只见行者云集,皆是前往观瞻佛门圣迹的行人。寺内甬道两侧有十丈银杏树,犹如大伞遮掩,古朴清幽,一名年轻的僧人俊秀英飒,气宇不凡,袒露上身,盘坐入定,其前胸皮肤是金光闪烁的卍字符纹络,后背更是一尊女菩萨像,头戴五方佛宝冠,法相庄严,面露微笑,双眼下视,身披轻妙天衣,衣上有团花图案,胸饰璎珞,臂戴宝钏,腕有手镯,彩带飞举,双手放腹前结定印,结跏趺坐于金刚莲花宝座上。这佛像时隐时现,女菩萨衣带似乎飘然而动,栩栩如生。众人围观莫不轻声赞叹,善男信女更是焚香跪拜。

灵玉太真头戴帷帽,遮了面目,守护在两侧的是铁剑门掌门元丹丘、九皋山鹤鸣道人叶法善、玉箫门门主缑谦玉。元丹丘一身道士打扮,只是背上多了一柄铁剑,嘘眼观瞧,混在人群中也不引人注意。方子语靠近元丹丘,低声道:“这小和尚好高明的内功!”元丹丘笑道:“佛门初入中原欲胜道家,不搞些圣迹,如何取信百姓。”叶法善道:“我听说白马寺叶摩腾与**王寺竺法狂争夺僧王之位,叶摩腾献《贝叶经》,竺法狂便命弟子来这以肉身佛像之迹。”元丹丘道:“我说鸿胪寺卿为何来此,原来是为僧王之争。”灵玉太真道:“两位道友慎言啊!天子可是十分看重这僧王之事。”众人乃不语观瞧。

这时叶摩腾自山门而入,竺法狂自珈蓝殿外出迎接,两名高僧十分和气,倒也瞧不出什么争名夺利的戾气。

鸿胪寺卿道:“圣谕,玉柱寺更名法王寺,赐封叶摩腾为僧王,主持白马寺。竺法狂为法王,主持法王寺,各赐金银十二环锡杖,真丝锦襕七宝袈裟。两位高僧共同主持翻译《四十二章经》《阿含经》《华严经》,度化一切苦难,度化众生苦。”

两位高僧受封。

叶摩腾道:“《老子化胡经》云:我令尹喜,乘彼月精,降中天竺国入乎白净夫人口中托荫而生,号为悉达。舍太子位,入山修道。成无上道,号为佛陀。始建悉昙十二文字,展转离合三万余言。广说经诫,求无上法,又破九十六种邪道。历年七十,示人涅槃。”

竺法狂道:“不错,佛道一体,万法皆空。”

众山善男信女焚香礼拜。时值嵩阳书院开学之日,来自河南、河内、颍川、汝南、淮阳、定陶、陈留等地的望族豪门皆为子弟前程而捐献香火钱。法王寺知客僧登记名册,日后刻石记载,乃是流芳百世的功德。

灵玉太真道:“这不知佛入道法,还是道化佛门。一笔糊涂账,诸位先到我嵩阳观坐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