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云清雾明 > 第二章 皎皎明月寒

云清雾明 第二章 皎皎明月寒

作者:余语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4: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绿衣女心想“他怎么会知道我俩名字?他又怎么会知道师兄那招是易手法?”转眼看去,一旁的师兄也是一脸诧异,老者看见他们神情自知所料不差。那墨衣少年已经从桌上跃下走近老者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说道:“于子宁见过师叔,正是他们二人。雁荡山一别良久,师叔风采依旧。”转身又对着刚刚过招的三名青年人抱拳道:“三位师兄好,恕小弟情急之下未分敌我、稍有得罪,这厢赔礼了。”却并未搭理那些持刀汉子。其实他并未有伤人之心,以他武功利剑未出鞘而以一敌六,倘若真是生死相斗只怕自己早已血染剑下。那三名青年均是如此想到,与他过招时只觉对方洋洋洒洒、游刃有余,一瞬间又恢复如常的儒生气质,端的是名家风范,均是抱拳回礼。众人均想他二人既然相识,又何以未曾相认?

原来那于子宁正是江西云清山一派的弟子,师门排行第三。雁荡山上的“惊鸿剑派”现任掌门裴文是师父的至交好友,此行正是赶往浙江雁荡山上祝贺掌门六十七岁大寿。往年来都是随着大师兄前去,今年留在了山上照顾师父,便索性和四师弟、五师妹结伴而行,一来江湖上虽然知道云清六个弟子,名头却是得益于前三位,云清、惊鸿两派掌门关系匪浅,合该引荐裴掌门认识;二来云清门例师艺未成便很少行走江湖,此行也是带他们长长见识。雁荡山上门人弟子众多,以往上山所见也未尽全面,是以于子宁和这三名青年不甚相识,至于那名老者在山上有过几面却未曾言语,也只是稍感熟悉,直到看透三人剑法才恍然大悟,说到如此也不知道四人姓名,便只是叫到师兄、师叔,至于到底是张师叔还是李师叔,碍于脸面也是不好相问。到底是人老圆滑,那老者却是对着于子宁身后二人说道:“你叫高松节,她叫江繁缕,老头子也姓高,跟你原是一家人,你们肯定心里在想‘这老头子眼生的很,怎么会知道我叫什么?’是也不是?”那粗犷少年的确名叫高松节,一旁的师妹也正是姓江、两字名上繁下缕。两人见师兄神情恭敬称呼对方师叔,便也对着他行了个礼,说道:“高师叔好。”高松节又对着三名青年剑客行了个礼,那三人急忙还礼说道:“不敢当,不敢当。”江繁缕却是好奇的问道:“是呀,你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于子宁道:“师妹无礼,高师叔是前辈岂是你这样问的?”那高老者笑道:“无妨,我原本也不知道,可是你三师兄一出手我就知道了,‘踏足离身,飞还本相’岂不是你云清派的‘离相步’?他一剑三式,在这位关...嘿嘿,在这位关张肃老弟身上留下三道剑痕,不就是‘缥缈剑’里的一招‘墨语泣丝’?”

于子宁心想,原来这满嘴荤话的人全名叫关张肃,这名字取的倒是有意思。那些带刀汉子听他们对话便知道这三人是友非敌,均已落座,只有那名叫关张肃的刀客怒气冲冲,自知理亏又打不过人家,在座子上气喘吁吁。众人听得高老者说什么“一剑三式”纷纷看向关张肃身后,只一看心下又是一惊,原来众人当时凝神观敌未曾注意到他背后,只道他衣衫被于子宁利剑破开,此刻细看他身后破破烂烂的居然是被于子宁一闪留下了三个剑痕,所幸肌肤未伤,如此也看得众人心有余悸。

那“离相步”和“缥缈剑法”是师门绝学,江繁缕听他一语道破心里更觉得好奇,又问道:“那你是...”她看了一眼于子宁,低头吐了吐舌头又改口道:“那高师叔知道这两种功夫,又怎么会知道我是我、他是他?我们同门六人,个个都会使这功夫。”高老者摇了摇头回道:“剑法招式人人都会学,可像你师兄这般出神入化,你能做到吗?”江繁缕小声道:“我自然没这么厉害,可是大师兄、二师姐他们也就未必比三师兄差。”高老者又道:“这不就是了,云清派‘四英双秀’,白苏剑法未必胜过你,六人之中松节最为健壮,徐首、李二年近三十,你们三个便就是你们三个,岂不是容易得很?”说罢又长叹一声,对着于子宁道:“掌门师兄常说云清派深居简出、潜心修武,门人弟子虽少却个个是人中龙凤。不瞒你说老头子总是不以为然,今日看见你这功夫,真是...真是...唉...”他本身是雁荡山上少有的几位高手之一,像于子宁那般快剑自负是不在话下,可调教出来的三个徒儿在人家面前却如小儿家家一般,心里深感不是滋味。好在这老者年轻时也是一位快意恩仇的剑侠,此刻虽然花甲老态豪情却不输以往,左手拿起桌上的酒坛说道:“一碗甜酒料也不会醉事;繁缕,今日老头子做主让你喝上一碗。”他说罢右手在坛底轻轻一拍,劲力所到,酒坛里的酒便朝着高、江二人所在的方向泼去。

江繁缕眼见要被淋个正着,“啊”的惊叫一声提手欲挡,却见那泼过来的酒水离身半尺处分成几道水箭,好巧不巧的落在他们三个人的饭碗里仍在转个不停的打旋儿,愣是没有漏出一滴来。众人看见他施展这一手精妙武功均是忍不住高声喝彩,那三名徒儿更是拍手恭维。屋内东西两侧相隔数丈,内功高强者让酒水飞出原本也不是多难的事情,可他这一拍中包含了击坛的透劲、分酒的巧劲、化力的柔劲,可见其内力已经练的随心所欲。江繁缕看向于子宁,意思是说你定下规矩不能饮酒,这碗酒喝了只怕是要拂你面子,她虽然灵巧调皮,对长幼尊卑却依旧牢牢铭记。于子宁知她心意,说道:“师叔发话,你大可不必担心。”高松节本就对这老者甚是恭敬,这样一来更是添了几分钦佩,知道他是有意显露武功找回面子,便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和江繁缕端着酒老老实实的走上前递给师兄一碗,三人三碗一饮而尽。身后那些持刀汉子与四人一路走来,从未见过高老者显露武功,只道是人老力微哪里有什么真材实料。此一番想到之前明里以他为首暗地里却不甚恭敬未免太小看人了,纷纷上前敬酒致歉,又想这一路有老者同行定是马到功成,刚刚对于子宁三人的忧虑当即转为对老者的欣喜,众人心下释然便三三两两的上楼去歇息了。于子宁有言在先,高、江二人也不复多饮,又与高老者寒暄了几句,均是称赞对方雅质优颂的美词。

晚风过枝头,月儿挂正空,听得见窗外不知名的虫兽啾啾夜语。此时楼下早已清净无声,众人皆分了客房栖身,于子宁三人说到底与他们不是一路便选了最末两间,江繁缕见屋里两窗一者朝南一者朝东,便跟两位师兄说想要推窗望月,让他们二位去对面的西屋睡,于子宁较二人行走江湖日长,多叮嘱了几句也就跟高松节去了西屋,说的好听是东屋西屋,其实门对门也不过丈远,有什么动静互相也都知晓。打发了两位师兄走,江繁缕关门卸剑、褪去了身上绿衫,打开窗户倚靠在窗前望月,这一来只令她大失所望。原来客栈马棚正是在东阁下方,靠上前去只闻得一股马粪臭气哄哄的味道扑鼻而来,再望天空看去,哪里见得明月皎皎,全然被那几颗又高又粗的柳杉挡了个正着。江繁缕“呸”了一声道:“这格局真真是雅致极了!”当下关了东窗,又打开南窗,伸出头往外看去又见东南处一座山峰挡住了半片月亮,心里想“若是在云清山上的汉阳峰看月亮,不知胜过这里多少倍!”转瞬又想“倒也不是这里不好,只是看月亮一向都在高处,哪有在山脚看的。”想起云清山上的事物,不禁又思念起了山上同门,记起来自己很少下山,嘴上说着师父武功高强不必担心,此刻又巴不得早日回去侍奉师父。思绪纷飞之际忽听得脑后一阵嬉笑,原来高松节也打开了窗户朝月亮看去,他见江繁缕扭着脖子看那半片月亮便忍不住笑起来,说道:“小师妹,山峰半遮月好看的很,就怕混着马粪味似乎不雅。”江繁缕佯怒道:“好啊,你们早就知道这边守着马棚却偏偏不告诉我,叫我闻这十几匹马便是好师兄了吗?”对面又一人回道:“我们知道那边有马棚,师妹你还数过里面的马,何以忘却?”不用想也知道是于子宁在回话,她一怔之下倒是无言以对。高松节见她眉目如画,几缕发丝随着徐风摇摆甚是动人,当下心里一阵恍惚,说道:“今日行了百十里路,骑马也骑的累了,师妹快些休息,明早还要赶路呢。”江繁缕柔声道:“你们也早些睡吧,我收拾收拾便好。”说罢起身回房洗漱,窗子却只关了一扇,另一扇任它开着,高松节呆呆的望着窗户,又看向不远处几颗柳杉。天目山上的树木众多,尤其以柳杉更为高耸,有几颗已长得数十米高,枝繁叶茂、并肩而立。

江繁缕洗漱后便自休息,却说高松节这边已经回屋坐在了榻上,眼见窗外月光南移,面前这位三师兄仍坐在桌前闭目养神。他们师兄弟之间自是心无芥蒂,同塌而眠亦未尝不可,于子宁久久不睡定有他自己的思量。知道师兄见多识广,若是他想不通的事情自己更是无迹可寻也不必打扰,当下盘膝而坐,左右手各捏剑指,左指向天置于胸口,右指击地放在小腿前,正是云清派代代相传的绝技“浩然功”,他虽是出门在外,师门武艺也不曾耽搁。半晌后功毕,高松节只感天地浩然随指尖循循而入祛除了身上一天的浊气,顿时灵台清明、心无旁骛。

于子宁思事不得早已起身宽衣脱下墨衫,行走江湖的日子长了一些便没有褪去内里夹袍。他见师弟运功也就未曾打扰,此刻见高松节睁开眼来好像精光四射一般,忍不住称赞道:“好师弟,你内功又精进不少!假以时日三哥倒要让你反追了过去。”高松节道:“师兄莫要取笑了,咱们六人数你和徐师兄内功厉害,你七八年别练,我七八年天天练、夜夜练说不定能将将好追上你。”于子宁笑道:“你未免太小看了自己,也小看了本门内功心法。”他云清派的武功修习本是荆棘满路一般复杂,所以门中弟子自练武开始就极少下山,一是派中门规,其二也是因为心念若杂便难以融会贯通,不似其他门派或剑法或拳掌皆是路子相近而殊途同归,就好比江、河、湖、海各自分明,倘若叫它们流向一处自然是难于登天。但要抛开外物潜心苦练,度过了东一处、西一处的难关,江河百通、湖海汇聚,到了此时武功长进又是一日千里。云清六人中于子宁自幼上山,时到今日已经过了二十余年,也算他刻苦修习又加上天性无为,逐渐的落下后三人一大截。近来高松节年龄越长,一反弱冠前的好动性子,总算是窥得师门奥妙却是江繁缕、白苏两人远远不及了,于子宁那“假以时日”的话倒也有七分是发自真心。高松节说道:“咱们师门绝技自然厉害的很,你今天在桌上那几下行云流水,可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又小声说道:“嘿嘿,瞧那位雁荡山的前辈武功也是厉害,不知比师兄如何?”同是练武之人,心里不免有了比较的心思。于子宁道:“我们后生小辈岂可与师叔比较,那一掌的功力你办的到吗?不可同日而语。”见他外衫已除正在脱着夹袍,一身结实肌肉尽尽显露出来,又说道:“四弟,出门在外总是要小心谨慎的好,不像山上清净,若敌人贼寇挑事儿你脱个精光要怎么使剑御敌。”高松节道:“师兄总是谦虚,似这些门门道道的规矩我就半点不懂。”他一边回着话,一边将那脱了一半的衣衫又复穿上,把两人放在桌前的剑拿到床头,若真是有敌来袭,在他们两人面前也不过一顺手的事。

高松节回榻又继续问道:“刚刚你静坐时若有所思,可想出什么头路来?”于子宁亦坐在榻上沉吟道:“嗯?倒是有几件事,只是想了半天也没个解头,你看那十三人如何?”高松节一呆,师兄口中那十三人自是雁荡山四人和持刀的九个汉子,那又如何?一时间不知道他所问该怎样回答。于子宁又道:“他们同行不假,可是看高师叔神情似乎有所隐瞒,这几个用刀的面儿上以他为首,实际上疯言疯语的时候师叔脸色难看却也未然劝阻。刚刚我想或许他一早就认出我故意试探咱们功夫来着,后来一琢磨若真是如此他前后转变也忒大了些。”高松节回想当时怒气冲冲的眼神直盯着关张肃,哪知道师兄出手极快,更是察言观色顾全了其他人,不免脸色微红。又听于子宁说道:“雁荡山里从没见过用刀的前辈,跟我交手的刀客势大力沉但不成章法,只是照着我要害猛攻,我实在想不出哪个门派的刀法会只顾着伤人却不顾格挡转变。”高松节道:“或许这些刀客本来不是江湖人士,因为办什么事邀上了师叔这等武林高手一同前去,只是一路未见师叔动手不免轻视,何况后来他们不也说了些什么‘多有得罪’的话吗?”于子宁道:“若轻视,一开始便不会叫上雁荡山的人同行。刚刚我对高师叔说过贺寿的事,本想明天一起出发,他却婉拒说什么去北边拿些东西。今日已经二月十三,离裴掌门的寿辰不过七天,山上的人理应忙着过寿又怎会下山去办什么事?如果有要事不得已而离开,又怎会跟着似乎无甚交情的人马同行?还有...”高松节问道:“还有什么?”于子宁道:“说来惭愧,我看那些刀客中似乎没有高手,也未必是我们三人的对手,师叔此去若是事关重大不妨提出让我们同行,他话里却绝无此意。”高松节笑道:“那些刀客齐上也奈何不得三师兄一人。他知我们是去贺寿,又怎好意思以前辈身份说出这等话来。”于子宁道:“就算如此,我心里总是不得安宁。还有那位店家姑娘,以往和大师兄来时这客栈里的主家是一对夫妻,大概四十左右年纪,有一孩童却是个男孩,今日这个俊俏姑娘却从未见过。”高松节仔细一想那店家女子容貌甚美,的确与一路走来所见的寻常人家不同,说道:“噫?这便奇了,远近山路只此一家客栈,行人若想停留歇息非要到这里不可,靠山吃山本就节省花销,人烟虽少养活一家也是够了,怎会想不开把店盘了出去?”他自幼长在云清山里,吃喝均是取之山上事物,故而知道靠山吃山的道理。于子宁道:“我若想的明白也就释然了。月头已到了正南,你且睡下,我在窗前守夜。”高松节知道这位三师兄说过的话轻易不会更改,婉劝了几句便自吹灭火烛入榻睡了。

的确到了子时过半,南边再也没有山峰遮挡,明月当空映照着天目山,只把山上的青松绿柳盖上了一层银雾迷迷。山里寂静无声,偶尔一阵徐风吹过树叶簌簌轻响,在“福泽客栈”东边的柳杉枝头上站立一人,仔细看去这人白发苍苍正是那位雁荡山的高手,他好似长在树上一样随枝头摇摆,看着最后一间屋子的微光熄灭终于有了动作。见他左手在树干一按,脚下生力又如履平地的上行了几个枝头,这一来动静甚小,伴随着风吹树叶声几乎让人难以察觉。旁人若只瞧他身手如此矫健哪里想到他已经是花甲苍年,再几下一颗三十来米高的柳杉倒让他爬上了最顶处,四周望去一样是安静到了极点,又等了数刻也就回屋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