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蓝玉案 > 第六章云德武馆

蓝玉案 第六章云德武馆

作者:炭雪小蛟龙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2: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市在平南城西,元夕起得早,牵着马走了约小半个时辰,便到了。

马市已经开市,但是人并不多,毕竟马匹不比粮米布匹,非生活必需品。

身着粗布衣衫的元夕牵马入市,倒是很醒目。

有位马贩迎了上来,

“这位小哥,是看马还是卖马?”

元夕一笑,

“这位大哥,你看我这匹马如何?能值多少银两?”

这马贩一看,心中一喜,看样子生意还真上门了。

他上前先看马的牙口,再看头耳,又看了看马身。看了一圈之后,心中大体有个估价,然后开口问元夕,

“不知小哥如何叫价?”

元夕自是不知马市行情,但是光让对方报价难免自己吃亏,想了一下便伸出一根手指头,

“我们老爷说了,这马值这个数!”想来自己卖马也没人信,元夕就假装自己是个办事的小厮。他心想,怎么也得值十两银子吧。

“一百两?我说这位小哥,我说句公道话,你家老爷这马确实不错,但是在马市,你要是能一百两卖出去,我这买卖都不做了,跟你混。”

没想到这个穿粗布衣衫的小子叫价这么狠,看来还真是个跑腿的。

听马贩说出一百两之后,元夕也是愣了一下,不过他面不改色,对着马贩笑道,

“您这是说笑了,我这也是按老爷的吩咐办事,要不我再去别家问问!”

马贩一听,这小子看来真是得了自家老爷面授机宜了,大便宜占不到了,那就按行市走,伸手拦了一下元夕,他开口道,

“既然小哥得了老爷的吩咐,那我也就不跟小哥玩虚的,你家老爷也是买卖人,肯定不会咬死这一百两的数。在我们这平南城马市,这马,收价还是得有些折扣的,不然你叫我们这些马贩吃什么?这样吧,八十两,可不能再多了。你就是再问别家,也不会高了这个数。”

元夕一听,心里乐开了花,他假装沉思了一下,然后看向马贩,

“大哥不愧是买卖人,猜得真准,我家老爷就是这么嘱咐我的,那就依大哥所言,八十两。”

拿到沉甸甸的银子后,元夕高高兴兴地离开了马市。

马贩心中还是很高兴的,这匹马再一转手,他至少能赚十五两银子,如今世道乱,这马匹可是个稀罕物。

别家马贩看见,便酸溜溜地起哄道,

“我说老贾,这么个穷酸少年来卖马,这马怕不是来路不正吧!”

贾姓马贩一瞪眼,

“胡扯些什么?你看谁家销赃这么招摇?那小子说了,是替他家老爷卖马的。说不定是城外哪家地主老财,在咱平南城的姑娘身上快活,花光了银子,才卖马换钱的,我看你们就是眼红。”

其他马贩起了个哄,也就散了,谁让他姓贾的运气好,第一个迎上去的。

元夕准备在城中逛一逛,然后去云德武馆拜访一下赵大伯的师父,成云德。

吴仲带着人从同福客栈出来,正好大哥周伯昌也带人赶了过来。

“老二,怎么样?”

“大哥,基本可以确定,是那个卖了我们熊皮的少年,捡了那匹马,然后骑马进了城。刚才店中伙计告诉我,说那少年一大早就离店而去,但是问了马市在哪,我们现在去马市看看吧!”

周伯昌一听,点头一挥手,

“走!”

几人赶去马市。

那伙计刚刚跟官爷汇报完那少年情况,又跑到掌柜的那里,

“掌柜的,我说什么来着?我就说那小子来路不正吧,这不,有官爷找上门来了。”

那掌柜的停下手中的算盘,

“你就是个小伙计,不是官老爷,先管好你自己就好了,官爷来了,问啥说啥,说完了,该干啥干啥去。那少年是偷你马了?还是短你钱了?”

小伙计一撇嘴,招呼客人去了。

掌柜的说得其实有道理,小伙计自然也是知晓。那少年如何,确实与自己无关,不过怀里塞着那官爷塞过来的两文钱,还是很舒服的。

周伯昌与吴仲来到了马市,打听今天是否有个粗衣少年来过这里。

见几名官爷来问,马贩七嘴八舌,说老贾今早刚收了匹好马,是个粗衣少年来卖的。

这贾姓马贩是躲不过的,也上前来。

吴仲没有废话,直接要看一看那匹马。

贾姓马贩心中直犯嘀咕,不会真的如早上那帮人所言,这马的来路有什么问题吧,如果是的话,自己可就亏大发了。

见到了马匹之后,二人上前查看,确实是截杀他们那群人丢下的那匹马。老三郑叔远曾说,那马左后臀处有烙印,兴许是谁家做的记号。

周伯昌看了看贾姓马贩,然后指着马后臀那记号,问了一下,

“这是你们马市的印记么?可曾见过类似印记的马匹?”

这印记贾姓马贩是见到过的,他当初认为是那小子主家的马匹都是这个烙印,原本他计划好好打理打理这个马匹,等马毛长长了,盖住了,就没事了。

看样子是躲不过了,他赶紧跟几位军爷说,

“几位大人,我可不晓得这匹马来路不正啊,您说我这马市不就收马卖马的地方么?生意上门了,我也不能不做不是?那小子看起来鬼精鬼精的,还要卖一百两,我给杀价杀到八十两,他竟然就同意了。也是小的没过脑子,他那么痛快同意,肯定是着急出手的,我这也是被买卖迷了心窍,瞎了眼,只盼着几位大人抓住那小子,能把小的本钱还回来,七十两就行,剩下十两就给几位大人买几碗辛苦茶喝。”

吴仲一皱眉,这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扶着腰刀刀柄,问道,

“听你那意思这印记不是咱们这马市的了?别扯那些用不着的,这印记你见过没有?”

“啊?是是是,大人!”

贾姓马贩连忙点头,然后再仔细查看下这印记,然后小声陪笑道,

“大人,小的在这马市上这么些年,从来没见过这个印记。要不我把其他马贩叫过来,也都看看?说不定有谁见过。”

吴仲点点头。

贾姓马贩赶紧离开自己的摊位,去找到马市管事。

见到马市管事,贾姓马贩

“王管事,那几位官爷想问点事儿,还请召集大伙儿,到我那摊子一看。”

“我说老贾,你这是惹了什么祸事?我可告诉你,要是你连累了大伙儿,可别说咱这平南城马市容不下你。”

贾姓马贩陪笑,

“没事,没多大的事儿!”

一众马贩围上之后,仔细看了看,看了半天大都摇摇头,表示从未见过。这时,一个年岁较长的马贩仔细查看了一会儿,又嘬了几口旱烟,然后冲着周伯昌几人说道,

“几位官爷,老朽好似曾经见过,但不甚确定,毕竟人年岁大了,记性差了。”

听他这么一说,周伯昌二人来了精神,吴仲赶紧问道,

“敢问这位老伯如何称呼?这印记您又是在哪里见过?”

听这官爷称呼自己老伯,这老马贩挺了挺腰杆儿,又使劲儿嘬了口才点着不久的旱烟,吐出之后,缓缓说道,

“官爷客气了,老朽姓范,这印记,好像不是咱们巴州的,我年轻时候也曾走南闯北,好像在荆州那边见到过,具体是谁家的,可就想不起来喽!”

“荆州?”

周伯昌皱皱眉,这样的话,事情可就有些大了!

二人跟众位马贩道了声谢,说了句打扰了,就急忙赶回去向吕一平禀报。

贾姓马贩一愣神,就这么,走了?自己的马也保住了?

他赶紧一拉范姓老者,

“范老,走,去我那里喝碗茶,今早刚泡的,今年新茶,您老过来来尝尝!”

周围马贩起哄,也要去尝尝贾老板的茶,被他一挥胳膊,

“去去去,别捣乱!”

然后叫住刚欲转身的王管事,

“王管事,留步,留步,一起去喝杯茶吧!”

贾姓马贩倒了三碗茶,三人坐下闲聊。

贾姓马贩先开口说道,

“范老,您刚才说的,可是真的?那印记真是荆州那边的?”

“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的范老,嗯了一声,吐了口烟,又喝了口茶,吐了一下进嘴的茶叶片子,

“这印记,我确实在荆州那边见过。咱是做贩马生意的,你也知道,各州印记各具特色。你问这个干啥?那官爷又没找你麻烦,这马不还是你的?”

贾姓马贩搓搓手,

“我不是没范老见多识广么,不问清楚我心里不踏实,怕万一以后卖马惹来麻烦么!荆州那么远,我就放心了,反正这马现在可是在咱们巴州,过段时间我给它烙上咱们这边的印记”

说完,他又问正在喝茶的王管事,

“王管事,您说这帮官爷还能再找上门来不?”

这王管事喝了半碗茶,寻思了一下,

“老贾啊,你算是走运,我看八成是不会再来了!”

听王管事这么说,如自己心中所猜想那样,贾姓马贩心算是落了下来,赶紧提壶,再给两位添茶倒水。

元夕背着包裹,在街上逛了一会儿,去茶庄买了包新茶,作为登门礼。

来之前,赵大伯简单跟元夕介绍了一下云德武馆。

云德武馆是赵大伯师父成云德一手创立起来的。

这成云德不是巴州人士,具体是哪里的赵大伯没说,只说自己师父拳脚功夫了得,在他老人家年轻的时候远道来巴州谋求生计。

初来乍到的成云德靠着一身武艺在平南城中卖艺为生,那时候天下太平,一身本事却无背景的成云德投军无门,只好耍些把式给大家看。

太平之年,也有那不幸的孩童,成为街上那要饭的小乞儿。

这成云德便收了几个小乞儿做弟子,一人带着几个小孩子,白天卖艺,晚上出城在城外茅草屋歇息。

一个大人几个孩子,勉强够糊口而已。

随着几个孩子慢慢长大,成云德将几名孩子视若己出,悉心传授自己一身武学,并无藏私。

孩子们学了些武艺,能表演的多了,收成便多了些,日子才好过了些。

这几个小乞儿中,成云德最看重大弟子曹仁炜和二弟子何义金。主要是这两位弟子资质确实上好,是块儿习武的材料。

老话说得好,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成云德却从未听过这句老话。

在他眼中,孩子们本事多了,是他成云德教导有方。

当年成云德带回赵千钧的时候,他刚刚在平南城稍偏僻位置租了个大一些的宅院,开起了武馆。

在平南城这几年,城中之人也看出成云德是有真本事的,一些家中孩子不愿读书的,又没钱上那宗门大派学艺的,便愿意去武馆学一些拳脚招式,为将来谋生添一门手艺。

云德武馆就是这么慢慢发展起来的。

说起来赵千钧是幸运的,成云德愿意收留他,给他一碗饭,教他一些本事,虽说他在武馆这些年也不是吃白饭,但到底还是成云德最初的善意,给了他一个人生。

他没有留在武馆,是因为他无缘成为成云德的嫡传弟子,所以当他学艺小有所成,能够养活自己的时候,他就离开了武馆。

成云德的嫡传弟子,一共五名,后来他娶妻,生有一子一女,加之年岁渐长,便不再收嫡传弟子。

再入武馆者,是花钱习武,武馆教些拳脚兵器。

后来没几年,天下将乱,习武成了香饽饽,武馆更是不愁招收弟子,这云德武馆便在平南城成为响当当的一家武馆。

曾经,平南城就这一家武馆,可如今不是了。

云德武馆内,已近知天命年纪的成云德坐在武馆前厅主座喝着茶水。

成云德个子不高,身材有些发福,坐在桌旁,却是威严十足。

客座左手边是自己的嫡传弟子,右手边是自己的儿子,还有自己的姑爷。

成云德的姑爷是平南城张家员外的次子,张仲谦。

厅内气氛有些紧张,一众人盯着成云德看。

成云德喝完了杯中茶,放下茶杯,自己拎壶续上,不大的眼中精芒一闪,看着大家,缓缓开口,

“慌什么?平日里师父怎么教你们的?无论是练拳,还是遇事,但求一个稳字。”

性子急的四弟子朱智莽听完师父说话,便开口说道,

“师父,大师兄和二师兄他俩这么做,太缺德了,简直是欺师灭祖。”

坐在他前面的三弟子孔礼祥瞪了老四一眼,

“他俩还配叫师兄?”

成云德摆摆手,

“罢了,罢了,终究是你们的师兄,他们可以不仁不义,我却放不下这十几年的养育之情。”

最小的弟子周信良恭恭敬敬地问道,

“师父,那我们该怎么办?这都欺负上门来了,您听听外面的风言风语。”

坐在周信良对面的成是非,也就是成云德的儿子,一拍桌子,怒骂道,

“来就来,谁怕谁?一群喂不饱的白眼狼。”

成云德轻咳了一下,然后看了看自己的儿子,不怪成是非和弟子们生气,实在是这两位弟子,所作之事,让他也气愤万分,更是心中悲郁。

“非儿,你喊有什么用?有那功夫多练练爹教你的拳法,还会怕人上门么?记住了,你要想撑起这个武馆,就算是有这三位师兄帮衬,你自己没本事,早晚会有武馆破败的一天。”

成是非听父亲这么一说,面露惭色,说到底还是自己目前本事不够,还得靠父亲震场面。

而那两位武馆叛徒的离开,不就是因为不服气自己么?

并非是成是非自己不成才,实在是他才十五岁,习武时日可没那两位正直壮年的师兄年头长。

成云德夫人第一胎是个闺女,在闺女四岁时,夫人又给他生了个儿子。而闺女前几年嫁到张府,虽说张仲谦不是长子,但对自己女儿一心一意,成云德对自己这个姑爷也很满意。

张仲谦本是有事询问自己的老丈人来的,结果赶上武馆议事,他算不上外人,便与之一起商议。

元夕已经拎着茶叶背着包裹来到了云德武馆门前。

那张虎皮太过显眼,他已经用旧布包裹起来,以免太过招摇。

当他与人打听云德武馆在哪里的时候,还听说平南城又开了一家武馆,那好心人指路人多说一嘴,少年要是想学武,可以去那金炜武馆试试。

元夕摆摆手,说是去拜访一下成云德老先生,并非要习武,堵住了那好心人继续介绍金炜武馆的话语。

云德武馆在元夕看来很气派,门前两只雕刻的大石狮子让元夕看了好一阵子。心想,这要是活物,自己就能好好欺负一下了。

武馆大门开着,门内呼和声不小。

没有贸然闯入,元夕轻拍门,有弟子过来询问,元夕说明来意,并拿出了赵大伯那封信,那名开门弟子拿了信进去通传。

大厅的事也没商量出个结果,实在是成云德难做决定,这时弟子进来禀报,说门外来一少年来拜访师父,手中持有信物。

接过信来打开一看,成云德心中了然,是赵千钧这个孩子介绍来的。

成云德是很喜欢赵千钧这个弟子的,知恩图报,每年年关前都要来看看自己,把自己当作至亲来看待,只可惜自己没有收他做嫡传弟子。

扫了几眼手中书信后,成云德大喜,对着还在候命的弟子说了句,

“快去,把门外的少侠请进来!”

“少侠?”在座诸位心中疑惑,尤其是成是非,不曾听说爹爹提及过认识谁家高门子弟,难不成是爹爹与原来的师门又有联系了?那可远了。

“爹?你口中的少侠是谁?”

成云德笑而不语,摇摇头,

“爹也不认识!”

元夕迈进了云德武馆的大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