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玄武奇侠传 > 第160章 成渝之争

玄武奇侠传 第160章 成渝之争

作者:蜀中雷明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4: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两个军政府剑拔弩张,准备大打出手,决一雌雄的时候。

中华民国政府出面进行调解,希望促成两个政府的合并。

可是,双方对于合并后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军政府的名称,是用“蜀军政府”还是“大汉四川军政府”?

省会所在地是放在成都还是重庆?

政府官员如何安置?

谁任正职,谁任副职?

等等,双方互不相让。

大汉四川军政府由于经费紧张,快要揭不开锅了,官员和士兵的薪饷都难以兑现。

尹昌衡盛气凌人,提出蜀军政府先拨二十万元政务费,付给大汉四川军政府应急,当作蜀军政府显示合并诚意的见面礼。

目前,蜀军政府的经费也很紧张。而作为重庆政府税收重要来源的井盐,却被“援川滇军”霸占了。

张培爵认为成渝即将合并,滇军也就用不上了。

因此,他决定设法礼送滇军回云南,以夺回井盐的巨额税收。

蜀军政府不知道如何才能打发走滇军。

有人给都督张培爵出主意,聘请云南都督蔡锷的同学胡景伊为顾问,请他代表蜀军政府去叙州与滇军进行谈判。

各位,胡景伊是何方神圣,张培爵竟然请他去办这件棘手的大事?

原来,胡景伊,四川巴县人。精于计谋,人称小诸葛。

曾赴日本留学,与蔡锷是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的同学。

回国后任四川陆军武备学堂管堂委员兼教习,负责训练中下级军官。

胡景伊在任职期间,从第一期学员中曾选拔尹昌衡、周骏、刘存厚等十人赴日本学习军事。

因此按照传统规矩,胡景伊是尹昌衡等人名义上的老师,其资历地位颇高。

谁知胡景伊去叙州与滇军谈判时,吃里爬外,准备从财政上整垮蜀军政府,以此作为送给尹昌衡的一份厚礼。

他未经蜀军政府批准,便擅自同意送给滇军三十万两银元的开拔费。

胡景伊代表蜀军政府签订协议后,连招呼都不给重庆方面打一个,就直接去成都投靠尹昌衡了。

滇军三天后由川南撤至重庆,向蜀军政府索要三十万元开拔费时,张培爵才知道,胡景伊同意蜀军政府赠巨款给滇军这件事。

把本来经费紧张的都督张培爵,气得捶胸顿脚。

张培爵派人与滇军交涉,由于政府经费短缺,准备只赠送三万元作开拔费,滇军便赖在重庆不走。

张培爵没有办法,只好筹齐三十万元开拔费,才把“客人”打发回滇。

胡景伊到成都后,把蜀军政府的底细和盘托出,使尹昌衡在合并谈判中占据了主动。

因胡景伊既有士官生的学历,又有在广西任新军协统的经历,尹昌衡便把这个名义上的老师,拉成自己的心腹官员。

经过各方调停,重庆和成都两个军政府,同意派出代表在荣昌会晤。

蜀军政府都督张培爵权衡利弊,决定作出巨大让步。

他认为,四川人民受苦太深,不能再发生内乱了。

成渝必须迅速合并,以实现全川的统一。

他高风亮节地发表《成渝两军政府合并后政见书》,表示推荐尹昌衡任正都督,自己愿意屈就副都督职务。

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达成了两个军政府合并的条件。

然后双方代表立即赴渝,签订《成都四川军政府、重庆蜀军政府协议合并草约》。

协议草约确定以成都为四川省会,设立中华民国四川军政府,另外在重庆设立军政府下属的镇抚府。

尹昌衡出任新政府都督,张培爵任副都督,夏之时任重庆镇抚府总长。

重庆蜀军改编为川军第五师,熊克武任师长兼重庆镇守使。

协议经双方军政府盖章批准生效,并通告全国,成渝实现顺利合并,南京政府立即给予承认。

成渝原先的两个军政府同时撤销,归属到中华民国四川军政府,四川全省终于实现了统一。

可是四川统一后,重庆政府虽然并入了成都,但是尹昌衡对革命党人云集的重庆并不放心。

特别是重庆设立的镇抚府,组织体系庞大,人心不稳。

尹昌衡十分担心,弄不好随时可能演变成第二个独立的都督府。

于是,他派人去重庆进行威逼利诱,游说年轻的夏之时出国去留学,并答应赠送三万元学费。

夏之时向尹昌衡发电,同意辞去镇抚府总长职务,即时出洋去留学。

尹昌衡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决定将全川的军权托付给小诸葛胡景伊。

他还通电全国,吹嘘胡景伊:

“学时优长,心精力果,经验宏深。方其志勇,直轶先贤,凡我干城,皆属后进。允宜特任全川陆军军团长,兼军事参议院副院长,各镇均受节制。”

重庆镇抚府本是蜀军政府在成渝合并时争来的,是同盟会员坚守的一个战略据点。

尹昌衡为了削弱同盟会的力量,趁夏之时辞职出国留学的机会,立即任命胡景伊兼任重庆镇抚府总长职务。

他想利用这个“诸葛军师”的谋略,来镇住当地的革命党人,稳定四川的半壁江山。

胡景伊星夜兼程赶去重庆赴任,但他担心重庆方面不服,便调来一个机枪营护送。

重庆的革命党人虽然恨死了胡景伊,但为了顾全大局,只能接受洋洋得意的胡景伊来上任。

可是,令尹昌衡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胡景伊竟然背着自己,与早就看不惯尹同学的周骏勾搭在一起,投靠了窃取民国总统职务的袁世凯。

胡景伊与袁世凯密谋,要将尹昌衡挤出四川,以便夺取四川都督宝座。

不久,西藏的叛国分子在外国唆使下,派兵攻入川境,巴塘和里塘相继失守。

叛军进至打箭炉时,全川震动。

袁世凯趁机任命尹昌衡为征西军总司令,带领川军去平叛。

尹昌衡带兵西征前,决定选择一个自己靠得住的心腹官员,来帮他临时看守四川。

由于他没有识破胡景伊的阴谋,竟然推荐胡景伊来接替自己,担任护理四川都督。

胡景伊一旦掌握了大权,便施展起他的诸葛诡计,设法将副都督张培爵降为民政部长。

后来干脆他自己来兼任民政部长,把张培爵也赶出了四川。

胡景伊倚仗第二师师长周骏、第四师师长刘存厚为嫡系,独揽了四川的军政大权,如愿以偿地被袁世凯正式任命为四川都督。

尹昌衡率领征西军攻克巴塘和里塘,进抵昌都,打了几个大胜仗。

前后历时一年有余,川军不辞艰辛,收复了敌占地区,取得了征西平叛的胜利。

尹昌衡信心满怀,准备率凯旋之师回四川复职。

尹昌衡顺利平叛的消息传到北京,袁世凯在惊喜的同时也意识到,尹昌衡的势力要是不加以遏制,便会深刻威胁到自己的利益。

胡景伊为了阻止尹昌衡回成都夺取都督宝座,便趁机勾结袁世凯,不让尹昌衡回成都。

于是,袁世凯任命尹昌衡担任川边经略使职务,将他留在了藏区。

胡景伊因畏惧尹昌衡在四川的影响力,与袁世凯密谋,以“议决川边诸事”为由,将尹昌衡诱骗到北京,险些被杀害。

胡景伊通过运作各种关系,干脆以莫须有的“亏空公款罪”,把尹昌衡抓进监狱里关了起来。

尹昌衡在四川的亲信部下,特别是四川原保路同志军的成员,恨透了阴谋家胡景伊。

他们联合起来抗议,发起拥尹逐胡运动。

宣布胡景伊“蹂躏议会”“破坏法律”“卖官殃民”“引狼入室”等十大罪状。

逼迫胡景伊交出军政大权,并把他赶出了四川。

胡景伊在寓居北方期间,对失去四川都督于心不甘,梦想卷土重来,夺回失去的领地。

他运用诸葛计谋,与在川的旧部周骏、刘存厚等勾结起来,依仗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撑腰,准备武力占领四川。

而尹昌衡在四川的旧部,则联合起来予以坚决抵抗。

革命党人熊克武、杨庶堪等人成立讨袁军,率先在重庆兴师讨袁,并通电斥责胡景伊为袁世凯镇压人民的鹰犬。

袁世凯立即任命胡景伊为成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

胡景伊回川后,迅速调遣周骏、刘存厚等部,与各路讨袁军分别激战于泸州、绵阳等地。

至此以后,川内大小军阀林立,各自占地为王,攻城掠地,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台。

四川陷入了二十几年的军阀混战之中,川民苦不堪言。

话说智涵子安葬了三位战友后,急忙赶到大镇去看望师父吴春。

此时吴春病情已加重,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口中仍时不时念叨爱徒智涵子的名字。

智涵子见师父病入膏肓,上去拉住他的手,泪如泉涌。

他靠近师父的耳边,轻轻告诉他,清廷鹰犬武威已被玄武剑斩杀。

同志军捉住了总督赵尔丰,在成都召开公审大会后,已将他斩首示众。

现在清朝政府已经垮台,新成立了中华民国。

气若游丝的吴春,听出了爱徒的声音。

智涵子带来的好消息,让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可是没过几天,一代宗师,“无敌手”安然离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