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中土游侠传 > 第十四章 相符子

中土游侠传 第十四章 相符子

作者:牧野之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5: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晁榘道:“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若汤武以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故汤武不违君臣之道乎?同理推之,君上残暴,太子杀君上以夺位,不违父子之礼法纲常乎?”

“乖气致戾,和气致祥,诸位稍安。”隽终温见话题到了死角,遂终止汤武的话题,“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也。晁榘不可逾矩。”

“谨遵祭酒之令。”晁榘拱手道,“楚国直躬谒吏,告其父窃羊,而令尹杀之,罪之直于君而曲于父。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其因家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子暴子也。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鲁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亲亲之道何在?礼法纲常何在?君臣父子又当若何?”

众儒目瞪口呆。

晁榘轻蔑一笑,继续发问:“子曰: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非孝也。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事无道之君,不可则止。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不听,则逃之,乘桴浮于海,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孔圣何出此言?”

谷梁派儒生环视相顾而不能言。公羊派则觉得大为舒心过瘾。坤位纵横策士、名家辩士、法家拂士等诸子百家也是暗暗称赞。

“我来替诸位回答吧!”晁榘狂笑,“父子君臣,乃天道之常尔。‘父母无恩论’并非否定孝道,而是主张‘父子天合,君臣义和’。君待臣如手足,则臣待君如腹心;君待臣如犬马,则臣待君如路人。君以国士相待,吾当以国士报之……”

“父子天合,君臣义和”正是公羊派的核心学说之一。晁榘再说下去,必然将公羊派暴露出来。公羊派眭宏等诸子连连给晁榘使眼色。晁榘发觉,连忙转了口风,道:“诸儒不过土鸡瓦狗之流。儒学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法令,实乃国之蠹虫。儒者不知治世而善訾议,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矣。商君言六虱者,礼乐、诗书、孝悌、修善、诚信、贞廉、仁义……”

商鞅曾辛辣抨击儒家,其仇不亚于焚书坑儒。明理堂一时杀气大盛。儒士虽多仁厚之士,但淳淳君子们也是六艺精通,左剑右刀,驾车弓射,不在话下。浮丘伯年逾六旬,还曾暴打街头恶少。若是儒士一哄而上必将晁榘围殴致死。

隽终温首次为当值祭酒学士,岂容狂生惹出是非,立刻打断晁榘的话,道:“儒学之道大哉,岂容你如此抨击销毁。”

瑕丘江公森然道:“孔子诛杀少正卯,谓五恶: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狂生晁榘浞訾栗斯,愆德隳好,正是五恶之徒,当杖杀于此。”

“无知竖子,人头畜鸣,狺狺狂吠,荒谬乖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众儒纷纷鼓噪前来,就要将他叉出去。

晁榘挣扎高呼:“吾亦知政事!吾亦可论国是!隽祭酒适才言,廊庙之枝材一木之材,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言犹在耳,今谷粱一呼,百家嘿然噤声乎?”

这时墨家相符子出现,大喝道:“且慢,老朽听听他如何论政。”

相符子出身墨家,却颇奉行中庸之道。正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正因此,天子常命相符子及其弟子主持明理堂辩学之事。

晁榘长身而拜,再拜而谒:“千人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这是学生的《削藩论》、《徙戎论》、《盐铁论》以及……”

“老朽昏聩目盲,容后览读。汝只管讲来听听。”

“国政一,废分封,立郡县。国以永存,施及苗裔。诸侯日后疏远,相攻击如仇雠,更相诛伐,天子弗能禁止。诸子功臣以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置郡县,天下无异议,安宁之术也。百余年来,战斗不休,天下共苦,今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暗流涌动,封国坐大,朝廷疲敝,不可谓不危也!

“国政二,处士横议,清议误国。百家列争,诸派清议误国,民间思想莫衷一是,各自立派争斗无暇。

“国政三,废保甲而兴宗法。火烈而民畏,水弱而民狎。斝朝以法为教,一断于法,以吏为教。我朝网疏法阙,刑法宽宥,废刑名法学而立乡贤善治,以致皇权不下乡,豪强骄奢,宗族武断,兼并乡曲。民间自由持械,游侠私剑泛滥。

“国政四:和亲北胡,金絮采缯,岁奉匈奴,犹如称臣。”

晁榘一席话将当朝分封诸侯、和亲北胡、处士横议、乡贤宗法等国策全都批驳进去。但是晁榘扯出管子,这位诸子百家公认的先贤,令人不知如何驳斥。满堂静寂,众皆瞠目结舌。

相符子相符子慢条斯理,侃侃而谈:“自唐虞至周,封建诸侯以藩屏王室,拱卫天子。殷周之王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周遂有八百年国运。秦朝废分封立郡县,二世而亡。我匜朝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恢复周礼,剖裂疆土,开万世基业。若无分封,王室子弟为匹夫,卒有齐之田常、晋之六卿,诸公子无辅拂,何以相救哉?况且,我朝分封,除了燕有兵权以抗东胡,镇南王有兵以抗闽越,楚国有兵权以抗南越,其他诸侯皆无兵权,不过是民治赋税职权,私田庄园之便。”

“秦朝繁刑严诛,吏治深刻,所以亡国。我匜朝破觚而为圜,斲雕而为朴,网漏於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奸,黎民艾安。

“至于罢战和亲之国策。《司马法》云:国虽大,好战必亡。三王所以昌,齐桓所以霸,文德仁义也;秦朝劳民兴军,倾无量之费,役无罪之人而亡国。秦朝赵佗伐岭南,自立南越而不救中土。李信伐西域,自立西凉而绝关中。秦朝之战匈奴,发恶少年及边骑,岁馀而出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可穷计,牛十万,马三万馀匹,驴骡橐它以万数。由是天下骚动,然所失多于所得,士卒物故者众。边郡数被兵,离饥寒,夭绝天年,父子相失,令天下共给其费,固为军旅卒暴之事也。穷兵黩武,奸邪横暴,群盗并起,至攻城邑,杀郡守,充满山谷,吏不能禁,乃有土崩之势。天子唯恐重蹈覆辙,德服四方、垂拱而治,遂和亲北胡,六郡守阴山,节省国力,富民殷实。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是此谓也!

“正因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朝廷爱惜民力,精简吏员,不扰民事。乡贤治地方,鸠杖比节,出入官衙,行驰道中,列市贾肆,缘宗法而治。

“四国策,不仅符合儒家仁礼德治之求,也符合墨家兼爱非攻之说,也是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之论,更是管子富民而强国之策,你以为有何不妥?”

晁榘哑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