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中土游侠传 > 第十二章 诸子百家

中土游侠传 第十二章 诸子百家

作者:牧野之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5: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正文   第一节 诸子百家

牧野氏,虞舜之臣也,后辅商汤灭夏,受封牧野。至武王伐纣,牧野氏反戈而击纣王,封匜侯。周朝国祚八百年而衰,历春秋战国乱世而分崩。秦西起关中,灭六国,一统华夏,暴政十年,天下反。斝王芈布起于江东,匜侯牧野铉起于朝歌,斝匜联兵,三年破秦。匜斝反目相争,芈布战死,天下一统于匜朝。

轩辕黄帝践祚两千五百又一十七年,牧野铉分封诸侯,设边关戍郡,兴百家之学,立乡曲宗法,御封武林三宗,收拢江湖私剑,安大野龙蛇,修生养息,轻徭薄赋,民生渐复。

古人云:王者必居天下之中。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牧野氏起于牧野邑,兴于长安,定于雒阳,遂有三都:陪都牧野、西都长安、东都雒阳。

雒邑乃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昔日周公“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南系于雒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是为雒阳之源起。匜朝得共工氏治洛、鲁班门造桥、墨家筑外城,十年扩建雒阳于雒水南北两岸。

牧野铉设太常寺,征召诸子百家,设七十博士,以备天子咨询,为之立学馆,各教生徒,尊以大夫之号,受上大夫之禄,不治而议,不职而论。由是百家争鸣,诸学炽盛。

元初三年,天子牧野铉追思齐国稷下学宫,建筑集贤书院,号为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书院收藏图书三千六十部,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收集图书典籍,修撰史书档案,奏献筹策。集贤书院占地方圆三百亩,藏书阁、校经堂、明理堂等楼阁林立,气度恢弘。

朝堂政治清明,大开“处士横议”之风,集贤书院的“明理堂”,每月主办一次论政大会,贤良文学、学派士子褒贬时政、各抒己见。集贤书院乃诸子百家谈经治学之堂,达官贵人标榜门楣之地。即便是大门之外,驰道之旁,无数士子手捧策论文章,期冀贵人侧目青睐。

匜朝天元十年,时值隆冬,彤云密布,大雪覆城,朔风乱卷。夕食之后,集贤书院依旧灯火通明,红炉毾氍。明理堂是八边形,布局类周易八卦,围坐者诸派明宿士子。

乾位常空,以备天子驾临。

兑位乃黄老之学诸子。隐士黄恢,关中名士,乃黄老道德之士的领袖人物。初定关中,天子安车蒲轮,迎接黄恢至长安。天子垂问:“安定关中之计!”黄恢谏议云:“为治者不在多言,顺应天道自然。为一而不化,得道之本;握少以知多,得事之要;操正以正畸奇,天下可一。”天子奉若圭臬,关中乃定,黄老之学由是为显学。

巽位则是墨学诸子。墨家矩子田襄子曾助匜朝大军于襄阳抵抗楚军,以机弩车解“白登山之围”,墨家邓陵谷筑雒阳八关,墨家相符子主张**寡浅,禁攻寝兵,素有设不斗争,取不随仇,不羞囹圄,见侮不辱,禁攻救斗之仁德君子风。又有数名工墨弟子,常任职司空署负责砖瓦、城塞,以及考工室令丞,率能工巧匠制作钱范虎符、宫籍凭符、宫室密钥等。共工氏在雒河南岸洛滨坊外修筑九折坝堰,斜堤束水,陂上水泊形如偃月,故称月陂,天子命筑“墨苑”,为墨子学派传道授业之处。

坎位乃谷粱学派。天子仁慈宽厚、温和谨慎,自“白登山之围”后,意欲采取岁贡罢兵之策。儒家谷粱学派云: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为之,如欲令社稷久安,莫过于贵礼贱兵,施德行仁,用尊尊亲亲之道,尚礼法纲常,如此天下咸安,无有兵革!天子遂赐谷粱派徐堰为司空,瑕丘江公率谷粱学派诸子入太学,教习皇室勋贵子弟。瑕丘江公仿宗周痒校而建辟雍堂,乃太学礼制建筑,环水为雍,圆形像辟,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凡入太学的三公九卿和皇室勋贵莫不乐捐二十万钱以上,以助太学教化之业。如今辟雍堂也是比肩明理堂的宏大建筑群。

儒林都各有派系师从,自战国时便有子思之儒、子张之儒、子夏之儒、子游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等。谷粱派赖天子垂青而兴盛,特别主持了‘罢战和亲’的国政之后,儒家诸派等皆附骥尾后,谷梁派俨然是儒林的领袖,甚至奏疏云:“扬朱乃禽兽之学,法家乃虎狼苛政,墨家无父绝后,老庄逃遁畏世,纵横策士不过妾妇之道,兵农医工皆未技细学,郡国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谷梁派大有罢黜百家,唯我独尊的气势。众儒攻讦之下,治水家散入兖豫泽薮之间、鲁班门隐遁汉中、楼观派观星于终南山,禽兽派远去岭南,农家遣于河套……司隶的名家、法家、墨家莫不修儒学,以求自保。

离位是公羊学派,胡毋升为首,弟子有公孙弘、段仲、吕步舒、贡禹、管路、左咸、鲁眭孟、颜安乐等。太子牧野玒及冠就宫,天子于上阳宫外,涧河之西,为其立博广苑,使通宾客,从其所好。牧野珙好兵家、法家之术,常思北征匈奴。公羊学派号称“血性”之学,常言“尊王攘夷”、“夷夏之辨”、“九世之仇”,力主讨匈奴,大复仇,伐不臣,大一统。太子颇喜公羊之学,命入博广苑。公羊学派是子夏吸收子产、管仲的思想所创。子夏,姬姓,卜氏,名商,其弟子有李悝、吴起、曾申、段干木、公羊高等。商鞅、慎子、申子学术遥师于李悝、吴起。公羊派士子多读《李俚法经》、《尸子书》,走儒法合流之道。丞相张汤、廷尉暴审之皆出自法家,与公羊派相合,施行“春秋决狱”、“原心定罪”。公羊学派更是杂糅墨家的“天志”、“明鬼”和阴阳家的“五行五德”、“天象灾异”创造了“天人感应”为核心的谶讳学说,与阴阳家、方士、墨家的关系也不错。儒皮法骨、儒说墨辞等,公羊学派的拥趸众多,足以与谷梁派分庭抗礼。

震位乃阴阳谶纬诸士,有阴阳家夏侯始昌、方技家秦和、神仙家卢敖、数术家甘申、五行派伏生,以及建除派、丛辰派、堪舆派、炼金派等灼龟祷告、卜噬助善之士,其为首者乃是翠云峰公孙卿。公孙卿善“长生延年”之术,为天子述黄帝铸鼎登仙之事。天子叹曰:“嗟乎,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屐尔!”天子修通天台,铸二十丈高的铜仙承露盘,晨露月华,天子顽疾果除。公孙卿又言河间有美人,独异于世,果得美人,天生不语,遇天子而吐红玉,开口能言,是为含玉夫人,最是受宠幸。由是公孙卿得宠,名望极大。他外托黄帝升仙长生之术,内则杂糅法家刑名之学。

艮位是儒家五经博士。太常卿浮丘伯明经洁行,静重明敏,语不妄发,传周礼为道,奉周公为先贤,以孔子为先师,熟通五经,时称之五经醇儒。旁边是《诗经》博士申公和韩颖等、《尚书》博士根牟贤和夏侯尚、《礼记》博士后苍、《易经》博士梁丘何、《左传》博士贯长休,还有诸如夹氏春秋、邹氏春秋、五家诗(齐、韩、毛、楚、鲁)等博士。

坤位是百家末学。天子开辞赋文学科、贤良方正科、孝悌力田科、秀才孝廉科、明经明法科、阴阳灾异科、纵横策士科等十七科取士,待以不次之位。郡国举荐或自荐皆可,四方士自衒鬻者以千数。于鸿都门传尺牍之学(章奏表驳书)、辞赋书画,又称“鸿都门学”,其士子待机以补阙员,多拜光禄勋下三署郎、公车署待诏、兰台内朝御史吏员。如今政务多处于兰台内朝,外务决于典属国,诸侯之事决于大鸿胪,皆自鸿都门学录用吏员。鸿都门学驳杂,百家末学多隐其中,今夜唯见农家樊迟、名家黄疵、辞赋名士枚乘和庄忌、轻重家管洛和癸乙,计然家等。

外围位置还有太学生、太常寺郎官、诸府舍人以及各郡国留邸吏员、游学士子。环形明理堂有回音壁和传音墙,各角落远座者亦可清晰闻听。

墨家相符子号称“书痴”,通诸子百家之学。天子命为明理堂祭酒学士,主持辩议之会。相符子年迈,令大弟子隽终温代为当值。《诗经·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相符子赐其“终温”之名,告诫勿忘:主持明理堂辩议之会,当温良和合,持中谨慎之道。

隽终温道:“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孔子问礼于老子,六儒散于四方。 子夏先生讲学于河西,法家初生。齐威王建稷下学宫,黄老之学大行。 墨翟起于儒而创墨,赤脚蓑衣,立墨家矩社。 许行脱墨而转农稷,始有农家之事。 荀子入秦,儒法合流。《诗》《书》《易》,诸子同览;子产、管夷吾,百家共奉为先贤;齐三代,配唐虞,天下大治,诸派之共愿也。百家之争,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也。”

隽终温开题之词先赞扬在座诸派士子,大有博而党正,持中和合之风。众皆拊掌微笑。

隽终温心中略安,谈吐也流畅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