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玄武奇侠传 > 第129章 股票惹的祸

玄武奇侠传 第129章 股票惹的祸

作者:蜀中雷明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4: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列位看官,清廷为什么要将铁路收归国有?为什么让外国人来修铁路?

前四川总督锡良,通过各自办法,先后筹集了铁路股金约一千六百七十万两白银。

但是他调出四川后,接任川督的赵尔巽对修路并不积极。磨磨蹭蹭搞了两年,花费三四百万两白银,仅在宜昌附近修建了一条三十余里长的窄轨运料铁路。

清廷铁路高官大肆挥霍川汉铁路集资款,不仅贪污川汉铁路的资金,还将从民间募集到的修筑铁路的现款,偷偷拿去上海炒股。

当时西方国家的汽车需求量大量增加,生产汽车轮胎的橡胶价格猛涨,导致橡胶股票疯涨。

上海新成立的橡胶公司多达四十余家,这些公司的股票发售后,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上涨了好几倍。

因此,不仅上海的洋人和富商都去疯抢橡胶股票,甚至一些富家小姐也把首饰卖掉,到处托关系去抢购橡胶股票。

在一些投机分子的炒作下,橡胶股票仿佛成了让人一夜暴富的神票。

铁路高官当时手中握有巨额的筑路现款,他们看到橡胶股票不断疯涨,眼睛发红,心里发慌。

怀着侥幸的心理,违规满仓杀入,用全部现款去抢购橡胶股票。

可是几个月后,美国突然收紧闸口,宣布大幅度减少橡胶的进口。

此消息一出,伦敦和上海的橡胶股票立马一泻千里,橡胶股票顿时变成了一张废纸,结果造成了铁路公司五百五十万两白银的巨额亏损。

为了弥补铁路款的巨额亏空和增加投资,清廷邮传部大臣盛怀宣,以出让川汉铁路的修筑权,以及铁路干线两边的路政权益为代价,与美、英、法、德四国银行签订了借款合同。

合同规定撤销原来民间商办的川汉铁路公司,由朝廷统一收回铁路干线,交给美、英、法、德四国修筑。

由于四川在筹办川汉铁路之初,一些西方国家就千方百计想插手铁路。

四川的士绅们为了防止外国势力掠夺路权,集股章程规定:川汉铁路完全由中国人集股修建,不招外股,不借外债,非中国人概不准入股。

当时有一首歌谣唱道:

来日难,来日难,

要顾来日莫顾眼前,

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

银子凑了万万千。

也有官的商的款,

也有土药烟灯捐。

最可怜的庄稼汉,

一两粮也出这项钱。

要办铁路因为那一件?

怕的外国占路权。

……

因此,股东们认为,川汉铁路是光绪皇帝允许四川人民“商办”的,现在却突然收归国有,这是朝廷出尔反尔。

借外债让洋人来修路,赚取国人的钱,这是卖路卖国。

朝廷既要将川汉铁路收归国有,却又不退还股民的血汗钱,这是谋财害命。

当清廷向洋人借款修路的“四国借款合同”寄到成都后,就像在装满炸药的铁桶内投入了一把火。四川各界民众被炸开了锅,震惊后是奋起反抗。

全川股东纷纷跑到各地衙门公所去请愿和抗议,坚决反对借债修路,要求朝廷毁约和收回“上谕”。

四川省咨议局的蒲殿俊和罗纶代表广大股东,写成《请愿书》,马上去总督府见“护理总督”王人文,表达广大股东的诉求和愿望,要求清朝政府还四川人民一个公道。

各位看官,咨议局是一个什么机构?

原来在清朝末年,朝廷迫于国内外的政治形势,模仿西方立宪制,在各省建立审议机构——咨议局,其议员和议长由民意代表选举产生。

因此,咨议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意,具有西方议会的性质。

蒲殿俊和罗纶是什么来头?

蒲殿俊,四川广安人,自幼受传统文化教育,赴京应试中了进士,被官费选送到日本留学。

由于蒲殿俊的口才和文笔俱佳,在留日学生中有很强的号召力。

自从“庚子国变”之后,国人出于对列强的愤恨与恐惧,全国的舆论导向都是呼吁由国人自己来办铁路,“不借洋款”成为爱国的标志。

再加上官办铁路垄断资源,又容易产生**,因此兴起了一股民间商办铁路的热潮。

蒲殿俊与进步学生组成“川汉铁路改进会”,从日本上书清廷,揭露“租股”和官办铁路公司的弊端,要求四川铁路实行“商办”,得到光绪皇帝的允许。

消息传到日本,蒲殿俊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他写道:“伟大之业,三年晦暗胶扰垂破之局,得此临岩一转,岂惟本与全体股东之幸,亦吾国路政之一大纪念矣。”

蒲殿俊旋即由日本回国,与四川亲友一起集资,带头认购铁路股款三十余万两。

蒲殿俊作为立宪派的代表,在四川省咨议局成立大会上,他被选为议长。因此,为民请命是他的职责。

罗纶,四川西充人,幼时被人称为神童,十四岁考入成都尊经书院。

学成后应聘回乡,任顺庆府中学堂国文、历史教习兼斋务长。

其父是当地袍哥舵爷,他受父亲的影响,积极支持学生参加立宪运动。

因他曾亲率学生及绅、商、工、农各界代表两千余人赴督府请愿,要求速开国会,而名声大振。

后来,罗纶被西充原籍选举为议员。四川咨议局成立时,罗纶被选为副议长,与议长蒲殿俊一起,领导四川省的立宪运动。

王人文听了蒲殿俊等人的诉求后,接受了股民向朝廷递交的《请愿书》。

他对股民的遭遇表示同情,主张川汉铁路所存七百多万两白银的现款,应尽快全部退还给川人。

为了安抚股东,平息民众的怒火,王人文答应立即向朝廷上奏《请愿书》。

四川“护理总督”王人文在奏章中强调:川汉铁路关系到本省权利存废,川人对于铁路,所受痛苦本深,希翼路成或有取偿之望。一闻改归国有,群情自多疑虑。因此,希望朝廷收回铁路国有的“上谕”,维持铁路商办的原案。

清廷接到王人文如实反映川民正义要求的奏章后,不仅对其奏请政府收回“上谕”的主张置若罔闻,反而认为王人文软弱无能,加以严厉斥责。

紧急任命端方为川汉铁路督办大臣,负责处理相关事务。

袁世凯为了讨好清廷,亲自给端方写信,敦促他迅速实施铁路国有政策,铁腕压制股东的诉求。

邮传部大臣盛怀宣和铁路大臣端方,共同签署“歌电”传给王人文,断然拒绝了奏章中四川股东代表的所有要求。

声称坚决执行铁路国有政策,川汉铁路公司已用之款和现存未用之款概不退回。

就这样,清廷不仅剥夺了四川商办铁路的权利,甚至连铁路公司的股金现款也要吞并,因而更加激怒了川汉铁路的股东。

由蒲殿俊和罗纶控制的《蜀报》,主编邓孝可发表文章,以“卖国邮传部!卖国奴盛怀宣”为题,大骂盛怀宣:

“既夺我路,又夺我款,又不为我造路……有生物以来无此情,有世界以来无此理,有日月以来无此黑暗,有人类以来无此野蛮。”

号召群众马上行动起来,“坚持铁路商办,死中求生。”

在广大铁路股东的强烈要求下,咨议局议长蒲殿俊、副议长罗纶、议员张澜牵头,在成都岳府街川汉铁路总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蒲殿俊与护理总督的私交不错,经过蒲殿俊的再三邀请,王人文答应亲临会场听听民声。

来参会的股东代表两千四百余人,各界学生代表及市民数千人闻讯赶来旁听。

罗梓舟和廖春雷接到参会通知后,分别带领川西和川北的哥老会代表,星夜兼程赶去岳府街参加会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